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GATA6基因启动区-493(rs144923558)G/A、-172(rs146748749)G/A 2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328例AMI患者和344例正常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结合DNA测序后的序列比对进行数据统计;运用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后,应用χ~2检验进行相关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对多种危险因素以及2个SNP位点与AMI发病进行关联性分析;利用Haplovview4.2软件和SHEsis网站进行连锁不平衡及单倍体分析。结果 2个SNP位点共检测出3种基因型为GG、GA和AA,其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同时在AMI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增龄、高血压病、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升高是AM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C为保护因素(P0.05)。在显性、隐性和加性3种不同遗传模式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个SNP位点与AMI发病无关联性。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提示,该2个SNP位点处于同一个连锁不平衡区域(D′=1.000,r~2=1.000),单倍型GG和AA均未增加AMI易感性(P0.05)。结论 GATA6基因启动区-493(rs144923558)G/A与-172(rs146748749)G/A两个SNP位点为完全连锁不平衡,其中GG为主要单倍型。该2个SNP位点及其单倍体型与AMI发病无相关性,但提供了GATA6基因启动区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和TaqMan探针筛选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结果,以及联合应用的方法学和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结核病患者400例为结核病组,对照组为同时期收集的健康体检者300名,利用MALDI-TOF对选取的7个SNP位点(rs2227476、rs1800795、rs56077270、rs1800797、rs2227484、rs2227472和rs2227473)同时进行基因分型,初步筛选易感SNP位点;与结核病易感相关的单个SNP位点,采用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同样的标本再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性与敏感度;以rs2227473位点为实例对分型结果的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确定肺结核的易感SNP.结果 MALDI-TOF分型成功率为99.7%(698/700),TaqMan探针技术为98.4%(689/700);在基因分型过程中,MALDI-TOF与TaqMan探针方法对1例标本的分型结果不一致,经过对此分型结果进行了测序验证,MALDI-TOF的分型结果正确,MALDI-TOF在准确性和敏感度比TaqMan法稍高.位点rs2227473基因频率分析中,结核病组G等位基因频率(90.3%,722/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495/600)(x2=6.911,P=0.009).结论 上述肺结核易感基因的筛选方法是可行的;实例分析中,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发现了IL-22基因rs2227473位点等位基因G可能与肺结核发病相关,两位点中等位基因A可能为保护性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嗜乳脂样蛋白2(BTNL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核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分析94例结核病样本(病例组)和9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7个BTNL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9405098、rs3763317、rs3763313、rs9268494、rs9268492、rs2076523、rs2076530),使用SHEs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计算各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用χ2检验计算P值比较2组分布频率的差异,并计算各等位基因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分析疾病与基因的关联强度,以及BTNL2基因多态性位点连锁不平衡系数(D′值)和单倍体型频率。结果研究显示:(1)所研究的7个多态性位点与结核病的易感性均无显著关联。(2)BTNL2基因的C-A-T-G-C-G单倍体型和C-G-T-G-C-G单倍体型与中国人群结核病发生的易感性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7和0.049,其OR值(95%CI)分别为0.39(0.19~0.79)和3.50(0.93~13.18)。 结论(1)BTNL2基因多态性单个位点与中国人群结核病的易感性无显著相关。(2) BTNL2基因的单倍体型可能与中国人群结核病发生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贵州汉族、苗族、布依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联性。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贵州雷山苗族、荔波布依族及贵阳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3例(苗族110例,布依族119例,汉族114例)和健康对照335例(苗族111例,布依族117例,汉族107例),并收集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与生化指标的差异。分别采用Sequenom MassARRAY和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基因分型技术对以上人群ApoE基因5个SNP位点(rs7259620、rs440446、rs769449、rs1065853、rs439401)和2个SNP位点(rs429358、rs7412)进行基因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与贵州人群EH的遗传关系。结果 在贵州苗族和布依族人群中,没有发现与EH关联的SNP位点。汉族人群rs439401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EH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5.
