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大豆的营养成分、大豆及其副产品的加工利用,以及大豆制品的健康价值和由于食用不当可能产生不安全因素进行了阐述.大豆制品分传统大豆制品和新兴大豆制品.新兴大豆制品主要是大豆油脂和蛋白质的加工利用及豆乳制品;大豆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包括大豆渣和大豆油脚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大豆制品的产业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豆的化学组成为出发点,讨论大豆制品的加工工艺和产业化进展。比较了近代大豆制品和中国传统大豆制品的加工工艺,提出了大豆制品产业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豆的加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加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工业制造和精炼而得到大豆制品的一门应用学科。大豆加工已成为优质植物蛋白资源加工利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加工利用不仅对于解决发展中国家蛋白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干改善经济发达国家蛋白质供应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一、大豆制品的分类根据大豆制品生产工艺特点可以分成两大类:1.传统大豆制品在传统大豆制品中又可分为发酵豆制品和非发酵豆制品。腐乳、臭豆腐、豆瓣酱、酱油、豆鼓等属发酵豆制品;水豆腐、干豆腐(百页)、卤制品、油炸品、熏制品、冷…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制品自古就有,豆浆、豆腐、腐乳等是中国人餐桌上十分常见的食品。中国饮食文化十分深远,食品发酵加工技术在古代便已十分成熟。基于新时期食品需求的不同,大豆制品的传统发酵技术需要进行革新和改进。大豆制品传统发酵技术简述腐乳、豆豉、酱油、豆酱是我国产销量比较大的4种传统发酵大豆制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传统的食豆大国。清晨喝一杯浓豆浆,中午吃一份麻婆豆腐盖饭,晚上喝粥时再搭配上几块发酵的豆腐乳,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各式各样的传统大豆制品。它们既是人们获取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也是国人餐桌上的美味。随着我国大豆加工技术的不断突破,除了传统的豆油、豆腐、豆浆、豆奶之外,人们能吃到的大豆制品越来越丰富,其品质和身价也不断提高。一粒粒不起眼的国产大豆,经过加工脱胎换骨,变作"黄金豆"。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9):35-35
据有关人士预测 ,未来 5年我国大豆蛋白工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1.大豆加工量将迅速增长。大豆年加工量将达到或超过 30 0 0万t ,其中用于制油、豆粕发酵制酱油和用于饲料工业的大豆将超过 2 0 0 0万t ;用于传统大豆制品加工的大豆将超过 6 5 0万t;用于加工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蛋白和组织蛋白的原料大豆将达到 30万t以上 ;用于脱脂大豆粉、冲调饮用豆粉及豆乳粉等系列产品的原料大豆将达 2 30万t。2 .注重即食快餐型大豆制品的研究开发。传统大豆制品业将改变散装、散卖的的销售方式 ,逐步以小包装、易保鲜的产品形式替代。另外 ,加菜…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将奶类与大豆食品等作为2014至2020年重点发展的产品。措施包括:扶持奶源基地建设,强化奶业市场监管,培育乳品消费市场,加强奶业各环节衔接,推进现代奶业建设。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大豆资源优势,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培育,扶持国内大豆产业发展,强化大豆生产与精深加工的科学研究,实施传统大豆制品的工艺改造,开发新型大豆食品,推进大豆制品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豆食品开发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有大面积的栽培。由于我国城乡大多数居民动物蛋白摄入量不足,为此,专家们呼吁用大豆所含的优质植物蛋白来提高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蛋白含量。在传统豆制品生产技术基础上,我国近年来开发出大量的大豆制品新产品。文章分纯大豆制品,作为原料与其它食物合成制作食品,提取主要营养养成分而加工成特定的大豆制品和对渣进行综合利用四个部分,叙述了近年来我国开发的新型大豆制品种类。每个方面都开发出系列产品,种类和花样繁多,开发前景乐观。文章最后提出开发不同品种时同时要注意食品生产的工业化、标准化,增加产品的稳定性,使大豆制品真正成为提高国民营养素质的重要食品种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豆营养价值的分析,益生菌研究的介绍,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益生菌在大豆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状况,从而为我国益生菌大豆制品的开发研制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传统豆制品食品安全性及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制品,就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或精炼提取而得到的产品,习惯简称为豆制品。 我国是大豆制品的发源地,我国大豆制品的生产、经销和消费历史悠久。关于豆制品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在我国许多古书中均有记载。由于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民的消费习惯不同,豆制品花色品种及风味特点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