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观察黄酒和红葡萄酒是否能抑制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方法:大鼠原代主动脉VECs经分离培养及纯化鉴定后,取第3~4代细胞用于实验。将Hcy(0、50、100、500、1 000 μmol/L)与VECs共同孵育48 h及100 μmol/L Hcy与VECs共同培养24、48、72 h,分别用免疫印迹和明胶酶谱法检测Hcy 对MMP-2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确定Hcy最佳干预的浓度和时间。每种酒(1.0%、1.2%、1.4%、1.6%、1.8%、2.0%)与100 μmol/L Hcy共同孵育VECs 48 h, MTT法检测酒类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干预浓度后处理分control组、Hcy组、Hcy+黄酒组、Hcy+红酒组和Hcy+酒精组5组。培养48 h后收集样品,免疫印迹法检测VECs中MMP-2的表达量,明胶酶谱法测定VECs上清液中MMP-2的活性。结果:Hcy在50~500 μ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MMP-2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增强(P<0.05或P<0.01),Hcy在100 μmol/L时干预24、48、72 h MMP-2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增强呈时间依赖性,48 h时最明显(P<0.01)。与Hcy组相比,黄酒组和红酒组VECs MMP-2蛋白表达及上清液中MMP-2活性显著下降(P<0.05),酒精组MMP-2蛋白表达及上清液中MMP-2活性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酒精组相比,黄酒组和红酒组VECs MMP-2表达及上清液中MMP-2活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酒组和红酒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cy能增强血管内皮细胞MMP-2蛋白表达及酶的活性,小剂量的黄酒和红葡萄酒均能抑制Hcy 诱导的MMP-2表达及活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泌素在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10 nmol/L和100 nmol/L胃泌素处理后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含量。结果:10 nmol/L和100 nmol/L胃泌素处理胃癌细胞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对照组、10 nmol/L和100 nmol/L胃泌素组AGS细胞平均迁移数分别为56.0、88.1和106.4 /view,SGC-7901细胞平均迁移数分别为52.8、91.0和113.3 /view, AGS细胞平均侵袭数分别为78.4、118.7和141.6 /view,SGC-7901细胞平均侵袭数分别为87.3、124.6和147.4/view(均P<0.01);100 nmol/L胃泌素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高于10 nmol/L组(P<0.05);胃泌素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及MMP-2的分泌量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胃泌素通过促进MMP-2的分泌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强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是体内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鼠肌成纤维细胞(C2C12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激活的影响,探讨其内在机制。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GF-β1(0、1、5、10 μg/L)干预C2C12细胞24 h,200 pmol/L Smad3基因短干扰RNA(siRNA-Smad3)转染C2C12细胞24 h,用ELISA 方法测定MMP-2及其活性型MMP-2。结果:(1) 0、1、5、10 μg/L TGF-β1干预C2C12细胞24 h,ELISA检测总MMP-2的结果(μg/L)分别为177±20、180±15、171±18、179±28,方差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活性型MMP-2分别为23.09±4.37、14.42±2.30、9.50±1.18、4.48±0.69,比较差异显著(P<0.01)。(2) 5 μg/L TGF-β1干预C2C12细胞4 h、12 h和24 h,总MMP-2 ELISA值分别为160±16(对照组)/157±17(干预组)、174±6/174±16、187±12/189±18, 不同时点干预组总MMP-2 值比较无差异,P>0.05;活性型MMP-2 值分别为:16.92±1.26(对照组) /16.53±2.56(干预组)、22.70±3.03/8.00±2.02、23.15±2.66/9.39±2.60,干预组活性型MMP-2值比较有差异,P<0.01。(3)200 pmol/L siRNA-Smad3转染C2C12细胞24 h,再用5 μg/L TGF-β1干预C2C12细胞24 h, 活性型MMP-2值分别是20.80±1.53(siRNA-control,空白对照组)、9.82±2.18(siRNA-control+5 μg/L TGF-β1,内对照组)、20.09±2.27(siRNA-Smad3+5 μg/L TGF-β1,实验组);实验组和内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GF-β1并不影响C2C12细胞分泌MMP2,但显著抑制MMP-2的活化;siRNA-Smad3阻断Smad3信号转导可以消除TGF-β1对MMP-2活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染料木素对去卵巢大鼠脑突触体[Ca2+]i及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华  郭开华  徐杰 《解剖学报》2005,36(2):131-134
目的 观察去卵巢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突触体[Ca2+]i和膜流动性变化以及染料木素的治疗作用。  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对照组、染料木素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50μ1、生理盐水50μ1、染料木素250μg和苯甲酸雌二醇50μg,隔日1次。术后8周测定各组大鼠大脑额、顶叶皮质 和海马的突触体[Ca2+]i及膜流动性。 结果 去卵巢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突触体[Ca2+]i分别为(243.31 ±31.21)nmol/L和(305.10±54.31)nmol/L,与假手术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和染料木素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1);但在假手术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和染料木素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去卵巢对照组海马突触体膜相对 黏滞度(η)为3.03±0.39,与假手术组和苯甲酸雌二醇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染料木素组相比有高度 显著性差异(P<0.01)。