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军人工作训练紧张、饮食欠规律,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发病率较高[1]。消化性溃疡出血(peptic ulcer bleeding,PUB)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军人常承担着作战训练、抢险救灾等野外作业任务,特殊的野外工作环境对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病可能存在一定影响。本研究对南方某部2007-01/2013-01月间82例军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调研,探讨气象因素对南方某部军人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部队官兵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愈后复发率高,其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等危险性较大.军人为特殊人群,研究部队官兵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保障部队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部队官兵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军人消化性溃疡(PU)有着自身的发病特点与因素,本文总结了防治军人PU的措施,这对未来特殊战争环境下,减少部队的非战斗减员、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军人PU的临床治疗1.1药物治疗PU的内科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4.
南方某部队官兵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部队消化性溃疡(PU)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分析南方战区军人近6年PU复发62例随访调研资料。结果军人PU复发率为25.8%,与军事专业、军事因素、心理因素、吸烟饮酒、季节、未维持用药有关。结论军人PU复发独有危险因素在不同军事专业、军事因素、心理因素之间存在差别。适时预防宣传教育、心理干预、维持治疗、戒烟酒可减少PU复发。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发病原因,以便积极干预和预防。方法根据消化性溃疡的5种主要发病原因,将2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组,并分析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等的主要病因。结果环境因素、药物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也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产生。结论积极的干预和引导对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史振贵 《吉林医学》2011,(3):542-54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病因素和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诊治及胃癌的诊断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感染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患者中有3例确诊为胃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未发现胃癌发生。结论: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发病因素,胃溃疡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虽不引起胃癌,但会引起其他消化道并发症。因此,要注意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及早治疗。坚持科学的生活、卫生和饮食习惯,将有助于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进而减少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病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病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病因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滥用药物、精神因素、饮食无规律、吸烟、饮酒、遗传性因素、地理环境与气候及其他慢性疾病。对此,我们应从生活方式、饮食方式及精神因素等方面加以预防,并防止患者复发及发生癌变。结论:消化性溃疡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其严重并发症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要高度警惕。该病的发病因素众多,通过制定预防对策可以防止病情恶化或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对92例伴或不伴消化性溃疡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压、体重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黏度、胃泌素、抽取空腹胃液测胃酸值等,分析其与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关系.结果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病程、餐后2 h血糖、低切变率时的全血黏度、胃泌素、胃液中胃酸值具有非常显著相关性.与FBG、GHb、血浆黏度、血脂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控制血糖特别是餐后2 h血糖的基础上,适当干预血黏度的升高,干预胃泌素升高,降低胃酸值,对改善胃肠黏膜微循环,预防、延缓和逆转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某试验场区消化性溃疡38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东风场区军人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特点。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近7年来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的PU 388例。结果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率最高(64%),幽门管溃疡发病率为15%,后者明显高于国内报道(5.2%)。结论 PU发病与季节、性别有关,干部发病率明显高于战士,对预防PU的发病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很多,但多系针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中的促发因素或防御因素两方面的,均非病因治疗。最近发现消化性溃疡发病有的与弯曲样杆菌感染有关,有的研究表明此菌对呋喃唑酮特别敏感。呋喃唑酮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一、呋喃唑酮在防止半胱胺诱发溃疡的同时,可以提高十二指肠的多巴胺和去甲基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发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达云  孙丽玲 《广西医学》2009,31(2):273-275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呈世界性分布,约有5%-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是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袭损害作用的胃酸、胃蛋白酶等攻击因子与黏膜消化性溃疡防御因子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类消炎药、吸烟也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的致病因素。在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综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 为了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 我们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康耐尔心身健康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Y-G人格测验以及饮酒、吸烟问卷对60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测试,并与60 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心理防御方式、人格、社会支持等心理因素的缺陷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消化性溃疡有着明显的影响,对这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能会成为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因其发病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主要有胃、十二指肠粘膜自身防御一修复因素之间失衡所致,侵袭因素主要有胃酸、胃蛋白酶、微生物(如幽门螺杆菌)、胆盐、乙醇、药物及其它有害物质;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主要有粘液/碳酸氧盐屏障、粘膜屏障、粘膜血流量、细胞更新、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复发率高,张洪霞[1]等调查表明,PU愈合后其复发率高达60%~80%.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而提高护理质量,能降低其复发率,现将消化性溃疡病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消化性溃疡发病原因与年龄、性别、工作环境、嗜烟酒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上述几项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平均年龄40.75岁;男女之比6.30∶1;嗜烟酒者易发溃疡。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和年龄、性别、季节有相关性;忌烟酒可降低发病。  相似文献   

15.
1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很多,现已有充分证据说明其发病绝非涉及一种因素,而是涉及多种因素。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自身保护功能,才能避免遭受有害因素的侵袭而得以维持胃、十二指肠的完整性。在正常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能够抵御侵袭因素的损害作用。对胃、十二指肠具有保护作用的因素主要有黏膜屏障、黏液-重碳酸盐屏障-黏液血流量、细胞更新、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总的说来,是由于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与黏膜自身防御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即损害作用的侵袭超过了黏膜自身防御因素,从而造成了消化性溃疡。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地理环境、气候季节、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药物刺激、吸烟、精神因素、某些疾病的影响以及胃、十二指肠黏膜自身防御因素等都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慢性胃肠道疾病。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证实其致病因素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外尚与紧张刺激等情绪波动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对我院1997/2000检出的206例消化性溃疡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期阐述消防部队中精神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 ,为本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胃镜诊断方法 ,检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 ,通过观察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烟酒嗜好、发病季节等因素 ,从中发现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中 ,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 (36 / 5 3,6 7.9% )高于胃溃疡 ,年龄分布以 2 3- 4 0岁、4 1- 6 0岁两个年龄段为高发 ,占总数的 88.6 6 % ,并且以汉族、有吸烟嗜好的男性高发 ,主要分布于春秋两季 ,占总数的 6 0 .36 % ,且与HP感染 (感染率 97.14 % )明显相关。结论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青壮年、老年汉族男性 ,有吸烟嗜好者 ,分布于春秋寒冷季节 ,HP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人格特征。 方法采用Y-G人格测验对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测试,并与60例健康人做对照。 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大多具有神经质倾向、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情绪不稳定、协词性差等人格缺陷,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人格特点对消化性溃疡有着明显的影响,对这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能会成为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与社会和心理作用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发病因素遗传、地区、种族、生活环境以及消化酶的自身消化作用、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等有关,并且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等精神因素对消化性溃疡有密切相关.甲氰咪呱自投入临床应用以来,对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无并发症的胃溃疡.对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胃溃疡术后复发亦适用.  相似文献   

20.
<正>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主要的发病因素。临床上,许多药物对于该疾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复发率高,幽门螺旋杆菌不易被根除。根除Hp是减少并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关键。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理溃汤联合三联杀菌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