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素琼  梁惠娥 《饰》2004,(3):33-34
民族服饰是指一个民族着装的整体状态,它包括服装及其相配的饰品、化妆艺术等内容。它通过漫长的历史流程,经由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图腾崇拜、宗教信仰以及艺术传统,形成了我国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特有的人文环境产生了多样化的民族服饰。银饰艺术作为民族服饰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特质在产生、形制上和民族服饰一样,是受各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产生并形成了多样化的银饰形制。本文将从银饰的产生,以及藏、苗银饰文化的比较,对银饰艺术文化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饰》2010,(1)
服饰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这种活态的文化,不仅是人类艺术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外化体现,也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纵观近现代世界服装发展史,优秀的服装服饰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一篇红帮人物史料。红帮技师杨鹏云先生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红帮人物,其出类拔萃之处主要在于他与传统的裁缝不同,十分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在解放初的增产节约运动中,他经过潜心研究,成功地改一件长衫为一套中山装;1957年被调到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编著了《服装裁剪解剖图》一书;1960年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曾给学院教师上过服装裁制课。回浙江后,又去浙江美术学院进修,成为一个知识型红帮裁缝。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多不同点,这种差异也强烈地体现在服饰领域。中国文化是儒、道、释为基础以天人合一为理念的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以规矩、平衡为美。服装造型不强调人体,利用宽衣博带遮掩人体,表现的是一种庄重、含蓄之美。西方文化是以多元融合为基础的善于体现逻辑和理性的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偏重抒情,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在服装造型上以突出个性为美。  相似文献   

5.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华辽阔神奇的土地上,华夏儿女经历几千年的物质创造和文化积淀,造就了区域广大、分布最广、文化积淀最深厚多彩的乡村聚落群体。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质朴隽永、异彩纷呈的文化宝藏,是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各地城镇发展的历史记忆和地方文化之本。不但是几千年乡土文化的历史见证与记录,也是认识价值、审美欣赏与情感价值、使用价值、创作智慧提供价值或传统艺术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对广州市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特征进行探讨,总结了广州城市形态发展的历史特征及演变规律,以利于今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吸取历史经验。寻求规律,继承与发扬城市传统文化,体现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相似文献   

7.
创新,就是不走寻常路,就是一种改变和更新,它永远与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创新是民族强盛,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也是一种引领,一种超前,但超前多少却是个问题,超前太多,就不会成为引领者,就像哥白尼,会被烧死。而素以创新与人性化理念缔造其品牌传奇的雪铁龙对于时尚的理解却是超前一年——就像东风雪铁龙C2。据东风雪铁龙C2的设计总监桑恩先生介绍,东风雪铁龙C2代表了雪铁龙最新的造型风格,它的诞生是雪铁龙设计师对2007年的时尚理解提前在2006年出现,而一年,却足以让C2在中国市场树立一个新的时尚座标。不论是极富力量感的…  相似文献   

8.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并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的各种珍贵文化积淀,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传统精神和民族精华,它是传承劳动人民创造知识产品的工具。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被新时代的人们所摒弃和遗忘,珍贵的文化精华正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消亡。我们需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方面进行分析,从不断完善现有制度和建立合理科学的保护措施入手,以此来制定渐进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综观我国当代服装类商标命名,一方面注重对本民族语言形式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利用,另一方面也注重对外来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吸取,涵盖了语言、文学、社会、心理、民俗等多领域的知识,并体现着一种中西文化兼容并存的意识。探究了服装商品名称的语言结构形式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基金投资理念的变迁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重要的金融中介——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了发展壮大。从基金投资理念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变化规律来看,在发展成熟的证券市场上被广泛运用的价值型投资理念,在我国证券市场将会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目前证券基金投资理念的变迁也是市场投资规律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个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红帮的发展历程、历史性贡献和红帮精神。指出:中国社会大变革为红帮提供了创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每个历史时期中,他们为中国服装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其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可以归结为:开创了中国服装现代化之路。经过百年积淀,凝结出的内涵丰厚的红帮精神:始终与中国革命保持同步;四海为家、放眼世界;依靠科教,形成独特传统。  相似文献   

