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遂宁市红层丘陵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样检测结果,结合经典统计学、Piper三线图、单项指标法、等值线图等多种方法,对该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水化学参数Ca^2+、Na^+、HCO3^-、SO4^2-占优势,水体为弱酸至弱碱性的淡水;区内水化学类型主要有6类,其中HCO 3^-Ca型分布最广;水质评价Ⅰ、Ⅱ类水占17.24%,Ⅲ类水占37.24%,Ⅳ、Ⅴ类水占45.52%,但均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Fe、Mn、NO2^-、NO3^-等4项是影响该区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指标,而原生地球化学环境和废水污水的人为排放是引起这些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多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和近期实测监测资料,系统地对辽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类别及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型为主,浅层地下水有污染加重和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州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质状况及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对广州市132个浅层地下水样进行了采集。运用Piper三线图对广州市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地下水水质和硝酸盐污染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Na-HCO3、Ca-HCO3、Ca-Mg-HCO3和Ca-Na-HCO3-Cl 4种类型,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差,锰、氨氮、硝酸盐、pH是导致地下水水质较差的主要因子。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儿童经饮水摄入和皮肤接触2种途径硝酸盐暴露的健康风险均显著高于成年女性和男性,且经饮水途径引发的健康风险远大于皮肤接触途径,说明研究区不同人群硝酸盐暴露的健康风险主要通过饮水途径贡献。若长期饮用该地区的地下水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年来安徽省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法,以水文地质分区为单元,分析探讨境内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这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4,(8):83-86
鄂尔多斯盆地沙漠高原由沙漠、湖盆、洼地组成,区内浅层地下水及其水质对农牧业供水和维持表生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为目的层,通过野外调查、取样、试验分析、编图、总结得出:区内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分呈明显的分带性,由白于山前向北到湖盆洼地区,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Ca·Mg)型向Cl·HCO3-Na·Mg型和Cl·SO4-Na型过渡,矿化度、硬度、pH值以及三氮均相应增高。其中在白于山前受地表岩性即黏性土、黄土状土、细沙及中细沙等细颗粒物质的影响,局部呈现矿化度高值区。  相似文献   

6.
第二松花江沿岸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污染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第二松花江沿岸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在第二松花江沿岸采集了63组地下水样,并对其水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区内地下水水质比较稳定,从上游Cl-HCO3-Ca(Mg)型向下游HCO3-Ca-Na型过渡。地下水存在NO3-、NH4+、Fe、Mn、As、Pb及总硬度污染,上游地区NO3-浓度相对偏高,NH4+、Fe、Mn、As污染呈片状集中在下游地区,Pb污染呈点状零星分布。影响地下水污染的因素是地质环境及人类活动,下游地区含水层相对封闭,为Fe、Mn、As及NH4+的富集提供了还原环境,人类活动中工业废水的排放及农业生产也向地下水输入了大量的污染质。  相似文献   

7.
从水化学角度出发,利用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164组水化学分析数据,分析了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水循环规律。结果表明: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呈现明显的水平分布特征,渭河以南及渭北泾河以西浅层地下水主要以HCO-3型水为主,水化学类型简单,矿化度多小于1 g/L;渭北泾河以东浅层地下水有Cl-、SO42-型水,水化学类型复杂,矿化度较高;TDS与Na+、Cl-、SO42-呈正相关性;浅层地下水具有河谷型和盆地型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唐山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特征,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采样分析。研究表明,唐山市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自北向南,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逐渐升高;浅层地下水的总硬度、锰、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亚硝酸盐和氨氮的质量浓度较高,已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毒有害重金属中砷和六价铬的问题值得注意。进一步分析发现,唐山市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污染、企业排污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6,(7):68-72
为探明松嫩平原大庆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污染状况,运用Piper图分析地下水化学特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单指标污染现状评价,并应用因子分析法以及克吕格空间插值等方法进行污染源空间分布特征解析。结果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以矿化度不大于1.5 g/L的HCO_3-Na型水为主,水化学作用以溶滤作用为主;潜水采样点污染的主要影响指标有Fe、Mn、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苯、乙苯、二氯乙烷等;借助因子分析法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并提取5个主要影响因子,F_1、F_2、F_3可归纳为人类活动影响因子,F_4、F_5为原生地质环境因子,人类活动影响因子的污染源主要为石油化工企业中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有机质的直接排放以及农业化肥的不当或过量施用,原生地质环境因子主要受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径流条件影响;各污染因子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且污染较为严重,中南部地区污染因子较少,且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0.
以和田河流域绿洲区2014年44组浅层地下水样的化学数据为基础,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Piper三线图、Gibbs图和离子比值法对该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呈中性-偏碱性,大部分为硬度较高的微咸水,且处于氧化状态下。常见阳离子的含量差别较大,由大到小依次为Na~+Ca~(2+)Mg~(2+)K~+;常见阴离子的含量差别不大,由大到小依次为HCO_3~-Cl~-SO_4~(2-)。沿地下水流程从强径流区到弱径流区,离子的含量越来越多,TDS逐渐升高,水化学类型从混合型转变为以Cl-Na型和Cl·HCO_3-Na·Ca型为主。影响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和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蒸发浓缩作用、溶滤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及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1.
蛤蟆通流域浅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蛤蟆通流域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掌握其水化学特征规律,可以为该区水质评价和水文循环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积累理论依据。结合蛤蟆通流域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的数据,运用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及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了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型和HCO3-Ca+Mg型转化为HCO3-Na+Ca型;地下水水化学作用以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2.
乾安县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承压水、上第三系裂隙孔隙承压水。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具有时空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分为水平分布特征和垂向分布特征。水平分布特征是:随着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的不同,不同层位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垂向分布特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化学类型比较复杂,而第四系孔隙承压水水化学类型比较简单,上第三系裂隙孔隙承压水水化学类型趋于单一化。根据研究区32个观测井的多年观测资料(以中部9号观测井为例),结合多年气象观测资料对第四系孔隙潜水和第四系孔隙承压水的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和次要离子成分多年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地下水水质的多年变化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田旭鹏  卞建民  方展 《人民长江》2016,47(15):19-24
为查明人类活动驱动下的哈尔滨市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主要影响因子,利用松嫩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的数据,对浅层地下水主要化学特征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采样点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Ca-HCO_3、Ca-Cl-HCO_3、Ca-SO_4-HCO_3型水为主,水化学作用以溶滤和人类活动混合作用为主;地下水污染属于区域性污染,以轻度污染为主;除Fe、Mn以外,主要污染指标还有总硬度、TDS、p H、NO_-3、NH+4、Cl-、SO_2-4、As。Fe、Mn含量超标主要是受原生地质环境影响;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地表水补给污染,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体的总硬度、TDS、p H、NO_-3、NH+4、Cl-、SO_2-4、As、总磷。  相似文献   

