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中电芯出现性能异常导致其使用寿命急剧衰减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电芯替换技术,可提高串联电芯的一致性水平.试验表明该方法对提高成组动力电池组的实际可用容量和循环寿命性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工具中一般都是经过串、并联后组合使用,电池组在组合时,对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的容量要求都比较高,目前常规都要求组内容量差在20 mAh以内.通过对不同容量差的电池组性能的测试,发现容量差在30mAh以内,电池使用性能几乎没有影响,50 mAh以内对循环寿命略有影响,80 mAh以内对循环寿命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建峰  王浩明 《电池工业》2008,13(5):303-306
分析比较了不同设计电池的容量特性,验证了将6-DZM-10蓄电池组5A放电时间由130min提高到150min的可行性。电池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恰当的电解液密度和电解液用量,蓄电池具有良好的容量和循环性能,5A100%(DOD)放电的循环寿命超过300次;电池组容量的均匀性与负极活性物质的硫酸盐化是影响蓄电池组循环寿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赵伟  闵婕  李章溢  孙瑞  姜研 《电工技术学报》2021,36(10):2190-2198
锂离子电池的不一致性导致电池组的容量和寿命等指标显著小于电池单体,且该问题在梯次利用的应用场景下更为严重.电池组老化后,电池组内电池不一致性参数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耦合,因此造成电池组一致性建模困难,降低了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的估计精度.针对梯次利用电池筛选成组和成组后的状态评估,该文提出一种基于Copula理论的电池组一致性建模方法,同时实现了电池参数分布特性和参数间相关性的准确刻画.基于电池组一致性模型,提出一种电池组能量利用率估计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估计误差在1%以内.最后分析电池组能量利用率的影响因素,以指导电池组的优化成组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电池的不一致性会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电池成组后的性能。锂电池成组不一致性是指单体电池的容量、电压、内阻、自放电速率等参数存在差异,是由电池组的组合结构、使用工况、使用环境、电池管理不同所致。对单体电池分选制度、电池组连接方式、BMS均衡控制、充放电策略和热管理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祝磊  丁建宁  王瑛  龚毅  吴刚 《电源技术》2014,(3):446-449
研究了并联小容量电池对磷酸铁锂电池组性能的影响,其中小容量电池是通过两个二极管并联到电池组内各个单体电池两端,在不同温度下,通过对电池组的容量、混合脉冲、倍率放电和循环一致性的测试分析,发现并联小容量电池对电池组的总体性能有所提升,对磷酸铁锂电池组的广泛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专注于高镍三元正极锂电池循环性能的试验,先通过循环测试,得到该电池的容量衰退结果,之后用容量增量分析法对不同循环次数后的电池进行容量增量分析,预估其容量衰减原因,最后对循环后的电池进行拆解,分析电池正负极结构和表面元素组成后进一步确认电池的衰减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动力锂电池的循环使用过程中,温度对其容量衰减有直接影响,而电池结构的密封性导致其内部真实温度无法直接测量。针对此问题,通过测量电池表面及环境温度并运用等效热模型估计其内部的真实温度,构建电池容量衰减与内部温度的ETM-Arrhenius模型,预测锂电池在循环使用中的容量衰减特性。对锂电池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循环寿命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长期循环中准确预测锂电池容量的衰减程度。  相似文献   

9.
