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醛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醛对小鼠的遗传损伤作用.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5组,用分析纯甲醛配制成0、1.25、2.50、5.00mg/m^3浓度,对小鼠进行静式吸入染毒,2 h/d,连续15 d,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 mg/kg,每天1次,连续2 d.采用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检测甲醛的遗传毒性.结果甲醛能引起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升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不同程度的电泳迁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率随着甲醛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迁移率和迁移度在1.25 mg/m^3剂量组与2.50、5.00 mg/m^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 mg/m^3与5.00 mg/m^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醛对小鼠有遗传损伤作用,随着甲醛剂量的增加,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2.
辛硫磷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辛硫磷对小鼠的遗传毒性。方法将60只健康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和10、20、40、80 mg/kg辛硫磷染毒组以及阳性对照组(40 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2 d),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日1次,连续染毒14 d。采用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辛硫磷的遗传毒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仅40和80 mg/kg辛硫磷染毒组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显著性升高,各剂量辛硫磷染毒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拖尾率和DNA损伤专用单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辛硫磷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拖尾率和DNA损伤专用单位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辛硫磷对小鼠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3.
钬化物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承润  薄军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6):433-435,F0003
目的 探讨钬化物对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 昆明种纯系小鼠分为氧化钬实验组和硝酸钬实验组.氧化钬实验组设5个暴露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给小鼠灌胃氧化钬盐酸溶液0、10、20、40、80、160 mg/kg2次,间隔24h,末次灌胃24 h后取股骨骨髓细胞制备微核片.硝酸钬实验组设3个暴露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给小鼠腹腔注射硝酸钬溶液10、40、80mg/kg2次,间隔24 h,末次注射24 h后取股骨骨髓细胞制备微核片,同时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氧化钬和硝酸钬实验组共用1个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P).除阳性对照组为6只小鼠外,其余各组均为8只,各组小鼠雌雄各半.结果 在10~80 mg/kg范围内,两种钬离子溶液均能诱导微核率随着剂量的递增而升高;在160 mg/kg时,微核率低于阴性对照组;同时,核异常的数量和程度随着剂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在10~80 mg/kg剂量范围内,彗星细胞尾长随着剂量的递增而增长(P<0.001),头长随剂量的递增而缩短,而拖尾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钬化物对小鼠骨髓细胞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DNA断裂作用可能是其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锰致神经元细胞DNA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体外染锰细胞模型,探讨锰神经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成熟原代皮层与低、中、高不同浓度的锰液,(分别为0.2,0.6,1.0 mmol/L,共孵育24 h。观察各组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SCGE)检测神经细胞的DNA损伤,以彗星细胞尾长及彗星样细胞百分率为评价损伤指标。结果 光镜下可见不同浓度锰孵育后神经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SCGE显示神经细胞DNA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彗星尾长分别为(117.3±30.8),(136.6±29.0),(218.7±22.6)μm;彗星样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0%,43%,96%,2指标均较对照组((84.1±11.8)μm,15%)显著增加(P<0.01)。尤以高浓度锰损伤组严重,显著高于中、低浓度组(P<0.01)。结论 锰不但能引起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外在的形态学损伤,还可导致神经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5.
DNA损伤检测—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又称为彗星实验,是一种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DNA断裂的技术。近年来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特定的DNA损伤、DNA特异性染色、DNA修复、遗传毒理、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该实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使改进后的方法更加快速简捷、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SCGE方法检测CS2体外染毒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探求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将未处理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用50μmol/L H2O2染毒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将不同浓度CS2染毒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设为7个剂量组进行SCGE实验.结果只有2500μmol/L组及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出现统计学差异(χ2=11.77,17.14;P=0.000,0.001).不同CS2染毒组及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除250μmol/L组外,其余各染毒组淋巴细胞DNA损伤加重,表现在彗头直径变小,彗尾长度增加.DNA拖尾率在较低染毒剂量组逐渐增高,出现一定剂量-效应关系,较高剂量组(1000μmol/L以上)未见有随剂量增加拖尾率增加的趋势.结论CS2体外染毒对细胞存活影响不大;低剂量表现有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较高剂量染毒虽有较严重损伤,但损伤未表现出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γ-H2AX与DNA双链断裂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萍  郑玉新 《卫生研究》2007,36(4):520-522
H2AX是组蛋白的一个种类,普遍存在于整个基因组中。据报道,DNA双链断裂后可诱导位于丝氨酸-139位C-端保守区域内的H2AX磷酸化形成γ-H2AX,在荧光显微镜下形成可见的γ-H2AX焦点。用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已成为测定DSB的金标准。目前,多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的因素都能诱导形成γ-H2AX焦点。本文综述了不同因素诱导形成γ-H2AX的机制及其与DNA双链断裂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γ射线外照射诱导正常人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以正常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又称彗星电泳),研究了不同剂量γ射线外照射诱导正常人血淋巴细胞DNA瞬时损伤的情况。结果0、0.1、0.5、12、和3 Gyγ射线外照射淋巴细胞后,彗尾DNA含量(y)与受照剂量(x)关系为y=-1.1063x2 10.398x 3.5362,Olive矩(y)与受照剂量(x)关系为y=-0.0345x2 3.5282x 0.6542。结论γ射线外照射正常人血淋巴细胞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所致原初损伤与受照剂量呈良好的线形平方关系,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有望成为新一代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9.
彗星实验检测单细胞DNA损伤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彗星试验(Cometassay),又称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etrophoresis,SCGE),是由Ostling和Johanson首先提出。后经Singh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损伤与修复的方法。因具有快速、灵敏、简便、花费少等特点,SCGE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放射生物学、遗传毒理学、生物检测、细胞凋亡、肿瘤细胞治疗评价等诸多领域的研究。用于SCGE方法研究DNA损伤的细胞有许多种,如肝脏细胞、各种肿瘤细胞、淋巴细胞等。  相似文献   

