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纪山  张智  路振毅 《山西冶金》2009,32(4):55-56,69
对太钢3号高炉低燃料比冶炼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参数,优化炉前出铁,使高炉长期稳定顺行,实现了高炉低燃料比冶炼。  相似文献   

2.
联合特钢通过高炉关键装备的技术改进,延长了高炉装备的使用寿命,高炉设备的检修周期由60~90 d延长至180~270 d;建立高炉长周期低休风率管控技术,高炉休风率降低至0.5%,实现了高炉的长周期低休风率运行;建立完善的设备运行管理制度,落实高炉全设备一体化管控制度,提高了高炉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高炉生产的低耗、多产、高效、长寿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炉低硅冶炼技术的意义、机理,对邯钢高炉低硅冶炼成功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低硅铁冶炼是一种综合冶炼技术,并不是简单的降低生铁[Si],需要高炉各种制度的综合匹配和优化。只有通过高炉操作制度的创新,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系统化的生产组织模式等多种措施,才能真正发挥低硅铁冶炼的优势,实现高炉长期稳定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高炉内硅的来源和硅在高炉内还原的特点,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高炉低硅冶炼的现状,提出了高炉低硅冶炼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准确计算高炉磷负荷、磷平衡的基础上,选择低磷原燃料,组织高炉合理炉料结构和燃料结构,改善高炉操作,成功地冶炼出了优质低磷炼钢生铁,同时改善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风温低降带来的高炉鼓风动能下降、风口前火焰温度下降、软熔带位置变化等不利影响,通过优化鼓风动能参数、上部装料制度和火焰温度参数,找到高炉在低风温条件下的操作参数群,使高炉经济技术指标得到改善,为同行业高炉低风温条件下保证炉况顺行和指标改善,有良好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东东  姜曦  周翔 《中国冶金》2016,26(12):1-5
由于大高炉是中国高炉炼铁先进技术的集中代表,大高炉具有单位容积投资经济、能耗低、环境负荷低、劳动生产率高的优点。为了给中国大高炉及其他类型高炉生产提供有效的参考及对比,选取中国21座4 000 m3及以上高炉2016年1—6月部分生产技术指标进行分析,从生产、操作参数及原燃料等方面剖析大高炉生产指标和技术特点。并通过分析2016年上半年的中国大高炉生产指标,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供各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志远 《鞍钢技术》2002,(3):20-21,29
阐述了高炉低料线的危害,结合本钢5号高炉低料线的过程,重点分析了高炉低料线的处理,并总结了经验及应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总结韶钢8号高炉低燃料比冶炼的管理措施和操作实践。通过加强入炉原燃料质量的管理,实现低渣量冶炼,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提高煤气利用率,稳定炉况;提高热风温度、适宜的富氧,实施低硅冶炼技术,加强炉外出铁的管理,不断提高煤比、降低焦比,使8号高炉燃料比下降到505 kg/t左右,达到全国同类型高炉先进水平。进一步降低生产消耗及成本,使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候兴  熊冬保  蒋海冰 《铁合金》1999,31(6):9-13
分析了锰铁高炉内硅还原机理,冶炼低硅高炉锰铁的基本条件、途径和工艺措施,指出了高炉冶炼低硅锰铁的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杨生州  侯伟 《甘肃冶金》2013,(6):23-24,34
高炉冶炼过程中,降硅是一项重大节能增产措施。既可降低高炉焦比和提高产量,也可促使转炉炼钢实行无渣或少渣冶炼,从而降低炼钢成本。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高炉冶炼低硅生铁的技术现状、硅的还原机理,提出了高炉冶炼低硅生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韶钢7号高炉近一年来采用低硅冶炼技术使生铁含硅量一直控制在0.38%~0.45%的较低水平。本文通过分析韶钢7号高炉生产操作指标,分别从原材料因素、操作因素、以及冶炼特点等诸方面详细地介绍、分析了低硅冶炼操作,为高炉达到稳定的低硅生产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3.
石钢2号高炉通过改善原燃料条件,优化高炉基本操作制度,加强高炉上下部调剂,实现了高、低挥发分烟煤的混合人炉,提高了煤比,高炉冶炼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赵永平  王纲 《炼铁》2019,38(5):51-54
邯宝2号高炉3座热风炉由于格子砖堵塞严重,导致送风温度大幅度降低,高炉被迫采用低风温操作。低风温操作给高炉带来较多不利影响,如炉缸的活跃性受到抑制、燃料比上升较多、加大高炉操作难度等。通过采取调整下部送风制度、保持炉缸较高的热量、调整上部布料制度及采取精细化操作管理等对策,2号高炉炉况保持了长期稳定顺行,主要技术指标也处在相对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型高炉生产现状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寿荣  姜曦 《钢铁》2017,52(2):1-4
 4 000 m3以上大型高炉是高炉炼铁先进技术的集中体现,相对于容积小的高炉,大型高炉单位炉容投资少、能耗低、环境负荷低、劳动生产率高。2000年以来,随着钢铁需求的迅猛增加,一批4 000 m3以上大型高炉在中国相继投入运行,在炼铁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大型高炉的操作管理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效果。通过分析中国4 000 m3以上大型高炉的生产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对炼铁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希望对中国高炉炼铁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炼铁》2016,(2)
通过热力学计算与京唐两座5500m~3高炉低硅冶炼实践,分析了实现低硅冶炼的途径,讨论了影响[Si]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低硅冶炼必须在保证铁水质量的前提下,将[Si]控制在0.20%~0.50%。由于大型高炉具有风压高、富氧率高等特点,大型高炉炉腹煤气中CO分压高于小型高炉,从而更加易于实现低硅冶炼,同时焦炭和煤粉中的灰分是高炉内SiO_2的主要来源,通过喷煤降焦可以减少入炉的硅量,为实现低硅冶炼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对首秦1号高炉低燃料比生产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改善人炉原燃料质量、提高高炉生产操作水平、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喷煤比,降低焦比,实现了低燃料比生产操作.  相似文献   

18.
分析高炉低品位矿石冶炼的弊端,从综合成本、铁焦平衡、高炉操作、焦炭质量、有害元素控制等方面探讨进一步降低高炉入炉品位的可行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君津厂4号高炉(4930米~3)1980年12月焦比为406公斤/吨生铁,这是由于改善高炉操作技术、配料的可还原性、使用活动的炉喉保护板而获得最好的气流状况和对粒状物料的防护的结果。此外还采用了一种高炉操作的计算机中心控制系统,精确测出炉料软熔带的形式,在生产低硅生铁时监视高炉运行、透气性和炉气分布,以便调剂高炉的行程。另外还包括使用低硅酸和含低铁  相似文献   

20.
刘洪新  赵军 《河北冶金》2012,(9):52-55,40
唐钢1#高炉2009年大修开炉后采用低硅冶炼技术,使铁水含硅量由0.53%逐步降低到0.35%,并长期稳定在0.38%左右,炉况稳定顺行。结合唐钢1#高炉生产操作实践,分析了原燃料条件、高炉基本操作以及冶炼特点对低硅冶炼的影响,为高炉稳定铁水中硅含量在较低水平和保证高炉长期稳定顺行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