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大顶子山水库上游浸没影响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下水动态及水量均衡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现状条件下的浸没态势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截渗效果上贯穿式截渗墙优于悬挂式截渗墙,但2种截渗方案都会对生态环境干预严重,该区治理方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2.
水库周边“岩溶浸没--内涝”现象是水利水电建设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以红水河岩滩水电站库区的内涝为典型事例,分析了产生岩溶浸没内涝的主要原因和形成条件,归纳了“降雨、管道、水库”三要素。指出对水库“岩溶浸没--内涝”问题研究工作须进一步加强,并强调调查、观测、模拟试验等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广东河槽型水库浸没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广东某些已建成的河槽型水库预测浸没范围与实际浸没范围存在偏差的事实,分析产生预测偏差的原因,对水库浸没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北江、东江、梅江干流中下游规划建设的水电站均为低水头河槽型水电站,水库两岸存在大小、形态不同的一级阶地,阶地一般具有上部黏性土层,下部砂、砂卵砾石层的二元结构。早期勘察的项目地下水壅高多采用卡明斯基公式进行计算[1],据此预测的水库浸没范围与水库建成后的实  相似文献   

5.
丹江口水库浸没区判别方法及浸没程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其正常蓄水位附近分布的Ⅱ级阶地及其他平缓地段存在浸没问题,给当地农作物及建筑物带来危害。以浸没区基本特征为判断依据,在对水库浸没区进行初步判别和复判后,根据测区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产生浸没的临界地下水位,针对不同的地层结构确定了地下回水位的预测原则,并对浸没程度进行分级。选取典型浸没区进行了浸没评价,提出对浸没轻微地区采取排水减压措施,对浸没中等地区采取排水减压与改换农作物品种等措施,对浸没严重地区可采用彻底、可靠的压渗填高复垦方案,以降低浸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阎王鼻子水库浸没问题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王鼻子水库蓄水后,在水库两岸出现浸没现象。经过勘察与分析,确定两岸浸没影响范围,并根据浸没影响程度,将浸没区分为严重浸没影响区与一般浸没影响区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设与措施指导两岸浸没影响区内建筑物的搬迁安置及铁路的加固改造,有效调整农田浸没区的种植结构,减少浸没危害损失。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长江流域水库营养化现状,对长江流域345个重要水库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库营养化状态以中营养和轻度富营养为主,分别占评价总数的73.44%和21.15%。中度富营养化水库占比较小,主要出现在岷沱江、嘉陵江和乌江水资源二级区。三峡水库干流营养状态指数总体偏低,以中营养和轻度富营养状态为主;支流营养状态指数较高,以轻度富营养和中度富营养状态为主,呈现出自库尾至坝前逐渐降低的趋势。丹江口水库库湾水质总体良好,以II-IV类水质标准为主,营养化状态以中营养状态为主,泗河库湾在春秋季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近年来,汉江水华发生频率增加,范围扩大,除氮磷生源要素、水文要素和气候因素外,河流藻类来源与聚集,以及早春良好的光照等气候条件也是水华暴发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丰满三期扩建永庆反调节水库进行浸没再评价的必要性,介绍了浸没区的地质概况、浸没再评价计算模型边界条件的选取以及计算方法.对调峰天数浸润线进行影响分析,最终给出了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9.
刘静 《陕西水利》2016,(2):49-50
本文在分析陇县山洪灾害成因的基础上,对开展的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其他县区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锦凌水库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凌水库是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兼顾改善地下水环境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为了解锦凌水库工程及其周边区域(水库工程区、河道下游地区、河口地区以及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现状,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生态完慗性调查、工程区植物现状调查以及周边生态环境调查等几个方面,对锦凌水库供水工程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污染源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对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的污染源(含面源以及点源)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并根据近年的实测数据统计上游流域入库污染物的年平均总量,分析入库主要污染物总量、点源污染以及面源污染的类型以及分布、上游流域和库区范围内点源以及面源污染的贡献率,并对库区的污染源控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技术的水库淹没与损失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数字高程模型栅格图像与回水位数据计算水库淹没范围及评估淹没损失的方法,以便使水库淹没处理工作更加科学与合理.  相似文献   

13.
