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重庆四个区县的不同猕猴桃品种进行营养成分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县不同猕猴桃品种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水平存在差别。其中,万盛区红心猕猴桃和万州区红心猕猴桃中总糖含量相对较高,在10g/100g以上;万盛区黄心猕猴桃和江津区绿心猕猴桃中总酸含量相对较高,在8g/100g以上;万盛区红心猕猴桃、万盛区黄心猕猴桃和巫溪县红心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在55mg/100g以上;万盛区红心猕猴桃、江津区黄心猕猴桃和巫溪县红心猕猴桃中维生素E含量相对较高,在2.8mg/100g以上;江津区黄心猕猴桃和江津区绿心猕猴桃中钾、钙含量相对较高,分别在98mg/100g、27mg/100g以上;万盛区红心猕猴桃、江津区绿心猕猴桃和巫溪县红心猕猴桃中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在0.11mg/g以上。  相似文献   

2.
1-MCP处理对猕猴桃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主栽猕猴桃品种红阳猕猴桃为试材,探讨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猕猴桃低温贮藏期间内部品质、感官品质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减缓了其衰老进程;可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抑制果实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下降,并抑制贮藏期间果皮和果肉叶绿素的降解,有效防止果肉组织的褐变度.较好地保持膜细胞完整性.其中以浓度为750 nL/L的处理效果最好,贮藏至第80天,果实好果率高达96.67%,可溶性固形物19.18%,Vc含量109.09 mg/100 g.  相似文献   

3.
付勋  张海彬  聂青玉  冯婷婷  刘丹  张艳  李翔 《食品科学》2022,43(10):247-254
以金艳、红阳、东红及万州红心4 种猕猴桃为原料,比较样品间感官差异(外观、内部横切面形态)、品质差异(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pH值、可滴定酸、VC、总酚、花色苷、黄酮、单宁),结合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法对样品分析,同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对不同品种猕猴桃果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 个品种出汁率、总酸等含量差异不明显,万州红心猕猴桃品种中总糖、VC、总酚、黄酮及花色苷含量较其他3 个品种高,金艳品种中单宁含量较高,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较一致,金艳聚为一类,红阳、东红及万州红心聚为一类;采用GC-IMS技术在4 种猕猴桃果汁中共检测出55 种挥发性物质,不同样品之间挥发性物质差异较大,按照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样品进行分类,结果与按照品质指标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柠檬皮渣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DF),探讨原料预处理工艺和干燥方式对柠檬皮渣膳食纤维成分及其抗氧化特性指标的影响。方法: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膳食纤维中总膳食纤维(T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IDF)和总黄酮、Vc含量,以此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干燥前对原料进行热烫可制备SDF含量较高的柠檬膳食纤维,冷冻干燥可较大程度保存原料的总黄酮、Vc和SDF,原料不经预处理直接冷冻干燥可制备总黄酮和Vc含量高的膳食纤维。结论:原料预处理工艺和干燥方式均显著影响膳食纤维成品的组成分和抗氧化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以前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猕猴桃都长得毛茸茸的,深绿色,切开是绿色的心,而近年来除了绿心猕猴桃,又出现了黄心和红心猕猴桃。那么它们各自的口感怎样?营养价值如何?外观又是怎样的呢?猕猴桃种类不少,其中果肉颜色以绿色居多,黄色次之,红色稀少。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迄今为止全世界共发现猕猴桃属66种,  相似文献   

6.
选取陕西周至和眉县的7个品种猕猴桃为原料,对其果浆色泽L*、a*值、Vc、总糖、总酸、叶绿素含量、硬度、咀嚼性、制干率9个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筛选出猕猴桃品质评价核心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猕猴桃品种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华优猕猴桃L*值高于其他品种,Vc和叶绿素含量也最高;而红阳猕猴桃制干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居首位;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3项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4.991%;聚类分析筛选出3个核心指标,分别为制干率、叶绿素含量和硬度。  相似文献   

