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在教高中语文第四期《林黛玉进贾府》(以下简称《林》文)一文前,往往先用一节课时间介绍该著作,要点为: 1)作者生平和全书内容的联系; 2)前五回在全书中的作用; 3)高鹗续书的功过; 4)青少年看这部著作应注意的问题。其中重点讲第二个问题,而且同时发下加有注释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  相似文献   

2.
一、语文诱思探究数学实验 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推广开展的诱思探究教学实验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诱思探究数学法强调“变教为诱,变学为思”,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针对不同的探究内容,选择生动形象的、富有个性的体验形式设计整个学习活动,准确地诱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并且准确地诱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保证认知活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4.
通过贾府人物的眼睛分三次描述黛玉肖像,逐层点染,至宝玉眼中,黛玉之美展露无遗。“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言谈举止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众人眼中之黛玉虽病体怯弱,美丽却自然展现,言谈举止不俗。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新颖别致本课为现场活动指导习作。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组织活动 ,现场观察 ,口述观察结果 ,理清写作思路 ;第二课时 ,把活动写下来。目标分三级设立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目标。本课重点放在现场观察指导上 ,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观察 ,积累写作素材。用1、2、3、4来概括 :1.—个口号。设计的目的在于活跃课堂气氛 ,体现在快乐中学习的教学思想。2.两轮游戏。游戏是习作指导的形式 ,也是本次课的内容。3.三级目标。针对学生实际 ,设立不同目标。4.四个层次。指导观察说话。包括 :具体人物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马伯成 《语文知识》2000,(12):32-33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中,荣禧堂一副对联的落款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课本没有注释,许多学生不知道这一句话该怎样理解,朗读时应如何停顿。下面,根据本人所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谈一点看法。落款中的“同乡”容易理解,《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就是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世教弟”是对年长的同辈的一种自称,表明双方是同学关系,双方的父辈也是同学关系。“勋袭”的意思是因功勋继承、承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选自我国古典白话长篇小说《红楼梦》,所节选内容为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版《红楼梦》(以下简称“1979年版”),对照课本文字出入很大而且量多。从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角度出发,拟就课本所选版本、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过程描述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调动多种手段,进行了大量精彩纷呈的肖像描写,成就了文学画廊中光彩夺目的"群芳谱".教材节选的<林黛玉进贾府>,着力刻画了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人物,在学生对三个人物的外在形象、内在性格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同为女性,同为很美的女性,王熙凤和林黛玉的美有无差异?"学生纷纷发言.  相似文献   

9.
先请看《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的三段描写(按照原作的自然顺序编号): ①(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相似文献   

10.
蒋静 《现代语文》2005,(3):22-23
《林黛玉进贾府》(以下简称《林》文)一文描写了众多人物的出场,其中对黛玉、宝玉以及王熙凤等主要人物出场的精彩描写已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范例。人们似乎很少注意到在《林》文巾还有两个未出场的人物,那就是贾赦、贾政。这两个未出场的人物其实正以另外一种方式悄然出场。  相似文献   

11.
杨顺仪 《学语文》2004,(5):13-13
《林黛玉进贾府》可供研读的地方很多,但笔者认为曹雪芹选择林黛玉这个人物角度来描绘他要着力表现的贾府,也有其独特的角度优势,值得一写。1、身份优势。林黛玉是贾母的嫡亲外孙女儿,又是贾赦、贾政两个人的嫡亲外甥女儿。由于这个身份的特殊,黛玉的到来,必能牵动贾府上上下下的各色  相似文献   

12.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出场描写历来为人称道,主要人物写法的摇曳多姿、绝不雷同自不必说,单是对伴随主要人物左右,处于“陪宾”地位的婆子、丫鬟的叙写也各各有别,似淡笔带过,却大有讲究,真正起到了以“陪宾”衬”主脑”的作用,不可小视。黛玉进贾府见到的第一个主要人物是贾母。我们且看作者是如何写贾母身边的仆从的。这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黛玉初见贾母时,黛玉尚未进屋内,只  相似文献   

13.
讲《林黛玉进贾府》一,谈及黛主的“时时在意,步步留心”的思想性格时,老师们大概都不会漏掉关于读书的一个细节:黛玉在贾母面前称“只刚念了四书”,而后面当宝玉问及时又改口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对此,笔不能另有高论,只是想提一个因愚不可及所以大概还不曾被提起的问题:“为什么‘只刚念了四书’所达到的化修养水平被认为要远高于‘些须认得几个字’呢?”  相似文献   

14.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92年版的《红楼梦》第三回 ,在第一段中有这样的文句 :“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 ,复抬起轿子。”而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5 7年 1 0月第 1版《红楼梦》第三回此处的文句是 :“另换了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着轿子。”此版本是以程乙本为底本点校的。比较二处的文句 ,有两点不同 :( 1 )前处的“三四个”“衣帽周全”在后处作“四个”“眉目秀洁”。 ( 2 )前处的逗号、“复”字在后处没有。在其他版本的《红楼梦》中 ,此处文句或同前或同后。《红楼梦》自写成即广为传抄…  相似文献   

15.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心感,为我们展示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介绍了一大批主要人物。这些内容在《红楼梦》全书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为,抓住文中的一“笑”一“哭”,以此作为学习的切入口,我们便能很好地把握这些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处理好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林黛玉进贾府》教学采用有别于传统的活动体验式教学方法,用"我是红学家"为主题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尽可能多地了解《红楼梦》;和名家一起评点《红楼梦》;质疑名家,读出自己的《红楼梦》;激发兴趣,学生自觉利用课余时间再读《红楼梦》。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学用书》高中语文第四册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时指出:“‘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存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林黛玉时时处处持这种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的思想反映这是课文反映的黛玉性格中的重要的一面。”笔者认为,这种分析,甚为不妥。教师用书用“寄人篱下”来概括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情感,来理解和探讨林黛玉的性格特征,也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8.
一、取舍恰当,突出重点一篇课文要讲的东西很多,字词句篇似乎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教材,精心钻研。一节语文示范课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脑髓,放出眼光”,做到取舍恰当,突出重点。我在讲授高尔基的小说《母亲》一课时,通篇权衡,列出了一个教学目标:体会作者用细腻、生动、真切的心理描写展示“母亲”的性格及其心理变化的发  相似文献   

19.
高天友 《学语文》2004,(3):6-16
《林黛玉进贾府》一课 ,在宝黛初会时写道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 ,批宝玉极恰 ,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毁谤!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  相似文献   

20.
《林黛玉进贾府》中连用十多个"忙"字,涵泳品读,细细揣摩,一个简单的"忙"字亦能传其神,见其人。一、写出贾母的地位和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