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介绍偏振三维成像机理、四孔径偏振三维成像仪组成的基础上,开展四孔径相对偏振方向对偏振三维成像精度影响分析,确定四孔径相对偏振方向精度要求。制定了四孔径镜头偏振片相对偏振方向定标方法和四孔径偏振三维成像仪相对偏振方向定标方法,搭建了定标装置,在实验室内开展了相对偏振方向定标。四孔径镜头偏振片相对偏振方向定标误差为±0.5o,四孔径偏振三维成像仪相对偏振方向误差为±1o,从而可保证偏振三维反演的法向量误差为-5.47%~5.80%,为偏振三维成像仪高质量成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折射光纤中光脉冲传输方程,详细分析了二阶色散、自相位调制以及交叉相位调制在光脉冲传输过程中引起的啁啾。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合理选取入射功率,二阶色散引起的啁啾与自相位调制引起的啁啾在脉冲中心附近可以相互抵消,从而使脉冲展宽最小;交叉相位调制产生的两偏振分量的啁啾引起的频移,可使两偏振分量间产生互束缚,利用这种现象可以抑制偏振模色散。  相似文献   

3.
系统级偏振定标是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irectional polarization camera, DPC)研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大气气溶胶和云相态等定量化探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矩阵光学和辐射度学理论,建立了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偏振响应定标模型,对关键影响参量进行定标。采用大口径积分球参考光源和分视场测量方法,消除了光楔平板对DPC三检偏通道视场非一致性的影响,实现了高频和低频相对透过率的高精度测量。采用傅里叶级数的分析方法,建立全视场起偏度的测量模型,消除参考光源偏振方位角绝对位置引入的测量误差,实现光学系统偏振特性的准确测量。采用可调偏振度光源和大口径积分球辐射源,开展了偏振定标精度的比对验证实验和精度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全视场偏振定标精度优于0.5\%,自然光状态下的偏振定标精度优于0.05\%,验证了宽视场偏振遥感器偏振辐射响应定标模型的合理性,说明该系统级偏振定标方法可满足宽视场光学偏振遥感器的高精度偏振观测科学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首先理论分析了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非线性偏振调制(PolM)效应,导出了稳态条件下SOA的偏振转换矩阵。通过数值仿真,描述了包括非线性自偏振调制(SPolM)、互偏振调制(XPolM)导致的偏振态在庞加球上的变化形态。计算结果表明,SOA偏振调制效应表现为偏振旋转特性,偏振旋转的大小由入射光强和偏振态决定,旋转结果表现为输出光中的TM模分量增加,而TE模分量下降。文章同时讨论了SOA驱动电流变化对PolM效应的影响以及由其引起的电光偏振调制(IPolM)效应,并仿真得出了电流变化导致的输出光偏振态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折射光纤中光脉冲传输方程,详细分析了二阶色散、自相位调制以及交叉相位调制在光脉冲传输过程中引起的啁啾。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合理选取入射功率,二阶色散引起的啁啾与自相位调制引起的啁啾在脉冲中心附近可以相互抵消,从而使脉冲展宽最小;交叉相位调制产生的两偏振分量的啁啾引起的频移,可使两偏振分量间产生互束缚,利用这种现象可以抑制偏振模色散。  相似文献   

6.
光弹调制器在偏振方向调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将光弹调制器应用于偏振方向调制的方法,介绍了它的两种基本使用模式,利用琼斯矩阵对其偏振方向调制原理及其两种基本使用模式进行了分析。光弹调制器和1/4波片形成偏振方向调制器件时,光弹调制器处于两块透光轴相互垂直的1/4波片之间,且光弹调制器的振动轴分别和两块1/4波片的透光轴成±45°角,线偏振光通过此器件其偏振方向被调制。实验验证了光弹调制器组合1/4波片调制偏振方向的原理。将光弹调制器应用在偏振方向的调制中,使现有偏振方向调制技术的光谱范围扩展到了紫外波段。  相似文献   

7.
谢臣瑜  翟文超  郝小鹏  谢琳琳  刘延  李健军  郑小兵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5):20200313-1-20200313-10
偏振遥感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和带内光谱响应非一致性是遥感器实验室定标的基本参数。文中利用新型的超连续谱激光作为单色仪的前置照明光源,搭建了一套基于超连续谱激光-单色仪的细分光谱扫描定标装置,可用于偏振遥感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定标。实验中以490 、670、910 nm三个偏振通道作为例,分别在单色仪直接输出光和单色光导入积分球两种状态下,得到通道式偏振遥感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结果,并对两种状态下定标光源的偏振特性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单色仪直接输出光模式下,光源存在明显的偏振度和偏振方位角变化,三个偏振通道的带内光谱响应非一致性分别为0.91%、4.25%和1.06%;而在单色光导入积分球后,光源的偏振度明显降低,此时带内光谱响应非一致性结果分别为0.15%、0.47%和0.57%,说明消偏后的光源能有效适用偏振遥感器的光谱响应度定标,基于超连续谱激光-单色仪的系统级定标装置在偏振遥感器的定标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航空偏振相机的光学偏振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大孔径积分球辐射光源系统对航空偏振相机的偏振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各偏振工作波段中0°放置的偏振通道为基准,选取航空偏振相机中心视场64×64像素点计算并校正了各偏振通道中偏振片/滤光片的强度透过率差异;并进一步测量了航空偏振相机光学系统自身的起偏度,通过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拟合,给出了各偏振工作波段的偏振度随视场角的...  相似文献   

