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反应机理并结合实践,论证了通过提高入炉蒸汽压力可取得提高蒸汽分解率、煤气中有效气体成份、单炉生产能力及降低蒸汽单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沈铁清 《化工设计通讯》1995,21(1):34-34,37
<正>造气炉产生的高温气体的余热,传统上是利用列管式废热锅炉,回收吹风气和上行煤气的热量,产生低压饱和蒸汽。设备经常发生堵塞且使用寿命短,效果不理想。我厂在小氮肥“两改一”节能技改工程中,使用了江苏省无锡新苑集团公司生产的上下行煤气蒸汽发生器,回收造气上下行煤气的显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工艺流程(附图) 造气炉上部出口的350℃左右的吹风气、上行煤气,经过旋风除尘器除尘,吹风气  相似文献   

3.
<正> 我厂变换于78年开始使用电加热器,采用空气升温、蒸汽升温置换及煤气还原三个步骤,对变换触媒进行升温还原,结果较传统升温还原效益显著。但还有不足之处;一是过程分三个阶段,因用不同的气体介质升温历时较长;二是升温气体直流放空浪费大、且污染环境;三是进入还原阶段温度有猛升的现象。因此本文对原工艺提出以下改进:①用吹风气全循环法取代空气、蒸汽的升温置换,以简化环节及节约蒸汽;②用煤气半循环法取代煤气直流  相似文献   

4.
王峰 《化肥工业》2011,38(4):26-31
介绍了Shell粉煤气化制甲醇项目中的变换装置运行情况.针对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第1变换炉入口气体温度偏高、变换催化剂床层超温等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技改措施:加大煤气预热管线的尺寸、引入气化装置中压饱和蒸汽代替锅炉产生的中压过热蒸汽、变更第1变换炉煤气的引入位置、改进第1淬冷过滤器喷淋装置设计、提高冷凝液泵压力和扬程...  相似文献   

5.
(一)延长热交换寿命的办法(加压变换): 1.热交换器腐蚀的原因:是煤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在水介质存在的情况上造成了腐蚀。煤气中水的来源主要有两个:①是饱和塔出口煤气中所夹带的雾沫;②是加入饱和塔出口煤气中的蒸汽所夹带的冷凝水。 2.原流程分析:煤气由压缩机二段出来,经饱和塔加饱和蒸汽,进第一热交换器管内自下而上,然后去第二热交换器管间。我们对饱和塔进行了设备计划,在满负荷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有不少小氮肥厂变换触媒升温还原,已将传统的燃烧煤气直接供热法改为电加热器间接供热,且用空气、蒸汽、煤气作为不同阶段的触煤升温还原介质。我厂变换也于1978年开始使用电加热器,采用空气升温、蒸汽升温置换及煤气还原三个步骤对变换触煤进行升温还原,结果较传统法升温还原确实增益不少。但还有不足之处:一是进入还原阶段温度有猛升的现象;二是升温气体直流放空浪费大且污染环境;三是过程分三个阶段因不同的气体介质升温显得很不紧凑。因此我们对原工艺进行  相似文献   

7.
搞煤炭气化专业的人都知道,在煤气的生产中,主要是搞两个平衡。一个是热量平衡,一个是碳平衡。这两个平衡的控制主要是依靠风量的大小和流速及蒸汽量的大小和流速决定。本文谈的主要是如何用蒸汽来达到平衡目的。1 煤气生产中蒸汽用量的控制 煤气生产中不同的煤气发生护对原料有  相似文献   

