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宫腔声学造影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宫腔声学造影检查,在腹部超声的引导下对病变部位行钳夹、基地搔刮,清出组织行病理检查,并与宫腔声学造影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98例宫腔声学造影均成功,其中经宫腔声学造影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46例,子宫肌瘤11例,子宫内膜癌4例,子宫内膜增生8例,子宫内膜无改变29例。②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经阴道彩超宫腔声学造影诊断的灵敏度为98%,特异度为88%,阳性预测值为94%,阴性预测值为97%。结论:经阴道彩超宫腔声学造影检查具有简便、无创、准确率高的特点,是子宫内膜病变筛查、诊断的首选、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在子宫膜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宫腔组织吸引管对80例不孕患者于月经周期25~28d取子宫内膜细胞检验支原体病理检查(吸引管组)。80例不孕患者于月经周期25~28d常规诊刮子宫内膜检验支原体病理检查(诊刮组)。结果:吸引管组子宫内膜阳性率60例占75%,MH5例占6%,病理报告40例,显示子宫内膜组织炎症改变30例,正常子宫内膜8例,子宫内膜腺体发育欠缺,2例未见子宫内膜;诊刮组子宫内膜感染支原体55例,占68.7%,MH4例占5%,病理检查子宫内膜感染41例51%,正常子宫内膜31例,子宫内膜腺体发育欠缺7例,3例未见子宫内膜。结论:在不孕症子宫内膜取材中,宫腔组织吸引管具有无疼痛出血少的优点,比常规金属刮更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筛刷采集子宫内膜细胞,进行宫腔细胞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异常阴道流血或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激素治疗者及乳腺癌服用三苯氧胺)276例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和分段诊刮术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取材满意率,诊断结果符合率,出血量及疼痛感觉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宫腔细胞学检查与分段诊断性刮宫术诊断符合率95.5%,取材满意度88.8%,诊刮术组满意率较高;出血量与患者疼痛感觉方面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子宫内膜刷进行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病变是一种简便、易行、价廉且出血少、疼痛轻的好方法,可适用于高危人群的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4.
子宫声学造影在诊断子宫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念德 《放射学实践》1999,14(3):167-168
目的:评价子宫声学造影在诊断子宫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生理盐水作为造影剂,对38例疑为子宫疾病的患进行子宫声学造影检查。结果:子宫声学造影能较好地显示子宫腔,可直接显示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内膜增生及肌壁间肌瘤的形态特点,诊断准确率为94.7%(36/38),结论:子宫声学造影对子宫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疑诊子宫内膜息肉139例患者,行常规阴道超声、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及宫腔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确诊依据,对照不同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临床疑诊子宫内膜息肉139例患者,最后经病理检查确诊123例。常规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8例,符合率为79.67%;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18例,符合率为95.93%;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22例,符合率为99.19%。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及宫腔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阴道超声。3种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35,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常规阴道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诊断符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85,P0.05),而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和宫腔镜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3,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无创、安全、简便且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病变的声像图和血流特征,并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宫腔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加宫腔造影,分别对19例子宫内膜息肉和32例子宫内膜其他病变之声像图、彩色血流及频谱表现进行对比,全部病例经宫腔镜及手术后的病理证实。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诊子宫内膜息肉,清晰显示了内膜与黏膜下肌层之界限和息肉的病变边界,还显示了息肉蒂基底的彩色血流或黏膜下肌瘤周边彩色血流环,适时加做宫腔造影则更有益于对细小病变的诊断。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加做宫腔造影可大大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其他病的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㈣CD)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0例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患者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内膜厚度及内膜血流,与诊刮的内膜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结果140例患者中,无子宫内膜病变的42例,良性病变95例,子宫内膜癌3例,三者声像图表现、血流显示、阻力指数(RI)均有明显差异。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0例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患者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内膜厚度及内膜血流,与诊刮的内膜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结果140例患者中,无子宫内膜病变的42例,良性病变95例,子宫内膜癌3例,三者声像图表现、血流显示、阻力指数(RI)均有明显差异。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患者于术前一周内行宫腔声学造影。实验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统计方法有t检验、x2检验等,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2±S)表示。结果宫腔声学造影可使诊断敏感性提高至80%,准确性提高至95%,鉴别诊断特异性100%。结论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腺肌病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绝大部分都来自宫腔出血,其病因主要是子宫内膜病变,少数病变在卵巢、宫颈、阴道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86例由于子宫内膜病变引起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应用价值。