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男,55岁,50Kg,因右侧胸腔包块20余年伴咯血半月入院.入院诊断右侧胸腔包块(血肿)伴咯血.术前访视:ASAIII级,近半月来反复咯血,起初每日约200mL,近2d咯血量增至500mL/d,Hb80g/L、HCT20%、白蛋白24g/L.急诊在全麻下行右侧胸腔包块清除术或右下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男性,35岁,体重63kg,身高167cm。因车祸伤致左胸剧痛伴呼吸困难30min入院。入院即予“左胸腔闭式引流术”后10h引流管内流出血量约2500ml,平均每小时大于200ml,且超过3h,术前已输全血2000ml,低右500ml、代血浆500ml。查:R34次/分,P136次/分,BP10.4/4.8kPa,SPO284%,重危面容。胸部CT示左侧肺挫裂伤并出血,左侧液气胸,肺组织压缩约40%;右侧气胸肺组织压缩约5%,并少量胸腔积液;左胸上部肋骨多发骨折,皮下气肿,左肩胛骨骨折。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7岁,右侧结核性胸膜炎。入院主症:咳嗽胸痛伴发热7天。体征:右肺第七后肋以下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示(2002年6月11日)右肺第五前肋以下呈外高内低一致性阴影,胸腔B超报:右侧胸腔肩胛线第七肋以下探及无回声区45mm,内见纤维素分隔,提示右侧胸腔积液,于2002年6月11日经B超定位,先后选了3个穿刺点,给予胸膜腔穿刺,共抽出草黄色积液70ml,随即给予胸膜腔注药地塞米松20mg,加服抗痨四联RHEZ,于2002年6月18日复查,胸片示:右肺肋膈角略钝,胸腔B超报告:双侧胸腔未见异常,嘱患者口服2RHEZ/4RH,7月11日、8月11日、11月30日分别复查B超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41岁。车祸致伤10分钟就诊。体检:意识呈朦胧状态,躁动频繁。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约4mm,左侧约3mm,对光反射均迟钝,枕后5cm×4cm皮下血肿。上唇及双侧鼻腔皮肤、黏膜严重撕裂。P 124次/min,R 32次/min,BP67.5/37.5mmHg。双肺呼吸音减弱,尤以右侧显著,右侧胸腔穿刺抽出血性泡沫状液体,颈部皮下气肿,随呼吸波动明显。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6岁。因右侧胸部被牛角顶伤,胸痛、呼吸极度困难入院。入院查体:神志尚清,发绀面容,BP90/60mmHg。入院后立即吸氧,用敷料彻底封闭伤口,于右侧第6肋间下胸腔闭式引流管,引出胸腔内出血500ml,进行自体血回输。处置后病人缺氧症状缓解,BP升至110/70mmHg。之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胸探查手术,术中胸腔内出血200ml也全部被回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左、右侧胸腔积液对心电图的影响 ,并对心电图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左、右侧中等量及大量胸腔积液各 42例 ,在胸腔积液治疗前平卧位行 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右侧胸腔积液发生窦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明显高于左侧胸腔积液 ,而左侧胸腔积液发生心动过缓明显高于右侧胸腔积液 (P <0 0 5 )。结论 :胸腔积液对心电图有明显影响 ,且左、右侧胸腔积液影响有所不同 ,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谢益安 《疑难病杂志》2008,7(8):493-493
