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维罗纳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南地区部队和地方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的维罗纳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进行鉴定和致病性研究。方法改良EC肉汤增菌,山梨醇麦康凯(SMAC)琼脂平板上分离培养,血清凝集试验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常规生化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分析仪进行系统鉴定并做药敏试验,乳鼠灌胃试验测定耐热肠毒素(ST),小白鼠腹腔注射测定毒力。结果检出3株氧化酶阳性且与EHECO157:H7诊断血清发生强凝集的维罗纳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该菌产耐热肠毒素,毒力测定致病性较强。结论本次分离的维罗纳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是有较强毒力的菌株,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摩根菌属细菌在驻滇部队引起腹泻情况,对从中分离出的摩氏摩根菌摩根亚种生物群A菌株进行鉴定并检测内毒素,开展致病性研究和建立药敏谱。方法肠道增菌肉汤增菌,MacConkey琼脂平板分离培养,进行系统生化试验鉴定菌株,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鲎试验检测内毒素,小白鼠腹腔注射测定致病性,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从268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离出7株摩氏摩根菌摩根亚种生物群A,检出率2.61%。内毒素检测全部阳性,小白鼠致病性测定,该菌株有较强毒力,在所试的17种抗生素中仅对2种敏感,3种中介,12种耐药。结论7株摩氏摩根菌摩根亚种生物群A分离株是具有内毒素的菌株,且毒力较强,使小白鼠发病死亡。药敏试验可作为此菌感染时临床用药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战区部队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类志贺邻单胞菌(Ps)感染状况与其毒力及药敏谱。方法用SS琼脂平板分离培养,肠道细菌双糖鉴别管初筛,常规生化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小白鼠腹腔注射测定毒力。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从336例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8株Ps菌,检出率为2.38%。全部对小白鼠毒力测定阳性,14种常用抗生素中有9种敏感、2种中度敏感及3种耐药。结论云南战区部队存在Ps感染,该菌毒力较强;药敏谱的明确为部队和地方今后治疗此菌感染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从云南战区腹泻患者中分离的沙门菌进行系统鉴定,并对菌株进行毒力试验和耐药情况研究。方法采集腹泻患者新鲜粪便标本,用亚硒酸盐亮绿(SBG)磺胺增菌液增菌后,在sS和科玛嘉沙门菌显色培养基上分离获纯培养菌,采用肠杆菌科细菌微量生化编码管(GYz—11e系列)进行鉴定,再用法国梅里API-20E生化编码系列进行复核,用沙门菌属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分型。小白鼠腹腔注射测定毒力、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经鉴定该菌为印第安纳沙门菌(SalmonllaIndiana),毒力试验能使小自鼠发病死亡,药敏试验筛选出了敏感、中度敏感和耐药三种药敏谱。结论本分离菌是印第安纳沙门菌,为云南战区首次发现的菌型,具有较强的毒力。筛选出的药敏谱可为临床治疗此菌感染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携带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并评价其菌株的毒力和耐药情况.方法 PCR扩增法检测毒力岛irp-2基因,小白鼠腹腔注射法检测毒力,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从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9株阴沟肠杆菌均扩增出irp-2基因片段,其相对分子量与对照菌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WA株(O8型)的相应PCR片段一致,并具有较强的毒力.结论 检出的阴沟肠杆菌含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且为具有毒力的菌株,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983年3月至1984年2月26例亲水气单胞菌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800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粪便细菌培养结果:痢疾杆菌170株、空肠弯曲菌6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28株、亲水气单胞菌26株、副溶血弧菌16株、沙门菌12株;检出率分别为21.25%、7.5%、3.5%、3.25%、2%和1.5%。从中看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致病菌种类繁多,且亲水气单胞菌亦可成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一种致病菌。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为分离本菌的较理想培养基。本菌均经形态学、生长特性和生化反应等进行鉴定,且作肠毒素试验。药敏检测结果显示本菌对氨基甙类抗生素等呈敏感,与国外报告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携带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并评价其菌株的毒力和耐药情况。方法PCR扩增法检测毒力岛irp^-2基因,小白鼠腹腔注射法捡测毒力,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从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9株阴沟肠杆菌均扩增出irp^-2基因片段,其相对分子量与对照菌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WA株(08型)的相应PCR片段一致,并具有较强的毒力。结论检出的阴沟肠杆菌含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且为具有毒力的菌株,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从云南边防部队腹泻患者中分离的产酸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生化特性鉴定、肠毒素检测及致病性和药敏分析研究。方法在SS琼脂平板上分离获纯培养菌,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常规生化鉴定并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分析仪进行系统鉴定并做药敏分析,乳鼠灌胃测定热稳定性肠毒素(ST),小白鼠腹腔注射测定毒力。结果分离的产酸克雷伯菌产热稳定性肠毒素(ST),致病性较强。结论本次分离的产酸克雷伯菌是具有较强毒力的菌株,与临床症状密切有关,应继续加强菌株感染率和毒力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贵州省2012-2014年腹泻病例中气单胞菌分离株进行种型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运用传统生化方法和多重PCR方法,对从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的可疑气单胞菌进行种型鉴定,并采用K-B法对气单胞菌株进行10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贵州省18株气单胞菌分离株经传统生化方法鉴定为气单胞菌,进一步采用多重PCR方法进行种型鉴定,15株菌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占83.33%;2株维氏气单胞菌,占11.11%;1株嗜水气单胞菌,占5.56%。药敏试验显示气单胞菌株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最高,为94.44%;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及氯霉素敏感率均为83.33%;对头孢噻吩的敏感率仅为27.78%;多重耐药占27.78%。结论贵州省腹泻病例气单胞菌感染以豚鼠气单胞菌为主,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噻吩耐药严重,存在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 O157∶H7)在云南战区感染性腹泻患者及猪粪便中检出情况.方法 将标本接种mEC增菌液中增菌,免疫磁珠磁珠富集后,分别接种科玛嘉显O157显色琼脂和山梨醇麦康凯(SMAC)琼脂平板培养,MUG初筛,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编码系列(API-20E)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分析仪鉴定.应用多重PCR扩增检测志贺毒素1、2(SLT1/SLT2)和侵袭相关基因.小白鼠腹腔注射法测定其毒力.K-B法做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从腹泻患者和猪中均检出EHEC O157∶H7,具有志贺毒素SLT1/SLT2和侵袭相关基因的三个毒素基因.毒力试验使小白鼠发病死亡.药敏试验对14种抗生素敏感.结论 云南战区存在EHEC O157∶H7感染.建立和优化的多重PCR方法,能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EHEC O157∶H7毒素基因,为重大食源性疾病处理、诊治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原因。