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渭河流域陕西段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干旱半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立足于陕西省渭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从分析流域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出发,分析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之间的作用机理.针对存在问题,从4个方面阐明了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随着西北地区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原来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明显,处理好西北地区有限水资源中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比例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就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胶东半岛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半岛是山东省的缺水地区,建设地下水库是提高该区水资源供应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该文系统分析了在胶东半岛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意义,认为该区建设地下水库可大幅度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解除海水入侵之患,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改善,其水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但水资源匮乏 ;土地资源广阔 ,但荒漠化石漠化严重 ;自然景观独特 ,但生态环境脆弱。这些矛盾决定了“水是中国广袤西部开发的关键”。解决水资源问题 ,西部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正确的哲学思想为指导 ,树立“天人合一”的开发观 ,“对立统一”的改造观 ,“一分为二”的技术观 ,才能使具体技术措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部大开发给吐鲁番地区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挑战,生态环境的脆弱加重了环境污染。矿业是吐鲁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通过对吐鲁番地区油气开发产生的废弃物、事故性污染、水资源的过量开发及勘探、开发过程中对地表植被影响和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等加以论述,运用环境污染相关指标和具体数据系统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开发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论述陕北地区自然地理、地质地貌特征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陕北地区在经济建设中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论证了生态环境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根据陕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向和措施,以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格尔木冲洪积扇地处内陆高原,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不仅是区内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命物质基础,也是维持区内脆弱生态环境平衡的主要因素。自50年代以来,该区兴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这些重大工程的兴建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诱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负效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研究格尔木地区水资源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类重大工程对格尔木冲洪积扇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秃尾河流域表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下水为主线,开展流域表生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研究尚处于发展之中。以秃尾河流域为例,紧紧围绕地下水这条主线,在建立流域表生生态环境递阶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尝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开展流域表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总体较好,其中盖沙丘陵区、河流源头和河谷阶地区及沙漠区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这些研究为评价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表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评价结果与流域生态环境实际更为吻合,规律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煤田矿坑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坑水资源化利用是煤矿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该文分析了山东省煤田矿坑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可行性,以及矿坑水综合利用区划的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矿坑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区划,为山东省矿坑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国际上前沿的虚拟水理论,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CLIMWAT 2.0和CROPWAT 8.0软件,对济南市农业作物虚拟水含量进行计算,得出了2009—2014年济南市农业产品虚拟水总量;通过查阅、分析济南市2009—2014年水资源公报,计算出济南市2009—2014年林牧渔畜产品、工业产品、生态环境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及生活用水的虚拟水总量;通过对济南市各产业虚拟水数据研究分析,得出了各产业虚拟水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根据虚拟水理论,并与济南市水资源总量对比计算,得出济南市水资源匮乏指数,经研究得出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仍将面临严峻挑战的结论,并针对济南市水资源利用现状的严峻情况,提出了通过减少济南市虚拟水总量、增加水资源总量或节省水资源消耗达到降低水资源需求压力的目的,从而为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目的和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分配问题,致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退化,  相似文献   

12.
石漠化在喀斯特岩溶地区尤为严重,是滇、黔、桂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之一。文章选取地形地势、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灾害等多项约束性评价因子,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石漠化引起的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对空间开发的制约与影响,以期为石漠化区域的开发和空间管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汾河上游作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是太原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供水区以及生态屏障.本文采用1990年、1996年、2008年宁武县、静乐县、岚县、娄烦县、古交市五个县城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其土地类型变化特点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和建设用地在显著增加,未利用地和耕地明显减少;19年来汾河上游的生态服务价值总体增加,而水域贡献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大幅度减少,造成生态环境的退化;从汾河上游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变化来看,近几年水分调节和水供应所带来的生态服务功能在大幅度减少,说明汾河上游水资源安全存在隐患.针对汾河上游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应积极修复流域水环境,改变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加强污染控制和监测,调整产业结构,以水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建立人、地、水和谐的流域生态环境健康体系.  相似文献   

14.
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模型及系统概念设计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洲是荒漠中的特殊景观 ,在干旱、半干旱地理系统中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 ,是该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主要界面。绿洲的生态环境脆弱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利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 (包括遥感和 GIS) ,可以建立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系统 ,使之服务于绿洲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原理和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对基于遥感 (RS)和 GIS的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的模型进行了概念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黄河客水是黄河下游沿黄地带重要供水水源,由于受流域内持续干旱、中游来水量减少和下游引黄量增加等因素,自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日趋严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带来了明显的环境负效应:河道萎缩与河口海岸侵蚀使"悬河"不稳定因素增强;大量兴建平原水库和引黄工程增多造成土地减少,土地砂化、盐碱化、沼泽化加重,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不合理开发诱发了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等地质灾害。对此,从环境地学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对黄河水资源开发应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涵养水源、节约用水和进一步加强黄河下游地区地下水勘查开发、建设平原地下水库。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一体化的原则和组织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对河南省矿业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 ,论述了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一体化的准则与前景 ,提出今后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对经济和生态环境已产生严重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山东水资源紧缺,维持山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性措施。建议调整一期一步工程路线,并合理解决污染、南四湖东平湖调蓄、胶东应急工程及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矿山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特别是露天开采非金属矿。因此,在矿产资源开发时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倡绿色开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湘江流域采矿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八水绕长安"深化研究,旨在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将陕西省西安市建设成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的生态文明城市。首先阐明了景观水资源深度开发的含义,然后参考陕西省西安市汉城湖和昆明池的实践经验研讨如何进行景观水资源的深度开发。深度开发主要包括:确保景观水资源的水安全;水景观的创新性与独特性;深入发掘历史文化,注重水文化因素的导入;实施综合开发;坚持以人为本及人水和谐的思想。深度开发的具体建议有确保水安全、绕城水景点连网、深化景观水资源的功能、景观水资源与历史遗迹的结合以及景观水资源与绿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大连地下水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提高大连地区水资源利用率的方法,通过分析总结大连地区滨海水文地质条件,剖析了地下含水系统的独立流域特征、开发价值特征、流动系统特征和环境水文地质的脆弱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连水资源开发应以流域开发为指导思想、以地下水库为技术方法的加大开发地下水水资源利用模式,并进一步得出岩溶含水系统与河谷砂砾石堆积具有较大开发潜力而基岩裂隙含水系统开发难度较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