15.
乾安县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承压水、上第三系裂隙孔隙承压水。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具有时空分布的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分为水平分布特征和垂向特征。结合研究区的实际,影响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地下水埋藏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内蒙古乌拉盖地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水化学计量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空间统计分析及氧化还原分析等,开展区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异性;水岩作用是控制水化学演化的主要因素,蒸发浓缩及离子交换作用次之;硅酸岩风化是主控的水岩作用,碳酸盐岩溶解次之,蒸发岩影响较为微弱,这与区域地质背景相匹配;部分地下水存在硝酸盐污染,空间分析表明区域分散的农牧业及生活污水排放成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重要来源,氧化还原分析表明区域存在潜在的反硝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及半干旱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长江口滨岸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利用数理统计和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长江口南北两翼(上海浦东、江苏启东)和崇明岛东部的滨岸浅层地下水化学组分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滨岸浅层地下水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为硬水极硬水和硬水,均以淡水为主;主要阳离子为Na^(+)和Ca^(2+),HCO_(3)^(-)为阴离子中含量最高组分;丰水期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大于枯水期,且各个组分的空间变异值较枯水期大;与浦东滨岸相比,启东和崇明岛东部的滨岸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季节性变化更明显;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长江口北翼和崇明岛东部区域浅层地下水主要受到土壤淋溶、岩石风化水解、阳离子交换作用和人为活动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蒸发浓缩作用的影响,仅个别点位受到海水混合作用的影响;长江口南翼主要受到岩石风化水解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影响,基本不受海水混合作用的影响,农业活动对该区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多元统计方法能同时对多个变量进行分析研究,是一种可用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相关分析的有效工具。基于12组水样的9项指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新疆巴里坤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地区内主要分布低矿化度的HCO3·SO4-Ca·Na型水(占总取样点的33.3%)和HCO3·SO4-Ca型水(占总取样点的25.0%),地下水中各离子的空间变异性为中等以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受以Na+、Ca2+、Mg2+、Cl-、SO42-、总硬度(TH)、溶解性总固体(TDS)为主要荷载变量的蒸发浓缩作用和以HCO-3为主要荷载变量的溶滤作用影响,两种作用的贡献率分别达76.17%和14.87%。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新疆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相关性分析和离子比值等方法分析研究区2014年20组浅层地下水水样测试结果,并探讨沙漠公路沿线水化学演化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中主要阴阳离子为SO42-和Na+;TDS介于543.61~10 249.74mg/L,平均值为4 087.58mg/L;pH值的范围在7.11~9.05,平均值为7.87;总硬度超过450 mg/L的水样占95%;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SO4·Cl-Na型、SO4·Cl-Na·Mg型和SO4·Cl-Na·Ca型为主;地下水中SO42-和Na+是TDS的主要来源,且SO42-和Na+主要来源于岩盐或蒸发岩溶解;各主要离子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其来源具有一致性;大气降水作用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分几乎没有影响,地下水主要受蒸发浓缩和岩石风化作用影响;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来源受硅酸盐岩和蒸发盐岩风化溶解影响较大,同时受到碳酸盐岩的溶解和阳离子交换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与植被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与植被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它涉及地下水、土壤、植被等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地下水的变化会引起土壤水盐变化而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分布和演替。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地下水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天然植被、地表荒漠化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生态地下水埋深对植被的重要作用。认为针对地下水变化引起的生态负效应,开展地下水与植被的关系研究,认识和理解植被退化的过程和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管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工具,最后指出地下水生态效应仍是今后亟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