染料木素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及假手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大鼠去卵 巢后突触体膜流动性降低及突触体内自由钙增加,染料木素能增加去卵巢大鼠突触体膜流动性及维持钙稳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重组骨桥蛋白(recombinated human osteopontin,rhOPN)对大肠癌LS-174T细胞增殖、侵袭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骨桥蛋白在大肠癌演进中的作用。方法添加不同浓度rhOPN于人大肠癌LS-174T细胞培养液中,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重组人工基底膜实验评价细胞侵袭能力,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肠癌细胞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mRNA表达水平。结果LS-174T细胞经不同浓度rhOPN作用24h后,实验组的MT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呈剂量依赖关系。Transwell上室加入5nmol/L、30nmol/L的rhOPN后,实验组LS-174T细胞穿膜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经5nmol/L、30nmol/L的rhOPN处理24h后,实验组LS-174T细胞的uPA 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MMP-2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rhOPN促进人大肠癌LS-174T细胞的增殖,并提高其侵袭能力,可能与uPA和VEGF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心肌营养素1(CT-1)对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获取、扩增稳定的成体西藏小型猪MSCs,鉴定成脂、成骨潜能。分4组诱导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包括空白对照组、5-氮杂胞苷(5-Aza)组、CT-1组、5-Aza和CT-1合用组。取诱导后4周的细胞加肌动蛋白(α-actin)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最后计数红色荧光阳性染色率。结果: 分组诱导分化结果,合用组的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α-actin阳性率为29.90%±4.76%,明显大于5-Aza组(17.73%±2.35%,P<0.01)、CT-1组(6.63%±0.55%,P<0.01)和空白对照组(1.62%±0.09%,P<0.01);5-Aza组明显大于CT-1组(P<0.01)和空白对照组(P<0.01);CT-1组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cTnT红色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合用组的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cTnT阳性率为36.50%±4.09%,明显大于5-Aza组(14.37%±1.65%,P<0.01)、CT-1组(7.50%±0.61%,P<0.01)和空白对照组(1.12%±0.23%,P<0.01);5-Aza组明显大于CT-1组(P<0.01)和空白对照组(P<0.01);CT-1组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适宜浓度的5-Aza(10 μmol/L)和CT-1(0.1 μg/L)能够在体外诱导小型藏猪骨髓MSCs转化为心肌样细胞,诱导后的细胞获得部分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CT-1与5-Aza联合可明显提高诱导率。  相似文献   

7.
基质金属蛋白酶-2酶活性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72 kD、62 kD)的活性与乳腺癌侵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酶谱和计算机软件检测并分析了35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活性。结果:乳腺癌MMP(72 kD)的水平低于乳腺癌,P<0.05;MMP(62 kD+72 kD)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比较时,P>0.05。同时发现MMP(62kD)乳腺癌组(13.83±4.53)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6.89±2.94),P<0.05;MMP(62 kD/62 kD+72 kD):乳腺癌组(0.48)明显高于乳腺纤维瘤(0.24),P<0.01;转移组(0.61)明显高于无转移组(0.42),P<0.01;浸润组(0.48)明显高于非浸润组(0.36),P<0.01。结论:MMP-2的活性水平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T1受体阻滞剂缬沙坦对阿霉素心肌病(ADR-DCM)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3组:(1)阿霉素心肌病组(ADR-DCM,n=25),阿霉素 2.5 mg/kg,尾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续10周;(2)阿霉素心肌病+缬沙坦治疗组(ARB,n=10), 缬沙坦 30 mg/kg,每天1次,灌胃治疗;(3)正常对照组(CON,n=10)。12周时进行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氯胺T法检测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 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MMP-2、MMP-9及TIMP-1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s活性。结果: ARB组死亡率明显低于ADR-DCM组(20% vs 40%,P<0.01)。ADR-DCM组大鼠左室内径大于CON组,心功能明显低于CON组, ARB组左室内径增加程度及心功能各项指标变化低于ADR-DCM组。ADR-DCM组心肌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高于CON组, ARB组显著低于ADR-DCM组(P<0.01)。