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1,LGi1)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LGi1抗体相关LE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和电生理、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7例患者发病年龄22~72岁,男女比例5∶2,7例患者均有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下降的临床表现。6例患者有癫痫发作,4例出现面臂肌张力障碍(FBDS)。3例脑电图出现慢波或癫痫样波。3例患者MRI检查可见颞叶海马异常信号影。5例患者有低钠血症。6例患者脑脊液氯化物低。所有患者血清LGi1抗体阳性,6例患者脑脊液LGi1抗体阳性。5例合并其他血清自身抗体,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肿瘤,所有患者经免疫治疗均有效。结论 LGi1抗体相关LE以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低钠血症,很少合并肿瘤,头部MRI以颞叶、海马受累为主,免疫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边缘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探讨不同类型边缘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避免诊断治疗延误。方法对15例诊断为边缘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及脑脊液的免疫学检查及脑电图、核磁共振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例患者都表现出主要累及海马及中央颞叶的临床症状,其中6例患者出现边缘系统外症状;10例患者出现癫痫发作;15例患者均表现出CSF的异常;6例存在双侧边缘系统受累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例还存在边缘系统外神经系统病灶;7例患者发现肿瘤,其中5例为肺癌,2例为畸胎瘤;3例Hu抗体阳性,1例CV2/CRMP5抗体阳性,7例患者NMDA抗体阳性。结论LE的临床症状或MRI、EEG、CSF等表现复杂多样,对初期症状的辨别对于LE的诊断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示LE的类型,对于及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及脑电图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颅内压、脑脊液、头颅MRI、视频脑电图等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颅压有所升高的患者为18.5%,74%患者脑脊液中主以白细胞升高且以单核细胞升高为著,影像学改变为22.2%,脑电图的异常率为100%。结论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规需完善视频脑电图、头颅MRI平扫、腰椎穿刺了解颅内压及脑脊液性状检查,尤其是脑电图检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临床特点、诊断及免疫治疗反应,以期引起临床重视.方法 报道国内首例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临床表现、结构及功能影像学、脑电图、免疫治疗反应以及相关文献,分析该疾病的特点.结果 患者为老年男性,表现为亚急性起病的近期记忆功能减退,抗癫痫药物抵抗的频繁、短暂的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顽固性低钠血症,影像学提示颞叶内侧区受累.血和脑脊液LGi1抗体阳性.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临床痊愈.结论 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较好的免疫治疗效果,及早诊治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3例以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faciobrachial dystonic seizure,FBD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1,LGI1)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3例以FBD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抗LGI1抗体相关LE病例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抗LGI1抗体相关LE病例均以FBDS为主要临床表现之一,通过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以及相关血液和脑脊液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等确诊为抗LGI1抗体相关LE。3例患者经免疫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其中1例由于发生迟发性硬膜下血肿而转科至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结论:FBDS为抗LGI1抗体相关LE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早期识别有助于该病诊断,免疫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LGI1)蛋白抗体阳性边缘叶脑炎(LE)的临床特征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例LGI1-LE的临床、实验室、脑电图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2~8(平均5.5±2.5)个月的随访。结果该组患者均以癫痫发作起病,表现为面臂肌张力障碍(FBDS)、部分性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例(例3)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作间期EEG显示为正常、额颞区为著慢波或尖波;发作期EEG均未发现发作起源。MRI检查1例(例3)右侧颞叶内侧T2加权相高信号。所有患者血清LGI1抗体阳性,3例患者脑脊液LGI1抗体阳性。2例患者轻度低钠血症。1例(例2)患者诊断小细胞肺癌。抗癫痫药物对发作控制不佳。免疫治疗除例2外均有效。结论 LGI1-LE整体预后较好。识别特征性FBDS,尽早开始免疫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抗神经元表面抗原抗体(NSAbs)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2-05—2017-04诊治的7例抗NSAbs相关A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15~77岁。3例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2例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脑炎,其中1例合并抗Hu抗体阳性;2例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脑炎。4例患者以癫痫为突出或惟一表现,1例患者仅表现为头痛、发热,2例患者临床表现符合经典边缘性脑炎。1例合并肺癌(抗GABABR脑炎合并抗Hu抗体阳性患者)。