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赵宏贤  陈霞  李昌平  郭勇  余鸿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37-4439
[目的]揭示粉防己碱(Tet)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调控机理。[方法]大鼠HSC体外培养,MTT法测Tet对HSC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et对HS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素(cyclinE)表达的影响。[结果]①Tet在0.5 mg/L~1 mg/L的范围内显著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F=19.364,P﹤0.05)。②0.5 mg/L、1 mg/L Tet浓度组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29,P﹤0.O1),两浓度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F=68.33,P﹤0.01)。③Tet 0.5 mg/L、1 mg/L浓度组cyclinE阳性表达细胞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227,P﹤0.O1),两浓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23,P﹤0.01)。[结论]Tet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cyclinE、PCNA表达,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进而发挥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探讨Survivin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干预PC-3细胞,MIT试验分析观察其对PC-3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PC.3早期凋亡细胞的百分率;用Western印迹检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C-3细胞Survivin的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细胞生长抑制力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冬凌草甲素浓度为2.5、5、10、20、40μmol/L时,干预48h后相对应的平均细胞生长抑制率依次为9.2%、25.3%、39.3%、77.2%、92.5%,药物抑制PC-3细胞活力的IC50约为10.29μmol/L;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0,10,20,40μmol/L)干预48h后,PC-3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4.8%,15.4%,19.5%和27.4%(P〈0.05)。(2)冬凌草甲素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PC-3细胞的Survivin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冬凌草甲素能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PC-3细胞凋亡。冬凌草甲素通过影响Survivin的表达来诱导PC-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注射液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肝星状细胞的分离采用胶原酶循环灌流法。硫普罗宁注射液(25mg/ml、50mg/ml、100mg/ml、200mg/ml、400mg/ml)作用不同时间(24h、48h、72h)后,采用MTT法OD值检测细胞活化增殖情况。硫普罗宁注射液(200mg/m1)作用24h和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采用溴乙锭/吖啶橙荧光染色法结合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硫普罗宁注射液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硫普罗宁注射液各浓度组OD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硫普罗宁注射液200mg/ml组作用24h和48h流式细胞术检测出C2-M期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硫普罗宁注射液各浓度组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均未检测到肝星状细胞凋亡。结论 硫普罗宁注射液主要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C2-M期而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作用以及对亲环素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CK-8方法观察辛伐他汀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辛伐他汀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亲环素A蛋白表达。结果CCK-8方法结果显示,辛伐他汀抑制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增殖,作用72h时Ic50为2.0μmol/L。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将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的G0/G1期。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辛伐他汀明显抑制亲环素A蛋白表达,以上效应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辛伐他汀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NE2细胞增殖.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同时伴随有亲环素A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cell,HSC)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将HSC—T6与100ng/mlNGF孵育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HSC中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NGF、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p75NTR表达的情况。结果NGF作用HSC后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2.364±9.51)%VS(5.88±1.36)%,P〈0.05]。凋亡相关蛋白P^53、Caspase-3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78.41±4.00)%、(39.26±1.57)%VS(34.96±3.84)%、(9.27±1.01)%,P〈0.05],而Bcl-2表达实验组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降低[(18.12±1.38)%vs(91.53±2.98)%,P〈0.05]。NGF作用HSC后NGF表达增多(6.53±1.40vs1.77±0.17,P〈0.05),而p75NTR表达无明显变化(3.52±0.36VS4.24±0.38,P〉0.05)。结论NGF可能通过使凋亡相关基因p、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而诱导HSC凋亡。NGF作用HSC后可作为始动因子和效应因子增加NGF的表达,而对p75NTR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生长抑素(SS)的表达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细胞周期素(cyclins)、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s)表达的相关性,了解SS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具体调控机制,从而进一步完善大肠癌的发病机制,为激素依赖性大肠癌的内分泌联合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79例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中的SP法检测SS、cyclinD1、cyclinE、cyclinA、cyclinB1、cdc2、CDK2、CDK4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E、CDK2在大肠癌组织SS高表达组的表达低于低表达组(P〈0.05)。