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石利寒 《医学动物防制》2013,(11):1292-1292,1295
目的分析南丹县城关镇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南丹县城关镇狂犬病处置门诊登记的所有狂犬病暴露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年共就诊登记3297例,其中10以下岁儿童占36.61%;农民和学生分别占59.39%和32.06%;伤人动物以犬伤为主,占80.53%;部位最多为下肢,占68.97%;Ⅲ级暴露占74.58%,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率为12.16%。结论政府协调各部门加强犬只管理仍是狂犬病防控工作重点,建议制订相关政策减免贫困地区贫困居民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赣榆县2003-2012年狂犬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赣榆县狂犬病个案调查和暴露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2年赣榆县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2例,年均发病率为0.20/10万;发病多集中在夏秋季,8~10月份发病数占54.54%,其中7、8两月为高峰,占29.41%。;全县18个镇中12个镇有病例报告,其中沙河镇发病最多,占全县报告总数的27.27%;5~15岁年龄组发病占48.15%,40~岁年龄组发病占77.27%;发病以农民和散童为主。致暴露宿主动物以犬为主,占76.92%。病例平均潜伏期76d,暴露后到正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处理占68.18%。结论犬只管理不规范,群众防病意识差,暴露后暴露后未到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就诊是狂犬病流行的因素;加强犬类“管、免、灭”、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做好暴露人群规范处理是防控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南昌市近年来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04-2010年南昌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及个案调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市2004-2010年共报告狂犬病32例,狂犬病发病率波动在0.0 635/10万~0.1 51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0.099/10万,在全省排位前移。南昌市狂犬病流行特征与国内其他省市相似,为典型的"三多"表现:即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儿童和>40岁人群发病较多。职业以农民为主。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传染源犬占90.63%,其次是猫,伤人动物均为散养,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暴露后处置率低,78.13%的病例暴露后未处理伤口也未注射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18.75%的病例处理不规范。结论南昌市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犬只管理滞后、犬只免疫率低和人群暴露后规范处置率低。今后狂犬病防控工作应采取加强犬类管理,提高犬免疫覆盖率;加强健康教育;开展人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规范化建设,加强门诊业务人员培训,提高规范处置率;提倡开展暴露前免疫;制订相关政策,减轻群众负担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雷向前  邹绍丽 《医学动物防制》2013,(11):1286-1286,1288
目的分析武宣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2年武宣县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2年武宣县报告狂犬病病例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72/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占71.25%;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2.50%;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76.25%;暴露后70.00%病例未进行伤口清洗;83.75%病例未进行暴露后狂犬病疫苗免疫预防。结论武宣县狂犬病防控形势严俊,犬炽管理和暴露后预防处置仍是狂犬病预防控制的关键,应加强农村地区狂犬病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颜琳琳 《中外医疗》2011,30(33):110-110
目的了解7944例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县各狂犬病处置门诊登记的所有狂犬病暴露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就诊登记7944例,其中〈15岁儿童占35.03%;伤人动物以犬伤为主,占75.00%;Ⅲ级暴露占55.17%,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率为11.32%。结论加强犬只管理仍是狂犬病防控工作重点,少年儿童为重点暴露人群,Ⅲ级暴露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11—2021年一犬伤多人事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处置情况,为西安市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安市2011—2021年一犬伤多人事件肇事犬只、暴露者情况、处置措施和随访进行分析,采集肇事犬脑组织检测狂犬病毒。结果 西安市2011—2021年共报告一犬伤多人事件96起。抓捕肇事犬32只,检测脑组织狂犬病毒阳性标本24份,阴性标本8份。暴露病例501例,男性278例,女性223例,男女性别比为1.25∶1;病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1岁,<10岁年龄组占比最高,为17.96%(90/501);职业分布中,农民占比最高,为46.51%(233/501);咬伤部位以下肢最多,占50.90%(255/501);Ⅲ级暴露者最多,占84.03%(421/501),1例患狂犬病死亡。结论 开展一犬伤多人事件的常规监测,对暴露病例进行规范化处置,同时提高家养犬的疫苗接种率,加强流浪犬抓捕工作,是降低狂犬病发生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了解贵州省2006-2011年人间狂犬病疫情状况,探讨其流行趋势和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狂犬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贵州省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 065例,死亡2 065例,病死率为100.00%。流行病学个案调查663例,病例主要以农民为主,50~岁年龄组发病占34.01%;潜伏期最短2 d、最长13年,中位数54 d,其中83.23%的病例潜伏期小于6个月,潜伏期在1个月内的病例占29.91%,短潜伏期(潜伏期小于15 d)病例占8.61%。犬为绝对优势暴露动物,病例由犬咬伤的占95.47%。病例在暴露后有259例(12.54%)进行过伤口处理,26例(3.92%)接种过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123例(18.55%)接种过狂犬疫苗。