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UTS2)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熔解温度不同的基因分型法.检测PCOS患者101例(PCOS组)及其父母202名和105名健康妇女(对照组)UTS2基因rs228648、rs289056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检测基础状态下FSH、LH、睾酮、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 PCOS组的UTS2基因rs228648 A/G多态性位点与对照组比较,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的SNP rs2890565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传递不平衡检验(TDT)显示,SNP rs228648A/G在杂合子父母的2个不同等位基因无优势传递(P>0.05),而rs2890565 A/G在杂合子父母A等位基因优势传递(P<0.05).PCOS组UTS2基因SNP rs228648 GG基因型较携带A等位基因的PCOS患者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增高(P<0.05).SNP rs2890565从和AG基因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较GG基因型明显增高,从基因型HOMA-IR较GG基因型明显增高(P<0.05).结论 UTS2基因SNP rs228648 A/G多态性与PCOS无相关性,但与胰岛素抵抗存在关联.UTS2基因SNP rs2890565可能在PCOS的遗传易感性中起一定作用,A等位基因可能与PCOS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前期工作定位的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CHD)易感区域12q13内,选取GLI1基因编码区内2个已知单核苷酸多态(SNP):rs11553626和rs2228226,检测其在单纯性CHD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单纯性CHD的相关性。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和沈阳军区总医院收集的180例单纯性CHD患者及200名正常人,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结合测序分析2个SNP位点基因型,应用χ2检验统计分析CHD组和对照组各SNP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rs11553626位点未检测到多态;rs2228226位点存在G/C多态,CHD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χ2=8·956,P<0·005)及基因型频率分布(χ2=11·286,P<0·005)差异显著,CHD组G等位基因频率及GG、GC基因型频率增高,CC基因型频率降低。结论GLI1基因编码区SNP位点rs11553626在中国东北人群中可能不存在多态性;rs2228226位点与单纯性CHD有明显的相关性,具有G等位基因的人发生CHD的危险性相对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IL-2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肺结核患者479例为病例组,其中男212例,女267例;年龄18~ 69岁,平均(36±17)岁;对照组为同期在该医院体检者358名,其中男162名,女196名,年龄18~60岁,平均(34±13)岁.应用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技术,检测IL-22基因6个SNP位点(rs1182844、rs2227473、rs2227476、rs2227480、rs2227485和rs2227508)基因型,对SNP位点进行Hardy-Weiberg平衡检验,并计算各SNP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比值比.选取rs2227473不同基因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使用抗人CD3和CD28抗体联合刺激后,采用ELISA法测定不同基因型患者细胞上清液中IL-22浓度.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对两组SNP等位基因频率和IL-22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6个IL-22基因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其中rs2227473位点存在GG、GA和AA基因型,病例组仅有等位基因G频率(90.0%,862/958)显著高于对照组(85.6%,613/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8,P <0.01,OR=1.509,95%CI-1.121~2.030).rs2227473位点GG基因型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22浓度为(19 ±5) ng/L,显著低于AA/GA基因型的(39±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6,P<0.01).结论 IL22基因rs2227473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有显著相关性,其等位基因G是肺结核的易感基因.rs2227473多态性影响宿主PBMC的IL-22表达水平,在调节肺结核保护性免疫过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bcl-2 bcl-x和bax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bcl-2、bcl-X和bax基因中7个多态位点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采用引物引入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IRA-PER)、四引物扩增阻滞突变系统以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分析100名正常人和88例SLE患者bcl-2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dbSNP:rs1800477,rsl801018.rs1564483)、bcl-x基因的3个SNP位点(dbSNP:rs6060900,rs6089046,rs5841091)及bax基因的1个微卫星位点。以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实验数据。结果 SLE患者组bcl-2基因rs1800477位点的GG基因型频率高于正常人群(P=0.013),rs1564483位点GG基因型频率则低于正常人群(P=0.024);rs1801018位点则无统计学意义。bcl-x和bax的所选位点均没有表现出多态性。结论 bcl-2基因rs1800477和rs1564483两位点多态性可能与SLE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新疆维汉民族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中白介素23受体(interleukin-23 receptor,IL-23R)基因中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基因型,以探究IL-23R基因的UC易感位点.方法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263个样本进行9个SNP位点基因分型,分析上述位点基因型,对比维汉民族、维吾尔族UC组与对照组,汉族UC组与对照组上述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探索IL-23R基因的UC易感位点及其在维汉民族间有无差异.结果与维吾尔族对照组相比,维吾尔族UC组在rs11805303、rs17375018基因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汉族对照组相比,汉族UC组在rs1495965、rs11805303、rs17375018基因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UC组与汉族UC组在上述9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3R基因的rs1495965、rs11805303、rs17375018可能是影响UC发病的易感位点,但本研究涉及IL-23R基因9个SNP位点基因型在维汉民族间无明显差异,考虑上述位点可能不是民族易感性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磷酸二酯酶4D (PDE4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COPD相关性.