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叶锦波 《吉林医学》2012,(34):7479-7480
目的:评价皮敏消胶囊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A组患者口服皮敏消胶囊,3次/d,4片/次,西替利嗪片,1次/d,10 mg/次;B组口服西替利嗪片,1次/d,10 mg/次;C组患者口服皮敏消胶囊,3次/d,4片/次;三组患者均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2次/d,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50%、显效率为36.67%、进步率为10%、无效率为1.67%,有效率为86.67%;B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40%、显效率为26.67%、进步率为30%、无效率为3.33%,有效率为66.67%;C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38.33%、显效率为31.67%、进步率为25%、无效率为5%,有效率为70%。A组与B、C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Uc=4.065 5,P=0.043 8;Uc=4.102 7,P=0.042 8);B与C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Uc=0.000 5,P=0.9823)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皮敏消胶囊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湿疹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张萍  陈萍  黎兆军  李定 《吉林医学》2013,(33):6933-6935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疤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5例疤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5例,A组患者采用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及曲安奈德,1次/月,连续12次;B组患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1次/月,连续12次;B组患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1次/月,连续12次;C组患者局部注射平阳霉素,1次/月,连续12次;C组患者局部注射平阳霉素,1次/月,连续12次。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62.22%、总有效率为88.89%;B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48.89%、总有效率为68.89%;C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31.11%、总有效率为64.44%。A组与B组、C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040,P=0.0201;χ2=7.5155,P=0.0061);B组与C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0,P=0.6547)。三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平阳霉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疤痕疙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多发性掌跖疣的疗效。方法将257例多发性掌跖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冷冻治疗法,B组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法,C组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口服转移因子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A 组有效率为64.71%,B 组为80.23%, C 组为91.86%,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A组有26例(30.59%)、B组有11例(12.79%)、C组有9例(10.47%)局部出现水疱、血疱,经过减压包扎,4天后痊愈,未影响治疗过程。 C组和A组差异有显著性,C组和B组差异无显著性。 A组复发15例(53.57%),B组复发9例(23.68%),C 组复发3例(6.98%)。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多发性掌跖疣效果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郭伟晋 《吉林医学》2014,(8):1599-1601
目的:评价防风通圣颗粒联合液氮冷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A组患者口服防风通圣颗粒,每天2次,每次3 g,液氮冷冻治疗,每周3次,连续2周为1个疗程;B组液氮冷冻治疗,每周3次,连续2周为1个疗程;C组患者口服防风通圣颗粒,每天2次,每次3 g,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75%、显效率为20%、进步率为5%、无效率为0%,有效率为95%;B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55%、显效率为20%、进步率为22.5%、无效率为2.5%,有效率为75%;C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52.5%、显效率为17.5%、进步率为25%、无效率为5%,有效率为70%。A组与B组、C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8039,P0.0284;χ2=7.013 0,P=0.0081);B组与C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0.250 8,P=0.616 5)。三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防风通圣颗粒联合液氮冷冻治疗神经性皮炎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郭伟晋 《吉林医学》2014,(7):1353-1354
目的:评价防风通圣颗粒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0例,A组患者口服防风通圣颗粒,2次/d,3 g/次,西替利嗪片,1次/d,10 mg/次;B组口服西替利嗪片,1次/d,10 mg/次;C组患者口服防风通圣颗粒,2次/d,3 g/次;三组患者均外用曲安奈德乳膏,2次/d,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66%,显效率为24%,进步率为10%,无效率为0%,有效率为90%;B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50%,显效率为22%,进步率为24%、无效率为4%,有效率为72%;C组患者治疗后基愈率为48%,显效率为20%,进步率为28%,无效率为4%,有效率为68%。A组与B、C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5.263 2,P=0.021 8;χ2=7.293 6,P=0.006 9);B与C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0.190 5,P=0.662 5)。三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防风通圣颗粒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湿疹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平阳霉素皮损内注射治疗跖疣11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平阳霉素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跖疣110例(536个疣体),观察治疗后皮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痊愈458个,显效39个,痊愈率为85.4%,有效率92.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是治疗跖疣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平阳霉素皮损内注射治疗跖疣11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平阳霉素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跖疣110例(536个疣体),观察治疗后皮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痊愈458个,显效39个,痊愈率为85.4%,有效率92.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是治疗跖疣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叶锦波  刘少珍  卢银开 《吉林医学》2014,(26):5766-5767