童广勤  王翔俊  石纲 《人民长江》2011,42(22):20-22
自1992年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已有1 000余处地质灾害得到妥善防治。而在确保治理效果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强、技术经济指标优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结合防治工程所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了技术与经济指标的总结分析,并据此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即应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达到效果好、见效快、投资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肖群  梁国康 《人民长江》2012,43(12):42-45
青草沙水库位于感潮较强的长江口,是上海市最大的饮用水源地和保障水安全的重大基础设施。为及时反映水库建设施工期间工程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质变化情况,分别在水库施工生产区、生活区及上下游水域布点进行了水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水库施工生产区水域水质基本稳定;生活区水域水质较差,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总体而言,水库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水质和下游咸潮水质影响,工程施工对水库区域水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已完成了百万移民的搬迁安置,进入了移民安稳致富的新阶段,库区社会和谐稳定对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重点关注和谐库区建设思路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方面,从理论层面,重点论述与库区和谐社会相关的理论认识成果;另一方面,从实际管理运用层面,构建了库区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可为移民动态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模糊数学在库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模糊数学中多级模糊评判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泥石流灾害的具体特点、成因、机理分析,建立了一种新的泥石流灾害易发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且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定量化确定各个影响因子权重。以九甸峡水库韩家沟泥石流沟为例,选用典型评判指标,建立二级近似推论,对九甸峡库区泥石流易发性进行两级模糊综合评价。将其易发性分为4个等级级,并进行泥石流易发性分区,为库区泥石流沟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尼尔基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空间分辨率为0. 5°×0. 5°格点的逐日降水产品数据在该流域的适用性。基于格点降水产品提供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和该流域17个雨量站的相应资料,应用相关系数R、相对误差RE和均方根误差RMSE 3个指标分别对应用格点降雨产品数据的流域面雨量值及旬径流预报值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格点数据的面雨量值与实测面雨量间相关系数R为0. 70,相对误差RE为16. 64%,均方根误差RMSE为4. 09 mm,精度满足检验标准,可以用于描述该流域的面雨量值;基于格点面雨量值预报旬径流量时,预报径流值与实测径流值间高度相关;拟合期、检验期径流预报值略微偏大,而外推期存在低估的现象,误差相对较大,但与应用实测面雨量得到的预报径流值误差相差仅3%,该格点降水数据可以替代实测站点的雨量数据用于研究流域。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上游建库对三峡水库枯水期保证水位回水末端的影响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三峡蓄水后上游无库和上游建库情况下重庆河段的淤积发展、分布及其对航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库运用初期河势调整或者炸礁措施的投入及枯期消落水位155m回水末端的上延,重庆河段是变动回水区碍航的重点区域;干流上游水库的联合作用下,重庆河段干流河段将明显冲刷,原有的淤积位置淤积量及淤积厚度明显减小,甚至出现冲刷,重庆河段干流航道得到明显改善,嘉陵江入汇口处的金沙碛河段受干流上游建库的影响较小,碍航状况和上游无库情况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来水后土壤污染物溶出对密云水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工程来水入密云水库使得库区水位大幅上升,库区周边大面积土壤将被永久淹没。本文基于密云水库水流条件和入库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构建了适合库区水流水质特征的平面二维水动力与水质模型,结合土壤浸泡溶出试验得出的土壤污染物释放规律,开展了南水北调来水后考虑新增淹没区土壤溶出和不考虑土壤溶出两种情景下的水质模拟,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来水后新增淹没区土壤TP、TN和CODMn溶出对库区水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考虑最不利情景下,新增淹没区土壤释放对密云水库库区水质的影响范围小、程度低、持续时间短,对库区水质的影响非常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