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素有"文化之都"之称的北京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也带动京郊乡村旅游逐渐升温。乡村旅游是近几年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中农家院发展亟需创新突破。基于京郊79户民俗旅游户的入户调研,分析了京郊乡村旅游中农家院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农家院的发展经验,指出了我国未来农家院发展的路径选择:政策扶持由"硬件"向"软件"方向转变;基于游客需求培育创新型农家院;加强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综合发挥农家院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与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中农家院发展亟需创新突破。基于京郊79户民俗旅游户的入户调研,分析了京郊乡村旅游中农家院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农家院的发展经验,指出了我国未来农家院发展的路径选择:政策扶持由"硬件"向"软件"方向转变;基于游客需求培育创新型农家院;加强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综合发挥农家院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与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追求精神层次的享受,从而带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和城郊的自然景色、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农业环境资源等为基础发展旅游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充分开发农业自然资源,同时乡村旅游可向游客提供住宿等服务。新时期下,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创新旅游服务方式和模式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旅游效益。本文主要对"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的相关内容和联系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民宿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针对仍延续"农家乐"发展模式的京郊乡村民宿,以车耳营村为案例地,从游客需求出发探讨其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提出可将商务市场作为主要的客源市场,主打商务民宿品牌,借助中关村的科技优势,提升整体民宿氛围。同时提出商务市场极有可能成为京郊民宿继亲子、家庭两大旅游市场之后的另一重大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柱,但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提高乡村文化辨识度,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形式;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推进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共享游客"流量"和经济红利;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展宣传推广渠道。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旨在指导乡村休闲农庄开发与设计,即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体验巧妙结合,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满足游客的乡村真实体验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休闲常态化的需要,促进京郊休闲农庄的更好发展,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与京郊休闲农庄游客面对面访谈等方法,采用集中趋势分析法分析京郊休闲农庄旅游体验真实性影响因素,提出了打造理想的乡村环境,创造诗情画意的田园景观;挖掘当地乡村文化,打造深度体验活动项目;塑造鲜明的农庄特色主题,提高农庄的吸引力;服务提升农庄真实体验,提升游客重游率等措施,以期为休闲农庄开发提供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以南京郊区前石塘村为例,运用IPA方法分析了游客对前石塘村旅游接待综合体的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较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都市郊区乡村旅游游客在影响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感知上都有较大差别,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已从最初的卫生条件、服务水平等转为交通标识等自驾游服务体系;另外,性别差异对于游客感知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正>眼下正是桑果成熟季节,在蒙自市长桥海桑园,翠绿的桑园、味美的桑果,吸引不少游人前来体验乡村采摘的乐趣,周末时段还有旅游团队的游客前来观光,借助"采摘+旅游"的带动,果园经济的附加值得到提升,乐了游客,富了果农。通过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采摘+旅游"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不仅助推了传统水果种植产业的提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素有“文化之都”之称的北京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也带动京郊乡村旅游逐渐升温。乡村旅游是近几年国内旅游发展的新重点,它是一种集农业、农村旅游和农民接待服务为一体的体验型的休闲度假方式,具有乡土气息浓郁、投资较少、带动面大、旅游空间布局、发展规模及经营方式有较大灵活性等特点。以奥运为契机,把奥运元素融入到特色乡村旅游中,推动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积极打造更多的以奥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把乡村旅游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与城市居民住宅及公共建筑相比,在我国量大面广的农村地区住宅节能技术的应用相对滞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适合农村住宅的节能技术的研发及其推广不够。对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从建筑物的规划布局、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使用、围护结构保温技术、太阳能在住宅上的利用、住宅通风降温技术及住宅节能的经济性分析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农村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农村节能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四川省井研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指出用地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国家农村建设用地标准,计算井研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并对其整理增加耕地进行了潜力分级。建议应合理配置土地、节约用地等,有效地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公平与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者共同利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及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筹集资金的作用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合理性,认为在充分尊重农民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分区域、有差别地推进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宅基地利用率低、资产流失和新农村建设资金筹集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农居点用地现状和问题,指出农居点用地在盲目扩张的同时,内部闲置土地增多是突出的问题。结合当前农居点用地现状和问题,提出在农居点整理中土地储备制度的具体运行程序,确保农居点规模的逐步缩减。  相似文献   

15.
谈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农村宅基地流转产生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宅基地流转的措施,旨在消除宅基地流转的尴尬局面,切实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王桂秀  卢玫珺  郑智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68-10969
通过对豫北地区典型村庄进行实地调研,针对农村新建住宅存在的功能问题,从农村与城市住宅的功能对比和农村居民对理想住宅的功能需求入手,在住宅整体规划、院落空间和内部空间方面,提出基于农村生活习惯的豫北地区农村住宅的功能模式的适用策略,使新农村住宅更适合村民居住。以期为其他地区农村住宅设计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张婕  苏维词  张凤太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68-4770
阐述贵州岩溶山区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特征,分析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子,探讨岩溶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桂东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及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进行预测,最后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昆明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情况及存在问题出发,结合各县(市)区在昆明市中的区位及社会经济状况,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模式。其中,基于空间分析和经济社会状况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有城镇化型整理模式、居民点内部改造控制型整理模式、居民点异地搬迁型整理模式和迁村并点型整理模式;基于组织管理和资金筹措方式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有政府主导型运作模式、市场主导型运作模式和村民主导型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应刚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106-108,124
未来最主要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空间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上。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改善了农民的居住观念,构建了和谐的新农村局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解决了农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后顾之忧;同时,其体现了集约节约的用地理念,保证了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原则;也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等方面阐述了重庆市巴南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并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展望了全面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