ADR-DCM组左室心肌MMP-2、MMP-9蛋白表达及MMPs明胶酶活性明显高于CON组 (P<0.01),ARB组MMP-2、MMP-9表达及活性明显低于ADR-DCM组(P<0.01),而TIMP-1的表达在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缬沙坦部分通过抑制MMPs表达及活性逆转ADR-DCM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瘦素对妊娠早期绒毛滋养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B(KIF1B)在瘦素对MMP-2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正常妊娠妇女人工流产绒毛组织(6~9周),按常规分离获得滋养细胞,分为对照组、leptin(100 和500 μg/L)刺激组以及KIF1B-siRNA、leptin(100 和500 μg/L)分别+KIF1B-siRNA组,24 h后,明胶酶谱检测上清MMP-2的表达,RT-PCR检测MMP-2 mRNA、瘦素长型受体(OB-Rl)mRNA及KIF1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KIF1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瘦素(100 和500 μg/L)显著促进滋养细胞MMP-2表达(100 μg/L: mRNA水平由0.11±0.02增至0.18±0.05,P<0.05);瘦素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OB-Rl及KIF1B表达(P<0.05);KIF1B-siRNA部分抑制瘦素对MMP-2分泌的促进作用。结论 瘦素可能通过leptin R-KIF1B途径促进MMP-2分泌,从而促进妊娠早期滋养细胞侵袭,为阐明滋养细胞侵袭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少精子症患者血清和精浆睾酮(T)、游离睾酮(FT)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比较分析血清、精浆T、FT、SHBG与少精子症的关系。对照组和少精子组男性于上午8:0010:00留取血标本,同时留取精液。精液常规分析判断精子密度,RIA测定血清、精浆T、FT、SHBG水平。少精子症患者血清T、FT、SHBG浓度分别为28.11±11.54nmol/L、94.88±42.04pmol/L、41.61±18.86nmol/L,与对照组30.03±13.07nmol/L、97.50±46.96pmol/L、40.37±16.73nmol/L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少精子症患者精浆T浓度为1.60±1.09nmol/L,低于对照组1.99±1.18nmol/L,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少精子症患者精浆FT浓度0.52±0.44p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01±0.32pmol/L(P<0.01);而少精子症患者精浆SHBG浓度0.22±0.15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0.17±0.21nmol/L(P<0.01)。精浆FT、SHBG的测定有利于少精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诱导嗜酸性粒细胞(EOS)脱颗粒产生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HE),本研究旨在探讨地塞米松、茶碱对上述过程产生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EOS,观察不同密度EOS的组织学差别,测定地塞米松、茶碱对PAF诱导的EOS脱颗粒和正常密度EOS(NE)向低密度EOS(HE)转化的影响。结果: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颗粒缩小;10-5mmol/L地塞米松或10mg/L茶碱可使17.87%±2.16%或14.08%±2.42%的正常密度嗜酸性粒细胞转化为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活化因子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同样浓度的地塞米松和茶碱分别使PAF诱导的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的释放量下降至(101.17±10.32)mg/L、(110.85±4.16)mg/L及(100.53±9.65)mg/L、(106.94±10.11)mg/L(P<0.05,P<0.01)。结论:EOS脱颗粒是HE产生的原因之一;地塞米松、小剂量茶碱可以抑制PAF对EOS的活化,这可能是它们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哌仑西平对鸡眼形觉剥夺性近视的疗效并探讨哌仑西平抑制近视的巩膜机制。方法:1日龄鸡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遮盖组、药物对照组和哌仑西平组,均以右眼为实验眼。后3组鸡的右眼用半透明眼罩遮盖,后2组鸡的剥夺眼分别每日玻璃体内注射0.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和1%哌仑西平磷酸盐缓冲液。5d后检测4组动物右眼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赤道部直径,利用RT-PCR、Westernblotting和明胶酶谱技术检测巩膜纤维层级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及MMP-2活性的改变。结果:哌仑西平治疗组较单纯遮盖组和药物对照组鸡眼屈光度显著减少(P<0.05),眼轴长度和赤道径显著缩短(P<0.05),较正常组呈相对近视,眼轴长度和赤道径显著增加(P<0.05)。RT-PCR、Westernblotting和明胶酶谱结果显示:哌仑西平组较单纯遮盖组和药物对照组MMP-2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及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而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哌仑西平组较单纯遮盖组和药物对照组TIMP-2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而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哌仑西平能部分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哌仑西平很可能通过调节巩膜纤维层MMP-2和TIMP-2的表达而部分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血管紧张素-(1-7) 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肾素(原)受体 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VSMCs按以下分组:(1)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2)不同浓度AngⅡ组:分别加入AngⅡ10、100、1 000 nmol/L;(3)不同浓度Ang-(1-7)组:分别加入Ang-(1-7) 10、100、1 000 nmol/L; (4)AngⅡ+ losartan(AT1受体拮抗剂)组:losartan 10-6 mol/L预处理30 min后,再加入AngⅡ100 nmol/L; (5)AngⅡ+ PD123319(AT2受体拮抗剂)组: 先用10-5 mol/LPD123319预处理30 min后,再用终浓度为100 nmol/L AngⅡ;(6)CGP42112A(AT2受体激动剂)组:加入10-7 mol/L CGP42112A。