10.
苯作业工人外周血细胞DNA损伤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苯暴露对苯作业工人外周血细胞DNA断裂损伤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苯暴露与DNA断裂损伤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用3M有机气体被动式采样器监测个体接苯浓度,计算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8hTWA)和累积接苯浓度。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苯作业工人外周血细胞DNA损伤,观察指标包括Olive尾矩和DNA断裂分级。结果接苯工人(51人)Olive尾矩和DNA断裂分级两个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人)(F=3003,P<00001;χ2=2399,P<00001),并均与TWA浓度和累积浓度有剂量-反应关系。Olive尾矩与TWA浓度和累积浓度显著正相关。结论苯暴露导致外周血细胞DNA断裂损伤增加,且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累积接苯浓度比单纯苯浓度更能反映苯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磷酸化的H2AX(即γH2AX)能否灵敏、快速、简便的检测甲醛致DNA损伤。方法用甲醛处理中国仓鼠肺细胞株(V79)肺细胞,应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γH2AX焦点的形成,并通过单细胞凝胶实验验证DNA损伤程度。结果20μmol/L甲醛处理V79细胞10 min即可诱导γH2AX焦点形成增加,但2 h时才出现彗尾增长。1μmol/L甲醛处理细胞8 h时,γH2AX平均焦点数及焦点细胞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浓度在所有时间段都不能导致彗尾增长。结论γH2AX可在早期监测甲醛对DNA的损伤,并能检测到低浓度的甲醛致DNA损伤,因此,其敏感性优于单细胞凝胶实验。  相似文献   

12.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人造矿物纤维对DNA的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研究10种人造矿物纤维(MMMF)对人淋巴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日本纤维物质研究协会提供的10种标准人造矿物纤维(JFM),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以人淋巴细胞为靶细胞,用迁移率和迁移度评价对细胞DNA链断裂程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检测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的损伤 ,以了解作业工人所受的遗传损害。方法 :分别抽取炼焦和非炼焦工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同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对每一位对象观察 DNA断裂分级 (将 DNA断裂损伤按其损伤程度分级 )。结果 :焦炉作业工人的 DNA断裂程度随生产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其炉顶、炉侧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专业工龄 10~年的工人 DNA损伤程度远高于专业工龄 0~年及 5~年者 (P<0 .0 1) ;吸烟与 DNA损伤呈正相关 ,而饮酒与 DNA损伤程度未见相关性。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炼焦工人淋巴细胞的 DNA损伤 ,提示对于检测环境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可能是一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铬和砷化物的DNA损伤作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铬和砷化物的DNA损伤作用张遵真衡正昌寻求一种简便而又敏感的毒理学试验方法以适应日益增多的化学品潜在诱变性检测的需要是毒理学工作者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虽已有多种类型的短期体外试验供选择,但都存在着一些不足。由Singh...  相似文献   