方法 选取8个SNP位点SNP1=rs11740402,SNP2=rs17528473,SNP3=rs17780213,SNP4=rs1529843,SNP5=rs11743928,SNP6=rs26956,SNP7=rs35387,SNP8=rs35386,以北京某社区40~80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共入选136例受试者,COPD组71例和对照组65例,均为汉族.设计目标SNP位点上下游引物,PCR扩增目标片段,Sanger测序法检测目标片段碱基,x2检验比较2组在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上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评价SNP位点与COP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个SNP位点其基因型分布在COPD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对照组受试者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分析时发现SNP1、SNP2处于连锁不平衡,形成LDBlock1,SNP6、SNP7和SNP8处于连锁不平衡,形成LD Block2,SNP5基因型均为A/A型,不能与其他SNP位点形成LD Block.单倍体型分析发现在COPD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等位基因的关联分析中发现2组病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因型的关联分析中发现位点SNP8基因型频率在COP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一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SNP8在Ressessive遗传模型时与COPD存在相关性,G/G基因型在COPD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3%和6.3%(P<0.05,OR =4.07,95% CI为1.26~13.18),提示SNP8的G/G基因型与COPD易感性增加有关.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PDE4D基因SNP可能与COPD的发生发展相关,SNP8的G/G基因型可能是COPD易感性的一个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Mfn2基因SNP位点rs17037564与肥胖型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相应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入选对象,收集高血压患者231例,正常对照对象216例。采集基本临床资料,并对以上对象进行Mfn2基因SNP位点rs17037564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rs17037564不同基因型与超重肥胖患病率以及高血压患病率三者之间相关性。结果:rs17037564 GG+AG基因型对象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低于rs17037564 AA基因型的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rs17037564不同基因型(GG+AG vs.AA)肥胖型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明显的差异(P0.001)。考虑rs17037564不同基因型对血压的影响后,超重肥胖与高血压患病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Mfn2基因SNP位点rs17037564与高血压患病可能存在相关性。rs17037564 GG+AG基因型相较于AA基因型是高血压发病的保护性因素,且对肥胖相关的高血压也起到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血清含量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检测50例UC患者及128名健康对照者的IL-18基因5'端4个SNP位点(rs187238 G/C、rs5744228 G/A、rs360718 A/C、rs360717 G/A),同时检测受试者血清IL-18含量.结果 UC组血清IL-1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29.9±111.7)pg/ml比(133.2±39.4)pg/ml,(P<0.01).rs187238 C、rs360718 C、rs360717 A位点与UC显著相关(X~2=9.26,P<0.01),该3个位点的单倍体型频率在UC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7.04,P<0.01).与对照组相比,UC组含等位基因型C者的血清IL-18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IL-18基因的SNP与其血清含量存在相关性,提示其基因位点多态性及血清含量可能与UC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C反应蛋白(CRP)基因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130864和rs3093059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中国汉族IS患者158例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290例为对照组。基因分型用PCR-RFLP技术,应用多因素1ogistic回归分析各SNP对IS发生的易感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CRP基因2个SNP位点rs1130864和rs3093059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rs1130864和rs3093059位点各单体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基因2个SNP位点rs1130864和rs3093059及其组成的单体型与中国汉族人群IS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GATA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9-05~2014-12收治的678例ALL患者GATA3基因rs3781093和rs3824662两个SNP位点,分析其与早期治疗反应、预后的关系。结果rs3781093位点C的等位基因频率为38.8%,基因型C/C监测第35天微小残留病灶阳性(D35-MRD≥0.01%)比例更高(C/C vs T/C vs T/T,47.9%vs 40.5%vs 33.5%,P=0.037),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相对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 vs T/C vs T/T,(69.2±4.8)%vs(75.6±2.6)%vs(77.6±2.7)%,P=0.276]。rs3824662位点A的等位基因频率为38.3%,与前者存在高度连锁不平衡,基因型A/A早期治疗反应更差(D35-MRD阳性:A/A vs A/C vs C/C,50.0%vs 39.8%vs 33.7%,P=0.023),但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ALL患儿的GATA3基因rs3781093和rs3824662之间存在高度连锁不平衡,rs3781093位点的C/C基因型和rs3824662位点的A/A基因型与早期治疗反应不佳相关,但未显著影响远期无复发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境应答基因JWA基因多态性对食管鳞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JWA基因rs7038功能性变异对食管鳞癌易感性的影响。结果三种不同遗传模型下JWA基因SNP位rs7038与食管鳞癌发生均无关联。