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胆管癌(CCA)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的恶性肿瘤。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存在的周围微环境,主要由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CAFs可通过多因子、多途径与CCA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促进CCA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以及免疫逃逸和化疗耐药。此外,CAFs基因组较肿瘤细胞稳定,不易出现抗原改变和治疗耐受。因此,靶向CAFs的治疗策略在CCA中具有较大潜力。但由于CAFs缺乏特异性并存在功能异质性,目前尚无精准针对CAFs的靶向治疗方案。未来需更深入地了解CAFs的作用机制,从而为CCA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癌细胞生长迅速及中心血供不足导致的缺氧是肿瘤微环境特性之一,在胰腺癌中尤为突出。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缺氧与胰腺癌的血管新生、代谢重建、肿瘤增殖及早期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并通过分泌多种活性因子介导肿瘤免疫逃避。此外,耐药作为胰腺癌治愈率低的关键因素,也与缺氧相关。缺氧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并依赖于缺氧诱导因子发挥作用。对缺氧微环境与胰腺癌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探讨相关信号通路激活与分子机制,以期为胰腺癌缺氧微环境靶向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是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致密的间质,占胰腺肿瘤体积的90%,是胰腺癌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存在于胰腺癌肿瘤间质中的一类重要细胞群,激活后的CAF引起强烈的促结缔组织间质反应,并分泌多种可溶性分子重塑细胞外基质,形成一个更有利于胰腺癌增殖、侵袭转移的微环境。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AF在胰腺癌治疗耐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化疗和免疫治疗方面,CAF通过干扰抗肿瘤药物的代谢、参与耐药相关信号通路、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等机制,造成胰腺癌治疗的有效率低。本文将从化疗和免疫治疗两个方面论述CAF参与胰腺癌治疗耐药的具体机制,以期为寻找胰腺癌新的治疗靶点,提高胰腺癌治疗有效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6):1473-1476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未成熟骨髓细胞,其大量存在于肿瘤患者体内,诱导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细胞的杀伤,促进肿瘤的发生、进展、转移。近年来,其在肝癌微环境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在肝癌微环境中募集、分化的相关机制仍未有清晰的阐述。主要总结了肝癌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基质细胞如肝星状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肿瘤相关内皮细胞等对MDSC分化、募集的作用机制,提出靶向MDSC作为辅助疗法以增强肝癌免疫治疗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宿主局部的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全过程中都起到了积极的参与作用.肿瘤细胞与间质之间通过酶和细胞因子的交换改变了细胞外基质,导致肿瘤细胞侵袭,刺激其播散,促进其生存增殖.因此,一种基于对肿瘤与宿主间的微环境病理学改变的研究而产生的靶向治疗方法将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胆管细胞癌(CCA)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极差,且对放化疗不敏感的胆道恶性肿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CCA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的方式,将TAM募集到肿瘤组织中,并将其极化为M2型TAM,并通过辅助免疫逃逸、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调控血管生成、促进肿瘤转移、介导免疫耐药等多种机制促进CCA进展。TAM作为一种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兴靶点为CCA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对近年来TAM促进CCA进展的机制和靶向TAM的免疫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及其所处的内外环境组成,组成成分因肿瘤类型而略有不同。肝癌微环境是由肝癌细胞、免疫细胞等共同构建的促癌微环境,通过招募炎症细胞、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耐药导致肝癌的发生,并导致侵袭和转移。本文讨论了肝癌微环境特征、肝癌微环境的组成和作用以及靶向肝癌微环境肝癌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有报告称胰腺癌当前已超过乳腺癌成为美国第三位的癌症死亡病因.由于胰腺癌早期诊断率较低,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的机会,而且各种现有的治疗策略(如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尚无法显著提高其生存率.大量证据表明导致胰腺癌高致死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免疫抑制微环境, T细胞浸润低和基因突变负荷低等因素驱动而获得的肿瘤免疫特权.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学领域的热点,在胰腺癌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各种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如免疫检查点阻断剂,过继性细胞疗法和肿瘤疫苗等已进入临床或临床前期阶段,都有希望成为提高胰腺癌患者救治率的新治疗手段.因此,本文简要概括近些年正在研究且有希望的胰腺癌免疫疗法的最新进展,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与前景,为以后研发新的高效的胰肿瘤免疫治疗手段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9.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胰腺癌作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肿瘤微环境具有特殊性。对胰腺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胰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为临床诊断、治疗胰腺癌提供依据。此文综述了近年来胰腺癌肿瘤微环境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病死率高,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具有不同细胞来源、表型的活化成纤维细胞,与肿瘤细胞串扰,影响肿瘤的生长和侵袭。CAFs通过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外基质重塑、促进HCC的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 VM)、抑制HCC微环境中的肿瘤免疫、代谢重编程等生物学活动,进而参与HCC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血管生成、免疫逃逸等,促使HCC的发生发展。探索CAFs与HCC发生发展机制,预测HCC患者的生存率,CAFs将有可能作为HCC治疗的潜在靶点,对于研究新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关于CAFs的起源、异质性,及其在HCC中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展望CAFs将可能作为HCC潜在治疗靶点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肝癌干细胞(LCSC)被认为是肝细胞癌(HCC)治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研究已经表明LCSC是肝癌肿瘤中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和致瘤能力的一小部分细胞,它能启动HCC的发生,并影响其增殖、侵袭、转移、复发和耐药。最近以肿瘤微环境(TME)为基础的治疗已经开展,许多研究发现靶向TME的相关元素比靶向肿瘤细胞本身更具治疗价值。