患者,男,51岁。因心悸、乏力、多食、消瘦伴颈前区肿大约6个月发热3d,咽痛、咳嗽1d入院。入院前1月在外院住院12d,诊断:(1)甲亢并甲亢性心脏病(房颤);(2)右侧肺部感染并右侧胸腔积液。予抗感染及丙硫氧嘧啶(PTU)抗甲亢治疗,好转出院。之后继服PTU100mg/次,每日3次至本次入院共32d。约于8个月前因车祸致头面部软组织挫裂伤出血较多,未输血、补血治疗,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14岁,因反复右胸痛2个月,近1周阵发性干咳入院。伴有精神差、盗汗、消瘦,偶有发热。在当地医院胸片示“右侧胸膜炎并大量胸腔积液”。曾胸穿抽出暗红血液约5ml,抽出即凝。体检:T39℃,P145次/分,R30次/分,BP14.6/93kpa,慢性病容,气管左偏,右胸隆起,右肺呼吸运动、触觉语颤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9.
1病历报告男,24岁。在矿井下放炮被炸伤2h于1994年9月1日入院。胸闷气促,咳血,吐大量白色泡沫痰。同时伴右侧胸痛、心悸、烦躁。查体:T37℃,P96/min,R35/min,BP15/12kPa。神志尚清。气管向左侧移位,右胸呼吸动度减弱,肋间隙饱满。右肺中上野叩诊鼓音,下野叩诊浊音。右肺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存在,全肺布满温罗音。X线检查提示左肺挫伤,右侧血气胸。诊断:肺爆震伤并发右侧血气胸。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急行右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鲜血约800ml,并有气泡溢出。同时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400万U,2/d,防上肺部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0.
韦福康  胡廷泽 《四川医学》1989,10(5):260-261
乳糜胸是胸腔内淋巴管破裂(常为胸导管),乳糜淋巴进入胸腔刺激胸膜渗出胸水所致,实质上它是胸腔淋巴管的内瘘。发病率约为0.25~0.5%。现将我院收治的4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女,2~ 岁。咳嗽、气急月余,半月前在外院作右侧胸腔穿抽得乳糜液,入院后4次右侧胸腔穿刺,共抽出乳縻液1560ml。化验:硷性,含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86-88+92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心电图的表现与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抽液治疗前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异常特点。结果心电图异常占74.4%,60岁以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60岁及以下患者(P0.05);左侧、右侧以及双侧胸腔积液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中量及少量胸腔积液患者(P0.05),中量胸腔积液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少量胸腔积液患者(P0.05);心电图异常类型为:窦性心动过速(49.3%)、QRS波群低电压(28.4%)、T波改变(16.4%)。QRS波群低电压患者中10例患者为左胸导联低电压,左侧结核性胸腔积液7例,占70.0%,左胸导联低电压心电图异常中胸腔积液左侧明显高于右侧(P0.05),右侧胸腔积液1例,占10.0%,双侧胸腔积液2例,占20.0%。其中9例肢体导联低电压,分析其胸腔积液位置,右侧胸腔积液6例,占66.7%,双侧胸腔积液3例,占33.3%,未发现左侧胸腔积液患者,肢体导联低电压心电图异常结核性胸腔积液右侧明显高于左侧(P0.05)。结论心电图改变受结核性胸腔积液量、年龄影响。心电图异常类型为:窦性心动过速、QRS波群低电压、T波改变。QRS波群低电压时受胸腔积液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患,男性,35岁,因发热咳嗽伴右侧胸痛3月余。于1997年4月来院就诊.胸片示“右侧肋膈角变钝,右胸腔少量积液”。PPD结核菌检验为阳性。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用链霉素0.75g/d肌注,异烟肼0.39g/d口服,利福平0.6g/d口服,肝太乐0.2g/d口服。患入院服药7d后发现四肢及面部出现皮疹。考虑链霉素药物(试敏阴性)所引起,即停用链霉素进行抗过敏治疗,  相似文献   

