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 日本输送机的专利项目是比较多的,仅编译者阅览的一小部分专利文献中,在机型上是多种类型的。如管式输送机、扇形输送机、悬臂式输送机、气垫式输送机、曲线行走链条输送机、自由弯曲输送机、伸缩输送机、V形输送机、无动力输送机、存储输送机、潜入式滚轮输送机、无端多段输送机、板条式输送机等;在结构装置中有:防止输  相似文献   

2.
WK-10B挖掘机回转滚轮磨外圈的现象,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较为严重的情况是,有的新设备使用2-3个月就开始磨外圈,而且可在十几天的时间内就能使外圈磨至报废;一般情况,使用不足一年也会开始磨外圈。鉴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对滚轮和尼龙套的结构进行改进。1原因分析1.1滚轮结构原滚轮是由滚轮体和尼龙套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在挖掘机上部回转时,由于滚轮装在滚盘的轴上,滚轮就在上、下轨道间滚动。产生滚轮磨外圈的现象有两种情况:即局部几个滚轮磨外圈和发展成为所有渡轮磨外圈。1.2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制造时…  相似文献   

3.
<正> 一、概述输送机胶带速度监视器一般有两种型式:①机械式;②电子式。前者是利用离心力的原理;当输送机的胶带速度超过规定值时执行机构动作。它具有结构比较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但精度较差,且由于执行机构往往直接和旋转轴相连接,因而较易受到冲击。后者是采用电子线路的速度传惑器,它的优缺点恰好与  相似文献   

4.
我国为国外设计的某煤矿,付井罐笼采用钢丝绳罐道滚轮罐耳,滚轮的轮缘和绳槽是用尼龙1010制成的.尼龙轮缘套在铁轮毂的外面;轴毅中间的轴孔配有滚珠轴承和轴;在轮的两侧用两扇铁轮盖封闭夹紧,用螺栓固定;轮盖的轴孔处有密封装置,防止污物和水侵入.滚轮在罐笼体上的布置情况见图.在每  相似文献   

5.
利用伸缩卷筒调节两端带滑道的滚筒,使两端快速实现由承载到卸载或由卸载到承载的转换;利用伸缩卷筒代替普通胶带机的涨紧小绞车,使输送机具有可伸缩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双滚筒采煤机AM500型在使过程中煤帮滚轮固定螺栓常被拉断,造成滚轮和档牌被丢失。由于该型号采煤机重量大(总重43t),不易挪动,只得将滚轮与滚轮支承架焊一起。这样虽然解决了滚轮丢失的问题,可是将滚动磨擦变成了滑动摩擦大大增加了采煤机的阻力。采煤机牵引部和行走部增加了很大负荷,导致其损坏严重更换频繁,也使煤溜造很大磨损,据统计每月更换两次行走部,一次牵目嘟,费时误工耗材料,造成每月至少十几万元的损失。为此,将原来的固定轴改为活动轴,具体方法如下,将原来的滚轮立承架用40mm的钢板进行加固,原来的固定轴在摸…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例,简要介绍了螺栓球网架结构、轻钢结构、GRC板在带式输送机走廊工程中的应用.采用此项新技术,可以使带式输送机走廊的建设周期明显缩短,并且基本不受气候影响.同时,由于主要构件均在工厂内实行机械化生产,使产品能得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建成后的工程质量也能得到充分保证.同时由于带式输送机走廊采用彩色钢板作围护,其表面很难存留住粉尘,因此建筑始终处于清洁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曾忠  蒋玉川 《煤矿机械》2012,33(8):108-109
在对煤矿带式输送机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带式输送机沿轴线方向的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起了输送带以及滚筒摩擦接触部分的三维模型,并且对其变形与受力的规律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发现滚筒沿轴线方向的径向变形以及两端固定梁变形的结果基本一致,滚筒径向变形从中央向两端减小,且滚筒沿周向的径向变形从带式输送机的趋入点开始不断增大,到最大值之后,开始逐渐减小,到奔离端降低到最小值,而环向变形则是从带式输送机的趋入点开始不断增大直到奔离端增大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江显伟 《煤矿机械》2024,(3):137-140
针对目前带式输送机中输送带跑偏问题,对传统回转式调心托辊的自动纠偏原理、纠偏效果、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纠偏效果不理想问题的根源,确定了一种平衡回转中心两侧受力点的设计思路,设计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同步支撑滚轮调心托辊。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为输送带提供了更快速、灵敏的自动纠偏能力,甚至强制纠偏能力,纠偏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煤矿机械》2016,(12):36-38
为了实现双驱动刮板输送机运行过程中两电机功率的智能协调控制,平衡两端链轮啮入点和啮出点的动张力,分别测试和提取刮板输送机运行时两端电机的电流信号,采用应变片测试刮板啮入和啮出链轮时的动张力,通过模糊PID变频调速方法对电机转速进行智能调节控制,实现机尾电机对机头电机驱动力的有效补偿,保证两端电机功率以及链轮张力差值的平衡。通过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刮板输送机智能协调控制系统可有效地实现两端电机的功率平衡调节,两端链轮的张力差值基本保持一致,为提高刮板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乔坤元 《煤矿机械》2012,33(1):170-171
当带式输送机变坡点采用普通承载滚筒承载时,原煤运输至变坡点时会出现撒煤现象,而采用改进的哑铃式承载滚筒时,由于滚筒两端的线速度大于输送带的运行速度,会造成磨输送带现象,为此,研制了带式输送机凹槽承载滚筒,其中间部分采用滚筒结构,两端采用了可绕各自轴转动的托辊结构。  相似文献   