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的被动均衡充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柯惟力  张宁 《蓄电池》2006,43(3):130-133
串联电池组有主动均衡和被动均衡两种充电模式。主动均衡充电可以有效延长电池组的寿命。我国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普遍采用被动均衡充电方式。对于24 V以上的铅酸蓄电池组,被动均衡充电方式不能有效控制每一只电池,可能导致实际容量早衰,循环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电池寿命对于实际应用至关重要,研究其寿命影响因素,并进行精准寿命预测,对于提升电池组使用可靠性和降低电池组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立足应用,简要分析了电池性能衰退机理,重点综述了预测电池日历寿命和循环寿命方法的研究进展。还对电池寿命测试和电池全寿命周期性能估计中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锂离子电池组容量差异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池组中普遍存在的不一致性问题,是制约电池组可用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电池组内电池单体参数的差异性是描述电池组性能的重要指标,其中容量差异直接与电池组可用容量和优化控制等息息相关。文中对充电电流变化时电压曲线可进行简单缩放进行合理假设。基于该假设,建立一种快速容量差异辨识的方法,并从多种角度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适应性。采用容量增量分析法修正SOC和内阻造成的估算误差。将该方法应用于具有较高电压采样精度和宽SOC工作范围的电池组充电数据上,基础算法误差低于2.5%,经修正后辨识误差可小于1.5%。该方法可以用于描述电池组内单体容量的不一致性,为电池组的均衡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型充放电均衡一体化电池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汽车串联动力电池组的不一致问题,使得成组电池在容量利用、使用寿命及安全等方面的性能远不及单体电池.分析了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组不一致产生的原因,以及现有均衡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OC的新型充放电均衡一体化电池管理系统(BMS)方案,并依据车载在线均衡要求设计了均衡硬件电路.实车验证表明,通过均衡模块作用整组电池的可用容量提高了 1.2%,降低了电动汽车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以明确锂离子电池组一致性对使用寿命的影响为目标,详细分析了电池组一致性和使用寿命之间的关系,重点讨论了影响锂离子电池组一致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锂离子电池组一致性的方案。结果表明:提高单体电池的一致性、科学的电池分选制度以及优异的电池管理系统是确保电池组一致性最重要、最有效的三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可延长电动自行车电池寿命的充电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宗光  林涛 《电池》2005,35(4):285-287
根据铅酸蓄电池的特性及正极充电的反应机理,提出恒流(0.3 C)变幅脉冲充电模式,减少充放电容量比率和失水量,促使串联中各电池性能的一致,达到延长深循环寿命的目的.通过对正极板的SEM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新的充电模式有利于正极活性物质中形成一种电子导电性和机械性好、并与板栅表面结合牢固的网络结构,保证了电池在深循环过程中的容量衰减缓慢,从而使电池组有较长的寿命.  相似文献   

15.
电池单体以串、并联的形式构成电池组,广泛应用于各类储能系统中。由于制造工艺和使用环境的不同,以及电池单体间内阻、库伦效率等参数的不一致在反复充放电后形成电池组电量的不均衡,导致电池组可用容量下降、电池组整体功率衰退等。为此,针对串联电池组提出了一种包括基于正激变换器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开关阵列的主动均衡电路拓扑。在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SOC均衡控制策略,并以8节电池单体串联构成电池组进行均衡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均衡操作后,不均衡电池组可用容量有所提升,证明了均衡策略及均衡系统的有效性。与传统的“平均差”法可用容量提升2.6%相比,所提出的均衡策略可用容量提升10.8%,提升效果更明显,在均衡时间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对电池组一致性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过充过放与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失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柯惟力  缪鹏程 《蓄电池》2005,42(4):153-156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是困扰相关专业人士的大问题。配对挑选之后的整组蓄电池的平均寿命远低于单只蓄电池的寿命。在95%以上失效的蓄电池组中,仅仅只有一只蓄电池容量远低于额定容量。过充电、过放电是导致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组寿命早衰的主要原因。由于不能保证每一只蓄电池既不过充电,又不过放电,现行的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组充放电的方法有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17.
在梯次电池储能应用中,梯次电池间存在的较大不一致性使得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过充和过放现象,限制了电池组整体的可用容量甚至造成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隔离型双半桥DC-DC变换器的有源均衡电路。该均衡电路由N+5个开关(N为电池数目)构成的开关阵列和隔离型双半桥DC-DC变换器构成,保证了电路的灵活性。在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SOC的分状态均衡控制策略,在电池组充电、放电和静置三种不同状态下,采用对应的均衡策略实现电池组能量平衡。最后对5节串联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均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不使用均衡器的电池组,该方法在静置、充电、放电状态下分别提升了12%,9.9%,17.5%的可用容量,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钛酸锂电池的循环寿命是其一项重要性能评价指标。文中以软包钛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在常温下开展循环老化试验,通过电压微分分析和容量增量分析等原位分析方法对电池全生命周期内的容量衰减、内阻增加等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参数的剩余容量估计方法。经综合分析认为:钛酸锂电池容量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正极材料损失和锂离子损失,而电池在寿命末期容量加速衰退的原因是电池内阻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9.
汪承茂 《电气开关》2022,60(1):57-59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一般是由多个电池单元串联而成,每个电池单元的基本性能会由于原料和做工有细微差异,在串联后长期充放电时,这些差异会被逐步放大,导致整个动力电池组劣化加速、循环寿命缩短.本文对电阻型均衡控制电路提出了一种既能实现整个电池组的充电控制和也能对每个电池单元进行均衡的控制策略,根据所提策略,对72V/120AH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