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建伟 《西部皮革》2021,(6):133-134
本文从文化创新的视角展开古镇文化的发展研究,以客家中山古镇作为研究对象,将文化创新模式介入其文化发展,探索古镇文化在当代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本文首先概述了当代文化创新模式,并分析了其介入古镇文化发展的可行性。其次分析客家中山古镇的文化特征,其发展状况以及优劣势。接着以文化创新思维提出相对应的文化创新方式。最后完成研究总结并提出文化创新介入古镇文化发展的思维启示。  相似文献   

2.
周健文 《西部皮革》2022,(1):82-83,86
从洛带古镇客家人的服饰入手,通过对洛带客家服饰的款式造型、制作工艺、面料色彩、装饰纹样的研究,总结归纳出洛带客家人的服饰文化特点.采用文献概括、实地调研、实物考证的研究方法、研究总结出洛带客家服饰具有与中原汉民族服饰文化一脉相承的延续性,以及朴素尚俭的实用性和崇尚自然的艺术性,是洛带客家人民族精神的外化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文创产品设计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洛带古镇是位于四川成都东部的一座千年客家文化古镇,通过调研发现,该古镇景区的文创产品普遍存在着同质化严重、缺乏本土特色和创意设计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洛带古镇文创产品现存问题的设计策略,以期提升洛带古镇文创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促进洛带古镇文创经济的发展,也给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4.
四川田席又叫坝坝宴、流水席、九斗碗、九个碗等,是川菜筵席的重要组成部分,菜品以三蒸九扣菜肴为主。四川泸县农村传统筵席继承了田席的基本格局,是民间家庆饮宴的主要形式,深受人们喜欢,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介绍泸县农村九个碗的起源、种类和礼俗,并分析农村九个碗的现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客家有童谣这样唱道:“种芋子,种番薯,又种冬瓜种黄瓠。到七月,收燥谷,大担小揶揩进屋。收了一样又一样,又煮豆豉又做酱。又舂麻糍又蒸酒,一直忙到九月九。”芋头、番薯是客乡农家每年必种的粗粮,在当地向来有薯芋半年粮之说。  相似文献   

6.
永定客家土楼民居历史悠久,土楼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热门话题.近年来,旅游业的兴旺带动了民宿的发展,加上政府大力支持,为土楼开启了新的方向——民宿.本文通过对当前土楼民宿现状的分析,融入客家文化,提出改造设计的建议,不仅可以吸引慕名而来的游客,传承客家文化,还可以为土楼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去成都旅游,行程路线里总少不了被称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的洛带古镇。而若没有在洛带古镇里品尝一次正宗的客家伤心凉粉,则会是旅程中莫大的遗憾。作为一道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美食,客家伤心凉粉已成为洛带古镇的一张特色名片,可谓洛带一绝、成都一绝。伤心凉粉是川西一带的特色小吃,以辣著称。它起源于清朝,二十世纪初期,由周礼厨师文江源在保持其原有黄凉粉传统风味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也说九斗碗     
旧时在四川农村,老百姓把操办红白喜事而摆出来的酬谢亲朋好友的宴席,都通称为“九斗碗”。由于旧时乡下人办筵席,多会受到场地、原辅料等条件的限制,故做出来的菜品多为蒸扣菜,俗称“三蒸九扣”。  相似文献   

9.
“九斗碗”是四川民间宴会以大众便餐家常菜肴为主的筵席,又名田席、三蒸九扣席。它的出现.源于清康熙中叶(1681年前后)开始的“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运动。  相似文献   

10.
绵竹九斗碗     
绵竹市西北部属龙门山区,东南部为成都平原的一部分。绵竹自古物阜民丰,清人李锡铭曾在一首竹枝词中写道:"山程水路货争呼,坐贾行商日夜图。济济真如绵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  相似文献   

11.
河北石家庄正定县有这么一个风俗每年的阴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张罗做一种小吃叫“砸锅底”,也叫“摊面托”,我们外地人管它叫“萝卜丝饼”的食品。  相似文献   

12.
以大米为原料,拌入中草药,接种母曲,经制坯、裹粉、入室培养、出室干燥制成小曲药饼.其成曲呈白色或淡黄色,菌丝均匀一致,无黑色,具有特殊的芳香,水分含量为12%~14%,总酸为0.8 g/100 mg,发酵力80%以上.(孙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