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Hawley保持器与透明压膜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特点.方法 60例通过固定正畸矫治结束的病例随机分为Hawley保持器组(A组)与透明压膜保持器组(B组),每组30例.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指标包括:(1)临床及技工操作时间比较;(2)戴用保持器以后的主观感觉;(3)保持疗效;(4)保持器的使用维修情况及复诊率.结果 从保持器的临床及技工操作时间、戴用保持器的主观认同感、带环间隙的关闭等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牙位的变化、覆、覆盖的变化以及复诊率方面则差异不明显.结论 压膜透明保持器较Hawley's保持器在患者认同感和临床、技工室操作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越性,而Hawley's保持器也具有耗材低廉、容易关闭带环间隙,易于维修等优点,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选择适宜的保持器.  相似文献   

2.
透明压膜保持器与Hawley保持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平  俞刚  陈慧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61-861,864
目的评价透明压膜保持器与Hawley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特点及适应证。方法120例固定正畸矫治完成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A组使用透明压膜保持器,B组使用Hawley保持器。两组患者在拆除固定矫治器即刻及戴用保持器1年后,分别采取记存模型,并进行模型测量。戴用保持器1个月后复诊,了解两组患者对两种保持器的主观认同情况。结果透明压保持器下前牙不整齐指数和戴用保持器的主观认同度较高(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透明压膜保持器的保持效果与Hawley保持器相近,但在患者认同感、医生椅旁试戴、技工操作等方面较后者有更大优越性。但高角、开[牙合]、严重夜磨牙病例以选用Hawley保持器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比较正畸矫治完成后两种保持方式在保持效果、牙周健康两方面的异同,评价联合应用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航天中心医院口腔科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联合组日间戴用压膜保持器,夜间戴用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压膜组全天均戴用压膜保持器.两组患者在拆除固定矫治器当天及戴用保持器12个月取记存模型对比研究,评价保持效果;在戴用保持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检查记录牙周指数,评价牙周健康状况,比较两种保持方式效果的异同. 结果 反映保持效果的各指标在保持器戴用12个月后,两组间未见到统计学差异(P>0.05);反映牙周健康状况的指标中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在保持器戴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牙石指数在保持器戴用12个月时联合组低于压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压膜保持器均可达到良好的保持效果;在牙周健康方面,联合组对牙周健康的影响较压膜组小,但两组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牙龈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正畸矫治完成后两种保持方式在保持效果、牙周健康两方面的异同,评价联合应用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航天中心医院口腔科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联合组日间戴用压膜保持器,夜间戴用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压膜组全天均戴用压膜保持器。两组患者在拆除固定矫治器当天及戴用保持器12个月取记存模型对比研究,评价保持效果;在戴用保持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检查记录牙周指数,评价牙周健康状况,比较两种保持方式效果的异同。结果反映保持效果的各指标在保持器戴用12个月后,两组间未见到统计学差异(P>0.05);反映牙周健康状况的指标中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在保持器戴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牙石指数在保持器戴用12个月时联合组低于压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压膜保持器均可达到良好的保持效果;在牙周健康方面,联合组对牙周健康的影响较压膜组小,但两组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牙龈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改良式压膜保持器戴用期间的牙周健康状况与Hawley’s保持器戴用期间牙周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和效果评价。方法将80例结束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式压膜保持器组和Hawley’s保持器组,每组40例,分别于拆除固定矫治装置全口洁牙后(作为基线数据)和戴保持器后1、3、6、12个月进行牙周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的检测;同时还教会患者自身有效的口腔卫生自我检查与自我维护的方法。结果(1)无论压膜保持器组或Hawley’s保持器组,除各阶段的PLI与基线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阶段的PD、G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PD在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则在12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只要保持器设计制作合理,牙周预防保健措施到位,压膜保持器戴用期间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2)无论压膜保持器或Hawley’s保持器,戴用期间都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牙体牙周病变。  相似文献   

6.
陈新  叶浪 《重庆医学》2011,40(24):2446-2448
目的 观察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患者佩戴Hawley保持器、透明压膜保持器及两种联合应用的优缺点以及佩戴活动保持器的依从性.方法 选择固定矫治结束的病例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实验组(A组),采用改良Hawley与透明压膜保持器联合应用,对照组为B、C组,B组采用Hawley保持器,C组采用透明压膜保持器,...  相似文献   

7.