12.
范永 《矿山机械》2000,28(5):58-58
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的运输顺槽的运输设备已由刮板输送机改为带式输送机,因为其具有输送距离长和故障率低等优点。但是,带式输送机的安装要求巷道必须直且水平方向起伏不太大的情况。然而,矿井煤层的形成条件并不是带式输送机所要求的理想条件,而且,在设计时还要考虑运输顺槽与主运输门之间形成煤仓等关系,而使巷道形成两端高中间低的凹形巷道,给带式输送机的正常使用带来很大难度。如果安装一台带式输送机,则在最低点处胶带要向上漂浮,使胶带无法把物料运出;如果分两段安装两台带式输送机,则下山…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输送设备多为单质体输送机和双质体输送机。单质体输送机结构简单 ,但对基础作用力大 ;双质体输送机一般为电磁振动输送机 ,振幅较小 ,处理量小 ,而双质体悬挂式输送机结构松散。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文介绍一种单轴惯性振动给料机 ,它特别适用于煤炭、水泥、陶瓷、冶金等行业0~300mm的混合松散物料的输送作业。1主要技术参数及结构原理以系列中1215型为例。1.1技术参数1215型单轴惯性振动给料机主参数见表1。1.2结构本机主要由机架1、主动皮带轮2、三角皮带3、从动皮带轮4、单轴惯性激振器5、弹性连接系统6、给料槽体7、橡胶…  相似文献   

14.
唐伟 《煤炭工程》2011,(11):106-107
 传动滚筒是带式输送机上的关键部件,其结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输送机的性能。根据传动滚筒的结构类型、材料属性和受力情况,利用ABAQUS进行有限元分析,分别以1m、1.2m和1.4m传动滚筒为例,对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焊接位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滚筒筒毂与筒体相连焊接位置控制在总长的12%~17%比较合理,为传动滚筒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煤矿机械》2015,(12):93-94
针对刮板输送机哑铃销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发生断裂的问题。在综合考虑了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结构、工艺两方面着手,对其进行改进设计,制成样件,并利用刮板输送机综合试验台对其进行加载试验,以强度和韧性作为评价参数,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强度满足要求,但韧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介绍矿用带式输送机皮带扣冲压成型模具的设计。大批量生产要求模具使用寿命为2万次以上,所以成型部分采用镶拼可更换结构,便于修模及更换易损件。  相似文献   

17.
<正>《煤炭信息》周刊2014年第37期报道,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三道沟煤矿设计的轨道搬移装置,日前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轨道搬移装置由支撑梁、横梁、支柱、滚轮和轨道吊钩5部分组成。轨道吊钩固定在支撑梁两端;横梁与固定梁垂直,且固定连接;支柱分布在横梁两端,其一端与  相似文献   

18.
栾梦涛  张恩明 《煤矿机械》2022,(12):131-133
为了提高矿井带式输送机的运输效率,开发研制一套安全性高、实用性强、具有先进性特点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其满足煤矿企业对自动化的要求,把独立的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融合,形成煤流控制,并且设置监控点,对带式输送机图像进行智能分析,构成一个完整的操作、调度、监控于一体的综合联锁控制系统,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故障处理时间、降低事故率、减少现场人员及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采矿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矿钻孔向着大孔径、长深度方向发展,对钻孔的直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公司的液压导向钎杆系列产品,结构是两端中心孔小而杆身中心孔大,这种中心孔变径结构,采用焊接方式将两端接头与杆体焊为一体,是最合理的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摩擦焊接的工艺措施,并列举了KYG76ST58导向钎杆的摩擦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20.
尼洛斯公司该公司是生产胶带输送机维修设备的主要厂家之一。其新产品有:用于各种滚子轴承和锥滚轴承的全金属密封环;内部用钢丝加强的橡胶和塑料管道法兰衬垫;Montan声控及数控系统;钢绳牵引胶带输送机胶带滑动监测器;露天与地下矿用橡胶—编织纤维芯胶带及钢绳牵引胶带的轻型硫化机,冷、热法修复胶带及设计成套的胶带修复车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