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会穴久留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希琳  黄海燕 《中国针灸》2007,27(6):415-416
目的:观察百会穴久留针与常规留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百会穴久留针8小时和局部穴位电针疗法;对照组采用百会穴留针时间30分钟和局部穴位电针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率为45.0%,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百会穴久留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卜彦青 《中国针灸》2004,24(2):97-98
目的:对比针灸配合手法与口服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以针刺颈夹脊、百会、风池等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46例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2.0%,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愈率为28.3%,总有效率为67.4%.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百会穴久留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百会穴久留针8h和局部穴位电针疗法,对照组采用百会穴一般留针时间30m in和局部穴位电针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率为45.0%,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P<0.05)。结论:百会穴久留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成药配合手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以中成药骨筋丸合颈椎手法按摩治疗 ;对照组 4 0例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34% ,有效率 94 % ;对照组治愈率 10 % ,总有效率 6 2 5 % ,二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中成药配合按摩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好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和电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对差异性。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78例和电针组8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91%,电针组总有效率88·8%,两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神经根型颈椎病温针组治愈率为33·3%,电针组治愈率为5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温针组治愈率为57·1%,电针组治愈率为30·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根型电针组临床治愈率优于温针组,椎动脉型温针组临床治愈率优于电针组。  相似文献   

6.
针刀垂直浅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垂直浅刺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设针刀治疗组28例,观察针刀垂直浅刺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设对照组27例用普通针刺治疗。结果:针刀治疗组近期治愈率为54%,总有效率为93%;针刀治疗组远期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9%。针刺对照组近期治愈率为26%,总有效率为56%;远期治愈率为11%,总有效率为30%。治疗组近期与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垂直浅刺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近期与远期疗效均可靠,且治疗风险小,易操作推广。  相似文献   

7.
丹参酮穴位注射配合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安明 《吉林中医药》2010,30(2):147-148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配合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丹参酮选择颈夹脊穴位注射,配合温针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温针治疗,均连续治疗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75.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与传统温针相比,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推拿配合针灸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铎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81-1181
目的:对比针灸配合手法与口服西药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针刺颈夹脊、百会、风池等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眩晕停、谷维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67.7%,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意义统计学(P<0.01,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静滴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电针、温针结合静滴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电针、温针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对照组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眩晕症状与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静滴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针灸结合牵引与电疗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以针刺百会、风池,温针灸C4-7棘间及C4-7夹脊为主结合牵引;对照组23例,用高级电脑中频治疗仪结合牵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24.24%,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治愈率为4.35%,总有效率为47.83%.两组治愈情况比较,有显著性意义(X2=3.97,P<0.05);总有效情况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X2=6.77,P<0.01).结论:刺督益髓为主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推拿疗法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8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针刺颈夹脊、凤池、百会等穴,并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2.4%,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治愈率为50.1%,总有效率为84.5%。观察组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配合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比传西药疗法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温针和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35例与电针组36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温针组临床治愈率57.14%,电针组为30.56%.结论 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采用神经定位选穴针灸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传统选穴电针、温针、牵引治疗,治疗组予采用神经定位选穴电针、温针、牵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1.1%,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定位选穴针灸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丹参酮注射液30 mL加入5%GS 250 mL或0.9%NS 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治疗,取穴以颈夹脊穴为主,疗程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5.8%和94.7%,对照组相应为34.3%和82.9%,两组比较,痊愈率(P<0.05)、总有效率(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质量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观察了1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设置对照组45例。结果治疗组治愈84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6.36%,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45例,治愈25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55.56%,总有效率为82.2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与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恢复椎动脉的生理功能而使临床症状消失,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易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中药配合手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锐忠  李德名 《新中医》2003,35(2):50-5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手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以补气血、滋肝肾、活血祛痰的中药结合颈椎手法按摩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西化灵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28.3%,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率为9.5%,总有效率为64.3%。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配合手法按摩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葛根二藤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15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4例口服葛根二藤汤加减治疗,对照组76例口服大活络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葛根二藤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刃针结合经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以刃针治疗,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治疗。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治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 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1. 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刃针结合经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与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取颈夹脊穴温针灸和穴位注射,对照组只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法,10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加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颈椎灵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之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口服颈椎灵胶囊,每次8粒,每日3次)和对照组100例(口服颈复康颗粒,每次12g,每日2次),比较2组疗效。2组咸以3 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9%,显效率3 0%,有效率15%,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率22%,显效率25%,有效率18%,总有效率6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X2=42.2(P<0.05)。2组均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灵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副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