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十年以前,存在主义似乎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活的哲学,但实际上在那个时候,它已接近尾声。今天,它即将仅仅成为思想史上的一个题材,它的主要代表人物都死了。如海德格尔、萨特、加缪、梅洛一庞蒂也大都只在他们的早期著作中是存在主义者。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没有写出过一部重要的存在主义著作。虽然有些著作被认为是论述存在主义的,但是究竟什么是存在主义,还没有清楚的概念。大多数评论家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心境、一组共同的主题、对问题的某种态度,或者是某种敏感性。这些说法都有一些道理。但我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世界观,是在世界中进行连贯的、全面的思维、感觉和行动的方式。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抛弃世界。人在他的世界中总是“不自在”,存在主义者反对人类的这种“不自在”的处境。这种反抗表现为对现代世界中的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存在主义,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曾在许多国家风行一时。后来,逐渐出现了与其它资产阶级哲学派别合流的,趋势;目前,传统的存在主义正日趋衰落。可是前几年,存在主义的思潮却像一股浊水,冲击着一部分人,特别是部分青年学生的头脑。其中主要的影响,就是所谓存在主义的“入学”。存在主义哲学家标榜他们的学说是一种“关心人的生存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唐宏 《学习与探索》2003,(6):103-105
诺曼·梅勒被称为是最有资格代表时代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中处处渗透了他所提倡和尊奉的美国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梅勒继承了欧洲存在主义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结合美国实用主义的美国存在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4.
法国存在主义者让·保尔·萨特(Sartre,Jean—Paul 1905—1980)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和文学思潮在西方世界广泛流传,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与萨特的名字分不开的。那么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体系呢?对于萨特的哲学思想应作什么样的评价呢?这  相似文献   

5.
《刽子手之歌》的"美国存在主义"主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宏 《学术交流》2003,(12):168-170
《刽子手之歌》是诺曼·梅勒的代表性作品。文中的主人公加里·吉尔摩是典型的"美国存在主义者",他的心理特征和反社会行为高度浓缩了诺曼·梅勒的"美国存在主义"这一人生哲学,即:你不能逃避自己,你必须面对自己。面对异化的20世纪,梅勒提醒我们:"人们只有一条出路。成为美国存在主义者,并以追求感官享受和暴力行为来反抗这个异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王永全 《社科纵横》2012,(4):173-175
存在主义伦理的兴起与极权主义具有一定的关联,以自由感知为基础,包括社会责任、自由、人道和诚实等。小说《一九八四》的双重思想作为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违背存在主义伦理,具有欺骗性、荒谬性和"虚化"性。文章探讨了存在主义伦理的基本观点和小说中双重思想的本质,分析了双重思想对存在主义伦理的消解及其与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作者对极权主义的悲观情绪和对公正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著名代表,也是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对德国纳粹的战士。在战后,他致力于人的研究,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人道现象进行了一定的揭露和批判。萨特的哲学即是“人学”,对此,萨特本人也多次说过。在萨特的一系列著作中都展现了对人、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等的研究。论证怎样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摆脱被异化的状态,恢复人的个性和尊严一直是萨特存在主义研究的中心问题。萨特自己明确地认为“存在主义就是人道主义”。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当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地超出了资本主义世界。所以对萨特  相似文献   

