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给线形布置三圆柱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了线形布置三圆柱在不同风向角(0°~90°)和间距比(1.2~4.0)下的脉动气动力及风压分布特性,并与单圆柱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线形布置三圆柱的脉动气动力特性可按间距比大致分为小间距比(1.2≤L/D≤2.0,L/D为相邻圆柱中心距与圆柱直径之比)、中等间距比(2.0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澄清串列方柱的气动干扰效应,以串列双方柱为研究对象,在雷诺数Re=8.0×104、间距比P/B为1.25~5(其中P为方柱中心间距、B为方柱边长)条件下,通过风洞试验同步测得上下游方柱沿周向和展向的表面风压,研究了上下游方柱的风压和气动力特性、两方柱之间气动力的柱间相关性、各方柱气动力沿展向的柱内相关性等随方柱间距的变化情况,分析并给出了干扰条件下非高斯风压沿方柱周向的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串列双方柱的临界间距比P/B处在3和3.5之间,在临界间距前后,两个方柱的气动性能均会发生突变;气动力的柱间相关性和柱内相关性随方柱间距变化剧烈,间距比P/B=1.25的串列方柱的气动力柱内相关性远强于单方柱;串列双方柱的风压非高斯区域随间距比的变化较大,下游方柱表面风压的非高斯特性较单方柱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四川建材》2017,(8):73-74
通过CFD软件建立了双塔楼的二维计算模型,分别讨论了双塔楼在不同切角修正率下塔楼的气动特性随攻角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东方之门"建筑的动态测力试验的方法和结果,并通过测点风压系数积分程序计算得到整体的平均风荷载,与风洞天平测力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吻合得比较好。分析了邻近建筑和群楼干扰时,在某些风向角下出现的比较明显的"遮挡效应"和"狭管现象"。  相似文献   

5.
6.
双椭圆形塔楼风荷载特性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风洞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以椭圆形为基本截面形状,两个相邻的由条状平板搭接构成的塔楼建筑风荷载的特性。结果表明,两个相邻的塔楼在一定的风向角下会形成比单个塔楼更大的风荷载。文中根据不同风向角下的风洞实验结果,结合当地的风气象资料,给出了该建筑更加合理的表面饰物风压分布数据。对今后类似的结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也说明为了达到安全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目的,在作结构设计前对这类外形有较大变化的建筑及其群体间的影响进行适当的风洞实验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两串列方形高层建筑局部风压干扰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个完全相同的串列方形高层建筑模型进行了受扰建筑风压测量的风洞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施扰模型相对位置和高度变化对受扰模型局部风压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度比固定,迎风面平均风压在间距比小于3时为负压,大于3时为正压,侧风和背风面平均负风压及各个面脉动风压均在间距比等于3时取得最大值.高度比变化,间距比小于3时,迎风面...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线形布置三圆柱结构的平均风荷载取值提供参考,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了线形布置三圆柱在不同风向角和间距比下的平均气动力特性,并与单圆柱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雷诺数为6.4×104,风向角α和间距比L/D(相邻圆柱中心距与圆柱直径之比)的范围分别为0°~90°和1.2~4.0。研究结果表明:线形布置三圆柱的平均气动力特性可按间距比大致分为极小间距比(1.2≤L/D<1.4)、小间距比(1.4≤L/D<2.5)、中等间距比(2.5≤L/D<3.5)和大间距比(3.5≤L/D≤4.0)四类;三圆柱的平均阻力系数在极小间距比和小间距比时主要表现为减小效应,中等间距比时在α<60°时表现为减小效应,在α>60°时表现为一定的放大效应,大间距比时下游两圆柱在α≤30°时表现为减小效应;三圆柱的平均升力系数在一定风向角范围内表现为非零值,该风向角范围与间距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串列双方柱在16个不同间距时的绕流进行了详细研究。双方柱的中心距L与单个方柱横断面的边长D之比L/D的变化范围为1. 2~12. 0。试验结果发现,串列双方柱的临界间距范围为3. 5≤(L/D)cr≤4. 0。在临界间距范围内,串列双方柱的绕流具有双稳态特征,同一间距下,上下游方柱均会出现两组明显不同的压力分布与气动力。通过引入干扰因子,定量地讨论了串列双方柱的脉动压力分布、脉动阻力和脉动升力随L/D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建筑外表面竖向外伸肋板对高层建筑气动力的影响,试验中采用了1个未设置肋板的参考模型和4个不同肋板布置形式的研究模型,通过模型测压风洞试验,获得了不同风向角下各模型的表面风压,进而对比分析了各模型的基底弯矩系数和层风力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试验模型中,外伸宽度d(d=7.5%D,D为模型长度)较小且靠近建筑边缘(b=15%B,b为肋板与模型边缘距离,B为模型宽度)的竖向肋板可以有效降低横风向脉动层风力系数,最大降幅为40.17%;竖向肋板可以有效降低基底弯矩系数的极值,顺风向和横风向的基底弯矩系数极值最大降幅分别为28.64%和39.02%。通过对比横风向气动基底弯矩功率谱密度发现,无肋板参考模型与加肋板模型的功率谱密度接近,说明竖向肋板的作用并非改变横风向脉动风荷载的能量分布,而是降低其强度;通过研究基底弯矩的相平面轨迹发现,当竖向肋板外伸宽度较小时,顺风向和横风向基底弯矩相关性随着竖向肋板外伸宽度的增大而增强。总体上,通过合理的竖向肋板布置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气动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小宽厚比串列双矩形柱的气动干扰效应及流场机理,采用风洞试验和大涡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宽厚比B/D(顺风向宽度B与横风向厚度D之比)为1∶4的串列双矩形柱在不同间距比L/B(双矩形柱的中心距L与顺风向宽度B之比,其范围为1.2~8.0)下的气动力系数、风压系数、斯托罗哈数以及流场特性,并与单矩形柱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即使L/B达到8.0,双矩形柱的气动干扰效应仍不可忽略,上游矩形柱的平均阻力系数、下游矩形柱的脉动升力系数和双矩形柱的斯托罗哈数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放大效应,最大分别为单矩形柱的1.4倍、2.1倍和1.2倍;在L/B<4.0时,绕流表现为单钝体流态,柱间分离泡的形成是导致双矩形柱空隙面负平均风压系数和局部脉动风压系数增大的原因;在L/B≥4.0时,流场剪切再附流态出现,剪切层间歇性再附着造成了下游矩形柱侧风面局部脉动风压系数的增大。  相似文献   