15.
%均高于对照组,而丙烯酰胺染毒+EPA和DHA组大鼠周围血淋巴细胞、肝细胞、肺细胞及脑细胞尾长、尾DNA%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结论 丙烯酰胺可致大鼠多组织细胞DNA损伤,EPA和DHA可拮抗这种损伤.  相似文献   

16.
射线对人体淋巴细胞DNA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可引起生物大分子的激发和电离 ,造成DNA损伤 ,染色体畸变率增加。染色体畸变已作为评价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参考指标。我们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技术对放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了检测 ,以探讨简易、敏感的评价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指标。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查阅某市区所有放射人员剂量档案 ,选出有确切累积暴露剂量的放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该市从 1989年开始要求放射人员佩带个人剂量监测仪 ,但由于多种原因 ,自 1989年开始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中仅 80人有确切受照剂量接触史 ,均为男性 ,…  相似文献   

17.
神经管畸形DNA损伤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大鼠神经管畸形发生过程中DNA损伤及影响因素.方法 Wistar孕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神经管畸形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于孕13d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2.5mg.(kg·bw),正常对照组于孕13d给予0.3ml的生理盐水.孕14d时各组随机处死2只孕鼠.每只孕鼠各取3只胎鼠的脑组织,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神经管畸形发生过程中胚胎神经细胞DNA损伤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孕20d时处死各组动物,检测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各组的畸形发生率.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胎鼠神经细胞呈现典型的圆形,而模型组出现特征性彗星形态,即很小的彗星头,大而圆的彗星尾,且彗星尾长[(16.35±5.59)μm]明显高于对照组[(7.28±1.76)μm].于孕20d时处死各组动物,发现模型组动物胎鼠的生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长、体重和尾长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畸形发生率(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悬液和胶的浓度、裂解及荧光染色的时间是影响实验的因素.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可以检测神经管畸形发生时胚胎神经细胞中DNA损伤情况,注意实验的影响因素可增加该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予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2.5、25.0和50.0mg/kg)的乙二醛后16h采血,分离淋巴细胞,做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另分离正常大鼠淋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25、0.50和1.00mmol/L)的乙二醛孵育1h,做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结果显示,(1)大鼠腹腔注射25.0和50.0mg/kg的乙二醛,淋巴细胞拖尾率与彗尾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体外染毒0.50和1.00mmol/L乙二醛,大鼠淋巴细胞拖尾率与彗尾长均高于对照组,且各剂量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腹腔注射25.0和50.0mg/kg及体外染毒0,50和1.00mmol/L乙二醛可致大鼠淋巴细胞DNA损伤,且随着染毒剂量增加,DNA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19.
单细胞凝胶电泳在检测人精子DNA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细胞凝胶电泳 (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又称彗星实验 ,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真核细胞 DNA损伤与修复的方法。由于 SCGE快速、简便和灵敏 ,已广泛用于检测外来化学物质对体细胞 DNA的损伤〔1〕。目前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检测人的肿瘤细胞〔2〕、淋巴细胞〔3〕、成纤维细胞 〔4〕等 ,对动物的检测则有肝细胞、血细胞 〔5〕等 ,以及植物细胞〔6〕DNA的损伤。精子 DNA是精子细胞内最重要的成分 ,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载体。临床资料显示 ,精子 DNA损伤与男性不育有直接的关系 ,精子 DNA的损伤关系到子代和亲代两代…  相似文献   

20.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二硫化碳致人淋巴细胞DNA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方法体外检测二硫化碳(CS2)染毒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损伤程度以及有无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将未处理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阴性组,用H2O2染毒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50μmol/LH2O2染毒),用不同浓度CS2处理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设为4个剂量组(500 μmol/L组、1 000 μmol/L组、2 500 μmol/L组、5 000 μmol/L组),进行SCGE实验.结果随CS2染毒浓度增加,淋巴细胞DNA损伤加重,表现在彗头直径变小,分别为(5.04±0.47)、(4.95±0.65)、(4.87±0.74)、(4.92±0.51)μm,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彗尾长度增加,分别为(5.78±7.04)、(12.04±8.95)、(16.12±8.86)、(17.28±8.63)μm,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DNA拖尾率在500 μmol/L组(48.73%)明显增加,阴性对照组为11.56%;1000μmol/L组后未见随剂量增加损伤率增加的趋势,依次为73.60%、84.40%、86.86%,经Y2检验,6个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 01).结论 CS2体外染毒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有一定损伤,但CS2染毒到达一定浓度后,未见随剂量增加而DNA损伤程度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