未发现rs7038与吸烟饮酒间未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虽然未发现JWA基因rs7038功能性遗传变异与食管鳞癌的相关性,但是不排除该单核苷酸多肽性(SNP)位点可能与其他SNP位点或环境因素联合作用共同影响肿瘤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PAP2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CH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525例CHD患者和650例正常对照(NC),采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的方法 ,选取PPAP2B基因的4个标签SNP,包括已有报道的rs17114036位点,采用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PPAP2B基因4个标签SNP:rs6588635、rs17114036、rs2404715和rs17407790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等位基因频率在CHD组与NC组间有显著差异(rs6588635P=0.00167、rs17114036P=0.00581、rs2404715P=0.0174、rs17407790P=0.00124)。通过单倍体型分析发现,这4个SNP位点处于同一个连锁不平衡区域,其中风险单倍体型TACC可以增加冠心病易感性0.73倍(P=0.0012),而保护型的单倍体型CGTT可降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47%(P=0.0025)。结论 PPAP2B基因SNP位点与冠心病发病显著相关,其危险等位基因可增加冠心病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PVT)1的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糖尿病(DM)及糖尿病肾病(DN)关系。方法利用Mass ARRAY质谱分析对DM及DN患者进行PVT1基因11个SNP位点(rs11993333、rs1499368、rs1499373、rs2250888、rs2648876、rs2720659、rs2720660、rs2720662、rs2720666、rs2720667、rs3815871)检测,分析各位点多态性在DM、DN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布差异,探讨PVT1基因不同SNP位点与DM及DN的相关性。结果 DN组与DM组10个SNPs(rs11993333、rs1499368、rs2250888、rs2648876、rs2720659、rs2720660、rs2720662、rs2720666、rs2720667、rs3815871)多态性均有显著差异;DN组及健康对照组11个SNPs位点多态性均无显著差异;DM组及健康对照组5个SNPs(rs2250888、rs2648876、rs2720660、rs2720666、rs272066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国人群PVT1基因多态性与DM及DN存在易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PDZ蛋白激酶1(PDZK1)基因启动子区rs12129861(A/G)位点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与新疆地区汉族男性人群痛风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汉族男性痛风患者(痛风组)和同时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样,采用多重荧光PCR技术检测PDZK1基因启动子区rs12129861(A/G)位点的基因型。比较两组rs12129861(A/G)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以及不同rs12129861(A/G)位点的基因型人群血清尿酸浓度。选择KpnI、XhoI双酶切位点,构建含rs12129861(A/G)位点的pGL3-promotor荧光素酶表达载体,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启动子区rs12129861(A/G)位点是否影响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结果 PDZK1基因启动子区rs12129861(A/G)位点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验(P>0.05),该位点稳定遗传具有群体代表性。痛风组和对照组PDZK1基因启动子区rs12129861(A/G)位点AA、GA、GG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33,P<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体质量指数(BMI)和L型钙离子通道α1C基因(CACNA1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小剂量氨氯地平降压疗效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服用以氨氯地平为主要降压药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1例的CACNA1C基因SNPrs1051375、rs2238032、rs2239050、rs2239128等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和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BMI和SNP对降压疗效的交互作用。结果经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调整基线血压、年龄、性别、尿酸、三酰甘油、药物等因素后,BMI和rs2238032G/T位点与用药后收缩压降幅均相关(B=-0.612,P=0.044;B=11.818,P=0.037),rs2238032G/T位点与用药后舒张压降幅亦相关(B=12.450,P=0.001)。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rs2238032G/T位点基因型与BMI存在交互作用(P<0.05),携带rs2238032G/T位点TT基因型和BMI正常(<25kg/m2)患者对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高于携带GT和GG基因型的超重患者。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亦显示出rs2238032G/T位点GT基因型与BMI存在交互作用的趋势(B=0.212,P=0.066)。结论 BMI和CACNA1C基因rs2238032G/T位点基因型对小剂量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相关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同源物(NRAGE)和p38基因多态性与闽南汉族人群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468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静脉血,分为LEAD组(228例)和正常组(240例);采用Sequenom MassArray系统对该人群的NRAGE基因rs5991738、rs7882628、rs6614327、rs4986561和p38基因rs3761979、rs6457878、rs3804451等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7个SNP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rs5991738和rs7882628,rs6457878和rs3804451位点之间均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现象;rs5991738(OR=1.109)、rs6457878(OR=1.167)和rs3804451(OR=1.082)有致病性;rs5991738位点在2组间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rs5991738基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R=3.901,L95值为1.257。结论 NRAGE基因rs5991738位点突变可能是LEAD致病相关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