12.
双特性电动机(简称双特电机)是一种小型特种直流电动机,它兼备有并激直流电动机和串激直流电动机两种特性。现有直流电动机在使用中不能互相转换。而双特电机运行中可视负载变化的需要,随时转换为并激式或串激式。  相似文献   

13.
文中主要研究了扁平箱梁气动力的展向相关特性,主要手段采用风洞节段模型测压试验。首先通过CFD数值模拟进行了主梁的气动力特性及外部绕流特性分析,明确了试验布点方案,最后进行了风洞节段模型试验,分析了改变风攻角和展向间距时,气动力、测点压力的展向相关性。结果表明扁平箱梁的气动力展向相关性在展向间距增大时减小;正攻角时,风攻角越大,上表面测点压力的展向相关性越强,而负攻角时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15.
双塔楼弱连接连体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采用“串并联质点体系”振动模型,对双塔楼弱连接体高层建筑结构这种新型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这种弱连接连体结构的特点,考虑了塔楼特征的变化和连接体特征的变化,从结构周期,振型,动力响应三个方面,分析了对双塔楼弱连接连体高层建筑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主塔楼的动力特性和不同水准地震作用时模型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构抗侧力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及过程,对天津周大福主塔楼1∶40缩尺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天津周大福主塔楼项目工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原结构总体可达到预设的抗震设计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成都来福士广场T4塔楼竖向布置不规则,自下而上存在几处收进,且存在竖向构件不连续、扭转不规则等超限情况。为验证工程设计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与构造措施是否合理和满足抗震要求,按照相似比关系制作了1∶20的模型,并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检验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并发现了结构中的薄弱部位,提出了收进位置节点加强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型商业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在桥梁气动导数的计算方面提出了刚性边界层网格 三角形动网格 静止网格的网格分区方法,验证了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主梁的绝大部分气动导数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及风洞试验结果均十分吻合,同时能较好地分辨桥梁检查车轨道附属结构对桥梁气动导数的影响.表明文中提供的方法是可靠和有效的,可为桥梁气动导数的数值计算提供一种较为简捷通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新月形和D形覆冰导线的静态气动力系数在不同风速、不同攻角和不同弹性支撑刚度下的变化规律。试验模型采用实际导线加工而成,具有实际导线的粗糙表面。试验结果表明:覆冰形状是影响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的关键因素;对于新月形覆冰导线,当弹性支撑刚度最小时,在0°攻角附近高风速导致的初始扭转位移使导线的气动力系数曲线与低风速时有较大的差异。另外,风速的变化对新月形覆冰导线气动力系数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随弹性支撑刚度的增大逐渐减小;对于D形覆冰导线,风速对导线气动力系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阻力系数的变化,这种影响随弹性支撑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弹性支撑刚度的增大,新月形覆冰导线的升力和力矩系数曲线在攻角为0°~15°范围内形成明显的突峰现象,D形覆冰导线的升力和力矩系数最大值对应的攻角位置出现了向后推移现象。  相似文献   

20.
林军志  杨洪武  赵明阶 《混凝土》2011,(9):93-95,98
对同时掺入两种不同聚合物乳液的5组15个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压力条件下的超声波测试,研究了双掺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声速和加权谱面积等声学参数与应力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低应力状态,双掺聚合物水泥混凝士的声-应力敏感性较普通水泥混凝土有所增强,而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大,其声-应力敏感性都不同程度的减弱.具体表现为:双掺纯丙乳液和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