徐连本 《中国现代医生》2013,(25):151-152,155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Hawley保持器与压膜式保持器的戴用时间和主观认同度以及损坏情况,分析比较这两种保持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结束治疗期的正畸患者200例,均衡年龄、性别和错类型分为A、B两组,分别戴用Hawley保持器和压膜保持器,问卷调查这两组患者的戴用时间和戴用保持器后的主观认同度以及12月内的损坏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患者戴用两种保持器的组间差异。结果戴用压膜式保持器每天〉20 h的有72名患者,戴用在15~20 h的有23名患者,戴用〈15 h的只有5名患者;而戴用Hawley保持器每天〉20 h的只有37名患者,戴用在15~20 h的有42名患者,戴用〈15 h的有21名患者。在戴用时间和主观认同度方面戴用压膜式保持器明显优于戴用Hawley保持器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矫正器损坏方面两种保持器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膜式保持器在舒适度、发音、美观等方面均优于Hawley保持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雍敏  郭颖  何琴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1):1189-1191
目的观察Hawley保持器联合压膜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上下颌固定正畸矫治结束的病例随机分为Hawley保持器联合压膜保持器组和单纯压膜保持器组,每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去除矫治器当天及戴用保持器12个月时,分别制取上下颌牙模型。测量上、下颌前牙不齐指数、覆合、覆盖及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结果不同时间点两组上、下前牙不齐指数、覆合、覆盖、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的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awley保持器联合压膜保持器组与单纯压膜组,具有相同的保持效果,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选择适宜的保持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压膜保持器的保持效果.方法:对牙齿正畸主动治疗结束后戴用压膜保持器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压膜保持器可三维保持牙齿位置,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压膜保持器可作为牙齿正畸临床保持阶段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少年正畸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综合干预组则实施口腔综合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正畸治疗1年后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和龋病变化情况.结果:综合干预组患者GI、PLI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有利于维护口腔卫生,有效防止青少年正畸患者龋病及牙龈炎发生.  相似文献   

11.
吴爱忠  李苏荣 《华夏医学》2009,22(6):1084-1086
目的:观察压膜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治疗完成病例32例,包括安氏Ⅰ类、安氏Ⅱ类、安氏Ⅲ类未经扩弓的患者,其中21例患者经拔牙矫治,11例患者未拔牙.对正畸主动治疗结束后戴用压膜保持器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压膜保持器可三维保持牙齿位置,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压膜保持器可作为正畸临床保持阶段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敏  高兴军 《中外医疗》2010,29(1):68-68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患者牙龈炎发生的原因。方法选取180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进行各自的治疗处理后,在初戴固定矫正器1、6个月后检查牙龈,进行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测定,从而比较观察与对照组患牙龈炎的比率。结果观察组口腔卫生情况好于对照组,GI、PLI指数低,观察组牙龈炎患病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固定正畸治疗期间,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及保健对降低正畸治疗中牙龈炎的发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牙周炎局部治疗药物“派丽奥”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70例牙周炎病人分成实验组(派丽奥组)和对照组(碘甘油组),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和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教、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变化。结果 两组用药前牙周各项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用药后1周、停药1周、停药1个月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观察组显效率为87.00%。结论“派丽奥”治疗牙周炎有效、安全,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研究透明保持器边缘位置不同设计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以32例固定矫正结束后符合要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制作透明保持器。保持器以上、下牙弓中线为界,左侧边缘平龈乳头,基本保持在牙冠2/3高度(龈上设计),而右侧则覆盖龈缘并超过3~5 mm(龈下设计)。于患者戴入保持器后第1周和6个月后各检查1次,分别记录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 PD)、牙周袋内硫化物(PS),并将测量结果应用SPSS13.