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A2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分化成神经细胞过程中,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的主要产物-丙二醛和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探讨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和抗氧化能力与细胞老化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2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神经生物学实验室进行。①建立神经细胞老化实验模型:传代培养的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A2中加入无血清培养液后,在37℃、含体积分数为0.05的CO2的空气中培养,24h后换培养液,以后每隔3d更换培养液;按不同的培养天数分为培养1,7和14d组,各组在培养至相应的天数后终止培养。②评估神经细胞变化的指标检测:采用显微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老化指标脂褐素水平(相对荧光值)反映细胞老化程度;以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浓度评估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亚硝酸盐比色法得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反映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结果:①细胞内脂褐素相对荧光值:培养1,7和14d组分别是(11.55±0.9)%,(22.41±1.99)%和(29.51±4.5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478.04,P<0.01)。②丙二醛浓度:培养1,7和14d组分别是(0.90±0.20),(1.91±0.19)和(2.98±0.20)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148.31,P<0.01)。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培养1,7和14d组分别是(685.30±107.85),(372.07±74.35)和(175.04±29.67)μkat/L: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66.10,P<0.01)。结论:①随着无血清培养天数的增加,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A2细胞内脂褐素逐渐增多,细胞在不断衰老。②细胞内丙二醛浓度随细胞老化而不断增加,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却随着细胞老化而下降。说明神经细胞的老化与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呈正相关,与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呈负相关。③体外神经细胞老化实验研究模型是科学和客观的,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对缺氧缺糖培养所致大鼠皮质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年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完成。体外培养大鼠胚贻皮质神经细胞,以缺氧加缺糖培养建立神经细胞损伤模型,通过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以观察藻酸双酯钠对培养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①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后,细胞死亡数明显升高,乳酸脱氢酶含量显著增加,藻酸双酯钠各浓度(50,100,150mg/L)均能显著减少细胞死亡,降低乳酸脱氢酶漏出量[(865.17&;#177;69.18),(733.48&;#177;58.51),(504.27&;#177;80.02).(1051.88&;#177;46.84)μkat/g,P〈0.05/P〈0.01];②神经细胞损伤后,一氧化氮含量及细胞内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藻酸双酯钠各浓度(50,100,150mg/L)均可显著降低一氧化氮及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P〈0.01);③神经细胞损伤后细胞内钙离子含量显著增加,藻酸双酯钠各浓度(50,100,150mg/L)均可显著降低细胞内钙离子含量(抑制率分别为:27%,35%,54%);④神经细胞平均凋亡率为(32.8&;#177;6.5)%,藻酸双酯钠50,100,150mg/L分别使细胞平均凋亡率降为(22.3&;#177;5.1)%、(13.2&;#177;4.4)%、(7.9&;#177;3.5)%。结论:藻酸双酯钠对培养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藻酸双酯钠降低一氧化氮含量、降低细胞内钙离子累积,抗过氧化作用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玉米幼芽提取物对D-半乳糖引起果蝇脂质过氧化的拮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4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生理学实验室完成。收集8h内羽化未交配的雌雄果蝇成虫共96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①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培养基。②模型组,以65g/L D-半乳糖替代普通培养基中的蔗糖。③玉米幼芽提取物20,40,80μg/g组,在造模同时分别添加20,40,80μg/g的玉米幼芽提取物。④维生素C组(阳性对照组),在造模的同时添加800μg/g维生素C。每组1600只,雌雄各半。分别在实验第10,20,30,40天每组随机抽取雌雄果蝇各200只,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果蝇体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TBA法测定丙二醛含量。结果: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实验30d时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雌:(6.15&;#177;0.16),(6.69&;#177;0.22)mkat/g;雄:(6.04&;#177;0.19).(6.45&;#177;0.13)mkat/g,P均〈0.05];实验40d时雌雄模型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玉米幼芽提取物20,40,80μg/g组均高于模型组[雌:(6.27&;#177;0.18),(6.50&;#177;0.08),(6.52&;#177;0,13),(5.83&;#177;0.11)mkat/g;雄:(6.30&;#177;0.10),(6.33&;#177;0.16),(6.37&;#177;0.11),(5.99&;#177;0.12)mkat/g,P均〈0.05或0.011,维生素C组与玉米幼芽提取物各剂量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②丙二醛含量:实验30d时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雌:(0.71&;#177;0.07),(0.54&;#177;0.10)μmol/g;雄:(0.76&;#177;0.06),(0.58&;#177;0.08)μmol/g,P均〈0.05];实验40d时雌雄模型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玉米幼芽提取物40,80μg/g组低于模型组[雌:(0.65&;#177;0.11),(0.59&;#177;0.12),(0.89&;#177;0.08)μmol/g;雄:(0.80&;#177;0.070),(0.60&;#177;0,08).(0.97&;#177;0.12)μmol/g,P〈0.05或0.01)。维生素C组雄蝇40d时高于玉米幼芽提取物80μg/g组(P〈0.05)。结论:玉米幼芽提取物可拮抗D-半乳糖引起的果蝇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4.
