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瓷瓶抗扭自动检测机是电容器产品质量检验的必备环节,用于检验瓷瓶的抗扭性能,国内均采用人工力矩扳手检测的方式,鉴于人工检测存在工作效率低、装卡困难、检测精准度不高等缺点,电容器行业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实现瓷瓶抗扭自动检测的新型设备。为此,我公司设计并生产了瓷瓶抗扭自动检测机。论文介绍了瓷瓶抗扭自动检测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解决情况、成果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内燃机气体激振力矩单谐次分量相位波动规律,及其对曲轴扭振相位特性的影响.说明了进行扭振计算时考虑激振力矩相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完善了利用单谐次扭振相位诊断故障缸方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田耀华 《机电信息》2014,(26):18-20
从分析影响轧盖扭力矩的因素入手,阐述了扭力矩用标准定值检查轧盖密封性的不同看法,并探讨了玻璃瓶轧盖密封性用扭力矩法检查的可行性,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左传伟 《轴承》2012,(5):23-24
以直边密封盖装配为理论基础,分析圆盘耙轴承密封盖结构,针对其密封盖装配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满足了装配需求。  相似文献   

5.
管内自旋扭带转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换热管内流体的运动分析和自旋扭带的转动力矩与阻力矩分析,推导出扭带的转速计算式。扭带转速特性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较一致。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影响换热管内自旋扭带转速的主要因素是流体轴向流速及扭带半扭距。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在精切激振力矩的干扰下,花键轴铣床滚切传动链末级传动副的回差对主轴扭振振幅及精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明显影响,按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的需要,提出对末级副回差的控制及装配调试综合检测的方法。本文对研究机床多刃刀具断续切削的非线性扭抓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测量和计算了产生轧钢机主传动系统扭振故障的轧制力矩基础上,分析了引起轧钢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的原因;设计了扭振监测、诊断和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在钢铁企业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含间隙多自由度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扭振动力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含间隙多自由度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扭振动力学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将非线性方程组解耦成独立方程,采用改进的林滋泰德—庞加莱法(Modified Lindstedt-Poincare,MLP)法求解轧制负载摩擦和外扰激励下非线性系统的解析近似解,并运用MLP法与多尺度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到该系统的分岔响应方程.采用奇异性理论研究系统在非自治情形下的分岔特性,得到不同参数下系统的分岔形态以及保持轧机稳定振动的参数区域.以某厂1780轧机传动系统为实际算例,将其简化成4自由度非线性扭振模型,通过实际参数分析非线性刚度、间隙量、扰动力矩以及轧制力变化对传动系统扭振幅频响应的影响.其中,扰动力矩与间隙量是影响轧机传动系统扭振的主要因素,通过控制扰动力矩及间隙量可以降低扭振的幅值.研究结果为含间隙的轧机传动系统扭振特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系扭振弹性波的解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弹性连续体扭振模型,提出了求解复杂阶梯轴系扭振波动方程的解析方法。计算了一台200MW机组转子轴系扭振波动特性的精确解,并与离散系统计算结果做了比较。根据机组扭振干扰力矩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利用该方法进行了网机耦合作用下的扭振强迫振动考核。  相似文献   

10.
纵扭型压电超声电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国内外纵扭型压电超声电机的各种型式和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纵扭型超声电机的优点及用途,分析了电机在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指出了纵扭型超声电机今后的研究方向,最后总结出纵扭型超声电机是大力矩超声电机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前,汽车发动机曲轴皮带轮由刚性结构逐步改进为软性联接形式——曲轴扭振减震器,这样、既可以防止曲轴因额外负载(发电机、气泵)造成局部弯曲,又可克服发动机在输出力矩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所以扭振减震器是关系到整车车况性能的一个重要零件,对发动机寿命起着重要作用,扭振减震器的压装用量直接影响其性能,是扭振减震器加工过程中最关键工序。  相似文献   