CyclinD1、cyclinA、cyclinB1、cdc2、CDK4在大肠癌组织SS高、中、低表达组三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肠癌组织中,SS表达的水平越高,cyclinE、CDK2的阳性表达率越低,因此,SS对大肠癌细胞周期的调控可能是:SS抑制大肠癌细胞cyclinE、CDK2基因的表达,使cyclinE-CDK2复合物的水平降低,进而抑制细胞从G1期到S期的转化,使进入S期的细胞数减少,以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GCG)对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探讨EGCG防治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膜联蛋白/碘化丙锭双标流式细胞术和划痕标记荧光染料传输技术,体外观察不同浓度的EGCG(10、20、40mg/L)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凋亡率、细胞间间隙连接通讯功能(GJIC)的变化。采用PC-3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的EGCG组(10、20、40mg/kg),14d后称量移植瘤体重并计算抑瘤率,DNA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凋亡指数(AI)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移植瘤组织cx4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20mg/L和40mg/L的EGCG均能明显抑制PC-3细胞的生长[(22.33±4.62)%,(38.67±5.67)%VS(3.47±0.31)%,P〈0.01]和诱导细胞凋亡[(7.84±1.37)%,(24.53±2.28)%V8(2.17±0.70)%,P〈0.01],并增强细胞间的GJIC功能。不同剂量的EGCG均能抑制裸鼠前列腺癌移植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肿瘤血管生成。(20、40mg/kg)EGCG能显著上调移植瘤组织Cx43mRNA的表达(0.58±0.08,0.80±0.07V80.42±0.04,P〈0.01)。EGCG对前列腺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和上调Cx43表达的效应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EGCG能上调Cx43在裸鼠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增强Cx43介导的间隙连接通讯功能,从而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人喉癌细胞Hep-2增殖和端粒酶活性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于Hep-2后24h、48h、72h的细胞增殖活性:集落形成试验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于Hep-2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StretchPCR-银染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RT—PCR分析端粒酶主要组分hTERT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姜黄素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五种浓度(20μmol/L、40μmol/L、60μol/L、80μmol/L、100μol/L)姜黄素作用12、24、48、72小时后,IC50分别为81.17μmol/L、40.90μmol/L、33.26μmol/L、31.63μmol/L;②四种浓度(20μmol/L、40μmol/L、60μmol/L、8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Hep-2细胞48h,-周后各组Hep-2细胞集落形成数和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呈浓度依赖性.其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36.25%、57.4%、98.48%、100%;③60μmol/L姜黄素作用于Hep-2细胞24、48、72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端粒酶活性总光密度值(IOD)分别下降23.19%、60.28%和70.15%,各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水平IOD值分别下降2.90%、58.69%和88.35%,各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姜黄素可抑制体外培养的Hep-2细胞的增殖活性,下调hTERTmR.NA的转录水平并抑制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SG)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10μmol/L ATRA组、12.5 μmol/L RSG、25 μmol/L RSG组,10 μmol/L ATRA和25 μmol/L RSG联合组.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HE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PARγ蛋白,RT-PCR检测PPARγmRNA.结果 10 μmol/L ATRA、12.5 mmol/L RSG、25 mmol/L RSG及两药联合时皆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存在浓度及时间依赖,两药联合作用72 h时,生长抑制率为(29.73±0.69)%.ATRA、RSG皆可使细胞周期G0/G1期延长,S期下降,两药联合作用时,S%为(12.87±0.35)%,细胞形态向正常方向转化,细胞的PPARγ蛋白核内表达及PPARγmRNA表达上调,两药联合后作用进一步加强,PPARγ/GAPDH的浓度比值高达0.646.结论 ATRA、RSG均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分化和上调PPARγ蛋白及PPARγmRNA的核内表达,ATRA和RSG联合较单药作用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对去势后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PC3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作用,对其诱导凋亡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方法MTY比色法观察TPL对PC3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V/PI标记分析细胞凋亡;RT-PCR方法检测0、6、12、24h BCL-2、BAX、PIG3、P21、FAS、CASPASE3等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什L抑制PC3细胞生长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h和48h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8.3ng/ml和13.5ng/ml,与24h组相比,48h组低浓度(5ng/ml,t=1.47,P〉0.05)和高浓度(160ng/ml,t=0.9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0ng/ml(t=3.26,P〈0.05)、20ng/ml(t=4.21,P〈0.05)、40.g/ml(t=4.09,P〈0.05)、80ng/ml(t=2.9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nexin-v/PI检测经18.3ng/ml,I’PL处理后的PC3细胞凋亡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相对于对照组,6、12、24h组Anexin—V阳性/PI阴性表达率分别为(5.42±2.21)%(t=3.52,P〈0.05)、(13.51±3.37)%(t=6.53,P〈0.01)、(29.3±4.53)%(t=8.7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显示经18.3ng/ml TPL处理后,BAX、HG3表达递增,P21、BCL-2表达递降,FAS、CASPASE3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TPL可以抑制PC3生长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而在凋亡的过程中,BAX、BCL-2、PIG3、P21等基因的改变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4×10~4/ml,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5、15、25μmol/L亚砷酸钠的DMEM高糖培养基24、48、72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结果随染毒剂量和时间增加,5μmol/L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μmol/L组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T6细胞形态由染毒前的椭圆形和不规则形转变为染毒后的索条形,有纤维化倾向。