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制瓷粉应用于肝血管栓塞在动物实验中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执民  周建平 《癌症》1994,13(4):346-348
本实验采用特制瓷粉对健康的大白鼠,成年杂种狗进行肝血管栓塞,体内毒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栓塞材料无毒性反应,不被吸收;性能持久稳定,栓塞作用完全彻底,比现有的血管栓塞材料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子宫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栓塞对宫颈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46例宫颈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并分别插管至左,右子宫动脉行灌注化疗或栓塞,其中,19例行单侧子宫动脉栓塞,2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28例行根治术。结果 介入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100.0%,6例患者肿瘤大出血得以控制,28例手术患者中可观察到肿块体积明显缩小,总有效率为97.4%。栓塞后3例出现栓塞侧附件缺血,坏死,2例出现输尿管运动障碍及2例出现臀部瘀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经子宫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栓塞对宫颈癌患者有非常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经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经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53例患者共行78次动脉内栓塞治疗,所用栓塞剂为平阳霉素 超液化碘化油乳剂。结果每次治疗后4~6周CT复查,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21例缩小达50%。结论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血管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986年12月─1992年12月,我们应用各种栓塞剂治疗晚期肝癌219例,其中男性187例,女性32例;年龄18~90岁,栓塞剂为:明胶海绵(A组,44例);MMC葡聚糖微球(B组,58例);碘化油(C组,50例);MMC葡聚糖微球─CDDP─碘油多相乳剂(D组,67例)。结果,“化疗性栓塞组”(B,C,D组)在使肿瘤缩小,AFP水平降低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均优于明胶海绵栓塞组(A组)。“微球栓塞组”(B,D组),可以明显的延缓侧支循环的建立,统计学结果显示,患者生存期与栓塞剂的种类有关。笔者认为,MMC葡聚糖微球─CDDP─碘油多相乳剂是一种理想的肝动脉栓塞剂,本文还对各种栓塞剂的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史仲华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1):38-40,44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肿瘤栓塞治疗疗效,克服碘油栓塞时碘油流失影响栓塞效果.寻找新的疗效更好的栓塞剂。方法:采用KMG血管栓剂栓塞肿瘤98例162人次,原发性肝癌52例,肝转移瘤30例.肝血管瘤8例。结果:栓塞后腹疼发生率为32.7%,其中83%为轻中度,栓塞后发烧为49.3%,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术后常规对症处理,包括止痛,保肝治疗,抗炎处理,经过两次栓塞病灶明显缩小,动脉栓塞后可保持两个月内动脉无血流进入病灶。结论:海藻酸钠微球(KMG)为安全有效的栓塞剂,使用方便,疗效好,能克服碘油流失增强栓塞血管的效应提高治疗效果建议在肿瘤的栓塞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内科保守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癌大咯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肺癌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45例肺癌大咯血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颗粒或与钢圈联合等方法进行栓塞。所有患者随访2~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进行评价。结果45例患者中行左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有15例,行右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有17例,行左右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有13例。支气管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的治愈率为32.0%,18例复发,复发率为72.0%;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治愈率为82.2%,5例复发,复发率为11.1%;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聚乙烯醇颗粒、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弹簧钢圈双重栓塞、双重栓塞联合弹簧钢圈双重栓塞,术后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癌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自体毛发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解决肝癌多支供血及肝动脉栓塞后的侧支开通问题,消灭栓塞盲区,寻求一种较为理想的终末动脉栓塞剂治疗晚期肝癌。本课题将自体毛发粉碎灭菌后混入抗癌药及造影剂,经导管超选择灌入靶动脉,进行8只动物实验并治疗8例晚期肝癌。在灌注前后作CT、B超、DSA及AFP等对照检测。结果证明体毛药液可顺利通过导管随血液流入口径为100~200μm的末梢小动脉中停留,无异位栓塞和排异反应。体毛在永久性栓塞的同时将抗癌药限制在肿瘤局部缓慢释放。栓塞后副反应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肿瘤: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肿瘤(附10例报告)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524001)洪伟平,袁子彦,李普云,梁立华,庄骏,许志坚我院自1990年6月~1992年10月,用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肿瘤共10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性7...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以THP-Lp乳化剂进行栓塞的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9例肝癌患者进行了520例次栓塞化疗治疗,其中单纯碘油(Lp)栓塞214例次,碘油与明胶海绵(GF)联合栓塞109例次,经化疗泵栓塞化疗171例次,经动脉栓塞与经皮肝穿刺联合化疗栓塞26例次。结果:本组患者总有效率(CR+PR)为74.8%,肝肿瘤缩小50%以上者占50%。4种治疗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χ^2检验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肾癌的作用。材料和方法:47例肾癌用Seldinger法插管行肾动脉造影,再行栓塞化疗。33例栓塞后24小时-7天行手术切除。结果:栓塞前肾动脉造影可显示增生肿瘤血管及肿瘤浸润范围。33例肾动脉栓塞后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易于切除。12例介入姑息治疗者,减轻了临床症状。结论:术前肾动脉栓塞有助于肾癌的手术切除,肾动脉栓塞对不能手术切除老,可作为一种姑息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中药白芨的新用途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了寻找理想的血管栓塞剂以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作者研制出中药白芨栓塞剂、于1991年10月--1995年1月,行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56例,同时设立50例明胶海绵栓塞的对照组。随访10月-48个月,结果显示:白芨粉粒具有强大的永久性、中心性血管栓塞作用,侧支循环形成少、时间晚;治疗间隔时间长,平均为7个月;肿块坏死缩小显著,AFP下降明显: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9%、44.9%、33  相似文献   

