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利用有机过氧化物对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进行环氧化改性,得到ESBS(环氧化SBS);然后以此为基体树脂,辅以适宜种类及用量的增黏树脂、增塑剂和抗氧化剂等,制备出一种油气管道防腐用ESBS基热熔胶。结果表明:制备ESBS基热熔胶的最佳配方(以质量分数计)为47%ESBS、47%增黏树脂、1%抗氧剂和5%增塑剂;经环氧化改性后,ESBS基热熔胶对极性材料的粘接强度明显提高,其剥离强度和(钢/钢)剪切强度均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SBS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热塑性弹性体,兼具塑料和橡胶的双重特性,即高温下呈塑性,室温时显弹性。这是由于SBS分子链中PS段和PB段的热力学不相容性所导致的,分散相PS段在室温下为玻璃态,起刚性网状交联点的作用,使其具有橡胶弹性,而在高于PS粘流温度时,PS呈粘流态,交联被破坏,从而使SBS成为能塑化成型的合成材料。SBS与很多聚合物相容性好、熔融粘度低、易于改性,因此,非常适宜制备多种胶粘剂。SBS型胶粘剂具有粘结强度较高、固化快、韧性好、耐水、耐低温等优点,用途十分广泛,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由于SBS大分子内缺少极性基团,使得SBS粘合剂与极性材料之间的亲和力较小,粘结效果不够理想,耐热性和耐候性差,为此,必须对SBS进行改性,提高其粘结性。  相似文献   

3.
SBS发展前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宁来 《橡胶工业》2005,52(12):734-734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具有弹性好、强度高、柔软性好、永久变形小等特点,适于用作胶粘剂和密封材料,在制鞋、聚合物改性、沥青改性、防水涂料、液封材料、电线、电缆、汽车配件、医疗器械部件、家用电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环氧化SBS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合成、表征、结构和性能。分析了由环氧化SBS的特殊性能带来的应用前景。SBS环氧化改性后,其结构和性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耐油性和拉伸性能得到改善,拓宽了应用范围。目前其应用主要集中在粘合剂领域,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相似文献   

5.
以环己烷为溶剂、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环氧氯丙烷为偶联剂合成了极性官能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研究了偶联剂用量、偶联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及苯乙烯-丁二烯活性双嵌段聚合物(SB)的分子量对偶联反应的影响,以及偶联效率对极性官能化SBS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效率随偶联剂用量增加和偶联温度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随着SB数均分子量的增大,偶联效率逐渐降低。当偶联剂与正丁基锂的摩尔比为0. 6、偶联温度为80~90℃时偶联效率最大,可达80%以上,且偶联反应可在5 min内完成。极性官能化SBS的力学性能要优于市售线型SBS。  相似文献   

6.
高莉宁  李廷  夏慧芸  张怀强  王小蔓  陈华鑫 《化工进展》2014,33(7):1773-1779,1795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沥青改性剂。本文针对SBS与沥青物化性质差异较大、相容性不足、制备的改性沥青易离析的应用缺陷,在阐释接枝SBS接枝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引发剂法和辐射接枝聚合法为代表的接枝方法,综述了不同单体接枝SBS作为沥青改性剂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评价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即选择极性合适、不影响沥青性能的单体,综合研究物料用量、温度、时间等因素来严格控制接枝SBS合成过程,全面准确地表征接枝物结构及接枝率等参数,并深入研究其改性沥青机理,建立整套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环氧化SBS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原位环氧化工艺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了环氧化改性,制得环氧化SBS。红外谱图显示,SBS经环氧化后分子链上出现了环氧基团。研究了环氧化SBS的特性粘数([η])、拉伸性能及耐油性,用热重分析比较了SBS和环氧化SBS耐热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SBS相比,环氧化SBS的[η]较大,拉伸强度有所提高,断裂伸长率和断裂永久变形变小;耐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环氧化SBS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研究了环氧化SBS橡胶胶粘剂的合成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环氧化SBS胶粘剂在粘接极性材料时的性能要优于SBS胶粘剂。  相似文献   