7.
以猕猴桃、苹果、绿甘蓝为原料制备复合果蔬粉,对复合粉加工工艺、配方设计以及品质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真空低温干燥法制得猕猴桃复合粉干燥时间最短为3.5h,猕猴桃:苹果:甘蓝较优质量配比为10:5:2;成品中:Vc 98.8 mg/100 g,总酸50.1 g/kg,还原糖18.2 mg/100 g,可溶性固形物9%。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吸水指数、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 H值这4项评价指标能较好反映猕猴桃复合粉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保鲜剂对猕猴桃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西省周至县产的秦美猕猴桃为试材,探讨了两种常用市售猕猴桃保鲜剂对猕猴桃贮藏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保鲜剂处理在保持猕猴桃的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含量和硬度方面未有更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海南红心木瓜为原料,测定木瓜果肉及果皮中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与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确定木瓜果肉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酶添加量150μL,酶解时间35 min;果皮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酶添加量200μL,酶解时间30 min;通过测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及螯合铁离子能力来研究木瓜不溶性膳食纤维抗氧化活性,并比较果肉与果皮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木瓜果皮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占总膳食纤维的比例高于果肉,其抗氧化能力亦高于果肉。因此,可通过多种新技术对木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木瓜果皮及果渣进行综合利用,对实现木瓜加工副产物梯次高值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8个葡萄品种的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湖南省栽种的8个晚熟葡萄品种为试材,分别检测构成果品品质的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Vc、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结果表明:三益7号的Vc、三益8号的可滴定酸、三益9号的可溶性总糖、金手指的可溶性固形物相对其他品种有显著性差异,品质更优良.  相似文献   

11.
芦笋膳食纤维及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酶解和超声辅助提取白芦笋和绿芦笋中的膳食纤维和酚类物质,分析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及理化指标,通过比色法测定芦笋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并比较两种芦笋中的酚类物质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抗氧化能力(DPPH、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结果发现,白芦笋和绿芦笋均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26.67±1.2, 30.46±0.8 g/100 g)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11.6±0.6, 22.73±0.98 g/100 g),且两种芦笋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均高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此外,绿芦笋中两种膳食纤维和酚类物质(6.76±0.21 GAE mg/g)的含量均高于白芦笋中膳食纤维和酚类物质(2.89±0.16 GAE mg/g)含量,且绿芦笋可溶性膳食纤维和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白芦笋。以上结果为芦笋,尤其是绿芦笋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幸宏伟  程琳 《食品科技》2011,(10):153-156,160
分别由红皮黄心、红皮白心、白皮红心3种红薯渣原料制备,通过实验比较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结果表明:红皮白心红薯是提取并转化获得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理想材料。以干燥、粉碎的红薯渣为原料,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1:3混合提取红薯渣膳食纤维,利用纤维素酶法将原料中的膳食纤维降解为可溶性膳食纤维,经4倍无水乙醇沉淀后获得可溶性膳食纤维。实验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纤维素酶法降解膳食纤维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20μL,反应温度50℃,酶作用时间为2.5h,pH为4.0,未采用纤维素酶降解的对照组实验所得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32.19%,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后得到的红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60.97%,提高了28.78%。  相似文献   

13.
成都平原秋冬季圆白萝卜鲜食品种适宜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筛选出圆白萝卜优质鲜食品种,本文以5个成都地区选育和主栽的圆白萝卜品种为对象,开展了萝卜采后13项营养(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干物质量、果肉和果皮纤维素)与外观品质指标(果肉和果皮色差、果肉和果皮硬度、果皮韧性)的测定与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评价确定了5个鲜食萝卜品质核心评价指标为果肉可溶性固形物、纤维素、色差L*值、Vc和可溶性蛋白;通过层次分析确定各核心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49.81%、26.39%、13.71%、6.09%和4.00%;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供试品种进行了品质综合排序,优选出综合鲜食品质最优的品种为黑叶春不老。供试品种中2个常规种鲜食品质整体优于杂交种,但3个杂交种的田间丰产性更优。  相似文献   

