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靳秋  米君国  陈骊 《口腔医学》2015,35(2):141-14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儿童乳牙列错牙合畸形流行情况,为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上海市10个区20所幼儿园的2 744名3~6岁乳牙列儿童,对乳牙牙合发育情况进行检查。结果上海地区儿童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患病率高达69.64%,男女无统计学差异;各类错牙合畸形患病率排序依次为:深覆牙合最高为55.39%,其次是深覆盖24.31%、牙列拥挤21.25%、反牙合12.03%和开牙合7.22%,其中35%的受检者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的错牙合畸形。结论上海地区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无论是患病率还是临床类型排序较以往调查结果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需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预防其发生、发展,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患者216名,男83名,女133名。年龄3 1/2~22岁。其中乳牙列48例;替牙列135例;恒牙列36例,反(牙合)解除时间最短4天;最长 6个月。 诊断标准:全部用Angle氏分类法,诊断与鉴别诊断见附表。  相似文献   

3.
儿童口腔临床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儿童保持完整的乳牙列,进而建立正常的恒牙列.儿童期的咬合紊乱不仅可影响儿童的口腔功能,妨碍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健康,还可影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正常发育、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因此,目前对儿童时期咬合异常的早期矫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及儿童牙医的重视,本文就儿童期常见的乳牙列前牙反(牙合)、乳牙列后牙反(牙合)及混合牙列期的个别恒牙反(牙合)早期矫治的临床应用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 乳前牙反是乳牙列的一种常见的错畸形,是门诊进行乳牙列错畸形矫治的主要对象,已较早引起正畸医师们的重视。目前,头影测量和计算机技术已运用于临床,但有关乳前牙反(牙合)的牙弓测量研究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70例ⅡⅠⅠⅡ反(牙合)、中性乳牙(牙合)(以下简称反(牙合)),进行矫治前后的牙弓测量研究,以期用数据来探讨反(牙合)的本质及临床上正确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择青少年慢性关节炎(JCA)儿童35名(7~16岁),正常面部结构和理想(牙合)关系儿童136名(7~16岁),远中(牙合)关系儿童62名(7~12岁)。运用全景X线片和头侧位X线片检测髁突损害,分析面部结构,每两组间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40%的青少年慢性关节炎儿童是安氏Ⅱ类关系,剩下的为安氏Ⅰ类关系;青少年慢性关节炎儿童的平均覆盖(5mm)介于远中(牙合)儿童(8.5mm)和理想(牙合)儿童之间;青少年慢性关节炎儿童的覆(牙合)((?):1.7mm,s:3.4,范围:—3.5~5.5)和远中(牙合)儿童的覆(牙合)((?):3.5mm,s:3.4,范围:—3.5~6.0)均有较大变化;青少年慢性关节炎儿童上牙弓拥挤超过1mm者占31%,下牙弓拥挤占20%(下牙弓前段局部拥挤占29%),远中(牙合)儿童上牙弓拥挤占  相似文献   

6.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儿童乳牙列错(牙合)发病率为38—51%。到学龄儿童的混合牙列期,则增至49—71%。从病因来看,大多与功能不良、功能异常或与龋病的发展有关。因此需要早期治疗以防止发展成更加严重的错(牙合)。根据作者二十多年治疗乳牙列错(牙合)的经验(只采用功能疗法,包括戴或不戴活动矫治器的肌肉疗法),认为在幼年期刺激肌肉群,则有利于支持骨和牙齿组织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95年5月间对538名2—7儿童进行了一次口腔牙(牙合)情况调查,现总结如下: 对象与方法 对象:华南师范大学幼儿园538名2—7岁儿童。其中男性277人,占51.55%;女性261名,占43.45%。调查方法:检查人员由口腔科医师担任。采用自然不检查,检查器械为探针、口镜,检查以问、视为主。诊断标准;覆牙牙合超过上前舌侧1/3者为深覆(牙合),覆盖超过2mm者为深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邯郸市乳牙期错(牙合)流行病学调查,为乳牙期错(牙合)的预防性矫治及阻断性矫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邯郸市 1362 名乳牙期儿童进行调查,统计错(牙合)发病率.结果:1362名乳牙期儿童中,错(牙合)率 37.74%,排在前 5 位的错(牙合)类型是:前牙反(牙合),深覆(牙合),乳牙早失,对刃(牙合),前牙拥挤.结论:邯郸市乳牙错(牙合)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儿童错(牙合)的预防和早期矫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宁市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患病情况.方法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对1043名3~6岁儿童进行检查.结果乳牙反(牙合)的患病率为9.58%,各年龄组间及男女间无显著差异.乳牙反(牙合)的主要表现是多个乳前牙反(牙合).结论乳牙反(牙合)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云南省昆明市市区乳牙列错情况,为乳牙期错畸形的预防性和阻断性矫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昆明市市区3所幼儿园的乳牙全萌出且达到接触的2 116名乳牙列儿童进行调查,计算其错畸形发病率.结果 在2116名乳牙列儿童中,错1 516名,错率72%.排列在错前6位的依次是:深覆、牙列拥挤、前牙反、切、乳牙早失、开.结论 昆明市市区乳牙列错率的数据报告显示其发病率较高,需加强乳牙列错畸形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错(牙合)畸形对城市和农村儿童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127名11~14周岁城市和农村儿童为研究对象,用安氏(Angle)法进行错(牙合)分类,采用儿童日常生活口腔影响量表(Child-OIDP)中文版评估儿童日常生活受错(牙合)畸形的影响.结果 错(牙合)畸形对儿童日常生活影响的发生率为73.5%;不同畸形类别的Child-OIDP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儿童在饮食、说话和发音、牙齿清洁、情绪方面的得分以及总得分大于城市儿童(P<0.05);日常生活不同方面得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 错(牙合)畸形对儿童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普遍存在,其中对牙齿清洁、饮食和笑容方面的影响相对较严重.农村儿童受影响程度较城市儿童大.  相似文献   

