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转 《糖烟酒周刊》2006,(39):78-79
一般来讲,节假日的销售业绩是平常的2—3倍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数十倍的增长。所以,供应商和卖场特别重视节假日促销。从对节假日促销操作的掌控度来讲,KA卖场比供应商占据更大的主动权,因为,一家卖场有很多的供应商,它可以很容易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而许多的供应商只能共同拼抢一家卖场的促销权,比如堆头、好的陈列位置等。  相似文献   

2.
黄静  戴韵 《中国广告》2006,(3):118-119
产品进了卖场是供应商压力的真正开始,如何取得好的销售成为随时困扰他们的问题。从销售额的构成来讲,正常的自然销售会占到70%,促销会占到30%,但如果改变促销的频率和节奏.特别是节、假日促销,结构则会发生大变动。从销售角度说.对促销权的争夺就是对销售机会的争斗,对利润的争夺。但是.从对促销操作的掌控度讲.卖场比供应商占据更大的主动权.因为.一家卖场有很多家供应商.它可以很容易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而许多的供应商只能共同拼抢一家卖场的促销机会。从人、地、时、事、物等几个方面来归纳.有以下几种方法有助于供应商取得促销机会并花少钱做好促销。  相似文献   

3.
就像日本之于珍珠港奇袭事件,任何突发性事件背后都有一个预谋已久的过程。供应商要防范卖场的突发性特价促销,就要从“扰乱”其特价促销预谋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说起卖场所进行的特价销售活动,广大厂商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合理的特价促销可以有效地推动销售;恨的是供应商难以管控特价促销。卖场突如其来的特价促销常常让厂商措手不及……[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对供应商来说,突发性特价促销就像卖场手中的不定时炸弹:一是随时可能会被引爆:二是一旦爆炸杀伤力巨大。对此,供应商时刻担心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解除这个不定时炸弹的引爆装置。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促销是—件需要花钱的事。对于花钱方的供应商来说,自然希望能够少花钱多办事。但是,卖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希望向供应商争取更多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场地费、选位费、促销费……产品进入终端卖场的各种费用已经足以让供应商心惊肉跳,很难再承受卖场里昂贵的宣传费,但是产品上架后不做宣传几乎等于前功尽弃,怎么办?有没有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可以做宣传的办法呢?当然有,只要用心,你就能找到。  相似文献   

8.
陈列就是最好的广告。做好陈列管理不仅是卖场的天职,也是供应商义不容辞的责任——所有与卖场打交道的供应商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 供应商面对 KA 卖场,找谁?谈什么?如何谈?有什么问题?应注意些什么? KA 连锁卖场管理观念先进、操作模式规范、工作流程复杂,人员素质较高,与原来传统卖场的操作模式大相径庭,这对供应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更好的与 KA 卖场打交道成为供应商非常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讲,供应商跟 KA 卖场的接触和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如下图)。  相似文献   

10.
<正> 打探 KA 卖场的基本情况、对卖场与供应商合作的具体事项进行了解和分析,这是供应商了解 KA 卖场必走的第一步。了解 KA 卖场的第一步一、了解卖场的基本情况卖场基本情况包括卖场的投资来源、分店情况、经营状况。投资来源简单说就是指卖场的投资方。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合作的安全性和持续性。KA 卖场的投资方相对来说是比较透明的。像众所周知的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大型外资企业都相  相似文献   

11.
王曼  王智勇 《商场现代化》2006,(6S):188-189
卖场促销是零售企业为告知、劝说、提醒顾客关注其一切信息而进行的一种沟通联系,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销售额的增长。但是近几年,卖场促销却陷入了一个以价格战、频繁返券为主的“怪圈”之中。本文从当前卖场促销陷入“怪圈”的表现出发,分析了商家这种促销行为的成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 每缝节假日,我们都会收到各类卖场的促销通知函,为了能够在节假日争取更好的销售业绩,为了能够和卖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都会配合卖场举行各类的促销活动,最常见的就是购物送赠品。但是,在促销结束后,我们总发现我们的促销活动并不成功,销售业绩并不理想,卖场对我们的促销活动总是不满意呢?问题在干,很多时候我们  相似文献   