方法采集饭店剩余食物、厨房用具及物表拭子、腹泻患者呕吐物和肛拭子样本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以生化分型方法和BD PhoenixTM-100凤凰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菌株,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采集的所有样本中检出3种气单胞菌,分别为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其药敏结果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美唑、青霉素耐药,对其他抗生素敏感;豚鼠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耐药,对其他抗生素敏感;温和气单胞菌对四环素、氨苄西林耐药,对其他抗生素敏感。结论这是一起罕见的3种气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建议将气单胞菌属作为肠道感染性腹泻的常规致病菌,以免造成漏检,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鉴定引起巴马小型猪腹泻的细菌并筛选出对其敏感的特效药物。方法通过常规细菌学检测、分子生物学鉴定、生化试验等方法对疑似细菌感染的巴马小型猪进行分析,同时选用呋喃妥因、美满霉素、庆大霉素等25种药物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判定巴马小型猪为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腹泻,血清型为O138;药敏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仅对青霉素、链霉素、头孢曲松和呋喃妥因4种药物敏感,对磷霉素、磺胺脒、左氟沙星等高度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广泛存在耐药性,该研究结果为防治相关实验动物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病病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革兰阳性球菌进行鉴定,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28例自身免疫病病人并发细菌感染186例,感染率为43.5%。共感染285例次,例次感染率为66.6%,其中医院内感染42.8%;共分离出病原菌28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86株,占30.2%。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63.6%和70.0%。药敏试验显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利福平对MRSA和MRCNS的抗菌活性高,对其余多种抗生素耐药,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对青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7.5%~88.9%及55.6%~62.5%,对其他抗生素均敏感。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等敏感性高。屎肠球菌仅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敏感,且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结论 革兰阳性球菌是自身免疫病病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耐药率高,细菌谱及耐药性监测对控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收集西南战区部队和地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做细菌分离与鉴定,分析病原菌组成。对分离的部分生化反应符合大肠艾希菌,但血清学证明不属于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菌株,做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检测,了解西南战区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的大肠艾希菌携带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常规法分离,用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编码系列(API-20E或GYZ-11e系统)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分析仪以及弧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编码系列(GYZ-9V系统)进行系统鉴定,PCR扩增法检测耶尔森菌HPI毒力岛。结果在1 352例腹泻病人中检出36个属种59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43.93%,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检出率为6.14%、肺炎克雷伯菌为5.62%、变形杆菌4.66%、志贺菌4.07%,EIEC 1.85%,检出36株携带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大肠艾希菌,检出率为2.66%。结论从1352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占首位,肺炎克雷伯菌次之,变形杆菌、志贺菌分别居第三、第四位。西南战区存在携带耶尔森菌HPI毒力岛irp-2基因的大肠艾希菌。  相似文献   

15.
四年中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红  李强 《实用全科医学》2005,3(4):368-368,366
目的了解2000~2004年我院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以及K-B法对我院2000~2004年临床标本分离的547株表皮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主要来自血液、呼吸道及伤口分泌物中的547株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以及红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非常高(>80%)。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对其引起的感染可选用万古霉素或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为合理控制SAU 血流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血培养、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分析采用血培养仪及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分析系统。采用χ2 检 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多种不同抗生素的耐 药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5 例SAU 血流感染的患者中,因基础疾病引起者152 例,占86.9%,因肺部 感染引起者61 例,占34.9% ;SAU 对青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90%,对利奈唑胺、 米诺环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1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MRSA 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大于MSSA。 结论 血流感染SAU 多继发于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但对利奈唑胺、米诺环素、 万古霉素仍保留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 O157:H7)在云南战区感染性腹泻患者及猪粪便中检出情况。方法将标本接种mEC增菌液中增菌,免疫磁珠磁珠富集后,分别接种科玛嘉显O157显色琼脂和山梨醇麦康凯(S-MAC)琼脂平板培养,MUG初筛,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编码系列(API-20E)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分析仪鉴定。应用多重PCR扩增检测志贺毒素1、2(SLT1/SLT2)和侵袭相关基因。小白鼠腹腔注射法测定其毒力。K-B法做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从腹泻患者和猪中均检出EHEC O157:H7,具有志贺毒素SLT1/SLT2和侵袭相关基因的三个毒素基因。毒力试验使小白鼠发病死亡。药敏试验对14种抗生素敏感。结论云南战区存在EHEC O157:H7感染。建立和优化的多重PCR方法,能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EHEC O157:H7毒素基因,为重大食源性疾病处理、诊治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某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2004年3月-2006年2月间的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生化试验卡鉴定,并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相配套的药敏试验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309株铜绿假单胞菌,其对美洛培南、左氟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3代头孢菌素耐药严重,呈多种耐药现象。美洛培南仍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严重感染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