13.
1病例介绍患者,男,52岁,因胸部撞伤入我院.查体:T36.7℃,R32次/min,P92次/min,BP12/8KPa.右肺呼吸音低,X光片示右侧5~8肋骨骨折合并胸腔积液.立即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每天引流出800ml~1000ml粉红色液体,乳糜试验阳性.临床诊断:胸外伤合并胸导管断裂.于入院3d后行开胸探查术.术中胸腔有少量乳糜液,查见胸导管断裂,并有乳糜液溢出,7~9胸椎之间前纵韧带断裂.给予胸导管两断端结扎.术后抗菌、对症治疗.患者两周后痊愈出院.2讨论该例患者部受暴力致胸椎过伸,使前纵韧和胸导管断裂,因此,当胸部团合性外伤…  相似文献   

14.
患男,19岁。1992年起渐感胸闷、胸痛、咳嗽、咯痰,1995年6月27日症状加重,伴发热入院。体检,T38℃,右下肺呼吸音低,语颤减弱,实验室检查:WBC14.9×10^9/L,血沉50mm/h。胸片示右肺门阴影增宽,伴周围模糊影,右侧胸腔少量积液。PPD皮试(一)。经青霉素、丁胺卡那抗感染治疗半月,发热消退,胸痛消失。复查胸片示右肺门阴影明显缩小,右肺门周围模糊影及右胸腔少量积液吸收好转。WBC7.4×10^9/L,血沉18mm/h。出院诊断为右肺炎。1995年9月25日,再度发热胸痛.咳嗽。胸片示:右肺门阴影较前增大。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60岁,右髂骨折、移位,右侧胸腔少量积血,双肺、肾、脾挫伤,右侧腹腔后血肿,于2006年10月24日,以骨盆骨折收住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100mmHg,心电图结果显示元异常。患者入院第二天初次输注旦百能(批号060709),滴速为60滴/min,约1h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心悸,血压升高至220/120mmHg,心率156次/min,全身寒战,体温40.5℃,立即停止输注该液体,给予无菌生理盐水500ml静滴,地塞米松钠注射液10mg入壶,急查心电图,请心内科会诊,给予硝苯地平10mg口含,安痛定3ml肌注,持续氧气吸入,心电图结果显示正常,医生嘱进行心电、血压及心率监测,5min后患者寒战停止,  相似文献   

16.
247例胸腔积液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247例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积液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小于40岁组79例,其中结核54例(68.40%),肿瘤9例(11.4%),心功能不全4例(5.1%),尿毒症2例(2.5%),肝硬化4例(5.1%);年龄40岁以上年龄组168例,其中结核61例(36.3%),肿瘤54例(32.1%),心功能不全15例(8.9%),尿毒症15例(8.9%),肝硬化8例(4.8%)。结论 小于40岁年龄组胸腔积液主要是结核,40岁以上年龄组的胸腔积液主要为结核和恶性肿瘤。血性胸腔积液主要是肿瘤性,胸腔积液以单侧为主,多见于右侧。  相似文献   

17.
尹伟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6):343-343
1病历摘要 女,49岁。因咳嗽,咳痰2个月,胸闷、气急10天就诊。X线胸片示:双侧胸腔积液,在门诊行左侧胸膜腔穿刺后,呼吸困难有所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20础分,血压140/75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下肺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肝脾不大。X线胸片和B超示:双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右侧稍多。CT示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5岁,藏族,果洛州乳品厂二牧场牧民。因咳嗽,气短三天于1992年3月6日入果洛州医院,住院号921555。查体:T36.7℃(住院一月期间体温正常)。BP13.3/9.6kPa。R40次/分,口唇发绀,右肺第二肋间以下叩呈浊音,听诊右肺呼吸音捎失,肝大肋缘下触及四横指。血常规化验五次均在正常范围。ESR18mm/h。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  相似文献   

19.
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及与细胞学联合应用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TRAP—杂交分析法检测了76例患者胸腔积液(包括44例良性胸腔积液和32例恶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并与常规细胞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端粒酶活性在恶性胸腔积液中阳性率为27/32(85%),良性胸腔积液中阳性率为11/44(25%)。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0.85,特异性0.75;和细胞学联合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0.91,特异性0.75。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与细胞学方法比较其敏感性较高而特异性较低。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付鑫  赵慧  孙国龙  王凯忠 《吉林医学》2011,32(26):5616-5616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52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15天前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肺部CT检查提示右肺巨大肿块,右侧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引流术,引流出黄色液体约500 m l,症状未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侧胸腔巨大肿物收入院。病程中未见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二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