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骨舌骨肌在各种不同期喉癌喉部分切除中喉功能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不同期喉癌患者施行喉部分切除术,以胸骨舌骨肌瓣及邻近粘膜修复喉缺损,重建喉功能。结果术后10~20天拔除鼻饲管,恢复正常进食。2~3周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100%。术后2~6个月喉腔完全上皮化,修复的新声门腔呈三角形,28例发声基本正常,2例发声嘶哑,均恢复语言交流功能。结论胸骨舌骨肌适用于较多类型的喉部分切除术后残喉的修复及功能重建,尤其是声门型喉癌的理想修复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骨舌骨肌筋膜瓣在声门上型喉癌喉咽舌根部分切除喉咽功能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不同期声门上型喉癌患者行喉咽舌根部分切除术,以胸骨舌骨肌筋膜瓣修复喉咽舌根缺损,重建喉咽功能。结果:术后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咽,经适当训练后都很快恢复,术后10-14天均拔除鼻饲管,恢复正常饮食,所有病人术后2-3周均拔除气管套管,无1例出现呼吸困难。发音基本正常。结论:胸骨舌骨肌筋膜瓣适用于不同期声门上型喉癌喉咽舌根部分切除术后残喉咽舌根的修复及功能重建,尤其是声门上型喉癌的理想修复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会厌瓣在额侧喉癌和侵及额侧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方法29例喉癌患者分别采用单纯会厌瓣、会厌瓣加一侧胸骨舌骨肌筋膜或双侧胸骨舌骨肌肌筋膜修复喉腔缺损。结果29例患者术后拔除气管套管的拔管率100%,轻度误咽2例,两个月内消失,言语功能基本正常,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78.57%。结论额侧喉癌和侵及额侧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应用会厌瓣和胸骨舌骨肌筋膜重建喉功能,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气管套管拔管率高的特点,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全喉和部分喉切除术后重建发音功能的几种方法。方法:全喉切除后进行气管食管瘘手术建立发音功能,垂直半喉或垂直超半喉切除术后应用转移带蒂胸骨舌骨肌或胸骨舌骨肌骨瓣形成发音皱襞和喉框架结构重建发音功能,近全喉切除术后应用残余喉黏膜制作发音管结构建立发音功能。结果:气管食管瘘手术6例,术后成功发音5例;转移带蒂的胸骨舌骨肌制作人造声带并利用甲状软骨膜修复喉内创面7例,6例术后发音基本满意;8例行带蒂胸骨舌骨肌舌骨瓣重建声带和喉框架结构的患者,术后发音呼吸均无困难;喉发音管重建(pearson式手术)7例,术后发音效果一般,但患者自我评价满意。结论:全喉或部分喉切除后应同期完成喉发音重建手术,以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在部分喉切除术中,利用带舌骨的胸骨舌骨肌瓣修复重建喉软骨框架结构和声带皱襞,可以有效避免喉狭窄和提高术后发音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癌垂直半喉切除的术式和利用正常组织重建修复残喉,恢复喉功能的方法。方法对T1,T2声门型,会厌未侵及,无转移的53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并用双肌蒂瓣进行残喉修复。结果 53例手术全部成功。51例14~25 d成功拔除气管套管,恢复自体喉呼吸,均能较清晰发音。2例未能拔管。无1例呛咳、误咽、咽漏等。结论 T1N0M0及部分T2N0M0病例,在垂直半喉切除术后,保留甲状软骨,利用患侧甲状软骨表面的胸骨舌骨肌形成双肌蒂瓣翻入喉内进行残喉修复,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会厌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重建喉功能及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例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时,用会厌下移及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修复喉腔粘膜及喉骨支架的缺损,重建喉功能,并予随访。结果:术后8例均拔管,发音效果满意。目前随访到的4例(7-10.5年)中,3例仍保持较好的发音功能。提示该术式可以在同一手术野一期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喉腔粘膜及软骨支架缺损,手术操作简便,能长期保持较好的喉功能。  相似文献   

7.
