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昌青  李坤 《山东医药》2009,49(1):104-105
炎症性肠病(IBD)从广义上讲,是以肠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不同疾病的总称,如感染性肠炎、中毒性肠炎、缺血性肠病、放射性肠炎、自身免疫性肠炎以及慢性非特异性肠炎等;狭义上的IBD是指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由两个独立的疾病组成,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相似,故多数文献、书籍一并叙述。  相似文献   

2.
克罗恩病(CD)是一种不明病因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与溃疡性结肠炎(UC)合称为炎症性肠病(IBD),于1932年美国Crohn医生首先报告并命名。曾被称为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2000年全国IBD学术研讨会上正式确定其译名为CD。该病在全球分布不均,以北欧及北美常见,中南欧、澳洲及中东次之,亚非各国少见。  相似文献   

3.
药物性肠病     
有关药物性肠病的资料国内外均不多见.新近随着纤维内境的开展,对药物性肠病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但由于干扰的因素较多,给药物性肠病的诊断带来较大的困难.有关抗菌药物应用后肠道菌群失调伪膜性肠炎另有专题故不赘述.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指剔除了各种已知的感染性与创伤性炎性肠病的一类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Infam.。toryboweldl。ea。e·IBIj),通常指Crohn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前者是一种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全肠壁炎症,可侵犯胃肠道任何部位,多见于回肠末端和结肠;后者为大肠的溃疡性病变,这二种疾病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但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免疫学、遗传因素及治疗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故统称为IBD。IBD至今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靠排除相关已知感染性肠炎后,再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Crohn病C…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肠炎     
依最新改定现行《感染病预防与医疗法》,二类感染病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以及三类感染病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O-157肠炎)需立即提出报告。最近10年来,日本的上述肠感染虽然渐呈减少但却每年仍有发生。例如1996年曾经造成社会问题的O—157肠炎,尔后历年的发病数波动于1000-4000,并未敛迹。一般的细菌感染性肠炎因按食物中毒进行报告,亦可掌握其发病动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的内镜活检诊断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炎症性肠病内镜活检组织的病理特点以及其与细菌性感染性肠炎的鉴别诊断,收集了63例炎症性肠病和32例细菌性肠炎的内镜活检病理片,镜下观察对比分析组织学特征。14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检诊断与其手术诊断符合率相同(100%);手术证实的18例克隆病,活检诊断只有14例(78%)。炎症性肠病组织学的显著特征为隐窝结构紊乱,粘膜面呈宽绒毛样改变,杯状细胞减少,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并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基底层淋巴细胞聚集以及上皮样肉芽肿。对比细菌性肠炎,这些特征具有显著性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炎症性肠病内镜活检组织的病理特点以及其与细菌性感染性肠炎的鉴别诊断,收集了63例炎症性肠病和32例细菌性肠炎的内镜活检病理片,镜下观察对比分析组织学特征。14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检诊断与其手术诊断符合率相同(100%);手术证实的18例克隆病,活检诊断只有14例(78%)。炎症性肠病组织学的显著特征为隐窝结构紊乱,粘膜面呈宽绒毛样改变,杯状细胞减少,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并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基底层淋巴细胞聚集以及上皮样肉芽肿。对比细菌性肠炎,这些特征具有显著性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克隆(Crohn)病及溃疡性结肠炎。有的学者认为也包括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Crohn病是一种肠道慢性复发性肉芽肿性肠病,1932年Crohn首先描述本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但早在1813年Saunoles曾报道“结疤性肠炎”,  相似文献   

9.
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陈慎仁,邓志波综述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唐锦治审校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系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病的一种肠外表现,为肠病性关节炎的一类,属反应性关节炎。本文综述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的临床分型、关节表现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炎症性肠病结肠镜检查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结肠镜对炎症性肠病镜下和活检病理形态改变的认识不断加深 ,它的使用价值也不断提高。Fr櫣hmorgen总结过去 10年经验 ,发现对溃疡性结肠炎确诊率达 93.9% ,对克罗恩病达 77.3%。因此 ,近年来有倾向 ,结肠镜应列为诊断炎症性肠病的常规检查。结合我院过去 2 0年中炎症性肠病所见的形态改变 ,对其使用价值进行讨论。  炎症性肠病在结肠镜下的形态 ,首先表现为分布方式和累及部位不同。溃疡性结肠炎呈连续性分布 ,并且疾病初期往往先累及直肠 ,逐渐向近端结肠蔓延 ,严重者累及整个结肠 ,仅有极少数倒灌性肠炎者可达回肠末端近…  相似文献   

11.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肠粘膜上皮细胞对微生物抗原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肠道炎症,在易感宿主甚至正常肠茵也可致病,正常肠腔内细菌产物可以启动肠道炎症并使之持久化。对鼠模型注射细菌胞壁成分可致慢性肉芽肿性肠炎,在一些鼠结肠炎模型中,肠茵己成为发生急、慢性炎症的必需。识别微生物的机制以及它与肠上皮的相互反应,对了解CD的发病很重要。由于肠上皮细胞经常暴露于细菌及其成分之下,它不仅是防御微生物的一种结构,同时也是一功能屏障,  相似文献   

