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超声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工作,而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开始于1962年。80年代后高频超声探头的出现和临床的应用,开创了甲状腺超声检查的新纪元。30年的发展和超声技术的不  相似文献   

2.
阴囊疾病中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应用詹维伟,燕山,龚雷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灰阶超声显像在评估睾丸疾病方面是一种极为优越的手段,尤其是高分辨力的灰阶超声能确定许多睾丸疾病形态学的改变,但它不能评估睾丸血流状况。因此,放射性核素检查被应用于临床,但后者无法...  相似文献   

3.
对下肢慢性静脉疾病临床分类评分系统的评价和改进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个统一、完整、能涵盖静脉疾病发病特点的分类体系很有必要。这个体系能够对静脉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有效和客观的评估,量化评估一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能够恰当地比较同一医疗单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以及不同医疗单位同一治疗方法的疗效,甚至同一治疗方法联合不同的辅助治疗方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为拓展介入医疗而协作钟大昌,冉瑞图临床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学科的推动。近10余年来,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医学超声、CT、光纤内窥镜、血管导管等现代检查技术不断更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诊断疾病的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介入医疗,虽然出...  相似文献   

5.
近三十年胆石疾病发病情况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统计了该院70~90年代近30年间(每个年代取其头4年)收治的胆石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①胆囊结石构成比显著上升,70年代为12.56%.80年代为47.54%.90年代为81.38%;肝胆管结石(包括AOSC)构成比则明显下降,各年代分别为71.01%、46.08%和15.82%;各年代胆道蛔虫分别为11.67%,2.75%、0.68%,亦明显下降。②不同年代患者的性别比例变化不大。③高发年龄段有后移趋势,老年患者增多。④属城市人口的患者明显增多。作者认为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诊断手段变先进;②生活水平提高,饮食质量改善;③人均寿命延长;④健康体检开展;⑤基层医疗水平提高;⑥医疗制度的改革等。  相似文献   

6.
李雄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6):374-376
随着超声医学的发展,超声检查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浅表器官的疾病检查中,它不仅能观察病变组织形态、结构、边缘、内部回声等二维表现,而且可了解病变部位的血流分布情况并得到血流频谱参数及测值,通过超声造影新技术反应局部组织血流灌注状态。由于超声检查具有非侵入性、无辐射、可反复检查等优点,它已成为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方法对230例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分析,并与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对照。结果甲状腺各种声像图的异常均源于甲状腺内部结构的病理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方法的建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开始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或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狭窄的治疗。到80年代末期,治疗性腹腔镜技术应用到临床,二者应用于治疗胆道疾病的时间相差了十余年。作为从事肝胆胰外科专业的医生,对于内镜、腹腔镜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深刻的体会。但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超声乳化白内障限价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3例行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住院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休息、活动指导,各种检验、检查和白内障单病种限价知识等;采用口头、书面、示范教育等健康教育方式。结果住院健康教育使超声乳化白内障限价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体现了人文关怀,保证了整体护理与整体医疗的有机结合。结论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超声乳化白内障限价住院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二级目标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内镜超声检查术在消化道外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超声检查术(ultrasonic endo-scope,EUS)最早于1980年由美国的DiMagno首次报告应用,近年来,随着腔内超声新器械的不断开发,适合消化系各种管腔,且有多种频率的超声内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拓宽了EUS在消化系疾病中的诊疗范围。在诊断方面,超声内镜的发展有利于某些消化系疾病手术方式的选择,在治疗方面,超声内镜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在某些疾病甚至取代了外科手术治疗。一、EUS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由于EUS是胃镜和超声的结合,因而具备其特有的优势。既能观察到消化道黏膜的情况,如溃疡、糜烂、黏膜隆起等,又能显示消化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腹壁及腔内超声联合诊断输尿管疾病的价值。方法 2002年9月~2005年5月,经腹壁对80例输尿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其中18例联合应用腔内超声检查。结果 在本组80例中,诊断为输尿管结石70例,输尿管囊肿4例,输尿管内血块3例,输尿管狭窄2例,输尿管末端肿瘤1例,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经腹壁超声检查法与腔内超声检查法均有其局限性。但是,二者结合使用可提高输尿管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阴囊疾病的彩色双工超声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彩色双工超声检查用于伴有血流变化的阴囊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本文简述了其检查方法,超声解剖和常见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尿液蛋白质组学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尿液检查无创伤性并方便大量采集,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肾脏疾病以及对其治疗进行随访,故能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尿检包括蛋白、比重、pH值、葡萄糖、血细胞等,但尿蛋白的数量与组成反映了肾脏功能与相关疾病,因此尤为重要。肾小球疾病常有较多的白蛋白和大分子蛋白尿,肾小管疾病可能只有较少的白蛋白及低分子量蛋白尿。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采用超声检查方法诊断1441例输尿管疾病。其中,输尿管结石1332例,肾盂输尿管连结部狭窄46例,输尿管开口囊肿26例,重复肾盂和重复输尿管合并输尿管开口异位16例,巨输管阁下 9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输尿管息肉3例,输尿管癌6例。超声检查与手术和其它X线检查对照组结果表明,超声诊断输尿管疾病的符合率为98.5%。本组病例中没有假阳性。  相似文献   

15.
排粪造影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排粪造影国外60年代用于研究小儿巨结肠、直肠脱垂,70年代末才作为“功能性出口梗阻”的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80年代初陆续有专文报道;国内1985年起进行临床应用研究,至今已有一百多家医疗单位在应用。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排粪造影的  相似文献   

16.
超声内镜已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在鉴别上消化管黏膜或黏膜下病变的、区分消化管腔内病变还是腔外压迫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同时,超声内镜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癌肿浸润的深度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食管癌、胃癌的术前TNM分期、可切除性及预后的判断均有极大的价值.现将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消化科及胃肠外科超声内镜检查上消化管病变的结果作一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7.
小儿输尿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经腹壁超声方法,对406例输尿管疾病检查诊断,其中肾盂输尿管囊肿69例、异位开口48例、双输尿管畸形7例、结石2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142例、输尿管扩张和巨输尿管症114例。小儿输尿管疾病以先天性畸形为主,多需手术治疗。超声诊断能为治疗提供确切依据,符合率较高,该法简便、重复性强、刺激性小,非常适宜小儿检查。  相似文献   

18.
周围血管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济南250021)孙增涛周存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黎丽周围血管疾病在我国是一类常见疾病。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及血管造影做出诊断。近几年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实时二维超声和高精确...  相似文献   

19.
肾输尿管疾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病人脏器功能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观察60例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病人,探讨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炎症性大肠疾病的纤维结肠镜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大肠疾病的纤维结肠镜检查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外科(上海,200433)孟荣贵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隆病(CD)称为炎症性肠病(IBD)。自70年代初纤维结肠镜(纤镜)应用于临床以来,对IBD的诊断正确率有了显著提高[1]。我院1984~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