颈阔肌肌筋膜及胸骨舌骨肌在喉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阔肌肌筋膜瓣及胸骨舌骨肌在喉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8例喉癌患者(声门型T2N0M0)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后用颈阔肌肌筋膜瓣及胸骨舌骨肌修复喉缺损的临床效果。手术时根据癌肿的大小与部位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根据缺损的大小,切制相应的带蒂颈阔肌肌筋膜瓣植入喉腔。用同侧的胸骨舌骨肌直接与残喉的甲状的软骨外膜吻合修复缺损的甲状骨。结果:全部病例均痊愈,喉腔内移植筋模生长良好,喉腔无塌陷,未出现咽瘘,进食无呛咳,发音好。拔管率96.6%,3年生存率为85.7%。结论:颈阔肌肌筋膜质地坚韧,取材方便,血供较好,是一种很好的修复材料;胸骨舌肌有定的张力,不易塌陷,是修复部分甲状软骨缺损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完成各型喉癌术后的喉功能修复.方法对51例各型喉癌及3例梨状窝内侧壁癌行喉部分切除,应用单蒂肌瓣或双蒂肌瓣行喉功能重建.结果术后7~15 d天拔除胃管,气管导管拔除率63%(34/54),3年生存率82%(41/50),5年生存率75.6%(31/41).结论单蒂或双蒂肌瓣的应用,使原来行全喉切除的患者,可以行喉部分切除,扩大了喉部分切除的适应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方法。方法对14例声门型喉癌进行了部分喉切除,分别用单蒂胸骨舌骨肌瓣(3例)、双蒂胸骨舌骨肌瓣(10例)、会厌瓣(1例)进行喉功能重建。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误咽,经适当训练后都很快恢复,全部拔除气管套管,拔管时间分别为术后12天~7个月,发音较正常人稍嘶哑,能正常交谈。随访满5年者3例,其中1例死于颈部转移,其余11例中还有1例术后4月死于局部复发和颈部转移,共12例无瘤生存至今。结论三种组织瓣取材方便,可以满足声门型喉癌切除术后不同缺损的修复需要,喉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如何列好地用颈前带状肌瓣对喉癌手术患者行喉功能重建。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7例垂直半喉及扩大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或3/4喉切除术后的喉功能,其中71例用单蒂舌骨肌瓣修复喉腔,46例用双蒂带状肌瓣修复喉腔、重建喉功能。结果 舌骨肌瓣组69例(97.2%)可发哑声,术后拔胃管时间12~28d,平均15.6d,气管套管拔除率:T2期病人92.3%,T3期79.3%。双蒂带状肌瓣组46例(1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骨舌骨肌瓣应用于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对37例T1、T2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术后采用改良胸骨舌骨肌瓣修复喉腔缺损,观察其术后3、5年生存率,拔管率及发音质量.结果: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7/37)、78.4%(27/37),术后拔管率为94.6%(35/37),发音质量良好及中等以上者占100%(37/37).结论:改良的胸骨舌骨肌瓣避免了全厚肌瓣的臃肿,大小合适,血供好,为修复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会厌及肌筋膜重建术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 ,观察喉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为 30例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后会厌下拉肌筋膜成形术。结果 :患者均随访 2年以上 ,喉功能均恢复良好 ,1例T2 N0 M0 术后 12个月颈淋巴结转移 ,行颈廓清术后再次复发 ,后死于肺转移。1例T4 N0 M0 术后 1年局部复发 ,行全喉切除术 ,未再复发。 1例术后发生肺炎 ,2例气管切开处感染 ,均治愈。结论 :喉部分切除会厌肌筋膜重建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整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甲状软骨双蒂肌软骨膜瓣在部分喉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修复垂直部分喉切除后的缺损,重建良好的喉功能。方法;在垂直部分喉切除后,将带有甲状软骨外膜的胸骨舌骨双蒂肌移至喉腔缺损处,以修复创面,并在软骨膜与双蒂肌之间作一隧道,嵌入一适当大小的条状甲状软骨片,固定与对侧声带同一平面位置,形成一新声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喉癌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对21例T1、T2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术中运用单侧双蒂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甲状软骨膜瓣进行修复治疗.结果:术后拔管率为100%(21/21),发声良好率为90.5%(19/21).结论:双蒂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甲状软骨膜瓣是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修复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对声门旁间隙侵犯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声门上型喉癌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6例声门上型喉癌喉切除标本,经火棉胶包埋,制成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声带活动良好、声带活动受限及声带固定病例中对声门旁间隙下区的侵犯率分别为0(0/21),26.0%(7/27),55.6%(10/18),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声门上型喉癌对声门旁间隙下区的侵犯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喉癌(P<0.05);喉全切除术病例中侵犯声门旁间隙上、下区的侵犯率均高于喉部分切除术病例(P<0.05)。结论:声门上型喉癌对声门旁间隙下区侵犯与淋巴结转移及声带活动情况有关,并影响到手术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累及双侧喉腔的T2 声门癌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2例累及双侧喉腔的T2声门癌患者行额侧喉部分切除术 ,以会厌、双蒂接力肌甲状软骨膜瓣、颈阔肌皮瓣、胸骨舌骨肌筋膜瓣、甲状软骨膜瓣、胸锁乳突肌骨膜瓣等修复组织缺损并重建喉功能。结果 :全组病例 3年生存率为 90 .9% (2 0 / 2 2 ) ,5年生存率为 88.9% (16 / 18)。喉功能全恢复 (吞咽保护、呼吸、发声 )为 90 .9% (2 0 / 2 2 ) ,喉功能部分恢复 (吞咽保护、发声 ) 9.1% (2 / 2 2 )。结论 :额侧喉部分切除术是治疗累及双侧喉腔的T2 声门癌的较好方法 ,肿瘤切除彻底 ,喉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小结的疗效.方法:对100例声带息肉/小结的患者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手术.结果:100例中,术后3d发音恢复正常31例,术后6d发音恢复正常34例,好转35例,随访3mo无复发.结论: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小结疗效好、创伤小、精确度较高,但同时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