12.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以病变反复缓解和复发为主要特点。其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征.其症状可源于活动性肠炎或肠管纤维疤痕性狭窄。在临床上常运用钡灌肠、结肠镜、CT和MR成像等检查技术对本病进行明确诊断、病灶定位,评价病灶严重性、累及范围和活动性,判断肠外并发征的有无以及是否需要外科手术。肠镜和钡灌肠难以明确肠壁受侵和有无肠外并发症等情况。虽然CT和MRI对肠黏膜早期细微变化的显示欠佳,但随着自身技术的发展,此两种断层成像技术对克罗恩病诊断的优势愈发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一些研究发现局限性肠炎(Crohn病)患者的肠道渗透性异常,并认为这是此病的一种发病学因素,作者最近的研究也发现由于肠渗透性增加,局限性肠炎患者尿碘海醇在回肠的排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本研究目的是确定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尿碘海醇排泄是否可作为疾病活动性的标志。病人和方法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56例(局限性肠炎40例,溃疡性结肠炎16例)和健康对照者16名,病人平均年龄38.9。12.6岁,其中33例(59%)系男性;对照者平均年龄M.2。10.6岁,7名(44%)系男性。27例病者有小肠受累,15例有全结肠受累,2例有右侧结肠炎和回肠轻…  相似文献   

14.
顽固性腹泻是指腹泻频繁而严重,用常规方法或一般抗感染治疗难以控制者,多属少见或罕见病。一、病因(一) 感染性肠炎:多见于霍乱及副霍乱、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伪膜性肠炎、真菌性肠炎、阿米巴肠炎及肠结核。(二) 非感染性肠炎:多见于炎症性肠病、缺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与功能性肠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功能性肠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门诊有上腹症状的病人168例,填写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耐信量表),以Sc≥12为症状性胃食管反流标准,将病人分为两组,Sc≥12组及Sc<12组,记录病人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手术史、用药史,按照功能性肠病罗马Ⅱ诊断标准筛选功能性肠病病人,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胀、功能性腹泻等病人。结果按照罗马Ⅱ标准,两组患IBS及患功能性便秘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发生功能性腹泻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重指数与发生和胃食管反流病程相伴的下消化道功能异常有一定关系。结论胃食管反流可以合并不同程度下消化道功能异常,但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重视研究肠道神经系统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主要涉及遗传,免疫异常,感染,环境和精神因素等多方面,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最近有多项研究表明在炎症性肠病中肠神经系统(entericnervous system,ENS)结构和功能表现异常,损害ENS可引发鼠类肠道出现腹泻,血便等肠炎的表现,均提FENS调控异常参与了的IBD发病,本文就目前炎症性肠病ENS调节异常的研究现状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珺玮 《胃肠病学》2010,15(5):302-30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以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频率或粪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可单独发生,亦可与其他疾病并存。IBS除可与胃肠道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炎症性肠病(IBD)、显微镜肠炎(MC)、乳糜泻等重叠外,还可与非胃肠道疾病如焦虑症、哮喘等重叠。本文从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角度对IBS重叠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它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通称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UC通常为缓慢、隐匿性起病。自患者出现症状至确诊平均间隔时间约为9个月。一部分患者起病较急,症状类似感染性肠炎。  相似文献   

19.
皮肤炭疽应同痈、蜂窝组织炎、丹毒、恙虫病、野兔热等鉴别;肺炭疽应于大叶性肺炎、肺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肠炭疽应同沙门氏菌肠炎、出血坏死性肠炎及其他急性腹膜炎等鉴别;败血症应同其他细菌引起的败血症鉴别。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炎症性肠病大肠溃疡不同病因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经内镜检查发现大肠溃疡患者41例,结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病检结果对确诊患者的病因构成及诊断要点进行分析。结果导致非炎症性肠病大肠溃疡的病因主要有溃疡型大肠癌(14例)、肠结核(14例)、感染性肠炎(5例)、缺血性肠炎(3例)、吻合口溃疡(2例)、放射性肠炎(1例)、内痔术后(1例)、急性阑尾炎(1例);非炎症性肠病大肠溃疡60%以上为中老年患者,且不同病因患者的年龄分布有差异(P<0.05);除盗汗对肠结核的诊断有特异性,便血、腹痛、体质量下降等常见临床表现对非炎症性肠病大肠溃疡的病因诊断无特异性;腹部包块和肛门指诊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内镜对大肠癌、吻合口溃疡易诊断;单发大溃疡常见于大肠癌,多发小溃疡常见于肠结核(P<0.01),环行溃疡(100%)见于肠结核;病检对大肠癌、肠结核诊断意义大,对其他病因诊断无特异性。结论非炎症性肠病大肠溃疡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不容忽视,病因诊断主要依据内镜和病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