14.
以徐香猕猴桃为研究对象,以质构、色差及营养成分变化为评价指标,研究乙烯缓释剂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催熟过程中,猕猴桃总体颜色逐渐变深,硬度、咀嚼性、可滴定酸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上升.乙烯缓释剂能够加速猕猴桃品质变化,剂量越大,作用越明显.剂量为1.5 g/4 d,3....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价值高,以市售成熟度一致的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乳酸钙溶液处理其鲜切后果实,研究其在5℃储藏条件下的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分别使用浓度为0~2.5%的乳酸钙处理后,其中1.5%浓度的乳酸钙处理的鲜切果实在储藏期内,不仅Vc的降解速度有所减缓,而且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也均有所降低。适当浓度的乳酸钙处理具有延缓鲜切猕猴桃品质变化的作用,能够适当延长鲜切果实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的品质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10 种猕猴桃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并据此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比较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探究抗氧化活性与VC、总酚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猕猴桃成熟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7%~20.37%、可滴定酸含量0.85%~1.77%、VC含量54.86~159.08 mg/100 g、蛋白质含量0.86%~1.85%、总氨基酸含量10.74~17.94 mg/g、总酚含量63.71~152.46 mg/100 g、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13.75%~68.34%。6 种营养成分在不同猕猴桃品种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其中翠香、红阳、金桃和华优的可溶性固形物、VC和总酚含量均较高,而黄金果和海沃德的VC、总酚含量较低,其他品种的营养成分指标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华优的VC含量(159.08 mg/100 g)、总酚含量(152.46 mg/100 g)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68.34%)最高,是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之一。猕猴桃的抗氧化能力与其中的VC和总酚含量之间呈现较高相关性,表明猕猴桃的抗氧化作用与其中所含的VC和酚类物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配制酒品质最佳的苦荞品种。方法:考察以3种不同苦荞浸泡出的酒(A、B、C)中的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含量,抗氧化特性,色差以及透光率,探究不同品种苦荞对酒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苦荞B的总黄酮、总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为最佳。色差值表明总黄酮、总酚含量与酒样颜色有一定的显著相关性。浸泡40 d的B1样品中共有49种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为79.488%,其中酯类16种(相对含量为49.916%),是主要挥发性物质。结论:品种对酒品质影响很大,酒中总黄酮、总酚含量与酒样颜色有一定的显著相关性,浸泡苦荞酒宜选择黑苦荞B。  相似文献   

18.
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是影响大葱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其含量差异很大。以9个大葱品种为试材,采用烘干法和手持折光仪研究不同品种和不同取材部位对大葱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检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叶1号"干物质含量较高,为适宜脱水加工的大葱品种。"4号"、"特选葱冠"和"青杂2号"这3个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为适宜鲜食的品种。大葱下部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比中部和上部高。  相似文献   

19.
<正>苍溪县是四川省水果基地县,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河流纵横、溪涧密布,呈现"高山寒未尽,谷底春意浓"的气候特征,森林覆盖率达45.7%。如此独特的自然气侯和生态环境为猕猴桃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苍溪红心猕猴桃娇小玲珑,表面无毛,果芯呈放射状心型图案,果肉绿中带黄(或红),口感甘甜清爽,是一种高级营养保健水果,每百克鲜果肉含维生素C100-420毫克。红心猕猴桃果肉细嫩、香气  相似文献   

20.
李加兴  刘飞  范芳利  陈双平  秦轶  李伟 《食品科学》2009,30(14):143-148
以猕猴桃皮渣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从猕猴桃皮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料液比、浸提液pH 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酸水解法提取猕猴桃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7(g/ml)、浸提液pH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0min,在该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47.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