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坝系相对稳定系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坝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研究对今后搞好相对稳定坝系规划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坝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研究,并持舍正在开展的黄河中游地区15条坝系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实践,提出了坝系相对稳定的内涵、坝系与相对稳定坝系的区别以及不同类型区坝系相对稳定系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
蒋钢 《人民黄河》2000,22(12):19-20,22
结合黄土高原地区十几年来坝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各地的一些典型做法,针对治沟骨干工程坝系建设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在坝系建设中应注意以小流域为单元、支毛沟为重点,最终达到冲淤平衡的规划思想,并对坝系规划的范围、流域面积的确定和工程水沙计算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北兴农场近几年通过在挠力河两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中采用坝系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介绍了坝系工程在七鹿河小流域中的应有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流域坝系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工程效益计算和项目建设经济评价两部分,文章通过对小流域坝系的基础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计算,对贴现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效益费用比等经济指标的分析研究,对坝系可研的经济合理性提供了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5.
坝系相对稳定系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顺  马红 《中国水利》2003,(17):57-58
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坝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研究对今后搞好相对稳定坝系规划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坝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研究,并结合正在开展的黄河中游地区15条坝系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实践,提出了坝系相对稳定的内涵、坝系与相对稳定坝系的区别以及不同类型区坝系相对稳定系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6.
《人民黄河》2016,(9):82-85
为研究小流域淤地坝坝系的联合作用机理和蓄洪拦沙调控作用,以王茂沟小流域淤地坝系为研究对象,在系统解析小流域坝系关系的基础上,对不同坝系结构组合拦沙级联效应进行计算,揭示小流域坝系与沟道单元坝系分片、分层对泥沙的控制关系,阐明了小流域淤地坝系拦沙能力的级联效应。结果表明:小流域淤地坝系的合理配置有效延长了骨干坝的使用寿命,级联坝系的联合运用能够实现泥沙的内部消化。  相似文献   

7.
小流域坝系的形成、发展和运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数字仿真模拟是一种高科技手段。通过对小流域坝系数字仿真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小流域坝系数字仿真模拟系统的设计思路与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8.
牧东 《陕西水利》2012,(2):69-70
通过分析四沟门小流域社会经济概况,对四沟门小流域坝系存在问题、建设方案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科学建坝方案,可供情况相近地区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段菊卿  王逸冰 《中国水利》2003,(9):47-47,46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沟道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现行淤地坝的防洪标准符合黄土高原地区的洪水泥沙特征,能够满足淤地坝防洪与生产的安全需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建设,在坝系内布设具有一定防洪能力的治沟骨干坝,可发挥上拦下保的作用,有效提高小流域坝系防洪标准,确保整个坝系工程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0.
略谈以支流为单元的淤地坝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1959年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提出"坝系"一词以来,淤地坝建设经过试验研究、试点探索和示范推广,转入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继2003年黄土高原启动实施83条小流域坝系建设之后,黄委又拟于近期开展以支流为单元的淤地坝体系建设.为此,我们从发展思路、布坝密度、坝系结构、建坝顺序以及大型拦泥库、淤灌工程和坡面治理诸方面,来探讨支流坝系建设应注意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