6例脑电图检查可见癫痫波发放,1例仅表现为头痛、发热的抗NMDAR脑炎患者脑电图未见异常。3例头MRI检查可见异常信号。7例患者经免疫治疗均好转,例1有复发。结论抗NSAbs相关AE可以癫痫为突出或惟一的临床表现,或以头痛、发热为惟一的临床症状。特异性抗NSAbs检测阳性可协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边缘叶脑炎(LE)指选择性累及边缘性结构(海马、杏仁核、下丘脑、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等),临床表现为边缘性结构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目前对LE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脑部MRI、脑电图及脑脊液检查结果。LE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及自身免疫性,后者又分为副肿瘤性和非副肿瘤性。随着对LE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对LE的免疫学机制认识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的脑干脑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2例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脑干脑炎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特点,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2例患者3 h视频脑电图正常。1例患者脑脊液细胞数正常,1例增多。2例脑脊液蛋白均升高。脑脊液病毒筛查、血清及脑脊液抗NMO抗体Ig G均阴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均阴性。2例患者颅脑MRI均表现为双侧中脑对称性异常信号伴软脑膜增多强化。2例患者经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及美多芭等治疗后,帕金森综合征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脑干脑炎可致对称性中脑病变,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经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联合抗帕金森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症状与MRI特征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及MRI表现的认识。方法纳入自身免疫性脑炎33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MRI观察颅内病变情况,分析其主要症状及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主要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27例(81.8%),癫痫发作26例(78.8%),18例(54.5%),发热11例(33.3%),中枢性低通气9例(27.3%)等,其中不自主运动和发热发生率LE组较NMDA组低。MRI阳性者10例,脑实质受累8例,脑膜受累3例,脑实质依次累及枕叶、双侧海马、额叶、顶叶、颞叶及丘脑、小脑等部位。结论精神行为异常及癫痫发作为自身免疫性脑炎最常见的两个症状,MRI可发现边缘系统异常信号,其中FLAIR序列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LGI-1脑炎发作性症状的临床及脑电图表现,以期寻找该病具有标志物意义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例LGI-1脑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视频脑电图及影像学资料等.结果 12例患者中,长程视频脑电图记录到104次发作,有8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1,LGI1)自身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3年7月~2015年6月临床怀疑边缘性脑炎(LE)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及脑脊液中的抗LGI1抗体及其他边缘性脑炎相关抗体。对其中抗LGI1抗体阳性的8例患者资料进行登记整理并进行随访。结果共8例抗LGI1抗体阳性的LE患者,平均年龄52.6岁。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00%有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faciobrachial dystonic seizures,FBDS),6例患者(75%)伴有其他类型癫痫,5例患者(62.5%)出现认知功能障碍。8例患者血清抗LGI1抗体100%阳性,脑脊液抗LGI1抗体5例(62.5%)阳性;血清及脑脊液其他边缘性脑炎抗体8例(100%)均为阴性;7例(87.5%)患者有低钠血症。5例患者MRI示海马、颞叶(双侧或单侧)出现异常信号,3例头部MRI未见明显异常,1例行PET检查,脑实质内未见异常。除1例未行脑电检查外,其余病例脑电均有异常,其中有3例24 h脑电提示发作间期双颞区见较多中幅欠规则尖慢波及尖化θ波,左右不同步出现。6例接受免疫治疗,结果显示丙种球蛋白治疗联合激素治疗优于单独激素治疗,未接受免疫治疗患者也有自发缓解趋势。结论 LGI1-Ab相关LE有较特异的临床表现,如FBDS、低钠血症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免疫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18例HS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HSE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大多数患者脑电图有异常表现,少数脑脊液病毒学检查阴性。结论HSE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为主,同时结合脑电图(EEG)、脑脊液病毒学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EEG有利于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治疗应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同时结合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抗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加深对于本病的认识。方法报告于2013年11月25日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后收住院确诊的1例抗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患者的整个临床发病及诊治转归过程,对于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为中年女性,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极其频繁发作的面部肩部不适及面部抽动、频率稍低的发作性幻嗅、逐渐出现的记忆力下降、精神淡漠等认知及精神障碍;头部MRI在T2及Flair序列上见到了双侧颞叶内侧、海马区的高信号病灶,脑电图见到多导广泛的高幅慢波及棘慢或尖慢综合波等癫痫样放电;血及脑脊液LGi1抗体均阳性,同时血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及甲状腺抗球蛋白抗体均明显增高,提示叠加了Hashimoto脑炎,此外尚合并部分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在接受了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并逐渐减量的治疗方案后,患者病情迅速缓解好转,随访1 y未再复发。