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600nm×150mm的矩形有机玻璃塔内,以富氧水-空气体系,测定了大孔平顶帽罩的一次提升传质效率和对喷传质效率值.依据文献[1]的模型,得到了罩内和罩外传质的液相分传质单元数的关联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新垂直筛板实际应用的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2.
根据帽罩单元两相流动的实际情况,在前人的传质池基础上,提出了帽罩单元传质由罩内、外传质两部分组成;导出各自的传质模型;分析了传质单元数、解吸因子及液相Peclet准数对罩内传质效率的影响;分析了传质单元数对罩外传质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传热与传质单元法间存在类似的概念。据此,不仅可由较易取得的、用于套管换热器传热过程的计算式求得用于填料塔气体吸收操作的有关公式,而且也为这二者间的模拟建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对新型垂直筛板的研究发现,该类喷射工况下工作的塔板,板上液体运动的推动力包括板上液面梯度及塔内气体动能。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适用于NewVST的传质效率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采用HTU-NTU(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方法,研究了Mellapak 250Y板波纹规整填料在0.3-1.9 MPa压力范围内的传质效率。实验用精馏塔内径为0.15 m,实验物系为正丁烷/正戊烷,在全回流条件下,根据液相样品中轻组份(正丁烷)的浓度,可求出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TUOG)。实验结果表明,当操作压力从1.0增至1.9 MPa时,HTUOG从0.365 m增至O.551m,这表明在高压下规整填料的传质效率随压力的增加而下降,这主要归因于气相返混和液相在填料内的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6.
水吸收CO2气体的液相总传质系数测定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体吸收是化工生产中比较普遍的单元操作过程,填料吸收塔传质系数的确定对传质速率方程,传质单元高度以及填料层高度的计算有重要意义.有关学者由因次分析法建立了关于传质系数的准数关联式,但由于对流传质过程的复杂性,对于具体吸收条件,这些表达式一般通过试验测定.有关研究人员,根据不同情况研究出不同的表达式.针对二氧化碳气体吸收,采用实验测定并结合准数关联式,得出液相总传质系数方程,为CO2气相总传质系数的测定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对新型垂直筛板(NewVST)的研究发现,该类喷射工况下工作的塔板,板上液体运动的推动力包括板上液面梯度及塔内气体动能.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适用于NewVST的传质效率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对烟气脱硫塔主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合已有的工程设计经验,给出了确定脱硫塔主体结构尺寸的具体步骤;尤其要计算喷淋塔内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从而确定吸收高度,并讨论了影响脱硫效率的一些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对烟气进、出口角度进行调整以及用流体计算软件模拟吸收塔内增加气流分布板后喷淋效果改善等措施,可以使塔内烟气流速分布均匀,增加了气液接触的有效传质面积,提高传质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内径为76mm的玻璃塔内,以乙醇-水为试验物系,研究了复合塔板传质性能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推出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OL各种形式的算式,指出吸收和脱吸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OL算式在形式上的差别。通过分析和比较,最后确定了吸收和脱吸Nol常用的算式:即在结构上与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算式一致的、既可用公式计算又可用Colburn图进行图算的算式,从而澄清一些书上在这个问  相似文献   

11.
旋转填料床用于易溶气体吸收的传质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离心传质分离装置—旋转填料床,对易溶气体吸收过程的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于含少量氨的空气,其中氨被水吸收的总气相体积吸收系数随气相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气相流速不变时,吸收系数随转子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得出与重力场吸收相当的传质单元高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吸收器传质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吸收器性能提出了一些具体改进措施,旨在提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效率,以实现节能。  相似文献   

13.
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填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反应填料作为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关键,对污水生物处理的效率有着重大影响.目前应用的生物反应填料作用单一,只是通过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宜于生物附着的表面性质,为生物反应装置提供较高的生物量及为生物反应提供场所,但不能为生物反应装置创造良好的传质扩散条件.其主要原因在于填料的结构形式不合理,对流体的流态控制不符合多相流体力学的物系传质机理,使得多相物系之间的传质扩散效率低下.因此,提高传质效率是生物处理反应填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几种工艺体系中离心传质机的传质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种工艺体系进行了离心传质机离心强化传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旋转填料床内相间传质的平均传质单元高度为0.010-0.030m,与传统填料相比,其传质性强化了1-2个数量级,而且旋转填料内的相间传质可以在更接近平衡的条件下完全。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学动力学方法,分别研究了DX-906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有机物的容积传质总系数和容量传质系数,提出将容量传质系数进行适当修正以后来代替容积传质总系数,从而简化了容积传质总系数的计算过程,更好地指导吸附柱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250mm冷模塔内,对导向筛板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7mm导向筛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参数.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出计算塔板压降公式,可供导向筛板设计与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17.
流化催化精馏过程汽液传质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三相流态化板式塔中进行精馏的设想,将球形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置于单板装置的筛板上,进行了甲缩醛合成流化催化精馏试验,测定了汽液传质系数,考察了催化剂浓度、操作汽、液速度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学动力学分析,分别研究了DX-906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有机物的容积传质总系数和容量传质系数,提出将容量传质系数进行适当修正以后来代替容积传质总系数,从而简化了容积传质总系数的计算过程,更好地指导吸附柱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氧传质效率,利用动态溶氧法测定曝气量(0.84~4.2m3/h)、填料填充率(0~30%)、反应器高度(0~0.5m)、溶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电解质NaCl等因素对氧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曝气量的增大,氧传质系数从0.002 5/s增加到0.066/s,填料固含率在10%时氧传质效果最好;反应器高度主要影响气泡的压力进而影响气液接触面积,随着气泡的上升,氧传质系数从0.011逐渐降低为0.009 6/s;表面活性剂在0~0.015g/L浓度范围内氧传质系数逐渐降低;NaCl通过改变气泡表面的ζ电势和表面张力进而影响氧传质效果,在0~20g/L范围内,氧传质系数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印花过程传质现象是复杂的动力学及热力学问题。从分子运动角度分析,糊料流动是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协同“跳跃”而实现整个分子质量中心位移,对传质具有直接影响。从印花织物印刷效果参数与传质过程相应性分析,凡是影响糊高聚物大分子链段运动的因素都将影响印花过程的传质现象。其中糊料中的染料从纤维外表面向纤维内表面扩散是传质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