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佩戴保持器6个月与1周时比较,发现无论龈下组还是龈上组的牙周健康指数及PS值均发生明显变化,且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6个月后龈下组与龈上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进行横向对比则显示前者牙周状况不如后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保持器对牙周组织健康有影响,且龈下边缘设计较龈上边缘设计更不利于牙周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青少年Angle II类正畸治疗后保持器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47例Angle II类牙颌畸形青少年正畸结束后患者,使用改良式透明压膜保持器保持。临床应用6个月时分别制取模型,进行观察测量。对比戴用保持器前后牙合关系的稳定性及牙齿移动程度。结果改良式透明压膜保持器应用于青少年非骨性Angle II类错颌畸形正畸完成病历,临床疗效稳定,避免了深覆盖、深覆牙合的复发。结论改良式透明压膜新型正畸保持器具有完善的保持作用,同时具有能继续优化调整牙合关系的特点,临床保持效果良好,应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戴用与未戴用压膜保持器患者的种植单冠邻接触丧失率,探讨压膜保持器对预防或减缓种植修复体邻接触丧失的作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从临床收集46例(共92个邻接触位点)下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患者,男性19例,女性27例,年龄25~66岁(平均49.0岁),分别在种植单冠戴用即刻和1、3、6、12个月时进行复查。将以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自种植单冠戴入当日起,每天夜间佩戴压膜保持器;对照组(24例)仅定期复查,不佩戴压膜保持器。每次复查时均检测种植单冠与邻牙的接触松紧度。以金属咬合膜和测力计作为邻接触检查工具,分别在种植单冠近远中面与天然邻牙之间牙合向插入金属咬合膜,用测力计沿颊舌向缓慢水平拉出金属咬合膜,逐张增加金属咬合膜,直到拉力值F>0,并记录此时金属膜的张数(N)。复查时,若插入与戴牙即刻检测时同样张数的金属膜,而拉力值F降为0,则表示该位点的邻接触丧失。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病例近远中的邻接触丧失率,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患者每次复查时的种植体与天然牙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松动度(mobility, M)及有无食物嵌塞主诉等。 结果:种植单冠戴用1、3、6个月时,试验组近中邻接触丧失率分别为18.2%、22.7%和27.3%,对照组近中邻接触丧失率分别为20.8%、37.5%和45.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个月: χ2 =0.000,P =1.000;3个月:χ2=1.183,P =0.277;6个月: χ2=1.697,P =0.193)。在种植单冠戴用12个月时,试验组的近中邻接触丧失率为31.8%,显著低于对照组近中邻接触丧失率(62.5%, χ2=4.330,P=0.037)。在种植单冠的远中邻面,整个随访周期内(1、3、6、12个月)两组间均未观察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P =1.000)。 结论:对于下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病例,佩戴压膜保持器1年时,可以观察到近中邻接触丧失率明显降低,研究未观察到佩戴压膜保持器对种植单冠远中邻接触丧失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术后仅接受常规下肢按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空气波压力治疗,对2组术前及术后KSS评分、凝血综合指数(CI)、肿胀指数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膝关节评分及功能评分术在后2、4周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评分及功能评分术后2、4周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CI术后2周较术前有显著性升高(P<0.05),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I术后2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2、3周肿胀指数较对照组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可促进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并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闭合式开窗术联合压膜保持器牵引治疗低位埋伏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2例低位埋伏牙患者(62颗牙),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接受闭合式开窗术联合传统固定矫治治疗,观察组接受闭合式开窗术联合压膜保持器牵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开窗-破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31/31)]高于对照组[80.65%(25/31)](P<0.05);观察组开窗-破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0%(31/31)]高于对照组[77.42%(24/31)](P<0.05)。结论闭合式开窗术联合压膜保持器牵引治疗低位埋伏牙患者,可缩短牵引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保持的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进行牙齿正畸矫正治疗的4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24),试验组采用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保持,对照组采用Hawley保持器保持.患者均随访2年,采集矫治完成时和戴用保持器24个月后的模型对比为指标评判复发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保持器在对尖牙、磨牙宽度以及牙弓长度等方面的保持效果都可达到较好效果(P<0.05);试验组在上牙、下牙不整齐指数和牙弓弧形长度这3项指标的保持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较Hawley保持器具有更好的保持牙列整齐的效果,同时患者满意度较高,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正畸矫治结束后戴用哈雷保持器与压膜保持器对后牙咬合关系的调整效果?方法:40名青少年正畸患者直丝弓矫治结束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戴用哈雷保持器和压膜保持器,使用硅橡胶制取矫治结束及保持6个月的后牙区咬合记录,扫描后录入计算机,使用Image Tool 3.0软件计算咬合接触区的面积,前后相减得出保持前后咬合接触面积增加值,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哈雷保持器组的后牙咬合接触面积和接近接触面积增加值均显著高于压膜保持器组?结论:正畸矫治结束后戴用哈雷保持器更有利于后牙咬合关系的生理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