8.
我厂氮肥分厂有Φ2.26米和Φ1.98米的煤气炉各二台,制气用的蒸汽由热电分厂供给,因总管长达三百多米及煤气生产本身的间歇用汽,致蒸汽总管压力波动甚大,严重影响煤气生产及热网负荷的均衡。我们在1980年煤气工段的技术改造中,在改大蒸汽总管的同时,增设了蒸汽压力自动调节系统,大大改善了煤气炉入口蒸汽的供给状况,对提高煤气炉的产能和煤气质量,以及降低两煤耗,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对象概述在造气车间废热锅炉为煤气发生炉的重要附属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煤气发生炉生产的吹风气和上吹气中的显热与化学软水进行热交换,以将500~700℃的高温气体的温度降低到180~220℃,同时产生4吨/小时左右的6-8kg/cm~2的饱和蒸汽,供煤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焦炉上升管中荒煤气焦油蒸汽的结焦问题一直是阻碍其余热回收的关键因素。因为荒煤气中的焦油蒸汽在高温条件下存在着缩合结焦反应,生成的结焦物石墨化,并附在换热表面,使传热系数下降,热回收难以长期有效进行下去。研究了荒煤气中焦油蒸汽结焦特性,研究结焦沉积物形成的条件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最大程度回收利用荒煤气余热,并防止荒煤气在上升管内冷却时结焦。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概述烟煤气化是指以烟煤为原料经过热加工制成气体的工艺.平炉炼钢多用气煤的热态发生炉煤气;一些机械工业也用气煤的冷态发生炉煤气.近期开发的新气化方法中,以氧、蒸汽为气化剂.用粉状烟煤气化者,也有几种.前者(发生炉煤气)的热值为1200—1500千卡/标米~3,多用作燃料;后者为2000—3000千卡/标米~3,多用作合成原料气或再加工成高热值气体.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我厂煤气生产所用蒸汽,部分为本厂经发电后送来的过热蒸汽,另为煤气工段自产的饱和蒸汽。近年来,进行了以节能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其中对~#3煤气系流的改造,在废热锅炉前增设串联了一台列管式蒸汽过热器,以回收煤气生产中的部分余热,使自产的饱和蒸汽成为过热蒸汽。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上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如化学试剂厂、面粉厂、煤矿。这些气体、蒸汽、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下可促使爆炸,但事先又没有危险信号,因而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致使事故后果加剧。例如1984年11月9日墨西哥城近郊发生的煤气大爆炸,导致死亡大约400人,4200人受伤,300幢房子被毁。1987年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上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如化学试剂厂、面粉厂、煤矿。这些气体、蒸汽、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下可促使爆炸,但事先又没有危险信号,因而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致使事故后果加剧。例如1984年11月9日墨西哥城近郊发生的煤气大爆炸,导致死亡大约400人,4200人受伤,300幢房子被毁。1987年  相似文献   

15.
油煤气是以重油为原料经裂化而成的可燃气体,一般采用三筒式蓄热裂解或催化蓄热裂解发生炉。生产过程是周期性循环,一个周期为六分钟,可分七个阶段(见图1): 图1 催化热裂重油煤气工艺阶段示意图①—顶吹提高炉温前的安全准备阶段。蒸汽从空气预热室顶部吹入,以吹赶系统中上周期工作残存的煤气。②—加热提高炉温的主要工序。燃油和鼓风送入燃烧室燃烧,产生烟气,再在空气预热室内与空  相似文献   

16.
《燃料与化工》2011,(6):19-19
联合循环干熄焦锅炉在干熄焦系统开工初期,即平时所说的温风干燥阶段,只需将烘炉蒸汽通过锅炉汽包上的烘炉蒸汽管道接至锅炉汽包,同时开启锅炉强制循环水泵将锅炉内部的水系统循环起来加热循环气体,从而达到对干熄炉和锅炉同时烘炉的目的。目前采用的烘炉蒸汽为0.7~1.OMPa,温度约为200℃。蒸汽烘炉的时间约7天,蒸汽烘炉之后转入煤气烘炉,此时锅炉系统只要强制循环泵运转正常,  相似文献   

17.
变换热交换器被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半水煤气中H_2S、CO_2,等酸性气体溶解在半水煤气夹带的水滴中,形成电解质而造成电化学腐蚀。因此消除煤气带水,控制热交换器混合气温度在露点以上,是保护热交换器的有效措施。为此,我们采用过热蒸汽一预腐蚀器相结合的方法,即增设换热面积为50米~2的过热蒸汽一台,让蒸汽与变换二段气体换热后达350℃,再加入预腐蚀器进口管线上。预腐蚀  相似文献   

18.
钢铁企业富余煤气-蒸汽-电力耦合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琦  提威  杜涛  蔡九菊 《化工学报》2011,62(3):753-758
针对钢铁企业富余煤气产生、储存、缓冲和使用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各周期内蒸汽、电力的供应与需求特点,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建立以能源消耗最少、效益最优为目标函数的富余煤气、蒸汽和电力多周期耦合数学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煤气、蒸汽和电力等能源介质的供需变化以及生产成本、安全等约束,通过ILOG Cplex求解出模型的最优解,获得煤气、蒸汽和电力的最优分配方案,用以指导实际生产。应用表明:模型能使钢铁企业富余煤气、蒸汽和电力等能源介质得到合理、安全和高效的分配,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费用。  相似文献   

19.
煤气增碳法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炼制工厂所得的液化气体产量将日益增加。液化气体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等碳氢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发热量,除作为增碳气体、保护气体的原料外,还可作为燃料。如果在煤气中掺入液化气体,即可增加煤气中碳氢化合物含量,从而提高煤气发热量。  相似文献   

20.
柴俊义 《中氮肥》1991,(6):67-73
用热力平衡计算和实测证明了中型氮肥厂煤气发生炉采用过热蒸汽制气,蒸汽可以自给有余,是有效的节能措施。我国中型氮肥厂多采用小3000或小3600的煤气发生炉,有吹风气燃烧副产蒸汽的设施。但副产的蒸汽是低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