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娟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110-111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158例割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产前、产时、产后情况。【结果】158例中要求再次剖宫产有53例(无手术指征),因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手术有39例,因产科因素,产科并发症、合并症手术有48例,18例阴道试产,1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66.67%。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恶露天数,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褥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医惠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认识不足是导致再次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掌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指征,转变医患观念,提高认识,方可提高剖官产后阴道试产成功率,才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4年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36例分娩情况.结果 136例中35例行阴道试产,2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62.9%,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恶露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剖官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试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4年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36例分娩情况.结果 136例中35例行阴道试产,2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62.9%,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恶露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剖官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试产.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76例阴道试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刮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处理方法。方法: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76例行阴道试产的孕妇的试产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并选择阴道试产的76例孕妇,试产成功65例,试产成功率85.5%。结论:只要严格掌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密观察,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是很高的,应该提倡,因为阴道分娩可减少再次刮宫产术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危险和并发症,减少患者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9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例选择再次剖宫产,40例经阴道试产,其中1例阴道助产,试产成功19例,试产成功率47.5%。结论:对有剖宫产病史的孕妇有阴道试产意愿,并有阴道试产条件者,应鼓励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847例产妇,其中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424例为观察组,非瘢痕子宫(首胎顺产)再次妊娠产妇42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情况、产程、母婴结果及手术指征,分析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424例中,有247例(58.25%)行阴道试产,160例(64.78%)阴道试产成功,87例(35.22%)因试产失败转为剖宫产分娩;对照组423例中,有382例(90.31%)行阴道试产,286例(74.87%)成功阴道分娩,96例(25.13%)因试产失败转为剖宫产分娩;两组阴道试产成功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新生儿重度窒息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子宫破裂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个人意愿行剖宫产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因胎儿窘迫、宫缩乏力因素行剖宫产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因疼痛难忍、脐带绕颈、子宫肌瘤、胎位异常、骨产道异常、妊娠高血压和巨大儿因素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阴道试产率和阴道试产成功率均显著低于非瘢痕子宫,个人意愿成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分娩的主要因素。瘢痕子宫产妇孕期应定期产检、科学饮食、防治并发症,医务人员加大阴道试产的宣传教育,减轻孕妇心理恐惧,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4年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36例分娩情况。结果136例中35例行阴道试产,2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62.9%,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恶露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剖官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试产。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技术的改进,近几年来剖宫产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已成为产科医师研究的课题。我院选择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孕妇120例进行阴道试产,现将试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北京平谷妇幼保健院2008-01-2010-01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78例,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10例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10例进行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6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68例对照分析.结果 16例阴道试产,10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2.5%;再次剖宫产68例,手术产率87.2%.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产时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较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出血量大[(205.8±6.0) ml vs(172.6±15.5)ml],再次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率(6.05%)较首次剖宫产组高(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史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与母婴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合理、正确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对齐鲁石化中心医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病例157例,分为直接行剖宫产组和阴道试产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 阴道试产成功率58.5%,阴道试产组产褥病率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和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经阴试产是一个可选择的措施,如果本次妊娠没有经阴试产的禁忌证,要给予试产机会,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19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的各种高危因素(如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等)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全部选择再次剖宫产术,低危组瘢痕子宫孕妇分娩方式分为再次剖宫产术( RCS)和阴道分娩( VBAC),对低危组瘢痕妊娠再次分娩方式选择、分娩结局、医疗费用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高危组58例,低危组134例,其中29例阴道试产,2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2.41%;RCS 113例,再次手术产率为84.33%。VBAC组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及产褥病率均低于RCS组( P<0.05),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非阴道分娩的绝对禁忌证,对再次妊娠者进行仔细产前评估,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2.
对6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其中30例孕妇阴道试产,24例(80%)试产成功,选择再次剖宫产38例。只要严格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可合理应用缩宫素,适当提倡阴道分娩可减少因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各种危险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结果:选择阴道试产80例,阴道分娩48例。试产成功率60.0%。结论:前次单纯剖宫产史仅仅是一相对的再次剖宫产指征。再次妊娠,如果无剖宫产指征,应给予充分试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2-12适合经阴道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9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90例非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阴道试产分娩结局及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结果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90例,试产成功71例,成功率79%;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瘢痕子宫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凡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测下阴道试产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2-01/2007-10我院11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中49例行阴道试产,34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9.9%;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RCS)85例,手术产率71.2%。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4年1月—2012年9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286例孕妇的分娩方式,其中剖宫产234例,阴道试产52例,并随机抽取同期首次行剖宫产术300例孕妇为对照组。结果:286例孕妇中258例(90.2%)再次行剖宫产术,28例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53.9%。阴道分娩组无大出血发生,再次剖宫产组发生10例(3.88%),对照组发生2例(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术中出血量(325.4±12.5)mL,高于对照组(225.6±26.8)mL及阴道分娩组(148.4±15.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平均手术时间(59.2±20.5)min,高于对照组(30.9±14.6)min;腹腔粘连146例(56.59%),高于对照组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再次剖宫产组住院时间(7.2±0.9)d,与对照组(6.8±1.2)d和阴道分娩组(3.5±1.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有剖宫产史孕妇再次妊娠后,若无剖宫产指征,应增加阴道试产机会;而提高剖宫产手术水平,是降低剖宫产史孕妇再次剖宫产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张银丽 《临床医学》2013,33(3):63-64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372例瘢痕子宫再妊娠者,年龄24~38岁,孕37.3~40.1周.372例患者依据病情分别行阴道试产和再次剖宫产.结果 372例瘢痕子宫再妊娠者进行分娩的方法为212例(56.98%)产妇通过阴道试产,阴道分娩成功的孕妇有148例,阴道分娩成功率为69.81%.224例产妇进行了再次剖宫产,通过择期剖宫产手术者206例,通过阴试产失败后改为剖宫产者64例.结论 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孕妇首要选择阴道试产,密切观察其各项指标,增加阴道分娩率,减少再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理分娩方式的选择,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13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分娩方式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32例中选择阴道试产74例,成功率74.32%.阴道分娩组与再次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产褥感染等指标比较,再次剖宫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要对产妇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在能够很好地排除阴道分娩禁忌证的情况下,应给予试产机会.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13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例选择再次剖宫产,19例孕妇阴道试产,13例成功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为68.4%。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对15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再次剖宫产,88例孕妇阴道试产,阴道试产分娩成功78例,试产成功率为88.6%。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