TME是LCSC和肝癌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它与LCSC相互作用,发挥协同效应,对HCC的发生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本文介绍了TME中的各种细胞成分和非细胞成分如何与LCSC相互作用,调节肝癌的发生、发展。此外,还描述了TME中主要成分与LCSC相关联的一些分子靶点及治疗方法或药物,以期能在它们的基础上寻求更安全、更有效的HCC靶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炎症广泛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对胰腺癌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炎性细胞是构成肿瘤微环境的一部分,在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性转移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为基础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其中也包括对胰腺癌的研究。本文通过阐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为制订适当的胰腺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肿瘤微环境中各种物质代谢相互联系,代谢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代谢网络,共同维持肿瘤微环境的稳态。周围神经由核周体和神经纤维构成的神经干、神经丛、神经节及神经终末装置等组成,在胰腺癌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目前周围神经与胰腺癌细胞之间代谢交流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回顾近年来的研究,分别从周围神经和胰腺癌细胞的角度总结了氨基酸、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等在胰腺癌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探讨周围神经和胰腺癌细胞之间的代谢交流机制对发现新的胰腺癌治疗相关靶点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懿  谢黎  吴健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12):2901-2907
胰腺癌作为一种致死率高、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肿瘤代谢相关的基因突变被认为是其进展和预后不良的基础。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最常见的胰腺癌类型,86%的PDAC患者被检测出KRAS突变,KRAS作为多种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上游的“分子开关”,对肿瘤细胞代谢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突变型KRAS可影响营养物质和能量代谢重编程、巨胞饮作用和自噬,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成分相互作用,维持癌细胞的生存和增殖。目前,临床上对PDAC的KRAS靶向治疗大多停留在试验阶段,未来能否真正应用于治疗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胰腺导管腺癌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在早期无明显的腹部表现及体征。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并常伴远处脏器转移,因此手术治疗、放化疗及药物靶向治疗效果通常不佳。近年来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血管的生成等进程中发挥关键性的调节作用。尽管TGFβ信号能够利用SMAD介导的细胞周期阻滞起到强大的肿瘤抑制作用,但是TGFβ信号也可以通过增强上皮-间质转化、纤维化和免疫逃逸来加速胰腺癌的发生。本文所述胰腺癌均特指为胰腺导管腺癌,旨在对TGFβ在其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因子和免疫反应等方面关系的研究予以综述,为今后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姚帆  殷欣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11):2632-2635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各种实体瘤中得到了应用,耐药性和疗效不佳等问题随之而来,所以为了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探索更佳的免疫治疗方案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兴的免疫检查点TIGIT及其高亲和力配体CD155,总结了TIGIT/CD155通路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并归纳了针对TIGIT的抑制剂在肝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认为TIGIT/CD155可以通过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等改变肝癌的免疫微环境,从而造成免疫逃逸使病情恶化。分析表明,针对TIGIT的靶向治疗会成为将来肝癌治疗发展的新方向,并在免疫联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振军  王兴鹏 《胰腺病学》2007,7(6):417-418
胰腺癌的肿瘤病灶周围常有明显的纤维化,纤维化的本质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过多沉积,ECM的主要来源是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PSC),PSC与胰腺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胰腺癌的病理学变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一、PSC是胰腺癌ECM和纤维化的主要来源胰腺癌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大部分以肿瘤周围纤维化增生为特点,在胰腺癌灶周围活化PSC明显增多,间质中存在大量细胞骨架蛋白结蛋白(desmin)、角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α-SMA、胶原等。尽管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均证实胰腺癌细胞可产生Ⅰ、Ⅲ型胶原、纤维结合素(Fn)、Ln等ECM成分,但…  相似文献   

18.
陈顺  王俊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10):2428-2432
肿瘤微环境在胆管癌细胞增殖、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复杂的作用机制,决定了胆管癌的异质性与恶性潜能,针对微环境中某些因子作为靶点进行抑制,重塑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环境,增强自然抗肿瘤免疫反应,经过改善的免疫环境和免疫功能在预测免疫治疗的反应性和确定新的治疗策略方面具有巨大的临床潜力,为胆管癌的定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五年生存率低于5%,现有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有限,针对胰腺癌的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主导肿瘤微环境局部免疫反应的作用,是许多癌症的有利预后因素. TIL能够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免疫对这些肿瘤细胞进行杀伤. TIL疗法已经被证明在黑色素瘤、宫颈癌、乳腺癌等实体瘤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应用TIL治疗胰腺癌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包括新生抗原的筛选、TIL快速扩增、导向到肿瘤部位及细胞衰竭.本文将就近年来人们对TIL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行概述,挖掘TIL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胰腺癌是一种起病隐匿、早期诊断率极低、极具侵袭性且对传统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均不敏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heckpoint inhibitors,CPI)已成为治疗实体瘤极具潜力的新兴方法,然而,CPI单独治疗在胰腺癌中效果不佳,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被认为与CPI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密切相关。CPI联合治疗极有可能通过改善TME,提高肿瘤免疫原性,促进效应T细胞的募集和活化,降低Treg细胞比例等机制逆转耐药。本文就CPI从单药治疗迈向联合治疗,包括CPI与细胞因子抑制剂、疫苗、溶瘤病毒、MEK抑制剂(Trametinib)、TME靶向剂及化疗联合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