各组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RR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不同浓度AngⅡ可以促进(P)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均P<0.01);不同浓度Ang-(1-7)可抑制 (P)RR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各浓度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加入CGP42112A可以促进(P)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1),与AngⅡ处理组比较,加入PD123319可抑制(P)RR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加入losartan不能抑制(P)RR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 AngⅡ可通过AT2受体促进(P)RR mRNA和蛋白表达,而Ang-(1-7) 可抑制(P)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MP-9小分子干扰RNA(MMP-9-siRN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针对MMP-9的小分子干扰RNA(MMP-9-siRNA),并将其转染到乳腺癌MDA-MB-231细胞.本实验分为空白组(不转染任何siRNA)、对照组(转染Control-siRNA 50 nmol/L)和实验组(又分为3个亚组,分别转染10、50、100 nmol/L MMP-9-siRNA)3组.应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并比较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中MMP-9表达及其差异.结果: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MMP-9 mRNA表达率为99.2%±4.9%,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0、50、100 nmol/L MMP-9-siRNA 3个亚组MDA-MB-231细胞MMP-9 mRNA表达率分别为80.3%±5.0%、65.2%±4.5%、55.9%±5.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蛋白表达率为101.7%±3.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 10、50、100 nmol/L MMP-9-siRNA 3个亚组MDA-MB-231细胞MMP-9蛋白质表达率分别为77.6%±3.9%、62.7%±4.1%、55.0%±4.8%,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MMP-9-siRNA能够抑制MDA-MB-231细胞中MMP-9的表达,为基因水平治疗乳腺癌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砒石是化腐生肌的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本研究通过观察As2O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影响,探讨化腐中药能否调节胶原代谢,从而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方法:明胶酶谱法检测大鼠中性粒细胞(PMNs)来源的MMP-9活性、人成纤维细胞(hFb)分泌的MMP-1、MMP-2的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Fb TIMP-1、TGF-β1的表达。结果:As2O3浓度在50mg/L时可以提高大鼠PMNs来源的MMP-9的活性(P<0.01);在0.8mg/L可以提高hFb分泌的MMP-1、MMP-2的活性(分别P<0.01);同时As2O3作用于hFb6h、12h、18h后,TIMP-1、TGF-β1表达持续降低(P<0.01)。结论:As2O3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PMNs来源的MMP-9的活性;也可提高hFb分泌的MMP-1、MMP-2的活性,同时抑制hFbTIMP-1、TGF-β1的表达。提示砷类制剂可通过提高多种MMPs的活性,降低TIMP-1的表达从而发挥化腐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SP90α对甲状腺未分化癌TAK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相关信号分子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HSP90α的非渗透特异性抑制剂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 17-AAG)处理TAK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001~10μ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24 h和48 h),采用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生长和转移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和细胞外HSP90α和MMP-2蛋白表达和分泌水平。明胶酶谱实验检测细胞外MMP-2蛋白的活性。结果与未处理组细胞相比,经0.001~10μmol/L的17-AAG作用24 h和48 h的TAK细胞活力降低,且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经0.1μmol/L和1.0μmol/L的17-AAG作用24 h的TAK细胞平板克隆形成[(86.43±1.01)%vs(46.13±1.25)%、(26.73±1.44)%,P0.05]、迁移能力[(76.47±2.05)%vs(51.01±1.75)%、(25.01±1.97)%),P0.05]和侵袭能力[(52.47±1.05)%vs(39.01±2.45)%、(17.07±1.67)%,P0.05]均明显降低,同时细胞内HSP90α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外HSP90α和MMP-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外MMP-2蛋白活性明显降低。结论分泌型HSP90α与细胞外MMP-2蛋白协同作用促进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导致细胞恶性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关节滑膜Treg/Th17平衡状态以及TNF-α拮抗剂TNFR-Fc对Treg/Th17的影响。方法: 建立CIA模型,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关节滑膜Treg/Th17的表达。结果: CIA组TNF-α较正常对照组及TNFR-Fc治疗组显著升高(P<0.01),TNFR-Fc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A组滑膜组织的CD4+Foxp3+Treg/CD4+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23.12%±4.93% vs 24.66%±5.82%,P>0.05),而TNFR-Fc治疗组则升高明显(33.07%±5.14%);CIA组CD4+RORγt+Th17/CD4+细胞比例显著增高(9.74%±2.23% vs 正常对照组1.00%±0.59%,TNFR-Fc治疗组5.63%±1.76%,P<0.01)。结论: CIA大鼠关节滑膜存在Treg/Th17分化失衡;TNFR-Fc可能通过抑制关节滑膜Th17细胞分化,诱导Treg细胞生成/聚集,使得病变关节的Treg/Th17平衡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8.