9.
科腾SBS涨价     
据美国《橡胶世界》报道,美国专门生产工程聚合物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生产商科腾(Kraton)聚合物公司近日宣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调整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充油SBS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市场的售价,每吨一律上调150欧元。  相似文献   

10.
将线型热塑性弹性体SBS溶胀于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混合液中,以BPO为引发剂,在CuCl/2,2′-联吡啶酯位化合物催化下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SBS/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果表明,实现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可控聚合,聚合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随单体转化率的提高呈线性增长,且分布较窄,从而得到了组成和性能不同的互穿聚合物网络。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与端羧基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开环反应,合成了带聚氧乙烯支链的两亲性SBS接枝物,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表征,并确定了该两亲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质及相转移催化性质.  相似文献   

12.
杨江 《广州化工》1998,26(4):25-26
介绍一种以SBS(苯乙-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松香、橙蕉香精及多种原料合成的食品袋复合膜用粘合剂的工艺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马来酸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改性SBS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用马来酸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单体,对SBS进行溶液接枝共聚,并配合增粘树脂制备了对聚烯轻薄膜有良好粘接性能的胶粘剂。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增粘树脂对胶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实验采用加氢改性后的C5石油树脂,即氢化C5石油树脂作为热熔压敏胶(HMPSA)配方中的增黏剂,SBS热塑性弹性体为增韧剂,同时还加入了增塑剂和少量的抗氧剂和防老剂等助剂,来制备环保型热熔压敏胶.并通过对压敏胶产品初黏性、180℃熔融黏度、剥离强度等性能的测定,得到了一个最佳的热熔压敏胶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当氢化C5石...  相似文献   

15.
改性SBS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以丙烯酸酯类混合单体对SBS热塑性弹性体在混合溶剂中接枝共聚,添加混合型增粘树脂,研制成接枝改性的SBS胶粘剂,具有较高的初粘力和终强度。探讨了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增粘树脂对胶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线型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为基体树脂,通过添加增黏树脂、软化剂、抗氧化剂以及导电炭黑等物质,成功制备出一种可满足环保要求和使用要求的电缆半导电带接头用SBS型热熔压敏胶(HMPSA)。以环烷油、增黏树脂用量为试验因素,以胶接件的粘接强度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HMPSA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制备HMPSA的最佳配方为m(SBS)∶m(萜烯树脂)∶m(石油树脂)∶m(环烷油)∶m(抗氧化剂1010)∶m(导电炭黑)=100∶80∶30∶50∶1.5∶1.0;由最佳配方制得的HMPSA,其接头处的粘接强度为166 N/cm。  相似文献   

17.
SBS在胶粘剂领域中的应用及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SBS在胶粘剂领域中的应用及开发进展以及合成胶粘剂用SBS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状况,并最终从原料SBS产品的物性、微观结构与胶粘剂产品的性能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制备新功能胶粘剂产品用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用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ESBS)在相转移催化剂、开环催化剂存在下与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进行开环反应制备了SBS磺化离聚体,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当环氧基转化率达90%时,反应条件为ESBS的质量浓度0.12g/mL。NaHSO3/环氧基(摩尔比)1.8,促进剂/NaHSO3(质量比)0.36。四乙基澳化铵/ESBS(质量比)0.05,二甲基苯胺/ESBS(质量比)0.05,60℃,7h。  相似文献   

19.
杨江 《涂料工业》1999,29(1):10-11
介绍了以SBS热塑性弹性体、松香、橙芳香精及多种原料合成食品袋复合膜粘合剂的工艺过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热塑性弹性体SBS的生产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爱民 《现代化工》2003,23(7):10-14
总体介绍了世界热塑性弹性体SBS的供需状况 ,着重分析了聚合、闪蒸浓缩、汽提凝聚、后处理及溶剂回收等主要工艺单元的生产技术现状和特点 ,讨论了聚合釜、闪蒸浓缩釜等关键设备的大小、结构对传质、传热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剖析了二塔体系或三塔体系的溶剂回收精制工艺以及双釜并联或串联的汽提工艺的优缺点 ,并分析了产品后处理直接干燥法和汽提干燥法工艺的能耗 ,最后展望了SBS生产技术在品种牌号及工艺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