9.
张荞  李双  刘强  龚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11):1117008-1117008(6)
基于四分之一波片-复合双折射光楔-偏振片的空间偏振调制结构,提出了四光束校正方法,对四分之一波片延迟量误差进行校正,从而达到提高线偏振测量精度的目的;利用计算机仿真手段,研究了待测目标圆偏振参量变化时,线偏振参量测量结果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应的测量精度水平。仿真结果表明:当待测目标的线偏振度、圆偏振度分别在0.1~0.2、0~0.2随机波动时,延迟校正后的斯托克斯参量Qi、Ui以及线偏振度的测量精度优于10-3,Ui以及线偏振度的测量精度比延迟校正前提高了约14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DLT摄像机定标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楠 《信息技术》2006,30(5):98-100
摄像机定标是图象处理中的一个关键步骤。DLT(直接线性变换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摄像机定标方法,可以应用在许多场合。文章叙述了DLT的原理,并给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种关于大位移激光三角法测量参数标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怎样用逼近法来标定激光三角法测大位移中的参数,逼近法是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标定参 数精确性高.  相似文献   

12.
窦闻 《红外》2009,30(9):6-11
基于全色数据与多光谱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遥感图像融合是一种可行并被广泛应用的思路.本文利用GCOS模型对GS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GS法可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由于最小一乘与最小二乘相比更为稳健,因此预期采用最小一乘法的融合方珐具有更好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一乘融合方法的构建,并对IKONOS数据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一乘的融合方法是对GS方法的一种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iscusses low-cost 3D indoor positioning with Bluetooth smart device and least square methods. 3D indoor loc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ractive and it hasn’t been well resolved. Almost each smart phone has a Bluetooth component and it can be used for indoor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 in the nature of things. Least square algorithms are the powerful tools for linear and nonlinear parameters estimation. Various linear and nonlinear least square methods and their theoretical basics and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for indoor positioning have been studied. Simulation and hardware experiments results prove that nonlinear least square method is suitable for parameters estimation of Bluetooth signal propagation, and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 method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otal least square methods. Simulation and hardware experiments results also show that proposed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lost power consumption, perfect availability and high location accuracy.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海杂波中的小目标检测能力,提出了基于递归最小二乘线性预测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建立线性预测模型;其次,利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动态调整模型的参数;最后,计算绝对预测误差的均值,通过阈值比较得到检测目标结果。采用加拿大IPIX雷达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性能优于线性预测的检测目标方法和神经网络集成的检测目标方法的检测性能;同极化方式下,HH极性的检测效果优于VV极性的检测效果。该方法实时更新了预测模型参数,同步跟踪海杂波的变化,克服预测模型固定不变的局限,提高了目标检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块状和点式两种典型结构的传感头的灵敏度进行比较,采用矩阵光学的方法,对影响传感头灵敏度的诸因素如线性双折射、加工角差、正交反射间垂直小段的椭偏等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块状传感头中垂直小段的椭偏单独作用时对灵敏度影响的解析式,并对各因素同时作用时的灵敏度校正因子进行了定量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灵敏度最关键的因素是材料的线性双折射。单位长度内的线性双折射增加时,点式传感头灵敏度变化不大;且当其超过一定值时,点式具有比块状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对光纤熔锥耦合器拉制过程中的偏振调制效应作了定性的理论分析,耦合区内的几何双折射和应力双折射导致的对称模和反对称模在x偏振方向和y偏振方向上的传播常数差不一致,从而引起两个方向的偏振光耦合的空间周期不同,存在相位差别,当相差正好达到π时实现偏振分离.在此基础上制作了熔锥型偏振分束器,消光比达到了16.5dB.  相似文献   

17.
沈辉  全昭  杨依枫  赵翔  柏刚  何兵  周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1):103007-0103007(6)
激光偏振合束是提升窄线宽光纤激光亮度的重要技术,能实现多路激光的共孔径合束输出,同时维持较高的光束质量和线偏振态。文中探索和研究了基于线性锁相技术的合束激光偏振控制系统,详细分析和建立了光零差偏振检测物理模型和线性锁相控制环路的数学模型。利用高精度的光零差技术对合束激光的偏振相位进行检测,并通过快速实时反馈进行激光锁相,获得了输出功率为279 mW的线偏振态激光。锁相控制后,合束激光的偏振消光比达到19.3 dB,控制带宽高达39.6 kHz,剩余相位噪声为710-4 rad/Hz(1 Hz)和310-4 rad/Hz。当提高激光输出总功率达1 W时,偏振消光比维持在~15 dB,其限制因素在于光功率波动引入的相位噪声和光斑空间模式不匹配。  相似文献   

18.
The derivation of the closed-form spatial domain Green's functions for the vector and scalar potentials is presented for a microstrip geometry with a substrate and a superstrate, whose thicknesses can be arbitrary. The spatial domain Green's functions for printed circuits are typically expressed as Sommerfeld integrals, which are inverse Hankel transforms of the corresponding spectral domain Green's functions and are time-consuming to evaluate. Closed-form representations of these Green's functions in the spatial domains can only be obtained if the integrands are approximated by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functions that are analytically integrable. This is accomplished here by approximating the spectral domain Green's functions in terms of complex exponentials by using the least square Prony's method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K-分布参数估计方法,并利用仿真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这种方法利用变量替换将杂波矩量和分布参数之间的关系转换为线性函数,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方法求解线性超定方程组获得K-分布参数的估计,这样能够避免常规矩量法在处理实际杂波数据时由于数据长度和噪声所导致的错误估计的发生,利用最小二乘法提高了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