结论人群免疫水平低,在暴露后未得到规范处置是狂犬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做好暴露后人群的伤口处理、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工作是防控狂犬病的重要措施;发病以农村地区人群为主,提示农村地区是狂犬病防控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邵阳市近几年来狂犬病流行特征,初步探讨当前防控对策.方法:分析邵阳市2005~2010年狂犬病疫情资料、邵阳市狂犬病监测点资料与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EXCEL2003绘制图表,病例个案调查表用Epidata3.1录入,相关统计值用SPSS 17.0计算.结果:邵阳市2005~2010年12个县(市、区)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28例,以邵阳县发病人数最多,占全市病例数的28.07%;12个月都有病例报告,每年的7~11月发病人数相对较多;发病人群主要是10岁以下儿童及60~70岁老年人.对109例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主要是Ⅲ级暴露(59.62%);暴露部位大部分在四肢(89/104),伤人动物为犬和猫分别占89.42%、10.58%,有12例到医疗机构处理并注射了狂苗.2010年我市犬和猫密度为3.70只/100人,邵阳县健康犬狂犬病毒检出率为2.50%.结论:犬只数量大,狂犬病毒在犬、猫等宿主动物间传播是造成邵阳市狂犬病流行的根本原因,而部分人群无防病意识或因经济原因导致在暴露后没有到医疗机构进行处置、以及门诊处置不规范或疫苗原因导致免疫失败等也可能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4-2010年间,宜宾市28例狂犬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8例狂犬病病例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宜宾市自2004年以来,狂犬病疫情重现并快速回升,全市十个区县都有病例报告,病例全部为农村人口,职业集中于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犬为主要传染源,多数病例暴露后处置不规范.结论农村地区犬狂犬病流行和暴露后处置不规范导致疫情发生,应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狂犬病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革莉  潘海  刘颖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2):166-168,188
目的总结分析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近4年狂犬病暴露特征和发病情况,进一步探讨狂犬病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桂林市2007~2010年被动物致伤后进行狂犬病预防的人群资料和人狂犬病发病资料。结果 4年桂林市报告狂犬病例174例,均为暴露后未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而发病。农民占83.33%,犬伤所致发病占91.95%,病例暴露后伤口未处置率为61.49%,自行处置率为34.48%,疫苗注射率为7.47%,全程注射率为1.15%,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1.72%。4年来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就诊者中,免疫接种率为100%,就诊前自行伤口处理率低;犬类伤人占狂犬病暴露的86.85%,家犬伤人达74.60%,又以无反常表现外观健康动物伤人为主。Ⅲ级暴露者中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58.59%。4年规范处置的36 630例人狂犬病暴露患者无一例发病。结论桂林市狂犬病疫情在下降,病例多发于农村地区,犬仍是主要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犬的管理和暴露后预防处置不当,疫苗接种不规范和不及时是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家犬等动物饲养管理,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普及力度,及时、规范、彻底处置暴露伤口、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积极选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9-2011年晋中市狂犬病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011年晋中市狂犬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2009-2011年狂犬病年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10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3∶1,以青壮年农民感染发病为多数。我市狂犬病平均潜伏期59d,病程4.25d。50%的病例未处理伤口,75%的病例未注射狂犬疫苗,所有病例未使用抗狂犬血清。结论晋中市狂犬病疫情正呈上升趋势,预防狂犬病,应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对犬实行"登、免、限、管、灭"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加强犬伤情况及狂犬病疫情监测;提高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率;探索救治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8~2011年狂犬病病例个案情况,探讨狂犬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为狂犬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1年河北省狂犬病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共收集432例狂犬病病例个案,全年每月均有病例发生,以3~9月份较多,占68.8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57:1;病例以农民为主,占82.78%;41~60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45.61%;其次分别是61~70岁和31~40岁年龄组。91.90%的病人通过犬感染,潜伏期中位数为59d。受伤部位以手部为主,占42.53%,其次是下肢膝以下和手臂。暴露部位越靠近头颈部,潜伏期越短。49.54%的病例暴露伤口未处理及33.56%的病人自行处理;88.89%的病人未接种狂犬疫苗;三级暴露者仅6.47%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结论河北省狂犬病防制的重点仍在农村,加强狂犬病危害性及预防知识的宣传、及时就地规范处理暴露伤口和接种疫苗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引起海南省2010-2011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及其变化趋势,为海南省手足口病病例诊断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依据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进行手足口病例样本的处理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的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阳性的原始样本接种人横纹肌肉瘤细胞(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培养,选取有代表性的毒株进行病毒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2010年和2011年海南省手足口重症病例中EV71感染率分别为45.52%和19.45%,而CoxA16的感染率仅为6.9%和4.7%;普通病例中的CoxA16感染率分别达到19.63%和24.8%,EV71的感染率分别为16.34%和6.36%。