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系统论观点探讨清梳联各个子系统对生条重量不匀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开清棉系统、棉箱系统、梳棉系统、自调匀整系统、环境温湿度系统等对生条重量不匀率的影响,指出:清梳联各个子系统都会对生条重量不匀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改善清梳联生条重量不匀率必须抓好各个子系统影响生条重量不匀率的因素,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整个清梳联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国产清梳联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控制清梳联重量不匀率的措施和采用混合环自调匀整装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产清梳联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控制清梳重量不匀率的措施和采用混合环自调匀整装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清梳重量不匀率的系统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江章平  朱忠华 《棉纺织技术》2000,28(2):22-24,25
通过清梳内外重量不匀率关系的分析,指出传统清梳质量控制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无法知道棉卷的外不匀和总不匀情况,提出运用一些新方法对清、梳工序重量不匀率进行系统控制,以达到较好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5.
清梳联生条重量不匀率及自调匀整器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费青 《棉纺织技术》1999,27(9):532-537
介绍了生条重量不匀率(包括总不匀率、内不匀率、外不匀率)的概念,并不要将总不匀率外不匀率,同时介绍了清梳联系统的三个匀整环节以及目前国内外高产梳棉机主要采用的自调匀整器形式、性能和匀整效果;并分析了自调匀整器的滞后时间对不同波段匀整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当前清梳联系统引用的几种自调匀整装置,阐述了自调匀整器的匀整效果,介绍了使用或未使用自调匀整器的不同生条质量情况,并根据目前国产清梳联的生条5m重量不匀率(总)水平,探讨了国产清梳联系自调匀整器的选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清梳内外重量不匀率关系的分析,指出传统清梳质量控制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无法知道棉卷的外不匀和总不匀情况,提出运用一些新方法对清、梳工序重量不匀率进行系统控制,以达到较好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国产短流程清梳联在纺纱中棉结杂质、短绒率、生条重量不匀率与清梳联工艺流程之间以及与原棉、机器设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提高生条质量的具体工艺方法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峰 《河北纺织》2003,(4):32-35
介绍了郑纺机清梳联的工艺流程,清梳联、FA306、R20机型特点,重点分析R20自动化接头和质量控制方面对提高产质量所起关键性作用。总结清梳联工序控制重量不匀率的措施及降低棉结水平和提高条干质量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调匀整装置与清梳联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费青 《棉纺织技术》2002,30(7):12-19
简单介绍了清梳联的工艺技术进步和清梳联生条结构的特点 ,分析了清梳联生条存在的长片段、超长片段不匀率大 ,重量偏差大的原因 ,提出安装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并分别介绍了开环、闭环、混合环几种自调匀整装置的结构特点、匀整机理及匀整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生产实践,分析涤纶POY条干不匀率对DTY质量的影响,发现了POY条干不匀率与DTY物检CV值的线性关系,提出了改进DTY质量、降低DTY物检CV值首先要降低POY条干不匀率,并对降低POY条干不匀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在梳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去除棉结,提升梳理及成纱质量,在4种不同的刺辊速度下对棉纤维进行梳理,将生条、刺辊落棉、盖板花和锡林漏底落棉分别采样,利用USTER AFIS测试仪对其棉结的含量和尺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棉卷经梳理后其棉结总数下降20.58%~26.7%;棉卷中的棉结经过梳理后重新分布在生条、刺辊落棉、盖板花和锡林漏底落棉中,其中生条中的棉结含量最高,占总量的90%左右,依次为盖板花、刺辊落棉和锡林漏底落棉;与棉卷中棉结的平均尺寸相比,生条中棉结尺寸降低13.1%~14.2%,而刺辊落棉和盖板花中棉结尺寸分别增加12.6%~19.2%和8.4%~10.3%,锡林漏底落棉中棉结尺寸降低2.6%~4.6%;生条中棉结含量随着刺辊速度的增加总体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3.
牵伸时纤维运动引起其排列变化是影响牵伸后纱条条干不匀的关键。为探究纤维变速点分布对牵伸后纱条条干不匀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模拟了实际纱条中的纤维排列(实际纱条),分别对理想纱条和实际纱条牵伸过程中的纤维运动进行了模拟,计算了在不同变速点分布下牵伸后纱条的条干不匀,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理想纱条相比,实际纱条的条干不匀模拟值更接近实测值,且实际纱条能体现牵伸中变速点分布对牵伸后纱条条干不匀的影响,即变速点分布越分散,牵伸后纱条条干不匀越大;实际棉条模拟牵伸后的条干不匀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可用来预测牵伸后纱条的条干不匀。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生条中短纤维含量对纱线指标的影响,更好地通过短纤维含量指标对纱线指标进行预测,通过在不同锡林刺辊速度条件下对棉纤维进行梳理,并采用相同的后序工艺进行纺纱,将生产的生条取样,借助USTERAFIS 测试仪检测纤维的长度分布,分别统计出10、12、14 和16 mm 以下4 种短纤维的含量,同时借助条干、毛羽和强力测试仪分别检测各种实验条件下生产纱线的条干、强力和毛羽等指标,最后使用SPSS 统计软件计算出4 种短纤维含量指标与成纱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当梳理工艺变化时,生条中短纤维含量指标与条干部分指标有较高的正相关性,与成纱强力指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毛羽指标甚至是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针对A186型梳棉机的特点,在原有纺纱工艺的基础上对各部位隔距、速度等采取了部分改进措施,生产实践表明,生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梳理细特涤纤棉结增加的原因 ,并通过 2套配套针布的试验 ,说明了针布配套使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清梳联的生条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对清梳联合机的生条质量参数的控制措施及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采用全套国产设备和采用德国特吕茨勒开清设备的两条化纤清梳流水线对生条棉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产梳棉机重定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妙福 《纺织器材》2008,35(1):30-33
针对棉纺工艺重定量、大牵伸的核心是细纱工序提高牵伸倍数、基础是梳棉工序增加生条定量这一前提,通过对大、小直径锡林高产梳棉机重定量工艺的对比分析,指出小直径锡林高产梳棉机的梳理度比大直径锡林梳棉机高得多,但容易伤纤维.国产大直径锡林梳棉机采用重定量,同时降低出条速度在产量不增加的情况下,生条质量可保持原来轻定量时的水平.建议采用重定量时要兼顾出条速度和台时产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同时进行生条质量内外不匀率控制的新方法,影响外不匀率的主要因素是棉卷间的定量差异和梳棉机台落棉率差异,影响内不匀率的主要因素是棉卷的均匀度和梳棉机的机械状态,文章通过大量试验数据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