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BECK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使用PANSS量表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6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组经BECK认知治疗后PANSS评估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WCST的因子分治疗组比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CC、RPE、RE的P<0.01;RF P<0.05)。结论 配合应用BECK认知疗法能矫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错误认知,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且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抗精神病药物单一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改变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NSS量表总分(61.70±14.23)、PANSS阳性量表得分(15.22±4.33)和一般精神病理指标(27.78±6.5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8.39±12.77)、(19.76±3.99)和(28.01±7.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ANSS阴性量表得分(14.88±2.58)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得分(20.23±4.17)(P<0.05);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连线测试时间(P<0.05),显著提高患者数字序列、Sroop词语和Sroop色词测试得分(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缺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沈燕  李玉华 《贵州医药》2022,(3):485-486
目的 探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改良森田疗法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改良森田方案护理,共12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NOSIE、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  相似文献   

6.
张静  汤庆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07-2509
目的 研究缓解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性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从门诊收治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108例,采用查找病案、出诊或电话随访等方式收集患者相关资料,记录整理.对患者进行病程,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三者之间关系的评定;依据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将研究对象分为3个依从等级,并进行精神病量表(BPRS)的评定与分析.结果 缓解期的患者病情大多处于稳定状态,但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其服药依从性愈差;自知力越差的患者依从性也越差;BPRS评分中其思维障碍、敌对猜疑两个因子,得分越高者依从性越差.结论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身因素对其服药依从性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其性格特征与服药依从性密切相关,偏执型性格特征的患者其依从性越低.  相似文献   

7.
林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4,(33):174-174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并优化其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患者,在坚持采用西药西酞普兰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35例患者,单纯应用西药西酞普兰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分别在入院第0天、4周末、8周末及随访1年后对患者进行测试,从而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4周末、8周末及随访1年后的HAMD量表得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两组数据均较入院第0天的得分数据有显著改善;随访1年后PANSS总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总分降低幅度更大(P<0.05),有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患者抑郁情况在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后显著好转,且疗效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较低,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方面具有显著地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12周,以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病情,计算复发率;以自制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复发率为0,干预8周PANSS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12周PANS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1.4%(5/44)。12周末两组依从性评分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认知强化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份收治患者86例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之上进行认知强化训练,分析两组患者的记忆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强化训练前后记忆对比发现,训练后各项指标显著提升;对比两组患者操作能力、记忆功能状况,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中,认知强化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提升患者的认知能力,巩固患者记忆。认知强化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吕粼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513-514
目的分析认知治疗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联合认知治疗相比较。结果根据临床与随访观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联合认知治疗,患者的缓解率、复发率、社会功能的显著恢复率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调查显示,认知治疗是促进精神患者康复的有效手段,对缓解精神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以及回归社会生活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近2年来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均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患者服药后15d、30d、60d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改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02%,且PANSS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损害情况以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华文认知能力量表(CCA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同时调查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患者的CCAS共组记忆、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加工速度、空间/计算等认知功能和言语智商、操作智商以及总智商(IQ)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治疗前后IQ的差值与PANSS总分及阳性总分差值呈正相关(P<0.05),而IQ差值与阴性总分及一般症状总分差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并与精神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经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前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认知领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恢复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药物加认知领悟治疗,对照组:药物加普通心理治疗,出院后随访2年,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复发率.结果 出院时,出院后1年、2年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或P<0.001);BPRS评分出院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后1年、2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认知领悟治疗可有效地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提高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进行认知行为疗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 PTSD-SS)观察2组患者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主观评定、反复重现体、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及社会功能受损5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可取得很好的治疗疗效,提高临床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值得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均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A组接受常规干预;B组接受临床导向的自知力教育;C组接受认知为导向的自知力教育。结果 A组干预前后的IPROS各项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干预后的IPROS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C组患者的IPROS各项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干预后的NOSIE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但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干预后的NOSIE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C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残留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加快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7.
宋柳  于素维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4):104-106,110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SCH)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青少年S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予以齐拉西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计算机认知矫正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利培酮治疗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疾病类型不同分为双相障碍组(双相情感障碍, 50例)与精神分裂组(精神分裂症, 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认知功能、抽象思维能力及治疗前后精神症状。结果 治疗后,两组连线测试A、连线测试B、数字广度顺背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组韦氏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分类个数多于精神分裂组,数字广度倒背、数字符号及视觉再生评分高于精神分裂组, WCST连线错误数与WCST错误数少于精神分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一般精神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双相障碍组一般精神症状评分(10.9±1.9)分、阳性症状评分(3.3±0.3)分、阴性症状评分(4.5±0.4)分及总分(18.2±3.8)分均低于精神分裂组的(21.8±3.6)、(8.5±1.6)、(9.4±1.8)、(39.4±6.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更好,治疗效果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19.
何丽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433-2435
目的探讨开放式护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接受开放式护理管理)和对照组(接受封闭式护理管理),每组62例。观察两组治疗及护理前后BPRS、NOSIE、ITAQ以及SAS和SDS评分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及护理后PRS、NOSIE、ITAQ评分以及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及护理前显著好转。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开放式护理管理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和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自我认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于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住院的8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4)。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与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分变化以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ITAQ评分、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的ITAQ评分、NOSI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与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