8.
朱欣  谢冬平 《学术交流》2012,(2):189-193
存在主义作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一种哲学思潮,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雅斯贝尔斯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构建了他的教育哲学理论体系:教育的本质即人的自由生成,人的生成是对绝对真理和终极价值的叩问,是对原有精神层面的不断超越;通过人文学科对人的精神进行陶冶,陶冶在师生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完成。研究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意蕴,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对于当下教育回复到人的精神塑造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波伏瓦存在主义伦理思想奠基在现象学之上,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它要求承认人的存在条件之模棱两可性、自由受境况的制约和他者的自由.它有着超越萨特早期思想之处,显示了波伏瓦思想的独立性与深刻性,可以回应对存在主义伦理学的可能性之质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波伏瓦其人其说都彰显了一种存在主义伦理精神,能唤醒我们对自身与他人存在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存在主义疗法源自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作为一种动力学取向的治疗,它认为人格的内在冲突在于个体与存在的经验之间。当代存在心理学并不排斥其他治疗流派,而是对其他流派观点的补充和整合。存在治疗强调来访者的责任和生活的意义,指出存在焦虑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状态并深具建设性。当今大学生的焦虑和困惑充满了时代特点,他们的存在困境正是存在主义治疗所关心和讨论的主题。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可从存在主义疗法获取如下启示:区辨存在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重新审视社会适应标准;增进来访者的责任能力;注重对意义的追寻;对死亡和人生困苦持非防御的态度;增进咨询师的在场意识,并帮助学生恢复其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6,(9):73-76
相似的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与生存内容产生相似的理性文化,商品经济与相似的文化氛围产生了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具有存在主义特征的王艮哲学思想。比较中西思想文化传统,建构符合消费文化的思想体系,引导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蒙古史诗作为人类幼年时期的文化创作,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逻辑和思想状况,向我们展示出那个时期人与自然之间打交道的方式。存在主义作为对于技术化的反思,致力于澄明出一个最本真的存在。蒙古史诗所描绘的世界图景正是在存在主义意义上的。通过用存在主义的主要观点对蒙古英雄史诗《祖乐阿拉达尔罕》进行剖析和解读,能够为我们展开一个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世界,从而启示我们换一种角度和立场来看待世界,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贾江鸿 《求是学刊》2007,34(5):26-31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充分地体现了他构建整个科学大厦的雄心。由此,我思与自我被很多人认为是知识的确定性的基础,但是在现代法国哲学家的眼中,我思与自我表现出了其不确定性的一面。萨特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知觉现象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的真实根基是存在与教化,即以生存的当下为问题研究的出发点,从教育这一特殊领域,注重人的生存境遇,强调人的自由。本文以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为视角,通过对尊重个性和发展可能的教育存在本质、师生间澄明生存的精神成长等几个方面的探析,主张在人的生存境遇中发挥与造就教育的精神创造力和把握当下。  相似文献   

15.
包志明 《社科纵横》2006,21(5):167-168
在《兔子跑吧》中,作者厄普代克独具匠心地塑造了主人公———“反英雄”人物,在细致描摹哈利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对占美国社会主流的中产阶级的生存状况洞烛幽微。本文认为主人公哈利屡次离家外逃的背后确有因可循,即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思想在这部小说中的映射。结论认为在《兔子跑吧》中,一代巨匠厄普代克受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哲学影响颇深,也可视为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阐释文本。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了分析:孤独的个人及荒诞的世界;个人自由与追求;宗教与信仰。  相似文献   

16.
王俊峰 《学术交流》2012,(Z1):128-129
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分析了美国自白派著名女诗人普拉斯的诗作《莱萨鲁女士》。分别阐述了该诗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存在主义思想内容;面对死亡的决断;他人即地狱;面荒谬的反应;自由与超越。揭示了这首诗在体验死亡的过程中思考存在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17.
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与存在主义者对“畏”的理解在多大程度上不相容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但文章主要涉及萨特,而海德格尔却很少被问津。由于萨特的存在主义与海德格尔哲学有区别,这对于一直受海德格尔影响的西方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是很不幸的。因此,本文主要重申和论述一些主要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海德格尔关于异化和真实性理论以及作为基础的情感本体论特别相关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存在主义是20世纪中国的一种本土化文学思潮(现象),而由"人性→人生→人类"忧患意识转化为"忧生患命→忧道患志→忧时患世(忧国患民)"的忧患精神是其本土化的一个基本趋势.从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世纪初忧患,到冯至的"忧天的杞人"式忧患和沈从文对理性精神退化与人格奴化的忧患,至20世纪80、90年代的"先锋作家"在存在的困境中所发露出的"醒世恒言"式忧患,以及海子诗中缘干对生命的痛苦质询所产生的存在的忧患,又体现在重新寻求某种整体诗性言说、一种时代性、民族性救赎的冲动.其中既有对存在主义忧患意识的中国式读解,也包括对传统话语的现代性转化.总之,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可谓生于忧患,归于忧患.  相似文献   

19.
美国、日本、法国、西德、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流行的所谓"新批评"派、"美学"派等名目繁多的反动资产阶级文艺思潮,通过南朝鲜的出版报道部门和大学讲坛等不同途径涌进南朝鲜,广泛传播.它们无论贴着什么样的标签,无一不是以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反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美学,是早就风靡一时的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变种.这些流派表现在创作方法上,大致可以分为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两大类.自然主义是以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以色情文学为主的创作方法;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对存在主义的看法——对三百名大学生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查的起因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国际交往的扩大,人们对西方的一些哲学思潮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特别是标榜为“人学”的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受到人们更多一些的重视,并且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萨特的存在主义以及其他西方思潮对大学生在多大范围内发生了怎样的影响,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它们的消极影响,实事求是地而不是主观武断地具体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共产主义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