12.
改良式导弓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牙合)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改良式导弓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12 例前牙反(牙合)病例(乳牙列期8人,恒牙列早期4人)使用改良式导弓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12例患者前牙反(牙合)均解除,治疗后10例患者侧貌变为直面型;2例侧貌明显改善.结论:使用改良式导弓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牙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乳牙列反(牙合)不治疗通常会发展为恒牙列反(牙合)。但是也有一些乳前牙反(牙合)患者从替牙期到恒前牙萌出期间,未经治疗而反(牙合)自行消失。本文对乳牙反(牙合)患者的颌骨长度变化进行研究,比较了乳前牙反(牙合)自行改正的患者与其他乳牙反(牙合)患者的差异。 作者对220名乳牙反(牙合)患者进行定期观察,从中选出符合以下标准的44例女性患者,中线无明显偏移、牙齿生理形态及数目正常,无牙旋转及治疗史。观  相似文献   

14.
早期预测乳前牙反(牙合)进入替牙期的自愈性(self-correction)可以确定哪些患者需要矫治、哪些不需要。本研究目的是探索具有自愈性的乳前牙反(牙合)的一些特征,建立乳前牙反(牙合)进入替牙期自愈的判断标准。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两组乳前牙反(牙合)的日本女孩,每组22个,均为3周岁,都有完整而健康自然的乳牙列。其中一组乳前牙反(牙合)在替牙期自然调整至正常,具有自愈性(N组),另外一组在牙列替换过程中反(牙合)没有改善(R组)。所有研究  相似文献   

15.
乳牙列期牙列相对比较稳定,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错(牙合)畸形相对较少.与乳牙列期相比,混合牙列期牙列的变化巨大,除了牙齿替换出现的生理性错(牙合)畸形(如恒前牙拥挤、上前牙牙轴外倾、前牙覆(牙合)和覆盖变化)外,还有许多因牙齿发育异常导致的错(牙合)畸形,如上前牙区额外牙(多生牙)导致的前牙拥挤和排列异常、牙齿异位萌出导致的错(牙合)畸形等.当混合牙列出现这些发育异常时,在适宜的时机进行正确处理十分关键,可以避免或减轻恒牙列错(牙合)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对于乳牙列、混合牙列及早期恒牙列的(牙合)改变已有众多研究,但对于20至25岁以后(牙合)改变的研究报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是研究用活动扩弓导板治疗单侧后牙反(牙合)时,下颌骨功能性移位的改善及髁突变化情况。研究对象是6名7~11岁儿童,单侧后牙反(牙合)且下颌中线向反(牙合)侧偏移2mm以上,ICP位髁突位置正常。 研究方法 Ⅰ阶段,用覆盖(牙合)面的平面扩弓导板消除因双侧咬合不平衡引起的不对称神经肌反射(该  相似文献   

18.
乳、恒牙卡氏尖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氏尖自Carabelli(1842年 )首次报告以来 ,有关恒牙卡氏尖的报告较多 ,乳牙和乳恒牙同时发生卡氏尖的报告较少。为此我们调查了乳牙列和替牙列乳牙 ,恒牙和乳、恒牙同时发生卡氏尖的情况 ,现将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为 2~ 6岁的乳牙列和 7~ 12岁的替牙列期儿童 ,每个年龄组约 40 0人 ,剔除影响卡氏尖诊断的儿童。乳牙列 1994人 ,其中男 16 4人 ,女 10 30人。替牙列 2 42 5人 ,其中男 12 15人 ,女 12 10人。2 调查方法为肉眼观察法 ,卡氏尖的诊断标准为上颌乳磨牙和恒磨牙近舌尖舌侧的尖状突起。记录卡氏尖发生的牙位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错(牙合)畸形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就诊儿童118名,采用IOTN-DHC指数评价错(牙合)畸形严重程度,采用儿童和家长版Michigan-OHRQoL量表测定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错(牙合)畸形在咀嚼等客观方面对家长和儿童影响较一致,家长对儿童牙齿的主观评价较儿童自身评价高;收入较高与教育程度高的家长评价错(牙合)畸形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结论:错(牙合)畸形对儿童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影响,影响程度与家长收入及教育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我科于1995年5月间对华南师大幼儿园538名2—7岁儿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现报告、分析如下。 对象和方法 对象是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大幼儿园538名2—7岁儿童,其中男性277人,占51.55%;女性261人,占48.45%。 受检儿童均在自然光源下接受检查,采用我国龋病、牙周病调查标准(1990),在基本(牙合)位上检查牙(牙合)情况。自始至终由固定专业人员作口腔检查和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