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无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 入选无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OSA患者71例,根据是否存在颈AS斑块,分为AS组27例和无AS组44例.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血氧饱和度(SpO2),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有研究表明,68%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AS)。传统认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是AS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临床研究发现约40%~50%的AS患者没有这些因素存在。探讨AS新的危险因素是学者们近来年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探讨颈动脉AS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APP)-A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KD 3~5期患者7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PAPP-A水平,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CKD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AS)组,比较两组血清PAPP-A水平的变化;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CKD患者血清PAP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呈进行性升高。CKD伴颈AS组血清PAPP-A水平较颈动脉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CKD患者颈动脉IMT与血清PAPP-A显著正相关(r=0.521,P<0.001)。PAPP-A是IMT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KD患者血清PAPP-A与颈AS密切相关,血清PAPP-A可能参与了CKD患者A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43例高胆固醇(TC≥5.18 mmol/L)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测量踝臂指数(ABI,<0.9为异常)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IMT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AS)组135例和非AS组108例,比较两组ABI和ABI降低发生率;将AS组患者根据ABI分为ABI正常组65例和ABI异常组60例,比较两组IMT,分析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结果 AS组、非AS组ABI分别为0.89 ±0.66、0.91 ±0.57,分别有86例(64%)和40例(37%)患者ABI减低,AS组ABI低于非AS组,ABI减低发生率高于非AS组(P均<0.05).AS组ABI异常者IMT明显高于ABI正常者4(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ABI与IMT呈负相关(r=-0.435,P均<0.05).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BI明显减低,ABI与IMT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展存在直接关系,而AS性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血透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本研究通过观察血透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水平,探讨炎症与AS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超声证实患有明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旨在初步了解雄激素水平的变化在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作用。方法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共114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以下两组: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无AS组)患者43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患者71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测定患者的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AS组患者的雌二醇和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无AS组患者(均为P<0.05);睾酮水平与年龄(r=-0.305,P=0.049)、腰臀围比(wHR)(r=-0.376,P=0.014)呈显著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r=0.401,P=0.008)呈显著正相关;血清睾酮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31,P=0.056);以有无颈动脉AS为因变量,一般临床资料和性激素水平为协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56,95%CI:1.019~1.132,P<0.01)、wHR(OR=1.81,95% CI:1.721~1.965,P<0.01)和睾酮(OR=0.924,95%CI:0.912~0.987,P<0.01)进入回归方程,提示年龄、wHR和低水平的睾酮可能是颈动脉AS的危险因素或预测因子。结论生理范围内的较高水平的血清睾酮水平可能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AS的发展中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IMT≥0.9 mm或粥样斑块形成者设为IMT阳性组,其余为IMT阴性组,另取80例正常体检者设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HbA1c水平,并分析HbA1c水平与颈动脉AS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MT阴性组及IMT阳性组患者血清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IMT阴性组比较,ITM阳性组患者血清HbA1c水平较高(P<0.05),且HbA1c水平与颈动脉AS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91,P<0.01.结论 HbA1c可能促进了AS的发生与发展,降低血液HbA1c水平对防治AS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S性脑梗死患者138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测量颈总动脉IMT。根据IMT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IMT≤1 mm,为IMT正常组;IMT>1 mm,为IMT增厚组;并测定患者血清CRP、肌酐(Cr)、葡萄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结果颈动脉IMT增厚组与IMT正常组相比较,血清CRP浓度明显增高(P=0.001)。血清CRP水平与颈动脉IMT相关(r=0.508,P=0.000)。结论颈动脉IMT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CRP水平可作为AS性脑梗死患者动脉IMT增厚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AS)与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方法选择AS患者117例,同期健康体检无AS者71例,比较两组外周血各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S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联合因子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两组RDW、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肌酐、血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S的影响因素,RDW、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尿酸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将RDW、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尿酸作为联合预测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形成联合预测因子,其AUC=0.747(0.654~0.839),敏感性为0.780,特异性为0.625。对颈动脉内膜厚度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OR=1.61,95%CI 1.09~2.37,P=0.016)与颈动脉的内膜厚度相关。结论 RDW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动态监测RDW,有助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糖尿病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率.方法颈动脉超声检查观测患者AS情况,同时测定颈动脉壁内膜一中层厚度(IMT).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较正常人高,颈动脉B超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手段对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情况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