高远  姬汴生  戚敏  刘红  贾丹辉  胡香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0):57-59,i0001
目的:观察氯氮平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尼莫地平进行阳性对照。 方法:实验于1999年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实验室进行,取Wistar大鼠240只,单纯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氯氮平24,12,6mg/kg组,尼莫地平组和假手术组6组,每组40只。氯氮平24,12,6mg/kg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氯氮平,尼莫地平组腹腔注射0.2mg/kg尼莫地平,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均为1次/d,连续7d。给药7d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他5组大鼠栓塞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2h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Fura-2负载,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 结果:经补充后24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组织含水量: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假手术组[(81.62&;#177;0.15)%,(75.81&;#177;0.23)%,P〈0.01].其他4组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丙二醛含量: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假手术组[(10.85&;#177;0.38),(4.07&;#177;0.63)μmol/g,P〈0.01],其他4组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缺血再灌注组低于假手术组[(82.47&;#177;10.73),(280.15&;#177;10.32)Nu/mg,P〈0.01],其他4组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④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缺血再灌注组高于假手术组[(574.87&;#177;14.56),(215.76&;#177;10.84)nmol/L,P〈0.01],其他4组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⑤细胞凋亡率:假手术组为0,缺血再灌注组为28%,氯氮平6,12,24mg/kg组及尼莫地平组分别为19%,12%,5%,13%。 结论:①6-24mg/kg氯氮平可显著降低细胞内游离钙含量,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提示氯氮平对缺血再灌注所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钙拮抗以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②氯氮平的神经保护作用与尼莫地平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老化模型,为研究年龄相关性眼病的发病奠定基础。 方法:实验于2005-02/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实验室完成。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细胞与预先制备好的牛眼光感受器外节共培养3周,对照组细胞在正常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分别在1,2,3周测定两组细胞脂褐素荧光值,并用电镜记录细胞内脂褐素的含量,以脂褐素含量增多值而评估细胞的衰老。 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细胞内脂褐素的含量增多,脂褐素荧光值也逐渐增强,而对照组细胞则变化不大[1,2,3周细胞脂褐素荧光值,实验组:(9.12&;#177;0.71),(11.05&;#177;0.89),(12.38&;#177;0.60);对照组:(3.68&;#177;0.33),(3.75&;#177;0.44),(3.82&;#177;0.35),P〈0.01]。 结论:将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与光感受器外节共培养,可以较好的模拟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自然衰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磁波照射后皮肤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取健康白色豚鼠16只,随机分两组各8只,照射组采用电磁波照射仪进行治疗,对照组不照射,30d为1个疗程,检测照射前后皮肤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6只豚鼠均进人结果分析。两组照射前皮肤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照射后照射组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羟脯氨酸含量:(8.95&;#177;1.71),(7.03&;#177;1.68)mg/g;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62.90&;#177;13.50),(49.52&;#177;12.90)NU/mg,(t=2.989,3.165,P〈0.01)1。