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 ANSYS FLUENT 14.0软件,研究了某电站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脱硝系统导流板优化的数值模拟,进行了15个不同导流板布置情况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布置方案下催化剂表面烟气速度相对偏差值。通过数值模拟优化方法,找到最佳导流板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加装SCR脱硝装置的锅炉系统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改进的模拟算法,对装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装置的300 MW机组煤粉锅炉的燃烧和烟风系统进行模拟,其包括炉膛、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SCR脱硝装置、除尘器和风机等,烟气温度以及压力的模拟结果与设计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燃煤发电厂SCR烟气脱硝系统的设计选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尤其是对北京地区及其周边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更加严格,为此需要安装烟气脱硝系统以降低氮氧化物,目前我国燃煤电厂脱硝系统大多选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工艺,本文主要针对其设计选型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某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烟气脱硝系统流道的流场分布,采用ANSYS-Fluent软件对该流道流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18组计算工况,分析不同结构参数的导流板、多孔板、整流格栅对喷氨格栅(ammonia injection grid,AIG)上游和第1层催化剂入口速度均匀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多孔板开孔率对AIG上游速度均匀性影响最大,整流格栅间距对第1层催化剂入口速度均匀性影响最大;在优化方案下,AIG上游相对标准偏差系数Cv1值为3.94%,第1层催化剂入口相对标准偏差系数Cv2值为4.33%,系统压降为517Pa。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660 MW机组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存在脱硝效率低,氨耗量大及氨逃逸率超标的情况,按1∶12搭建了SCR装置的物理模型,在冷态条件下进行了SCR脱硝烟气流场及浓度场冷态实验,同时借助STAR-CCM+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影响SCR脱硝性能的结构参数及各喷氨口喷氨量进行了优化调整。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冷态实验的结果较吻合;优化调整后的SCR装置脱硝效率得到改善,氨逃逸率降至3mg/m3以下。  相似文献   

6.
发电厂烟气脱硝技术——SCR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前言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燃煤机组越来越多。燃煤造成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洁净发电技术的应用已经提到议事日程,火电机组的环保问题开始受到普遍的关注,对烟气的排放已经普遍采用电除尘装置,对减少二氧化硫、NO_x等排放也已经开始进行工业性试验,目的是对烟气中SO_2和NO_x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脱硝SCR中CFD模拟技术,提出了CFD模拟起始位置选择问题、喷氨格栅前烟气均布系数、整流格栅处烟气垂直偏角、催化剂支撑梁处烟气垂直偏角、最下层催化剂烟气垂直偏角等存在的模拟技术问题,并根据实际设计及模拟经验,提出了对应的建议.通过提高设计质量和CFD模拟技术,达到精准喷氨、降低氨逃逸、提高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燃...  相似文献   

8.
SCR脱硝系统入口烟道设计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军  高翔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2007,36(1):15-17,23
应用流体力学的原理与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入口烟道仿真模型,经过模型调控对比,提出了适合烟道设计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以脱硝效率高、氨逃逸率低和技术可靠等优点已经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在开发SCR技术过程中,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优化设计和性能仿真分析,将会大大减少花费,节省人力。SCR脱硝装置中烟气流场、温度场分布及还原剂(NH3)  相似文献   

10.
基于Fluent计算为平台,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及多孔介质模型,对某玻璃窑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反应器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SCR反应器进口连接管道及入口段合理设置导流板和散流器,可以显著改善SCR反应器进口段的流场分布。与未设置导流板的SCR系统相比,在反应器入口烟道设置5块曲面型导流板,可使得首层催化剂层入口截面处烟气速度偏差由42.18%降低至10.97%。在反应器入口扩展段布置散流器,可以改善该区域的涡流强度,并使得进入首层催化剂截面的烟气平均入射角度从29.84°降低至19.30°,同时进一步降低首层催化剂入口截面速度偏差至9.1%。  相似文献   

11.
孔隙率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结构的重要指标,对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有重要影响.根据工程依据范围创建微观孔隙尺度的SCR脱硝催化剂多孔介质模型,采用随机配置的方法,构造出8种不同孔隙率.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SCR催化剂表面流动及传质耦合化学反应过程,在特定烟气流速和NO原始浓度工况条件下获得多孔介...  相似文献   