海南省2010年和2011年流行的EV71基因型均为C4a亚型,CoxA16病毒的基因型包括B1a和B1b,CoxA10、CoxA6和CoxA4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存在CoxA5、CoxB1、CoxB2、ECHO 3和ECHO 11等感染病例。引起海南省手足口重症病例的病原以EV71为主,也有少数病例为CoxA16的感染引起,2010年和2011年重症病例中CoxA16的感染率分别为6.9%和4.7%;而且CoxA10和CoxA6感染引起的重症病例比例较之CoxA4感染引起的重症病例的比例更高。结论海南省2010~2011年手足口重症病例仍以EV71感染为主,普通病例中EV71感染率逐渐下降,CoxA16感染率上升。在海南省人群中同时存在多种肠道病毒病原,导致海南省手足口病疫情的高发和重症病例的持续出现,尤其是CoxA10和CoxA6感染易导致重症病例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94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原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  廖敏华 《海南医学》2012,23(5):92-93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94例刮片镜检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培养鉴定菌种。结果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在10~12月份为高发季节,以镰刀菌感染(61例,64.9%)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烟曲霉菌(28例,29.8%)、链格孢霉菌(2例,2.1%)、待鉴定菌种(3例,3.2%)。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镰刀菌为目前海南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云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特点,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云南省狂犬病疫情资料及狂犬病个案调查表,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全省共报告狂犬病发病死亡108例,病例分布于6个州市20个区县,发病率为0.25/10万。病例中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6∶1;发病人群主要为犬伤农民,发病年龄以儿童和老人为主;潜伏期最短5 d,最长12年,多为1-3个月;病程最短1 d,最长13 d,多为2-4 d;全部病例中,44例被动物咬伤后未进行伤口处理,91例未接种狂犬病疫苗。结论狂犬病在滇东北和滇东南地区广泛分布,犬免疫率低和群众防病意识不强是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加强该地区犬类的管理和免疫以及宣传教育和规范暴露后预防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海南省全球基金疟疾国家策略申请(NSA)项目实施一年(2010.7-2011.7)情况,为制订消除疟疾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疟疾NSA项目各种活动报表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省NSA项目实施一年,无恶性疟报告病例,年血检率为1.39%,疟疾病例(含疑似病例)规范治疗率达89.8%。结论 NSA项目实施一年,海南省"三热"血检率、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等项目活动均达到全球基金项目工作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海南省2010年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情况。方法将海南省14个疟疾联防市县全年的疟防资料汇总、分析。结果 2010年海南省全年血检180 529人次,确诊疟疾的病例28例(均为间日疟);其中流动人口疟疾血检21 588人次,发现疟疾病例18例(均为间日疟)占全省确诊病例的64.3%、比2009年的51例减少了33例,降幅为64.7%。海南省的流动人口发病15例占83.3%,广东0例、广西1例占5.6%、其他省(区)2例占11.1%。2010年疟疾疫情比较平稳,疟疾病例比较集中在3~9月份,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海南省检测到出国回归2例疟疾患者,比2009年增加1例。结论海南省流动人口的疟疾发病疫情虽然平稳下降,但仍占有疟疾发病较大的比例,而且从2010年始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疟疾发病构成比呈相反比例,更加突出加强流动人口疟疾防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要特别关注出国务工或经商感染疟疾而回来的流动人口,这些输入性疟疾病例,可能对海南省疟疾防治工作构成新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2008年狂犬病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海南省2008年狂犬病发病急剧上升的原因,为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南省2008年各市、县(区)上报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省2008年狂犬病发病108例,发病率为1.28/10万;疫情波及11个市县,陵水县发病率最高为4.11/10万,琼中县发病率最低为0.53/10万,发病率各市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发病数之比为2.09:1,男性发病率为1.64/10万,女性发病率为O.88,10万:7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4.93/10万;夏秋季发病较多。结论应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规范暴露后伤口处理和注射狂犬病疫苗接种及人源免疫球蛋白使用,加强犬只的“管、免、灭”,以遏制狂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1980~2004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中山市1980~2004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控制狂犬病流行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处理。结果除了1980年发生狂犬病的爆发流行外,余各年均为散发,流行年平均发病率为0.42/10万。犬是人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占92.0%。散发狂犬病的因素:一是犬养殖数增加,管理措施滞后。二是群众狂犬病防制知识匮乏,自我防范意识薄弱。三是农村养犬以散养为主,流浪犬时有出现。四是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加。结论加强犬类的管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用多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多部门合作,提高群众狂犬病知识的学习和自我防范意识,提倡暴露前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