结论电磁波照射治疗可提高皮肤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而使细胞损伤减少,进一步促进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黄芩茎叶总黄酮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2/12在承德医学院解剖学研究室完成,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黄芩茎叶总黄酮预处理0.05,0.1,0.2g/(kg&;#183;d)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术前分别给予黄芩茎叶总黄酮预处理0.05,0.1,0.2g/(kg&;#183;d)组大鼠黄芩茎叶总黄酮0.05,0.1,0.2g/(kg&;#183;d)灌胃,连用1周;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至手术前24h。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均麻醉开胸暴露心脏,穿线结扎冠状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1h,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将实验过程中不符合要求的动物剔除。实验结束后,摘取大鼠心脏,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实验过程中将不符合要求的动物剔除,并予以补足,进入结果分析40只大鼠。①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3.68&;#177;1.35,4,83&;#177;1.33)μkat/g(P〈0.01)],黄芩茎叶总黄酮预处理0.05,0.1.0.2g/(kg&;#183;d)组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4.49&;#177;1.44,4.84&;#177;1.67,4.8]&;#177;1.56)μkat/g(P〈0.05&;#177;0.01)]。②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6.77&;#177;4.38,3.86&;#177;1.76)nmol/g(P〈0.01)],黄芩茎叶总黄酮预处理0.05,0.1,0.2g/(kg&;#183;d)组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2.73&;#177;1.99,3.81&;#177;2.10,2.82&;#177;2.29)nmol/g(P〈0.05-0.01)]。结论:黄芩茎叶总黄酮预处理能通过增强心肌抗氧化酶的活性,抵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损害,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产生保护作用。3种剂量的黄芩茎叶总黄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中0.1g/(kg&;#183;d)剂量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脊髓损伤后组织及血清中镁离子含量明显下降,而镁离子下降对细胞膜离子通透性、血管调节以及继发性脊髓损伤等均有影响。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腹腔注射硫酸镁后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材料:成年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只。方法:实验于2002-04/08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取48只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于脊髓损伤后1h腹腔注射适量生理盐水;实验组于伤后1h给予硫酸镁300mg/kg腹腔注射。用药后4,8,24h,每组各时相点取6只大鼠,大鼠损伤部位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鼠脊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黄嘌呤氧化法检测;大鼠脊髓丙二醛浓度以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评估标准以钙离子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高和丙二醛含量降低表示硫酸镁对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于伤后8,24h和1周对大鼠进行斜板试验观察脊髓功能。将大鼠置于一块有纹理橡胶皮覆盖的斜板上,斜板倾斜角度从0&;#176;缓慢上升,直至大鼠不能保持原有位置5s时,读取斜板度数。每只测试3次后取均值,测量的角度增加表示脊髓功能状态有改善。主要观察指标:①大鼠脊髓损伤部位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②大鼠脊髓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浓度的改变。③大鼠脊髓功能观察结果。结果:①两组大鼠脊髓损伤部位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比较:术后8,24h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376.5&;#177;36.2比425.9&;#177;32.7)&;#215;10^-9moL/L,(316.3&;#177;13,9比350.2&;#177;29.4)&;#215;10^-9mol/L,P〈0.05]。②两组大鼠脊髓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比较:各时相点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丙二醛水平明显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P〈0.01)。③两组大鼠脊髓功能观察结果:实验组改善不明显,仅在1周时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53.3&;#177;4.3)&;#176;,(44.3&;#177;5,7)&;#176;,P〈0,05]。结论:脊髓损伤大鼠腹腔注射硫酸镁后,损伤区周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改变,表明硫酸镁对实验大鼠脊髓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从而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9.