12.
13.
某电厂在机组低负荷运行时,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温低于脱硝反应最低温度,导致SCR无法正常运行。采取了在锅炉转向室后抽出高温烟气,与低温烟气进行混合,提高SCR入口烟气温度的技术改造措施。通过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了旁路烟道布置方式对混合后烟气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改造前后锅炉效率、烟温分布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值模拟的1000MW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气和NH3在反应器内速度场和浓度场分布是否均匀直接影响SCR技术的脱硝效率。采用FLUENT软件、结合多孔介质模型和组分输运方程对某1000 MW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4种方案的速度场和浓度场。结果表明:加装导流叶栅和整流格栅,反应器内第一层催化剂入口断面烟气速度不均匀性小于15%。在获得最佳流场的前提下,涡流混合器保证了氨与烟气在反应器中的充分掺混。通过冷态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数值计算有效地指导了SCR脱硝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以某低位布置E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为例,进行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流场和余热锅炉内部喷氨格栅的放置位置。结果表明:对于低位布置的燃气轮机,在扩口段烟道设置导流板能够有效改善催化剂入口截面上速度分布均匀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余热锅炉扩口烟道的分割仓式导流板结构;采用分区可调的多组一体式氨注射混合器能在较短距离内加强氨气和NOx的混合;将喷氨格栅布置在模块2之前时,催化剂入口截面上NH3分布均方根偏差为2.05%;在机组实际运行时对喷氨格栅进行分区优化调整可以获得最佳的余热锅炉出口截面NOx分布均匀性和最小的氨逃逸量。  相似文献   

16.
燃煤电厂不仅要控制SO2的排放,而且要控制NOx的排放,否则NOx必将成为电力行业的第一大酸性气体污染排放物。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技术,并结合其在国华三河发电厂二期工程2×300MW机组的应用情况,对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化学反应机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SCR烟气脱硝系统实际运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电厂SCR系统的设计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逾  杨晨  范莉 《现代电力》2007,24(3):58-62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预测某600MW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系统不同设计情况下的流场状态。自行设计了系统导流装置,并分析了系统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工况下,采用不同尺寸喷嘴格栅时反应器内NH3与NOx的混和情况。采用GAMBIT构造几何模型并划分网格,使用FLUENT6.0进行模拟计算。研究重点在模拟喷氨格栅内氨气的速度分布,分析不同尺寸喷嘴反应器内反应物质摩尔比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对脱硝系统内导流装置和喷氨格栅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液氨是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系统的还原剂,在发电厂的储存量较大。当液氨储罐发生爆炸或大量泄漏时,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SCR脱硝液氨区要加强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类规范制度和手册,尤其要加强防火和防泄漏。  相似文献   

19.
火电厂SCR脱硝系统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剑山 《电站辅机》2008,29(3):11-16,22
污染物NOx的排放日益严重地影响着环境、气候和人类的健康,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研究低NOx煤粉燃烧理论及技术和控科NOx的排放已成为当前热门课题,本文讨论了火电厂控制NOx排放的主要途径,并从火电厂SCR脱硝装置布置、催化剂型式、加氨系统和工艺流程等方面对火电厂应用该技术的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火电厂降低烟气中NOx的技术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流场和组分浓度分布对SCR装置脱硝效率和氨逃逸的影响进而提升脱硝性能,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平台、耦合多孔介质模型和E-R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国内某660 MW燃煤机组SCR系统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详细分析不同负荷下烟气速度分布、组分浓度分布、脱硝效率和氨逃逸等流动反应特性;进而针对分区喷氨和静态混合器对脱硝性能的影响进行模拟与优化。结果表明:当顶部导流板倾角与楔形弯头倾角相同时,流场分离现象消失,速度分布更加均匀。较之于均匀喷氨方式,分区喷氨可使NH_3浓度均匀性提高55%、出口NO浓度偏差降低50%。采用平板型混合器结合分区喷氨策略,催化剂入口截面NH3浓度偏差系数小于2.5%,出口截面NO浓度偏差系数小于8%,局部最大氨逃逸为1.82mg/m~3,脱硝效率提高了7%,实现SCR装置的稳定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