通过超声检查,能初步鉴别子宫内膜病变,可作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行诊刮前的一种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激光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宫腔镜下诊断和Nd∶YAG激光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方法 门诊可疑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8例,其中主诉月经过多12例、不规则阴道流血14例、经期延长8例、阴道排液1例及无临床症状3例。38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均采用Nd∶YAG激光在宫腔镜下手术。激光功率30W,光斑直径2mm,照射时间1~5min。经宫腔镜操作孔置入石英光纤至宫腔,汽化切割息肉体部或息肉蒂部。 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宫腔深度8.0cm±1.5cm(7~10cm),手术时间平均5.0min±10.2min。38例子宫内膜息肉激光汽化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治愈率为94.3%。经妇科检查、B型超声等随访1~3个月,宫腔内赘生物均消失。 结论 对诊刮不能明确或诊刮后仍有宫腔赘生物的患者,应行宫腔镜检查。Nd∶YAG激光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DWI检查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局限于宫腔的子宫内膜癌与常见宫腔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局限于宫腔的子宫内膜癌和19例经分段诊刮病理检查证实为宫腔的良性病变(内膜增生l2例、内膜息肉7例)的患者行常规MRI和DWI检查(b=1000s/mm2),经后处理获得ADC图,测...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磁共振(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报告16例临床拟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MRI表现,均行B超检查,部分行手术或穿刺。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慢性盆腔炎3例,子宫肌瘤2例,单发性滤泡囊肿2例。结论:与其它影像学检查手段相比,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李强  潘芝梅 《放射学实践》2000,15(6):409-411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不孕症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X线特征。结果:52例患者确诊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X线征象:①子宫腔增大占28.85%;②宫腔内壁不规则占29.23%;③内膜息肉样改变占48.08%;④“菊花”样改变占11.54%;⑤伴有输卵管病变占86.54%。结论:女性不孕症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在子宫输卵  相似文献   

15.
祝芹娟  吴枝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0):1480-1480,1484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产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下腹疼痛甚至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功能,早期明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98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诊断与病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观察绝经后子宫内膜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超声观察自1990年1月以来就诊的78例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的声像图特征,与诊刮病理结果对照。,子宫内膜声像图分为四型,分析其与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超声图像为Ⅰ、Ⅱ型的(内膜厚度<5mm)55例,病理全部证实为萎缩的子宫内膜,超声图像为Ⅲ、Ⅳ型的(内膜厚度>5mm)23例,2例为萎缩的子宫内膜,10例为子宫内膜息肉,5例为子宫内膜增生,6例为子宫内膜腺癌。结论:声像图呈Ⅰ、Ⅱ型提示绝经后萎缩的子宫内膜,Ⅲ、Ⅳ型反映子宫内膜的肥厚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腔镜在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价值、优越性。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6月102例同期就诊的阴道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合并或不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行宫腔镜探查及传统诊刮术,结合病理结果比较两者对阳性疾病检出率、诊断准确率、治疗效果,探讨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性很高,传统诊刮容易漏刮或破坏组织影响诊断。结论宫腔镜下活检能使诊断十分完善,宫腔镜组阳性检出率、诊断准确性显著为高,官腔镜检查应该作为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子宫息肉是引起月经量增多或阴道不规则流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我院自1987年12月至1991年9月,对123例长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宫腔生理盐水声学造影检查,查出子宫息肉29例,占  相似文献   

19.
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腔造影技术(Transvaginal sonohysterography,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9例有异常阴道出血者行SHG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34例,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子宫内膜增生1例。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2例,均可清晰地显示宫腔轮廓和病灶的形态,30例与内膜界限清楚,可见病灶附着部位,23例于结节内部或蒂部显示血流信号;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6例,均可见子宫内膜稍强回声结节,其中19例边界清楚,6例可见病灶附着部位;8例结节内部或蒂部显示血流。使用TVS34例均未显示宫腔的轮廓。本组子宫内膜病例在宫腔轮廓及病灶附着部位方面SHG和TVS的显示率分别为94.1%、88.2%和0%、17.6%。SHG明显优于TVS(P<0.001)。SHG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回声与基底部的子宫肌层相似,略低于子宫内膜,病灶基底部与子宫肌层无界限,表面可见内膜与造影剂构成的亮线,1例可见蒂部,CDFI显示2例内部血流丰富,1例见肌层血管穿入病灶。TVS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2例,表现为为子宫内膜低回声结节,1例子宫内膜呈非均质改变,CDFI可见内部丰富的血流信号(SHG显示宫腔内为2枚粘膜下子宫肌瘤,已得到HSC证实)。结论:SHG能明显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孟君  马琳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0):1553-1555
目的:分析宫腔声学造影(SHG)、宫腔镜(HS)与组织病理学对子宫内膜息肉(EMP)诊断的一致性,进而探讨SHG在EM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腹部或阴道超声检查疑有宫腔占位性病变的已婚女性患者54例,于月经干净后3~7天分别进行SHG与HS检查,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SHG与组织病理学的kappa系数=0.762,HS与组织病理学的kappa系数=0.841,SHG与HS的kappa系数=0.803,P〈0.05。结论:SHG在EMP的诊断上与HS、组织病理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成为诊断EMP的常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