12.
<正>服装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历史、地理、民族、风俗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服装千姿万态.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附属物.对它的研究更是自古至今,经久不衰.人是有思想感情的.这往往通过服装也能体现出来.无论以服装设计上还是对服装的选择上都包含着很大的感情成份.服装与人的心理关系,可以说比与其它任何因素的关系都要密切.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服装就成为重要的课题,这也是笔者写此文的原因.目的是探讨消费者对服装的选择性和偏爱性.从而为服装设计打下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租界文化与服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服饰初探吕逸华,俞红,罗莹服装是时代镜子,它深刻而微妙地反映了每一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动而形象地告诉我们人们在想什么,喜欢什么和怎样生活。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服装发生了万花筒似的变化,而传统的中华服饰也受...  相似文献   

14.
闽台文庙建筑形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泉州府文庙与台湾台南市孔子庙为实例,通过对文庙建筑文化的研究,从这一视角出发,反映出闽台两地文化相袭及其历史文化的渊源与互动关系,文庙建筑作为一种建筑形态,它的建设既遵循孔庙的基本建制,又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文化特征,这给我国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无疑带来一种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古来文史界多谈魏晋风度,或说魏晋人物是古代垮掉的一代,或说他们是时代的苦闷着,或说他们是思想解放的先锋……千般说法也好,万般感悟也罢,总的来说,这里似有一个明显的误区,即一般论者说起魏晋风度,有意无意地将服饰看得很淡,以为彼时彼地的服饰仅是皮毛而已,即便是其思想感情余波自觉非自觉的渲泄吧,那也只是擦边球一类可提不可提的事情。而我以为,魏晋风度的核心内容和深刻内涵恰恰就是服饰境界。风度,是直指人的风姿意态。服饰境界指的是人与服装融而为一的风姿意态。魏晋时代的特点就是人的发现与文的自觉。人的发现,就…  相似文献   

16.
现在,"苏丹红"会致癌恐怕连三岁小孩都知道,不过服装也会致癌,知道的人并不多。其实,在很多印染的服装里都含有一种叫做芳香胺的染料,这种染料会致癌。可致癌的芳香胺是一种合成的染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禁用偶氮染料。现在,已经知道的可致癌芳香胺有23种,纺织品和服装使用了这些有毒染料后,在与人体的接触中,染料不可避免地会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专家说,它的毒性甚至比早前发现的苏丹红染料还要强。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张鹏:这种东西因为长期和人体接触以后,会被皮肤吸收在人体中发生  相似文献   

17.
红帮,作为中国近现代服装史上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个服装流派,其产生、发展和历史地位的取得,是有深刻的历史机缘和历史依据的。这大致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考察:一、从社会历史方面看,宁波人多地少的矛盾是其驱动力;二、从文化思想方面看,宁波地区重商惠商思想、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西风东渐”是其冲击力;三、近代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是其拉动力;四、海洋文化哺育了它的顽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誉,礼仪制度由来已久,在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体系,服装文化为集中地反映出各种礼制礼仪规定。在我国传统服饰中,“合礼”而又“合理”的服饰是服装发展的主流,它主导了数千年的服装流向,形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华所在。但在一些特定的政治、文化等背景之下,受到特定影响的服饰也存在着“合礼”而不“合理”或“合理”而不“合礼”的现象。“礼”与“理”之间的矛盾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这在全世界都是令人倾倒的,也是中华子孙引以自豪的.我国古代文明的标志是什么呢?一般人都把长城作为中华古文明的象征.不过代表中华悠久文明传统的,至少还有另一座长城,那就是以“史”和“志”等文化典籍构筑的万里长城.这座文化典籍的万里长城比砖石泥土砌筑的长城的历史还要长.据统计,仅留传下来的国内收藏的地方志就有八千多种,真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了。  相似文献   

20.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显示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要地位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