程琦  刘晓东  徐宛玲 《解剖学报》2019,50(5):595-600
目的 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SGC-7901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给予不同浓度TSA(5、10、20、40、80、160 nmol/L)处理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脂质体介导法将人原钙黏蛋白9(PCDH9)真核表达质粒转染SGC-7901细胞并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系,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率和侵袭率,RT-PCR法检测PCDH9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CDH9、Snail、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TSA在80 nmol/L以上时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而在较低浓度下(5~20 nmol/L)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下调Snail、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P<0.05),上调E-cadherin和PCDH9蛋白表达水平(P<0.05),上调PCDH9 mRNA表达水平(P<0.05);PCDH9高表达也可抑制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P<0.05),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并下调Snail、MMP-2和MMP-9蛋白表达(P<0.05)。 结论 TSA可在体外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这可能与其促进PCDH9基因表达,继而下调Snail、MMP-2和MMP-9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清型A肉毒杆菌神经毒素重链(botulinum neurotoxin serotype A heavy chain,BoNT/A HC)对Neuro-2a细胞的促神经突起再生作用并探讨与其相关的细胞内信号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oNT/A HC(0.01 nmol/L、0.1 nmol/L、1 nmol/L和10 nmol/L)进行干预,于24 h、48 h和72 h时收集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再计算细胞突起长度及有突起细胞的百分比;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BoNT/A HC浓度作为处理剂量加入细胞培养液,于BoNT/A HC作用后不同时点收集全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ERK1/2及p-Akt的蛋白水平。 结果: 当BoNT/A HC 浓度为0.1 nmol/L、1 nmol/L和10 nmol/L时,细胞突起的长度及有突起细胞的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皆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其中1 nmol/L效果最显著。在细胞培养液内加入1 nmol/L BoNT/A HC 后,p-ERK1/2的蛋白水平呈增加趋势,其中BoNT/A HC作用60 min后,p-ERK1/2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p-ERK1/2变化趋势类似,细胞培养液内加入1 nmol/L的BoNT/A HC后, p-Akt的蛋白水平也呈增加趋势,其中BoNT/A HC作用15 min和60 min 时,p-Akt增加显著(P<0.05)。结论: 一定剂量的BoNT/A HC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突起再生和生长; BoNT/A HC对Neuro-2a细胞的促神经突起再生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与神经再生相关的信号蛋白ERK1/2和Akt的磷酸化而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尼古丁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代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古丁组及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分别以1、10、100 μmol/L辛伐他汀预处理细胞2 h,再以100 μmol/L尼古丁孵育24 h。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PA和PAI-1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t-PA和PAI-1 mRNA的表达。结果: 尼古丁组PAI-1分泌和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组PAI-1分泌和mRNA表达均较尼古丁组显著降低,且PAI-1分泌和mRNA表达的降低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以100 μmol/L辛伐他汀组最为显著。100 μmol/L辛伐他汀组PAI-1分泌和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尼古丁组t-PA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0、100 μmol/L辛伐他汀组t-PA mRNA表达较尼古丁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t-PA分泌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在体外,辛伐他汀可降低尼古丁所致的PAI-1分泌和mRNA的表达,并升高t-PA mRNA的表达,从而逆转尼古丁介导的HUVECs纤溶活性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