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评估2018年3月在中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和既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预计3月中国大陆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2月有所上升,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暴发事件为主。中国大陆可能将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及其他亚型禽流感或动物流感散发病例。流感活动将进一步呈下降趋势。3月下旬起手足口病病例数将逐渐增多。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仍处于多发期。国际上,沙特阿拉伯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尼日利亚的拉沙热、巴西的黄热病输入中国风险低。结论 预计2018年3月中国大陆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将有所上升;需重点关注人感染禽流感可能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一般关注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相关事件的风险。无特别需要关注的境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2018年2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预计2月主要以流行性感冒、人感染禽流感、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事件为主。流行性感冒活动仍处于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但已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我国内地可能将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及其他亚型禽流感或动物流感散发病例。病毒性感染性腹泻病暴发可能会继续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正处于高发季节。结论 预计2018年2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将有所下降;需重点关注流行性感冒、人感染禽流感;一般关注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2021年12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总体上,预计12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可能将较11月上升。 我国境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境外输入及续发本地传播风险持续存在,仍在可控范围内。 人感染禽流感可能继续发现散发病例。 季节性流感活动会进一步增强,暴发疫情也将继续上升。 预计12月随着冬季气温降低,居民取暖需求增加,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较11月会有明显上升。  结论   需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予以特别关注,对人感染禽流感,季节性流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2017年2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既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预计2017年2月为全国总报告事件数较少的月份之一,主要以人感染禽流感、季节性流感、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事件为主。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仍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季节性流感、病毒性腹泻等传染病暴发将在开学后出现季节性升高。寨卡病毒病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但近期因输入病例引发本地蚊媒传播的风险极低。因燃煤取暖不当导致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正处于高发时段。结论 预计2017年2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相对较少;需重点关注人感染禽流感,一般关注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了解寨卡病毒病所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2019年2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2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较1月下降,是2019年全年最低水平,报告事件以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感)、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水痘等传染病事件为主,其次为食物中毒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季节性流感活动水平仍然较高,但将出现下降趋势;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继续高发;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仍将持续发生,但输入我国的风险低。 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在境内要重点预防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病、食物中毒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赴境外旅游时需预防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传染病,同时注意饮食卫生。结论需要重点关注季节性流感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一般关注埃博拉病毒病输入风险和春节旅行卫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2016年11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既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预计11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10月有所上升,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水痘、季节性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暴发事件为主。人感染禽流感散发疫情将会逐渐上升。寨卡病毒病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输入后在南方蚊媒条件适宜的地区仍有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在东北和华北等燃煤自采暖家庭中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风险将明显上升。结论 2016年11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有所上升;需重点关注人感染禽流感,一般关注季节性流感、寨卡病毒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所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2017年12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12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与11月相当,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暴发事件为主。我国内地将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及其他亚型禽流感或动物流感散发病例。流行性感冒活动水平将继续上升。病毒性腹泻暴发可能会持续增加。仍可能出现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和重污染天气(雾霾)相关健康事件均处于冬季高发季节。结论 2017年12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将与11月相当;需关注人感染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腹泻、结核病等传染病疫情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重污染天气(雾霾)相关事件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2021年1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预计2021年1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2020年12月有所上升或保持相近水平。 境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将呈现非常高水平流行态势,我国境内将同时面临本土传播疫情扩散和境外输入疫情导致本土传播风险,还可能面临春节大规模人员流动潜在引起疫情迅速扩散的极端情形;但如果各地做好监测,及时发现隔离感染者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完整追踪管理,则疫情发生本土大规模流行可能性低。 季节性流感将继续保持低水平流行态势,人感染动物流感的散发病例仍将继续出现。 诺如病毒病在寒假前将处于暴发较高水平。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也会在1月达到年度高峰。  结论  需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予以特别关注,一般关注季节性流感、人感染动物流感、诺如病毒病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2015年1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1月将是全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较少的月份之一,预计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去年12月有所下降.2015年1月,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依然存在,在我国发生较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极低;我国内地将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散发病例,不排除其他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散发病例报告;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将出现季节性升高;目前正值诺如病毒等病毒性腹泻病发病高峰期,1-2月可能仍将出现暴发疫情;猩红热疫情已达冬季最高峰,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假,预计病例数将会有所减少;因燃煤取暖导致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结论 2015年1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处于全年较低水平;需关注埃博拉出血热、人禽流感、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猩红热等传染病疫情以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2015年11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流行特点分析,预计11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与往年一样会有所上升,但不会超过往年同期水平。11月我国内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其他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散发病例的可能性将增大。季节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将出现季节性升高。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我国的风险依然存在,但输入风险较前期有所下降。诺如病毒所致病毒性腹泻将进入高发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将逐步进入燃煤取暖季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人数将明显上升。结论预计2015年11月全国总体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将上升,但不会超过往年同期水平;需重点关注人感染禽流感疫情,也要做好中东呼吸综合征、诺如病毒腹泻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2015年10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10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与9月相当。南方重点省份,尤其是广东、云南继续发生登革热暴发并扩散的风险较大。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我国的风险依然存在,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仍较低。近期我国内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其他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散发病例的可能性将增大。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将出现季节性升高。诺如病毒所致病毒性腹泻将进入高发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将逐步进入燃煤取暖季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有所增加。结论 2015年10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将与9月相当;需关注登革热、中东呼吸综合征、人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腹泻等传染病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2019年1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预计1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12月有所下降,可能以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事件为主。 我国内地可能将继续出现人感染禽流感散发病例。 流行性感冒活动水平将继续上升。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疫情下降,但仍将处于高发期水平,学校仍将出现聚集或暴发疫情。 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不排除进一步扩散及病例输入我国的可能,但由输入病例导致大规模本地传播的可能性极低。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继续高发。 结论 需要重点关注流行性感冒、人感染禽流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对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及刚果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2020年1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2020年1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2019年12月下降,事件数可能低于前3年水平,报告事件以流行性感冒(流感)、水痘、诺如病毒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为主。 需要密切关注湖北省武汉市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病因、临床和流行特征调查进展,动态评估其可能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 流感将于1月底达到流行高峰,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病疫情将维持较高水平,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在境内需重点预防季节性流感、人感染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以及食物中毒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出境旅游需预防埃博拉病毒病、霍乱、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同时注意饮食卫生。结论需要对武汉市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季节性流感予以重点关注,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和春节假期旅行卫生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2018年12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总体上,预计12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11月有所上升,可能以水痘、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及手足口病等事件为主。 我国内地可能将继续出现人感染禽流感散发病例。 流感活动水平将继续上升。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疫情将继续升高,学校仍将出现暴发疫情。 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不排除进一步扩散及病例输入我国的可能,但由输入病例导致大规模本地传播的可能性极低。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将持续高发。 结论 需要对人感染禽流感、流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予以重点关注,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