12.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方法:经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36例,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灌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并用新鲜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介入治疗。结果:介入治疗术后3月,除1例经手术切除后证实为子宫肉瘤患者无效外,35例介入治疗有效。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保全子宫治疗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3.
总结10年中胰头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术76例。其中30例用TH(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行残胰胰管栓塞术(栓塞组),46例残胰和空肠行Chile法吻合术(吻合组)。结果,栓塞组无1例胰瘘和手术死亡。吻合组胰瘘5例,占10.87%,手术死亡4例(其中胰瘘者3例),手术死亡率为8.70%。每例手术平均时间栓塞组比吻合组快52分钟。由此说明:胰管栓塞具有预防Whipple术后胰瘘、降低手术死亡率、简化手术程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应用介入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笔者报道了9例巨大肝血管瘤实施13次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栓塞治疗的经验。所用栓塞物为碘油一鱼肝油酸钠乳化液和平阳霉素 碘化油混合液,两者均为永久性栓塞物。9例栓塞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效果满意。认为对巨大肝血管瘤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NT—CRE在肾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NT-CRE对6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了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4例为肾切除术前栓塞,2例为晚期肾癌的姑息性治疗。所有病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无一发生栓塞后综合症以外的并发症。本文还对所用材料、方法、优越性及操作注意事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肝血管瘤供血动脉栓塞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应用超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改良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在DSA引导下将导管超选择性插至最接近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应用平阳霉素和超液态碘化油及明胶海绵为栓塞剂,栓塞治疗巨大型肝血管瘤7例。结果 7例肝血管瘤供血动脉栓塞均获成功,达到瘤内碘油聚集,瘤体血供截流的理想栓塞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随访复查瘤体逐渐缩小,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采用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应症广,应成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治疗肝脏转移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对54例肝脏转移性肿瘤进行了肝动脉化疗及栓塞,其中单纯化疗的22例,化疗栓塞的32例,经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生存率各为72,22%、42.59%和29.63%,总缓解率达35.56%。还对单纯化疗及化疗栓塞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了比较,认为化疗栓塞疗效更佳,即使是少血供型转移瘤也应尽可能采用栓塞法。同时就肝转移瘤的类型,血供情况及原发病灶与疗效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110例,存活3年以上者20例,占TAE治疗的18.2%;存活4年者7例,占6.3%,>5年者4例,占3.6%。对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TAE为首选姑息疗法,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的重要因素是:患者基础肝功能良好;单一巨块型,直径<10cm;合理安排栓塞间隔期;及时处理并发症和积极治疗肝内外转移灶。  相似文献   

19.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栓塞剂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中3种栓塞剂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对25例子宫肌瘤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初步研究的结果提示,Dextran微球、PVA微粒、PLE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确切,但PLE副作用严重,并发症多。临床以选用PVA微粒栓塞为宜。  相似文献   

20.
顺铂微球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顺铂微球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临床顺铂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18例,男14例,女4例,经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注入顺铂微球50mg~100mg至肿瘤供血动脉,18例共栓塞治疗41次,其中治疗3次8例,2次7例,1次3例。结果:栓塞后DSA动脉造影表现为肿瘤血管明显减少,消失,肿瘤染色变浅,缩小,肿瘤供血动脉变细,其它部位出现新病灶,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血流重新分配,无侧支形成,综合评价,显效8例,有效7例,稳定3例,随访生存2年4例,1年半5例,1年4例,半年3例,失访2例,结论:顺铂微球栓塞于小动脉,且于局部缓释出顺铂并保持高浓度具有化疗性栓塞作用,治疗肝癌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