13.
时下当我们进入卖场购物时,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主要是营业员和促销人员,对于顾客,这二者似乎没有多大的差别,但对于卖场和厂商,营业员和促销人员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营业员是与卖场签订雇佣合同;促销人员是与厂商签订雇佣合同。厂商对促销人员的管理存在更大的跨度和难度。本文即对促销人员的特点及如何更好地管理促销人员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黄静 《销售与管理》2005,(8):113-114
有一家全球知名的卖场做供应商,主要经营头饰和衣饰小配件。按道理,这类高利润高回转的商品在一个客流量相当大的卖场应该是非常有经营空间的。但事实上,这位经销商朋友苦撑了半年后饮恨退出——原因就在于卖场收取的费用共计金额高达总销售额的45%,加上其它的支出,忙活了半年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大卖场的“霸王合同”使其无力经营下去。  相似文献   

15.
问题陈述:零售业的主宰地位日渐突出,一些大型的实力雄厚的连锁卖场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纷纷向供应商索要更好的交易条件,比如更高的促销费用和更低的价格。许多卖场一旦得到这些优惠的条件之后,就会采取低价倾销的政策,甚至将产品充斥到非零售渠道中,这样就形成了大卖场窜货。大卖场窜货的发生,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价格体系,造成了渠道混乱。本期营销诊所特意邀请到正大集团油脂事业线副总经理王绍辉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解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黄静 《连锁与特许》2009,(11):59-59
A公司与W卖场总部签下了"地堆"。B公司则与W卖场分店签下了促销位。由于B公司是与门店直接签署的促销协议,所以卖场将B公司的促销位安排在A公司的地堆旁。活动期间,B公司总是设法通过增加促销道具来压缩A公司的"促销位",门店对此也持纵容的  相似文献   

17.
选择KA卖场     
黄静 《商界》2007,(6):94-95
如今,KA卖场(零售超级卖场)无疑是商业零售的主力。但是KA卖场也是鱼龙混杂,昔日的普尔斯马特就给供应商提了一个醒!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加剧了商业的竞争,对供应商来说,传统渠道的依赖必将越来越小,更多的销售来自于KA卖场。因此,供应商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与KA卖场打交道。  相似文献   

18.
宏敏 《市场周刊》2005,(15):44-44
日渐增多的建材家居卖场与日渐升级的促销,构成了今年春季南京建材家居消费的旋律。在摊位制大市场、品牌家居建材卖场共居共存的现状下,建材家居行业正在通过战术上的促销与战略上的变革实现业态与形象上的自我超越与转型.分外热闹的促销场面意味着行业淘汰赛的发端。  相似文献   

19.
黄静 《销售与管理》2005,(11):92-92
大卖场咄咄逼人,小供应商只能坐等倒闭的命运吗?赵辉是个食品供应商,代理国内一些知名的食品品牌。在和卖场打交道的过程中,让他感触最深的是供货商与卖场之间的不平等——卖场掌握绝对的主动权,供货商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供货商与卖场签订的合同,往往是卖场事先印好的,签约的时候直接拿给供应商,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面对这样的霸王合同,赵辉觉得,自从干上供应商这一行,就像脖子上套了根绳索,越拉越紧,让人喘不过气来。他苦苦思索,自己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如何能将与大卖场的合作变得轻松起来?  相似文献   

20.
王曼  王智勇 《商场现代化》2006,(16):188-189
卖场促销是零售企业为告知、劝说、提醒顾客关注其一切信息而进行的一种沟通联系,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销售额的增长。但是近几年,卖场促销却陷入了一个以价格战、频繁返券为主的“怪圈”之中。本文从当前卖场促销陷入“怪圈”的表现出发,分析了商家这种促销行为的成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