背景:脂褐素的沉积、超氧化物歧化酶下降和丙二醛升高是衰老的重要表现,一些研究提示。中草药在延缓衰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的:观察茯苓生脉饮药物血清对离体大鼠脑海马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脂褐素水平的影响,并与维生素E血清及空白血清作对照。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细胞培养中心,武汉市中医医院医科所。材料:实验于2000—10/200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细胞培养中心完成。选用健康日本大耳白兔6只,兔龄不限,雄性,常规饲养,体质量(2.5&;#177;0.1)kg,随机分成3组,每组2只;清洁级SD大鼠30只,新生1~2d,雌雄不拘。方法:①将大鼠脑海马神经悬液,按2.5&;#215;10^8/L密度接种至24孔培养板各孔中培养。将每板各孔培养细胞随机分成3组,即茯苓生脉饮组(茯苓生脉饮由茯苓、人参、麦冬、五味子等中药制成,每毫升含生药1.5g)、药物对照组(维生素E)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孔。24h后,茯苓生脉饮组、药物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所在培养板每孔分别加入茯苓生脉饮含药血清、维生素E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1mL。②在细胞培养的第6天加入黄嘌呤,一次黄嘌呤反应体系致细胞损伤,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成为衰老模型。③在培养过程中,每次更换培养液时,各组培养孔中均需重新分别加入上述相应的药液。④培养至第15天时,检测各组脑海马神经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脂褐素水平。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海马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脂褐素水平。结果:茯苓生脉饮组脑海马神经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造组,丙二醛水平低于药物对照组,脂褐素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茯苓生脉饮中主要成分茯苓、人参、麦冬、五味子各单味药均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茯苓生脉饮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抑制脂褐素的形成,从而延缓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顾晓苏  顾永健  姜正林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5):123-125,i0005
目的:对体外小鼠胎鼠皮质神经元采用自由基作用和无血清培养条件建立衰老模型,观察刺五加皂甙对衰老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0-05/11在南通大学航海医学研究所生化教研室完成。选择孕15~17d的小鼠胎鼠,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大脑皮质,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自由基作用建立神经元衰老模型:①模型组:H2O2和FeS04加入到被培养7d的神经细胞内。②刺五加皂甙组:在H2O2和FeSO4处理前后24h加入12.5,25,50mg/L的刺五加皂甙。③正常对照组:不加FeSO4和H2O2及刺五加皂甙。无血清培养建立神经元衰老模型:①模型组:加入无血清的L15培养基。②刺五加皂甙组:从无血清培养前24h和无血清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12.5,25,50mg/L的刺五加皂甙。③正常对照组:在无血清处理前测各项指标。观察刺五加皂甙对两种衰老条件下的神经元存活率,乳酸脱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神经细胞形态。结果:自由基作用条件下:①神经细胞的存活率:12.5, 25, 50mg/L刺五加皂甙组高于模型组。②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12.5, 25, 50mg/L刺五加皂甙组均低于模型组[(0.542&;#177;0.020),(0.505&;#177;0.022),(0.502&;#177;0.076),(0.613&;#177;0.063) μkat;(10.20&;#177;0.51),(9.17&;#177;0.9),(8.95&;#177;1.72),(11.46&;#177;1.23) μmol/g,P〈0.05~0.01]。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2.5,25,50mg/L刺五加皂甙组明显高于模型组[(32.91&;#177;1.71),(32.91&;#177;1.71),(36.10&;#177;5.37),(30.37&;#177;1.83)NU/mg,(P〈0.05-0.01)]。无血清培养条件下:①神经细胞的存活率:12.5,25,50mg/L刺五加皂甙组高于模型组。②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12.5,25,50mg/L刺五加皂甙组均低于模型组[(0.333&;#177;0.018)。(0.302&;#177;0.027),(0.309&;#177;0.064),(0.385&;#177;0.044) μkat;(7.07&;#177;0.18)。(6.33&;#177;0.48).(6.64&;#177;1.58),(8.38&;#177;1.02) μmol/g,P〈0.05-0.01]。③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2.5,25,50mg/L刺五加皂甙组明显高于模型组[(33.98&;#177;1.52),(37.85&;#177;9.71),(38.40&;#177;6.29),(31.23&;#177;2.07)NU/mg,P〈0.05-0.01]。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加用刺五加皂甙保护的神经细胞损伤明显减轻。部分细胞形态基本趋于正常。结论:刺五加皂甙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自由基清除力;增强细胞膜稳定性,提高皮质神经元的存活率来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改善其功能,从而延缓了神经细胞的衰老。形态学变化也表明刺五加皂甙能明显减轻衰老神经元细胞的损伤,减缓其衰老。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