随着染毒时间延长,染毒剂量升高,HSC-T6细胞早期凋亡率随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结论低剂量亚砷酸钠暴露促进肝星状细胞增殖,高剂量亚砷酸钠暴露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会改变细胞形态,促进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脂联素对肝星状细胞(HSCs)分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并观察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含量的变化.方法 把大鼠HSCs分成5组,其中4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脂联素,另外1组作对照.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液PCⅢ、H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B、C、D组脂联素HSCs内CTGF mRNA表达均下降,吸光度比值分别为1.54±0.18、1.21±0.14、0.96±0.10、0.79±0.08,其中以D组下降最明显(t=2.42,P<0.05;t=2.73,P<0.05;t=3.28,P<0.01;t=4.67,P<0.01);CTGF蛋白表达也抑制,积分吸光度比值分别为1.54±0.18、1.21±0.14、0.96±0.10、0.79±0.08,其中以D组抑制最明显(t=2.84,P<0.01;t=4.05,P<0.01;t=6.25,P<0.01;t=9.72,P<0.01);上清液PCⅢ、HA含量也下降,随脂联素浓度增加,下降越明显.结论 脂联素能够抑制HSCs分泌PCⅢ、HA;脂联素可通过抑制HSCs内CTGF表达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钙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生长及其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仅)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腹膜间皮细胞株体外培养,用乳酸脱氢酶(LDH)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评估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能力;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来检测HPMCs胞浆TNF-α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钙均可促进HPMCs增殖(P〈0.01),而以1.25mmol/L。(0.5098±0.016,0.67634±0.048)及1.0mmol/L(0.4853±0.016,0.6678±0.076)钙作用最明显,且呈时间依赖关系。不同浓度钙组与对照组(16.08±1.41,17.27±1.63)相比均可明显升高LDH水平,其中以1.25mmol/L钙的LDH水平最低(17.78±1.18,23.60±1.39,P〈0.01),且呈时间依赖关系。2.0mmol/L[(42.614-3.29)%]和1.75mmol/L[(33.32±1.88)%]钙可明显上调TNF-α的表达(P〈0.01)。结论高浓度钙能损伤HPMCs、促进TNF-α分泌,其在腹膜硬化的发生中可能起了一定作用;而低钙可能有保护腹膜,并在一定程度上有预防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锰致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不同终浓度(300、600、900μmol/L)的MnCl2分别处理PC12细胞24、48、72 h,用噻唑蓝(MTT)法检测PC12细胞毒性.MnCl2组予600μmol/L MnCl2处理72 h;tBHQ组予40 μmol/L tBHQ处理细胞84h;tBHQ+MnCl2组予40μmol/L tBHQ预处理12h后,600 μmol/LMnCl2处理72 h,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MnCl2处理剂量为300 μmol/L时用Annexin V-FITC/PI法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300、600、900μmol/LMnCl2处理24、48、72h,细胞增殖相对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00、600、900 μmol/L MnCl2处理组各组间相互比较,有剂量一效应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600 μmol/L MnCl2组抑制PC12细胞增殖,抑制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及MnCl2组比较,tBHQ组和tBHQ+MnCl2组的细胞出现增殖效应,细胞增殖相对比为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μmol/L MnCl2处理组PC12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HQ+MnCl2组细胞凋亡率低于300μmol/L MnCl2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抑制率61%.结论 锰可抑制PC12细胞增殖作用,可诱导细胞凋亡;tBHQ可减弱锰抑制PC12细胞的增殖作用并可削弱锰致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型胶原的水平。结果川芎嗪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不同程度抑制I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分泌。结论川芎嗪可显著抑制HSC的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在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表达的生物学影响。方法选择肝癌细胞HepG2进行体外培养,经含有不同浓度的他克莫司(低、中和高浓度组剂量分别为50μg/L、100和500μg/L、1 000和3 000μg/L,对照组0μg/L)的培养基干预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yclin A水平。结果①中浓度(500μg/L)和高浓度(1 000和3 000μg/L)的他克莫司对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低浓度的他克莫司则无抑制作用。②他克莫司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中浓度(500μg/L)和高浓度(1 000和3 000μg/L)的他克莫司作用时,HepG2细胞停止在G0/G1期,从而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低浓度的他克莫司则无抑制作用。③他克莫司可以降低HepG2细胞中cyclin A的表达,且与浓度相关,他克莫司浓度越高,cyclin A表达越少。结论他克莫司在体外对HepG2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cyclin A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E同系化合物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探讨α 生育酚 (α T)、γ 生育酚 (γ T)、δ 生育酚 (δ T)及维生素E琥珀酸酯 (VES)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生物学效应 ,为维生素E(VE)防治肝癌提供理论依据 ,在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 (HepG2 )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1 2 5、2 5 0、50 0、1 0 0 0和 2 0 0mg L的VE同系化合物 ,采用细胞计数法和噻唑蓝比色法 (MTT)比较VE同系化合物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效应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四种VE同系化合物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 1 2 5和 2 5 0mg L浓度下 ,4种VE同系化合物均未显示出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 ;在50、1 0 0和 2 0 0mg L浓度下 ,δ 生育酚、VES处理的HepG2生长速度明显减缓、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 ,δ 生育酚处理的HepG2细胞生长轻度减缓 ,而γ 生育酚处理的HepG2细胞未见明显改变。VE同系化合物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效应为δ 生育酚 >VES >γ 生育酚 >α 生育酚 ;细胞周期结果显示HepG2细胞增殖阻断于G1 期。提示VE同系化合物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作用不同 ,δ 生育酚和VES在体外显示出较强的抗肝癌细胞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