目的:评价电离子治疗仪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电离子治疗仪治疗,1次/月,连续治疗2~3次;对照组患者采用液氮冷冻,1次/月,连续治疗2~3次。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为60.42%,显效率为33.33%,进步率为6.25%,无效率为0%,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为41.67%,显效率为31.25%,进步率为27.08%,无效率为0%,总有效率为72.92%。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75,P=0.014)。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离子治疗仪治疗多发性跖疣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方法126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有效率为7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P〈0.05)。结论平阳霉索局部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效果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非手术疗法治疗甲周疣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将96例甲周疣患者随机分成了三组,A组采用传统激光手术;B组采用中草药浸泡;C组采用盐酸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A组痊愈率78.13%,复发率52%;B组痊愈率62.50%,复发率5%;C组痊愈率65.63%,复发率9.52%.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复发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痊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周疣用中草药浸泡或盐酸平阳霉素局部注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30%冰醋酸外涂与异维A酸口服联合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诚  郑晓  陈齐春 《河北医学》2010,16(3):274-276
目的:观察30%冰醋酸外涂与异维A酸口服联合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确诊的跖疣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用30%冰醋酸外涂,每天3次,直至疣体消失,最长疗程1个月;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异维A酸胶丸10mg每日2次,至疣体全部消失,最长疗程1个月;C组采用CO2激光进行烧灼,直至疣体完全被清除为止。结果:疣体消失率C组最高,其次B组,A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复发率A、B两组相似(P〉0.05),C组最高(P〈0.05);痊愈率B组与C组相似(P〉0.05),但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有疤痕形成,占17.92%,A、B两组无疤痕形成。疣体消失天数B组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30%冰醋酸外涂与异维A酸口服联合治疗跖疣具有原位复发率低、痊愈率高、无疤痕形成、疣体消失时间比A组明显缩短等优点,是治疗跖疣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氦氖激光联合甲钴胺片及吲哚美辛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照射氦氖激光每天1次,口服甲钴胺片500μg,每天2次,吲哚美辛片25mg,每天2次,疗程20d;对照组患者口服甲钴胺片500μg,每天2次,吲哚美辛片25mg,每天2次,疗程20d。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及有效率为分别为57.5%及1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37.5%及92.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Uc=5.3950,P=0.0202)。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氦氖激光联合甲钴胺及吲哚美辛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联合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8例,肌肉注射草分枝杆菌注射液1.72μg,1次/周,同时配合冷冻,1次/月;对照组64例,应用冷冻治疗,1次/月。2~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46%,对照组为70.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草分枝杆菌注射液联合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高、复发率低、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平阳霉素与其他药物联合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的疗效,为优选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126例颌面部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48例,B组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43例,C组采用平阳霉素和碘化油联合注射35例,并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经12个月随访观察,A组优良率81.3%,B组优良率90.7%,C组优良率91.4%,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平阳霉素的3种联合用药方法均能有效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鱼肝油酸钠及碘化油合用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但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的类型、大小和部位以及患者的年龄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一次未愈,间隔1-2周重复给药,3-5次为一疗程,总量不超过80mg。结果:46例患儿,经5月-6年随访,治愈率50.85%,总有效率76.27%。结论:本方法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尤其适合于小儿血管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平阳霉素液(PYMco)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在1999年1月~2004年1月5年间用PYMco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61例.每周一次,2~4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2~6年随访,治愈18例(29.5%),显效29例(47.5%),有效12例(19.6%),无效2例(3.2%),总有效率96.7%.结论 PYMco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副反应少,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