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型胆囊炎合并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64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予72h必要手术准备,控制合并症及稳定机体内环境,早期手术处理:通畅引流,正确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胆石症合并胆囊炎。61例痊愈,3例死亡。结论:对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在于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合理处理合并症,早期积极手术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右归丸对合并亚临床甲减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前者再予右归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各项心脏指标和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D、LED、LVPWT、WST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TSH水平明显低于较对照组(P〈0.01),其余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合并亚临床甲减早期(TSH水平≤101μIU/mL)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归丸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减轻甲状腺激素代谢的紊乱,且具有治疗风险较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脑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结果 50例冠心病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23例(46%),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9例(18%),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13例(26%),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1例(2%),甲状腺功能正常27例(54%)。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甲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甲状腺功能正常组TC、TG、LDL-C与甲减组及亚临床甲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常合并甲减及亚临床甲减,其血脂代谢异常程度比冠心病未合并甲减及亚临床甲减患者更为严重,应对冠心病患者及早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查,合理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2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9例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治愈出院,无中转手术病例。其中1周内缓解19倒,2周内缓解8例,超过2周以上缓解2例。平均住院时间14.5d,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再手术及死亡病例。结论:非手术方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应作为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为提高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0例亚临床甲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亚临床甲减最常见的病因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有怕冷、嗜睡、乏力、记忆力减退、便秘、水肿、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2项以上症状者15例(50%)。经替代治疗的患者TSH显著降低,FT3、FT4升高,血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所有患者心功能和活动耐量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常规筛查甲状腺功能,积极治疗亚临床甲减,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对6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复方大承气汤、施他宁结合支持疗法、抗生素等治疗,必要时中转手术。结果64例患者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系统治疗后痊愈。结论准确掌握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系统化治疗不但可以治愈,而且可避免再次手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结果:12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无流产和死亡患者,新生儿全部存活,情况良好。结论:应加强孕前及妊娠期的妇科检查,妊娠早期应行超声检查提高卵巢肿瘤检出率,剖宫产术中应仔细探查双侧附件,及时发现卵巢肿瘤,并根据患者年龄、生育情况、肿瘤的病理类型、妊娠时间及胎儿情况采取相应手术及其它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7例。结果: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6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激素等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1天,无1例肠坏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于腹部手术后2周内,大多都是腹腔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症状以腹胀为主,但较少发生绞窄,治疗上最好先以生长抑素为主的保守治疗,多数保守治疗可愈,手术治疗并发症多,效果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或合并不全瘫术后早期内服中药攻瘀复元汤对病情恢复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或合并不全瘫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术后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炎、脱水、激素、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组于术后当天即内服中药攻瘀复元汤,连续7d。结果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年随访则无明显差异。而治疗组术后早期并发症腹胀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或合并不全瘫术后早期内服攻瘀复元汤对神经功能恢复和病情恢复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荆肾病(CIN)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13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病人中25例并发造影剂肾病病人的llg床资料,分析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护理方法。结果:25例CIN患者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8例,合并高血压6例,大剂量使用造影剂2例,高龄2例。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AMI患者行PCI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发病率高,危险性大,采取有效的早期预防和护理对改善痰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减心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20例甲减心误诊患者的临床材料。结果:本组20例误诊为冠心病7例,误诊为心包积液、心衰3例,误诊为慢性肾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贫血性心脏病2例。误诊时间在2个月~3.5年。明确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诊断后即给予甲状腺片或L(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治疗1~3个月病情明显改善,经3~6个月甲状腺制剂达稳定维持量。TSH控制在4.0~7.0mU/L,FT4基本恢复正常。随访1~4年,病情控制良好,症状和体征消除,心电图心律失常消失,B超检查心包积液吸收。结论:甲减心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易于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甲功筛查,促进甲功异常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及血瘀脉络型患者各30例,对照组30例,测定甲状腺功能,统计分析中医各证型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其中,阴阳两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高于其余4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2型糖尿病病情及中医证型演变,2型糖尿病尤其是阴阳两虚型患者,进行常规甲状腺功能尤其是FT3的检测,对促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优甲乐与甲状腺片治疗老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老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甲状腺片组及优甲乐组各35例,分别行优甲乐与甲状腺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优甲乐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状腺片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优甲乐组T3、T4、TSH水平均显著优于甲状腺片组(P〈0.05)。结论:老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应用优甲乐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0例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2个月的左旋甲状腺素片的治疗,所有患者TSH、T3、T4水平均有改善,症状明显缓解甚至消失。结论: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辅助确诊,左旋甲状腺素片对于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减退症的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罗岚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12):1009-1010
目的:观察中药、西药及中西结合治疗三种方法治疗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的效果。方法:1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结合组各50例,中药组用补肾健脾方(自拟)口服,西药组用优甲乐治疗,中西结合组用补肾健脾方配合优甲乐口服治疗。两周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变化及临床甲减与不良孕产史的相关性。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不良孕产史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中西结合组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及甲状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减疗效肯定,并可有效调节TSH水平,提高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罗西川 《世界中医药》2013,8(6):642-643
目的:回顾性调查加用步长脑心通对老年人群冠心病及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及康复疗效观察。方法:选择90例80岁以上已确认急性非ST段上抬心肌梗死及急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冠心病占32例,脑梗死占58例(其中有24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60例初发患者从住院当天至1周开始加服脑心通1.6g,每日3次,连续服用24个月。另30例为再发病(在出院后1~12个月内不同程度再发脑梗死和或心肌梗死)后均在常规治疗下给予加服脑心通。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有心电图、血脂、肝肾功能、血糖、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头颅CT、运动耐量检查(症状改善)检查及对比;再发病率、再住院率、严重致残率、死亡率进行了统计学对照。结果:坚持早期加服脑心通组心脑血管病的血脂达标水平、运动耐量、症状改善、预后及康复明显优于未加用组。并且也明显优于晚用(再发病后加服)脑心通组;再发病率、再住院率、死亡率明显低于晚用组。结论:及早加服脑心通可使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急性期恢复加快,预后更好,能加快康复,且再发病率、再住院率、死亡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23例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索中药防治甲减新思路。方法:观察甲减患者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改变并评估疗效。结果:患者在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对甲减治疗有效,说明部分甲减患者病机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所主病机,丰富了中医对甲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特点,以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诊治率。方法:对8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75例患者好转出院,好转率86.42%;且非老年肺心病的好转率明高于老年肺心病。结论:对肺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及早诊治,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糖片治疗糖尿病性心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给予消糖片口服,3片/次,3次/d,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糖、尿糖、血脂、心电图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血糖、尿糖、血脂、心电图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2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7.14%。结论:消糖片具有良好的降糖、降脂、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