结论抗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作为一种罕见的以损伤边缘系统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在边缘系统脑炎基本表现的基础上,有其特殊的临床变现。同时还可以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相关脑炎及自身抗体阳性,尽早明确诊断并给予一线的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抗r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脑炎的临床特征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6例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脑电图(EEG)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10~19(13.5±3.1)个月的随访。结果该组患者均以癫痫发作起病,表现为部分性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5例出现认知功能减退,4例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发作间期EEG 1例表现为右前中颞区棘慢波,余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I示2例颞叶内侧、海马T2/FLAIR高信号,1例海马体积缩小。腰穿检查2例脑脊液(CSF)压力增高,1例白细胞数增多,4例蛋白升高。所有患者血清及CSF GABAB受体抗体阳性,1例患者血清Hu抗体弱阳性。胸CT示2例肺部占位、2例肺叶微结节、1例纵隔稍大淋巴结及肝脏顶部异常强化灶,4例经活检诊断为小细胞肺癌。抗癫痫药物对患者癫痫发作控制不佳,免疫治疗及抗肿瘤治疗有效。结论抗GABAB受体脑炎可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逐渐出现认知障碍和精神症状,需注意对该类患者进行肿瘤筛查及随访,早期免疫治疗及抗肿瘤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方法搜集国内206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报道,及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就诊的11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详细病例资料,回顾性总结抗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并结合文献予以分析讨论。结果患者多以抽搐或精神症状起病,病程中可出现意识障碍、运动障碍、中枢性通气不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头部MRI多无明显特异性改变,有的表现为皮质异常信号,脑电图常提示异常,血和(或)脑脊液NMDAR抗体阳性,多数预后较好。结论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尽早诊断及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脑炎是一种与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的边缘叶脑炎(LE),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该病常发生于伴有卵巢畸胎瘤的年轻女性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精神异常、痫性发作、意识障碍、中枢性通气不足、运动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脑电图、头MRI一般无特异性表现,血及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该病对包括肿瘤切除和免疫治疗在内的联合治疗敏感.此文对抗NMDA受体脑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描述伴癫痫发作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或脑脊液MOG抗体检测阳性患者,了解病程中出现癫痫发作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脑电图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MOG抗体阳性患者中15例(21.4%,15/70)首次发病时出现癫痫发作,其中儿童11例,成人4例,平均发病年龄17.4岁(3~53岁)。临床表现为ADEM样6例,单侧皮质脑炎5例,孤立性癫痫发作3例,抗NMDAR脑炎1例。癫痫发作类型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0例,局灶性运动性发作3例,癫痫持续状态2例,临床上除了伴随头痛、发热以及对应皮质相关症状外,亦可累及脑干、视神经及脊髓。急性期脑电图多见异常,受累侧对应皮质区域呈慢波改变。头部MRI多见皮质受累,表现为局部皮质肿胀,脑沟变浅,FLAIR呈高信号,增强可见脑膜线样强化。急性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或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好,经过2~31 m随访,6例患者出现复发,5例患者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10例患者延长抗癫痫药物治疗。结论 癫痫发作在MO...  相似文献   

19.
Kojewnikow综合征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Kojenikow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脑电图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12例Kojenikow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观察。结果 Kojenikow综合征有局限性持续性肌肉抽搐和单纯部分运动性癫痫持续发作2个基本特征,病因以病毒性脑炎最多见,其他为脑膜脑炎、脑质瘤、脑囊虫病、脑梗死、糖尿病及隐源性癫痫。并发现其病灶分布以分水岭区为多见。结论 Kojenikow综合征分2型,综合分析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并发现病因。大部分患者抗癫痫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1])(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是由于缺损型麻疹病毒慢性持续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SSPE的病理改变侵及双侧大脑半球的皮质和白质以及脑干。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现在发达国家已罕见,而发展中国家仍可见,现报道1例我院发现的临床诊断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探讨其临床特点、脑电图及影像学,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