12.
由航空航天部北京东方仪器厂研制生产的数显力矩扳手,已通过北京市级鉴定,中国专利局授于实用新型专利权。数显力矩扳手广泛适用于各种机动车辆、火车、汽车、机床、电器等行业装配、维修及检验螺栓松紧程度等。该产品是利用弯矩对扭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是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来源,而扭转振动是发动机产生故障的主要形式。通过对6110/125Z发动机进行扭振分析,发现其飞轮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轴系共振引起的,通过对扭转减振器进行改进,减小了飞轮传递的附加扭振力矩,同时也减小了扭振振幅,最终解决了螺栓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机械传动》2016,(10):122-126
为对传动系统扭振特性给单节列车动力学性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把列车的传动系统简化为轴段与圆盘串联的系统,建立传动系统的扭振模型,同时计算由扭转振动产生的附加力矩。建立某高速列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以附加力矩作为主要考虑指标,通过联合仿真,对比分析了考虑与不考虑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特性时单节列车在牵引工况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传动系统扭振对车身在横向、垂向上的振动加速度影响较大,在纵向上影响较小。但其给构架、轮对在纵向上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对高速列车进行动力学分析时,考虑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特性,更符合列车的实际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5.
核电厂建造期间,反应堆压力容器密封盖用于隔断换料水池和反应堆,密封边界长且依靠自重密封。文中进行了压力容器密封盖泄漏分析和结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压力容器密封盖设计满足使用要求;结合分析和现场使用情况,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立含参激多自由度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扭振动力学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将非线性方程组解耦成独立方程,应用Melnikov函数法给出谐波周期扰动力矩下系统出现混沌运动的条件。以某厂1780轧机传动系统为实际算例,将其简化成4自由度非线性扭振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对系统在电机扰动力矩、非线性刚度以及非线性阻尼影响下的分岔行为和混沌运动进行研究。运用分岔图、最大Lyapunov指数方法、相轨迹和Poincaré截面图对系统的全局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机扰动力矩、非线性刚度以及非线性阻尼在一定范围变化时系统由周期倍化分岔、准周期运动直至混沌运动,同时出现间歇混沌现象。通过分析揭示了非线性扭振系统存在着复杂的分岔结构和混沌运动,为深入研究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全局性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内燃机轴非稳定系扭转振动和稳定扭振激振力矩工况下,对于气缸发生敲击振动的影响,采用计算方法,并且结合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对非稳定工况内燃机气缸压力进行测量,分析了阶次力矩与提速率之间的关系。有效地避免了传统频谱分析出现的"频率混叠"现象,分析出非稳定工况内燃机激振力矩中的特征分量,利用阶次分析法对非稳定工况内燃机激振力矩。  相似文献   

18.
《机械》2017,(10)
针对内燃机轴系扭转振动,对比分析了稳定工况和非稳定工况扭振激振力矩计算方法。使用压力传感器对非稳定工况内燃机气缸压力进行测量,并利用阶次分析法对非稳定工况内燃机激振力矩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阶次力矩与提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燃机激振力矩主要成分为1.0和2.0阶,其幅值随转速的升高逐渐减小,其他阶次力矩幅值逐渐增加。阶次分析法能够有效地分析出非稳定工况内燃机激振力矩中的特征分量,避免了传统频谱分析出现的"频率混叠"现象。  相似文献   

19.
DJB-823固体薄膜保护剂(简称823保护剂)是北京邮电学院彭道儒教授发明的.主要用于电子设备中提高电接触元件的可靠性,在降低摩擦力、稳定接触电阻、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抗工业气体腐蚀能力、改善可焊性等具有显著效果.我厂某型航空液压泵,在磨合试车测流量后,进行扭力矩测试时发现,有一部份液压泵扭力矩大于设计要求.为此,我们对液压泵中摩擦副主要配对零件浸涂823保护剂以达到提高润滑性能,降低摩擦力、满足设计要求,收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轧机主传动系统作为传递运动和力矩的主要装置,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系统,其机电耦合因素是导致轧机扭振异常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此主要研究轧机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动力学分析,对比分析不考虑电机与考虑电机反馈的主传动系统扭振,从机理分析机电系统的固有属性;然后建立直流电机驱动下的轧机主传动扭振系统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再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对主传动扭振系统失稳状态进行研究,进而分析不确定性参数对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轧机扭振系统的振荡规律以及控制策略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