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特钢在环保搬迁改造过程中,为了提高烧结矿质量,改善烧结矿粒级分布,确保高炉稳定顺行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改造措施。改造后,烧结矿碱度合格率及稳定率都得到大幅提升,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接近3%,筛分指数下降约1%,5~10 mm粒级含量下降约5%,为高炉稳定、企业增效和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胡荣建 《山西冶金》2011,34(1):35-38
通过分析研究烧结矿粒级变化趋势、粉率变大原因,强化对烧结生产原燃料加工、加水混合、布料点火、烧结冷却等环节的控制,采取改善烧结矿粒级有效措施,优化烧结矿粒级,使烧结矿粒级分布满足高炉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武钢烧结各车间生产现状,降低烧结矿≤10mm粒级率的生产措施、实践及取得的效果,并提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影响烧结矿粒级组成的因素,采取稳定配矿、燃料分仓使用、蒸汽预热污泥池、矿槽技改等措施后,烧结矿粒度组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太钢全精矿烧结使用的含铁原料粒度极细,特别是袁粉小于0.045 mm的含量超过了98%,烧结混合料制粒球少,导致混合料制粒效果变差,烧结料层透气性降低,带来烧结产、质量变差问题。通过开展改善混合料制粒效果、高比例配加生石灰、强化终点温度控制均衡性和设备优化改造等改善措施的开展,解决了全精矿烧结料层透气性差和烧结矿质量降低的问题,烧结矿质量稳中有升,2015年烧结矿转鼓强度完成77.91%,5~10 mm粒级的含量(质量分数)为17.38%,5 mm粒级的为5.49%,能满足高炉冶炼需求。  相似文献   

6.
以包钢生产烧结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落下、筛分以及转鼓试验,对不同粒级烧结矿进行化学分析和矿相分析,考察烧结原料配比、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对烧结矿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改善烧结矿强度和粒度组成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湘钢烧结矿平均粒度小,-5mm粒级含量多的问题,通过烧结试验,研究了影响烧结矿粒度组成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烧结杯及工业生产试验研究表明:宣钢高炉生产所产生的瓦斯灰,进入烧结配料后的比例约为2%,对烧结矿转鼓强度、成品率指标没有明显影响,烧结矿-10~+5mm粒级含量减小,同时降低了烧结固体燃耗;瓦斯灰用于烧结生产是可行、有效益的,是宣钢目前瓦斯灰较为合理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9.
单继国 《烧结球团》1992,17(3):18-23
本文介绍了减少烧结矿中<10mm粒级含量,提高烧结矿平均粒度和强度的几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太钢炼铁厂通过改造烧结机点火器、推行低负压点火、控制冷热返矿数量及质量等技术措施的实施,减少烧结矿中-10mm粒级,改善烧结矿粒度组成,取得较好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