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群英  郭仁卿 《农药》1990,(1):55-55
花生种植已普遍推广地膜复盖,增产效果明显。但随之而来的是地下害虫的防治问题,特别是蛴螬,为害量大,复膜后又不易再采取防治措施。因此,我们研究了一种在花生播种时一次施下的缓释长效毒饵,经过三年的观察,防治效果较好。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付莲 《现代农药》2008,7(2):53-54
针对乐都县优势鼠种褐家鼠在本县造成农区粮食损失逐年上升的不利势头,在乐都县中铃乡使用溴敌隆毒饵对褐家鼠进行药效实验,结果表明0.005%和0.004%的溴敌隆毒饵对褐家鼠具有良好的灭杀效果,可在本县内大面积使用。  相似文献   

3.
4.
气相色谱法测定杀鼠灵灭鼠毒饵中杀鼠灵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新民 《农药》1989,28(3):21-22
选用4.4% SE-30 Chromoser(?) G AW DMCS(80~100目)30厘米长、内径2毫米的高效短柱,采用较普及的氢焰检测器,即可快速完成其定量分析,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含氟抗凝血杀鼠剂的合成与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羟基香豆素为起始原料,融合急性杀鼠剂氟乙酰基的急性优点,经7步反应制得合成新型抗凝血杀鼠剂M,N,S,并制成0.005%毒饵,进行15d药效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抗凝血杀鼠剂M的总收率以氨基苯乙酮计算为22.03%,新型抗凝血杀鼠剂N的总收率以4-溴联苯计算为27.41%,新型抗凝血杀鼠剂S的总收率以4-溴联苯计算为18.23%。用新型抗凝血杀鼠剂M,N,S毒饵15d,大小白鼠的死亡率均为100%,LD50分别为0.718mg/kg,0.693mg/kg,0.762mg/kg摄食系数分别为:0.84,0.72,0.85。因此,新型抗凝血杀鼠剂M,N,S,对大小白鼠具有良好的药效,现场实验表明它们具有使鼠死在洞外,易于清理的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而且在解决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回收利用这个问题上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锋  王宏光  李世忠 《农药》2000,39(12):19-20
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以外标法分析了杀鼠新玉米毒饵。毒饵用甲醇提取3小时,采用Partisil-10 ODS色谱法,以甲醇:离子对溶液(70:30)为流动相,含0.005M四丁基铵磷酸盐(pH为7.5)的缓冲溶液为离子对溶液,在波长284nm处测定。方法的变异系数为1.9%(n=7),回收率为95.5%~100.8%。  相似文献   

7.
叶萱 《世界农药》2011,33(1):33-38
红火蚁(Solenqpsis invicta Buren)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和农业害虫,也是影响乡村和城镇的生物多样性和公共卫生的一大害物。目前在世界上有几种技术用于控制火蚁种群的发展和危害地域的扩展。要控制大范围内的火蚁,毒饵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